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7575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雾灵山植物土壤实习报告0909Word格式.docx

1.植被和土壤的垂直分布;

2.各带植物群落特征及土壤性状。

实习方法:

植物群落调查方法一般包括植物群落的样地调查法和无样地调查法两类。

样地调查法是最基本的调查方法,乔木层要求10m*10m,灌木层5m*5m,草本层1m*1m。

其特点是调查界限清楚,数量明确,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比较详细可靠,适用于各类植物的调查工作,可作为其他调查方法精确程度的对照依据,但框定边界工作耗时较长。

无样地调查是晚近流行使用的群落特征的调查方法,对于林地、灌丛调查有较好的效果。

土壤地理野外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

调查前的有关资料和图件的收集与分析工作,土壤地理调查路线的选择,土壤剖面的的选点、观察、描述与记载,土壤标本与样品的采集,土壤图的调查与绘制,编写土壤调查报告或土壤说明书。

(一)自然地理状况

1.实习区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北部承德市兴隆县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17°

17′~117°

35′,北纬40°

29′~40°

38′。

它地处北京、天津、承德、唐山四市之间。

该区境内山地属燕山山脉,主峰歪桃峰海拔2116.2米,为燕山第一峰,是燕山山脉的中段,其主峰即坐落在其核心区的中央。

2.地质地貌

雾灵山主体部分系由中生代燕山期侏罗纪中期正长岩类构成,间有适应正长岩等岩墙或岩体。

新生代以来,强烈抬升,流水深切,形成了沟谷纵横峰峦高峻的中山地貌。

南部低山由上元古界硅质灰岩、石英砂岩,古生界灰岩等岩性组成,西北部侏罗系砂岩或砂砾岩广泛出露。

山体呈SSW-NNE向,由主峰转为NW-SE向,呈向南敞开的“V”字形。

山之南坡较陡峭,坡度约在35度左右,可见人工开石筑盘山路及自然形成的块石坡。

山北坡较缓,植被茂密。

3.气候

雾灵山年平均气温7.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5.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7.6℃,气温垂直变化十分显著(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72℃),山上山下气温相差8~10℃。

雾灵山是河北省多雨中心之一,多年平均降水量763.3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地形雨(雷暴雨)居多。

云雾多,湿度大。

4.水文

雾灵山南麓或东坡沟谷溪流汇集滦河直流柳河。

柳河在兴隆县东北部入滦河。

西坡和北坡之溪流属潮河水系,汇入密云水库。

5.植被

雾灵山地带性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雾灵山植物种类繁多,称为河北省种类多度和野生基因中心。

据统计,雾灵山地区约有维管植物1016种,87变种,隶属于1231科,460属。

在植物区系成分上,本区绝大多数为华北植物区系的种类,约占种总数的65%以上,同时兼有蒙古植物区系和东北植物区系的成分。

本区还生长有河北省的特有种(包括半特有种),如雾灵当归,雾灵独活,雾灵乌头等。

雾灵山植物群落多样,主要植被类型有灌草丛,灌丛,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山顶草甸、农田等植被类型。

森林群落以油松林、华北落叶松林、云杉林、栎类林、山杨林、桦木林等群系或群系组为主。

群落结构发育完善,盖度(郁闭度)较大。

雾灵山也是重要的资源植物宝库。

药用植物有黄连、党参、沙参、紫胡、金莲花、乌头、桔梗、灵芝、类叶升麻、红景天、雾灵荆芥、地榆、玉竹、一轮贝母、七叶一枝花等五百多种。

花卉植物种类也很多,如樱花、东陵绣球、蓝荆子、照山白、太平花、锦带花、多种绣线菊、雾灵丁香、金莲花、银莲花、高山瞿麦、太阳花、黄花、山丹等。

野生水果类有著名的软枣猕猴桃、山葡萄、敏枣、山楂、悬钩子、欧李、山桃、西伯利亚杏、毛樱桃等。

雾灵山海拔2116.2米,水热条件分异显著,植被的垂直分异明显,植被的垂直带谱发育齐全。

从山麓到山顶大致可以分为:

农田果林带,油松栎类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山顶草甸带。

6.土壤

实习区内的土壤类型主要包括(棕壤、棕壤性土)、褐土(褐土淋溶、典型褐土、碳酸盐土、草甸褐土)、草甸土、山地草甸土等类型。

实习区因地处冀北山地丘陵区,由地形条件的变化而导致的水热及其组合条件的差异是土壤发生分异的根本原因,各成土因素的垂直分异,形成了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雾灵山的土壤垂直带谱由四类(亚类)土壤构成:

基带(海拔600米以下)为典型褐土;

