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7675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docx

贵州省遵义四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遵义四中2012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满分:

300分

第Ⅰ卷选择题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P31Al27S32Cl35.5K39Ca40Mn55Fe56Mg24Zn65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

学键连接成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

下面关于碳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的所有化合物的组成

B.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C.各种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

D.在构成生物体的干物质中碳元素含量最多

2.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细胞对Ca2+的吸收量明显减少,而K+、C6H12O6

的吸收则不受影响。

这种毒素的作用是

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B.抑制Ca2+载体的活动

C.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D.改变了细胞膜两侧的Ca2+的浓度

3.硝化细菌细胞和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共同点表现在

A.细胞壁成分相似B.细胞分裂方式相同

C.核中都有染色体D.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

4.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

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作用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C.无胸腺裸鼠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

5.蛔虫细胞和细菌细胞都没有的结构是

A.核糖体B.线粒体

C.核膜D.染色体

6.某学生设计一水果电池:

他把一铁钉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好,然后将铁钉和碳棒平行插入一新鲜西红柿中,再在导线中接一个灵敏电流计。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流计指针不会发生偏转B.金属铁会被腐蚀

C.碳棒作负极D.铁表面有气体逸出

7.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

置于坩埚中加热

B.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2:

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C.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在一定条件下加入适量氢气充分反应

D.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入的少量氯化钠:

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

8.亚硝酸钠(NaNO2)具有致癌作用,许多腌制食品中含NaNO2。

酸性KMnO4溶液与亚硝酸钠发生的离子反应为MnO

+NO

+H+―→Mn2++NO

+H2O(未配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1molMn2+,转移电子为5mol

B.该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

C.配平后,水的化学计量数为3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9.向含有0.078molFeCl2的溶液中通入0.009molCl2,再加入含0.01molX2O

的酸性溶液,使溶液中的Fe2+恰好全部被氧化,并使X2O

还原为Xn+,则n的值为

A.2B.3

C.4D.5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

K+、Na+、MnO

、SO

②pH=11的溶液中:

CO

、Na+、AlO

、NO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

Cl-、HCO

、SO

、NH

④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3mol/L的溶液中:

Na+、Ba2+、Cl-、Br-

⑤有较多Fe3+的溶液中:

Na+、NH

、SCN-、HCO

⑥酸性溶液中:

Fe2+、Al3+、NO

、I-、Cl-

A.①②B.③⑥

C.②④D.③⑤

11.已知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Fe2O3(s)+3CO(g)===2Fe(s)+3CO2(g);ΔH=-24.8kJ/mol

②Fe2O3(s)+

CO(g)===

Fe3O4(s)+

CO2(g);ΔH=-15.73kJ/mol

③Fe3O4(s)+CO(g)===3FeO(s)+CO2(g);ΔH=+640.4kJ/mol

则14gCO气体还原足量FeO固体得到固体Fe和CO2气体时,对应的ΔH为

A.-218kJ/molB.-109kJ/mol

C.+218kJ/molD.+109kJ/mol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

ClO-+CO2+H2O===HClO+HCO

B.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少量氯气:

MnO2+2H++2Cl-

Mn2++Cl2↑+2H2O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

AlO

+CO2+2H2O===Al(OH)3↓+HCO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

3ClO-+2Fe(OH)3===2FeO

+3Cl-+H2O+4H+

13.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使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

若将原混合物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物粉末的质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粉末中一定含有Na2O、Na2O2和NaHCO3

②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和NaCl

③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O和NaCl

④无法肯定粉末中是否含有Na2CO3和NaCl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现将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进行等温压缩。

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气体在压缩过程中的压强

和体积的倒数

的关系的是:

15.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速度越大,周期一定越小.

B.角速度越大,周期一定越小.

C.转速(每秒内的转数)越小,周期一定越小.

D.向心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就越快.

16.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

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

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17.如图所示是一个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s--t图中的一段。

从图中所给的数据可以确定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图线上

P点所对应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一定:

A.大于2m/sB.等于2m/s

C.小于2m/sD.无法确定

18.某原子核

吸收一个中子后,放出一个电子,分裂为两个α粒子。

由此可知:

A.A=7,Z=3B.A=7,Z=4

C.A=8,Z=3D.A=8,Z=4

19.一质量m=2kg的滑块,以v=4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为4m/s,在这段时间里水平力做的功为:

A.0B.8J

C.16JD.32J

20.关于功率公式P=W/t和P=Fv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P=W/t知,只要知道W和t就可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

B.由P=Fv既能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也可以求平均功率.