海拔600~900米(阴坡为800米)为淋溶褐土;

900米(800米)~1700米为棕壤;

17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土。

(二)植被

1.群落类型描述

复杂的生态环境,古老而稳定的植物区系,人为的封禁保护,使得雾灵山植物种类繁多,称为河北省种类多度和野生基因中心。

药用植物有黄连、金莲花、灵芝、七叶一枝花等五百多种。

花卉植物种类也很多,如锦带花、绣线菊、雾灵丁香、金莲花等。

野生水果类有著名的软枣猕猴桃等。

2.植被分布

(1)农田果林带

这一植被带基本上为人工植物群落,分布高度在900米以下,为基带。

凡土层深厚的坡梁或沟谷,皆辟为果园和农田,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粱、谷子、马铃薯等,果树有苹果,京白梨、红果等。

荒坡有灌草丛发育,种类有酸枣、荆条、胡枝子、绣线菊、大油芒、铁杆蒿等。

(2)油松栎类林带

该带在云雾线之下,光照强,较温暖、干燥。

其分布范围,阳坡900~1100米,阴坡900~940米。

阴坡森林群落发育良好,油松与栎类混生,其中油松占60%,栎类占30%。

栎类主要是蒙古栎,并有少量辽东栎,槲树。

油松大多是五十年代营造的人工林。

群落除共建种外,还伴生有椴、白蜡、槭、裂叶榆等。

群落密度不大,为90株/亩,郁闭度0.4~0.6,平均胸径15厘米,平均树高11米。

下层灌木有胡枝子、映山红、绣线菊、溲疏等,盖度40%左右。

草本有羊胡子草、独活、玉竹、紫胡等,盖度在30%左右。

阳坡林层发育差,与灌丛呈斑块状镶嵌分布,灌丛主要为荆条、酸枣灌丛。

(3)落叶阔叶林带

分布范围在海拔940米~1720米。

其下限为油松栎林带,上限为针叶林带或山顶草甸带。

这一带层结(带谱)厚,阴阳坡差异较大。

阳坡主要是栎类林,建群种为蒙古栎,辽东栎、槲树等。

群落种类少,郁闭度在0.6左右。

阴坡水分好的地方及沟谷中主要是杂木林,优势科有花曲柳、核桃楸、元宝槭、桦木、山杨、蒙椴、春榆、裂叶榆等。

建群种不明显,郁闭度可达0.8以上。

林下灌木有柔毛丁香,北京丁香,锦带花,胡枝子,照山白等。

草本有藿香、宽叶石防风、疏毛圆锥鸟头,热河糙苏等。

阴坡水分一般的坡梁发育有桦、杨混交林、建群种为桦木(白桦、红桦、棘皮桦)和山杨,伴生有栎、榆、槭等。

林下灌木有六道木、丁香、忍冬、毛榛等。

草本有大油芒、地榆等。

群落乔木层一般高14米,胸径平均为16厘米,郁闭度0.7左右,密度在每亩70株以上。

另外,这一层的沟谷还生长有醇核桃楸林;

在小柏树至夹马石间的石灰岩山坡上,生长有侧柏林。

(4)针叶林带

分布范围为1600~1900米。

该带为森林的上限。

群落在阴坡或沟谷中,以云杉和华北落叶松为优势种,间有硕桦,坚桦等树种。

在阳坡和平坦地带,群落以华北落叶松为单优势种,称为纯林,如在莲花池一带可见呈岛状分布的华北落叶松林。

群落中优势种树龄一般在40年以上,平均胸径20厘米,平均树高15米,密度在每亩80株以上。

(5)山顶草甸带

分布范围为1750至山顶。

森林线以上有大约150~200米的灌丛植被层。

阴坡以灌木状桦树为多,树高2米左右,地径6厘米以上。

阳坡灌木有鼠李、忍冬、丁香、接骨木、金蜡梅等。

1900米以上为山顶草甸,典型地点有玉皇顶、东大槽沟、大流水沟顶及百草洼顶等。

植物种类繁多,盖度可达90%以上。

以禾本科、菊科、毛茛科、桔梗科、龙胆科为主。

种类有石生廖、长苞石竹、高山瞿麦、华北耧斗菜、贝加尔唐松草、金莲花、银莲花、老鹳草(太阳花)等。

雾灵山海拔2116.2米,水热条件分异显著,植物的垂直分布明显,植被垂直带谱发育齐全。

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类型依次为农林灌丛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草甸带。

3.植被的改造和利用

雾灵山植物类群多样,拥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

对雾灵山的保护和开发历史悠久,自清代以来就有历史记载。

自清初封禁后,至1910年开禁,275年间,雾灵山森林茂密,古木半天,野兽栖居,溪流清泉。

山上林中原有猕猴,成为中国猕猴分布的北界。

清末明初,由于开禁垦荒,滥伐林木,森林面积缩小,多演替为次生林。

建国后,1950年雾灵山建立了经营机构,开展了封山育林等工作,森林景观逐渐得以恢复,1984年12月29日划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目前雾灵山以开发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为主。

11月至次年4月为封山期,对雾灵山的生态环境进行修整。

雾灵山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其中核心区属天然林区,主要植被有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草甸,是保护植物分布较集中的区域,是被保护动物的重要栖息地,不进行开发利用。

而实验区则是以人工林为主,人类的干扰也较大。

基带分布农田果林带,大部分的人类活动都聚集在此区。

4.主要植物种类

1.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Mayr)

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1m,树冠圆锥形。

树皮暗灰褐色,呈不规则鳞状裂开,大枝平展,小枝不下垂,球果长卵形或卵圆形,长约2--4厘米,径约2厘米,种鳞26--45,背面光滑无毛,边缘不反曲,苞鳞短于种鳞,暗紫色;

种子灰白色,有褐色斑纹,有长翅。

2.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

落叶乔木,树干可达25米高,50厘米粗树皮,可分层剥下来,白桦的叶为单叶互生,叶边缘有锯齿,花为单性花,雌雄同株,雄花序柔软下垂。

白桦树的果实扁平且很小,翅果。

3.油松(PinustabuliformisCarriè

re)

为松科针叶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1米。

树皮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鳞块。

雄球花柱形,聚生于新枝下部呈穗状;

球果卵形。

花期5月,球果成熟。

4.黄花儿柳(Salixcaprea)

灌木或小乔木。

小枝黄绿色至黄红色,有毛或无毛。

蒴果长可达9毫米。

花期4月下旬-5月上旬,果期5月下旬-6月初。

5.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Fisch.exLedeb.)

蒙古栎属落叶乔木,高达30米,顶芽长卵形。

叶片倒卵形至长倒卵形,顶端短钝尖,基部窄圆形。

壳斗杯形,壳斗外壁小苞片三角状卵形,密被灰白色短绒毛。

坚果卵形,无毛,果脐微突起。

花期4-5月,果期9月。

6.皱叶酸模(RumexcrispusL.),蓼科酸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高可达100厘米。

根粗壮。

茎直立,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两面无毛,花序由数个腋生的总状花序组成圆锥状,顶生狭长,花两性,瘦果椭圆形,褐色,有光泽。

6–7月开花,7–8月结果。

7.石竹(Dianthuschinensis)

多年生草本,常作二年生花卉栽培,线状披针形,蒴果矩圆形,种子扁圆形,黑褐色。

茎直立,多分枝,叶对生。

花萼筒圆形,花单朵或数朵簇生于茎顶,形成聚伞花序,单瓣5枚或重瓣,先端锯齿状,微具香气。

花期4月-10月。

8.蝎子草(Hylotelephiumerythrostictum(Miq.)H.Ohba)

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胡萝卜状。

茎直立,不分枝。

全株青白色,叶对生或3~4枚轮生,边缘有疏锯齿。

伞房状聚伞花序着生茎顶,花密生;

雄蕊10,与花瓣同长或稍短,花药紫色;

鳞片5,长圆状楔形。

花期8~9月

9.狭叶荨麻(UrticaangustifoliaFisch.ExHornem)

多年生草本,有木质化根状茎。

茎四棱形。

叶披针形至披针状条形,离生。

雌雄异株,花序圆锥状;

雄花近无梗;

退化雌蕊碗状;

雌花小,近无梗。

瘦果卵形或宽卵形。

花期6-8月,果期8-9月

10.草地乌头(Aconitumumbrosum(Korsh.)Kom.)

草本植物,根近圆柱形,茎高70-100厘米,生3-4枚叶,叶片肾状五角形,顶生总状花序;

基部苞片三裂,萼片黄色或淡黄色;

心皮3至7月开花。

生山地杂木林或落叶松林中潮湿处。

11.银莲花(AnemonecathayensisKitag)

多年生草本。

伞形花序简单;

萼片5~6,白色或带粉红色,倒卵形;

无花瓣;

雄蕊多数,花丝条形;

心皮无毛。

瘦果扁,宽椭圆形。

分布在山西和河北。

生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草坡或多石砾山坡。

12.金莲花(TrolliuschinensisBunge)

是毛茛科金莲花属的植物。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

株高30-100厘米。

茎柔软攀附。

叶圆形似荷叶,花形近似喇叭,萼筒细长,常见黄、橙、红色。

13.雾灵香花芥(HesperisoreophilaKitag)

多年生草本;

根粗,本质化,具分枝。

茎直立,单一。

基生叶倒披针形或宽条形;

叶片卵状披针形或卵形,基部宽楔形。

总状花序顶生,直立;

紫色。

花瓣倒卵形,长雄蕊基部扩展。

长角果四棱状圆柱形;

果瓣具短腺毛,有1显明中脉。

花、果期6-9月。

14.华北耧斗菜(AquilegiayabeanaKitag.)

草本植物,根圆柱形。

茎上部分枝。

小叶菱状倒卵形或宽菱形,三裂。

花序有少数花,苞片狭长圆形,花下垂;

萼片紫色,狭卵形,花瓣紫色,顶端圆截形;

心皮5,种子黑色,狭卵球形。

5-6月开花。

生山地草坡或林边。

15.白头翁(FoliumPulsatillae)

白头翁,多年生草本。

根状茎粗,开花时长出地面。

花两性,单朵,萼片6,排成2轮,狭卵形,蓝紫色,外面密被柔毛;

花瓣无;

雄蕊多数;

心皮多数,被毛。

瘦果,被长柔毛,顶部有羽毛状宿存花柱。

花期4-5月,果期6-7月。

16.毛茛(RanunculusjaponicusThunb.)

别称:

老虎脚迹、五虎草。

毛茛科毛茛属多年生草本,单叶,掌状分裂,花黄色,有光泽。

须根多数簇生。

茎直立,高30-70厘米,中空,有槽,具分枝,生开展或贴伏的柔毛。

除西藏外,在中国各省区广布。

17.瓣蕊唐松草(ThalictrumpetaloideumL.)

草本植物,植株全部无毛。

茎高20-80厘米,上部分枝。

小叶草质,宽倒卵形,菱形。

花序伞房状;

萼片4,白色,卵形;

雄蕊多数,花药狭长圆形,花丝上部倒披针形。

瘦果卵形。

6-7月开花。

生山坡草地;

海拔分布700-3000米。

18.红景天(RhodiolaroseaL.)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0厘米。

根粗壮,圆锥形,肉质,褐黄色,根颈部具多数须根,根茎短,粗状,圆柱形,被多数覆瓦状排列的鳞片状的叶。

生长在海拔1800—2500米高寒无污染地带.

19.风箱果(Physocarpusamurensis(Maxim.)Maxim.)

灌木,高达3米。

叶片三角卵形至宽卵形。

花序伞形总状。

花瓣倒卵形。

蓇葖果膨大,卵形,长渐尖头,熟时沿背腹两缝开裂,外面微被星状柔毛,内含光亮黄色种子2-5枚。

花期6月,果期7-8月。

20.大花溲疏

灌木,高1-2米。

小枝褐色或灰褐色,光滑,老枝灰色,皮不剥落。

叶对生;

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聚伞花序,花瓣5,白色,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雄蕊10,花丝上部具2齿,半下位子房,花柱3-5。

蒴果半球形,具宿存花柱。

花期4月下旬,果熟期6月。

21.金露梅(PotentillafruticosaL.)

蔷薇科,委陵菜属灌木,高可达2米,树皮纵向剥落。

羽状复叶;

小叶片长圆形,两面绿色,托叶薄膜质,单花或数朵生于枝顶;

萼片卵圆形,顶端急尖至短渐尖,花瓣黄色,宽倒卵形,顶端圆钝,比萼片长;

花柱近基生,瘦果褐棕色近卵形,6-9月开花结果。

22.山楂叶悬钩子

直立灌木;

枝具沟稜。

单叶,卵形至长卵形,边缘3-5掌状分裂。

花数朵簇生或成短总状花序,顶生;

花梗有柔毛;

苞片与托叶相似;

萼片卵状三角形或卵形;

花瓣椭圆形;

雄蕊直立;

雌蕊多数。

果实近球形,浆果,暗红色,无毛,有光泽;

核具皱纹。

花期5-6月,果期7-9月。

23.地榆(拉丁学名:

Sanguisorbaofficinalis 

L.)是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纺锤形粗壮跟,短柄小叶,紫红色花瓣,果实包藏萼筒内。

分布在亚洲北温带、广布于欧洲以及中国,生长于海拔30米至3000米的地区,常生于灌丛中、山坡草地、草原、草甸及疏林下,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24.土庄绣线菊(

SpiraeapubescensTurcz.)

落叶灌木,高1~2米。

叶片菱状卵形至椭圆形,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自中部以上有深刻锯齿,有时3裂,上面有疏柔毛,下面有灰色短柔毛,叶柄长2~4毫米,有短柔毛。

25.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Turcz.)

直立灌木,高1-3米,多分枝。

羽状复叶。

总状花序腋生,圆锥花序;

花萼5浅裂;

花冠红紫色,旗瓣倒卵形,先端微凹,翼瓣较短,近长圆形。

荚果斜倒卵形,稍扁,表面具网纹,密被短柔毛。

花期7-9月,果期9-10月。

26.歪头菜(Viciaunijuga)

歪头菜为蝶形花科、野豌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30~80厘米。

茎直立成斜升,多丛生,有细棱,具柔毛。

偶数羽状复叶,仅有小叶1对,叶轴末端的卷须不发达。

总状花序,腋生。

花期6~8月,果期8~9月。

27.老鹳草(GeraniumwilfordiiMaxim.)

根茎直生。

茎直立,单生。

叶基生和茎生叶对生。

花序腋生和顶生;

花、果期通常直立;

萼片长卵形或卵状椭圆形;

花瓣白色或淡红色,倒卵形;

雄蕊花丝淡棕色;

雌蕊花柱分枝紫红色。

蒴果。

花期6-8月,果期8-9月。

28.元宝槭(AcertruncatumBunge)

槭树科、槭属落叶乔木。

高达8-10m,胸径80-180厘米。

树冠阔圆形,树皮灰黄色至灰色,有纵裂条纹,1年生枝淡赤褐色或绿色并带有绯红色,后呈灰色。

单叶对生,掌状5裂,全缘,先端渐尖,翅果。

生于海拔400-1000米的疏林中。

29.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花两性。

狼毒花根系大,吸水能力强,能够适应干旱寒冷的气候,生命力强。

30.柳兰

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状茎匍匐。

茎高约1米,不分枝。

叶片披针形,全缘或有细锯齿。

6-8月开花,花序顶生,萼片几裂至基部,线状倒披针形,花瓣倒卵形,蒴果圆柱形。

根茎粗,稍木质化。

茎直立,通常不分枝。

单叶互生,无柄,总状花序长穗状,生于茎顶。

蒴果线状。

花期6-8月。

31.花荵

多年生草本,根匍匐。

茎直立。

羽状复叶互生,长卵形。

聚伞圆锥花序顶生;

花萼钟状;

花冠钟状,裂片倒卵形;

雄蕊着生于花冠筒基部之上,花药卵圆形,花丝基部簇生黄白色柔毛;

子房球形,柱头稍伸出花冠之外。

蒴果卵形。

种子褐色,纺锤形。

32.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

唇形科,多年生草本。

株高30~100厘米。

茎直立,稀平卧,具槽,上部被倒向为柔毛。

叶为长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椭圆形。

轮伞花序,腋生。

花冠淡紫色。

小坚果,长圆形,黄褐色无毛。

33糙苏(PhlomismaximowicziiRegel)

糙苏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可达150厘米;

根肥厚,须根肉质;

茎多分枝,疏被倒生短硬毛。

叶对生,近圆形、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6~12厘米,两面被疏柔毛及星状柔毛;

叶柄长1~12厘米。

34.六道木(eliabifloraTurcz.)

生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坡灌丛、林下及沟边;

为多年生灌木,杆无心有结,每结自成纹路;

纹路浅黄色或白色,竖行,均为六道。

35.接骨木(ambucuswilliamsiiHance)

落叶灌木,茎无棱,多分枝。

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

圆锥花序顶生;

花萼钟形;

花冠辐射状;

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上;

雌蕊1枚,子房下位,花柱短浆果鲜红色。

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于海拔540-1600米的山坡、灌丛、沟边、路旁、宅边等地。

36.锦带花(Weigelaflorida(Bunge)A.DC.)

灌木,枝条开展,树型较圆筒状,有些树枝会弯曲到地面,小枝细弱,幼时具2列柔毛。

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端锐尖,基部圆形至楔形,缘有锯齿,表面脉上有毛,背面尤密。

花冠漏斗状钟形,玫瑰红色,裂片5。

蒴果柱形;

种子无翅。

花期4-6月。

37.东北缬草(ValerianaofficinalisL.)

属多年生耐寒、开花、草本植物;

根状茎粗短呈头状,茎中空,茎生叶卵形至宽卵形,伞房圆锥花序顶生,花冠淡紫红色或白色,花丝扁平,花果期7-9月。

6月至9月是缬草花期,白色或粉红色花朵。

花朵能散发浓烈的香。

38.戟叶兔儿伞

花期7一8月,果期9–10月。

主要生长在夏绿阔叶林下,林缘,针阔混交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