C.由P=Fv知,随着汽车速度的增大,它的功率也可以无限制的增大.

D.由P=Fv知,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

21.如图(a)所示,小球的初速度为v0,沿光滑斜面上滑,能上滑的最大高度为h,在图(b)中,四个物体的初速度均为v0.在A图中,小球沿一光滑内轨向上运动,内轨半径大于h;在B图中,小球沿一光滑内轨向上运动,内轨半径小于h;在图C中,小球沿一光滑内轨向上运动,内轨直径等于h;在D图中,小球固定在轻杆的下端,轻杆的长度为h的一半,小球随轻杆绕O点向上转动.则小球上升的高度能达到h的有: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22.

(1)(6分)

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此示数为mm,用游标卡尺测量

某物体的厚度时,示数如图乙所示,此示数为cm.

(2)(6分)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

.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

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小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VC=___________(均用

、g表示).

 

23.(6分)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

由静止释放纸带后,经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得到表示重锤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点O是纸带的第一个点,点A、B、C、D、E是纸带上的连续五个点,量得它们到O的距离如图中乙所示。

测得重锤的质量为0.300kg,查得当地重力加速度是9.80m/s2,根据这些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减少了J,打下C点时重锤的速度大小为m/s,重锤下落实际加速度大小为m/s2。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OA=69.00cm,OC=84.24cm,OE=101.00cm)

24.(16分)

粮食储存仓库常常需要利用倾斜的传送带将装满粮食的麻袋运送到高处,如图所示。

已知某仓库的传送带长度为15m,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传送带以2.5m/s的恒定速率向斜上方运送麻袋。

设每个麻袋的总质量为80kg,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

,传送带的移动速率保持不变,每个麻袋放置传送带最底端时初速度为0(g取10m/s2)。

(1)每一个麻袋从传送带最底端运送到顶端所用时间为多少?

(2)传送带对每个麻袋做的功为多少?

 

25.(18分)

重力势能EP=mgh实际上是万有引力势能在地面附近的近似表达式,其更精确的表达式应为

式中的G为万有引力恒量,M为地球质量,m为物体的质量,r为物体到地心的距离,并以无限远处的引力势能为零势能。

一颗质量为m的地球卫星,在离地高度为H处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质量未知。

试求:

(1)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2)卫星的引力势能;

(3)卫星的机械能;

(4)若要使卫星能飞离地球(飞到引力势能为零的地方),则卫星至少要具有多大的初速度从地面发射?

 

26.(20分)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一长为l的细线,细线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现使小球恰好能在斜面上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O点到斜面底边的距离

,求:

(1)小球通过最高点A时的速度

(2)小球通过最低点B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

(3)小球运动到A点或B点时细线断裂,小球滑落到斜面底边时到C点的距离若相等,则l和L应满足什么关系?

 

27.(15分)

(1)按要求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将一小片铜片加入稀硫酸中没有反应,再加入适量KNO3晶体,则铜片逐渐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明矾溶液至Ba2+完全沉淀:

______________,继续加入明矾溶

液,又发生的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下列各组反应中,判断哪种粒子的氧化性最强,哪种粒子的还原性最强。

(A)铁钉浸入CuSO4溶液后,表面会附有红色物质;铜丝浸入AgNO3溶液后,表面会附

有银白色物质,则Cu、Fe、Ag中,________原子还原性最强。

(B)铁钉在氯气中被锈蚀成棕褐色物质(FeCl3),而在盐酸中生成淡绿色溶液(FeCl2),则氯

气分子、氢离子中________氧化性最强(填化学式)。

28.(18分)

某同学为测定一定质量的钠与水反应产生的H2的体积,设计了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欲使钠与水接触反应,应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开始

后,试管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有关物质的密度ρ(K):

0.86g/cm3,ρ(Na):

0.97g/cm3,ρ(煤油):

0.8g/cm3。

如果

将钠换成相同大小的钾进行上述实验,结果钾反应完所用时间比钠反应完所用的时间__________(填“长”或“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实验的安全考虑,比较金属钠、钾与水反应的实验操作图A、图B如下,请指出图

B表示哪种金属与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小块钠或钾投入盛饱和硝酸钾的试管里,都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29.(15分)

X、Y、Z、W四种物质有如右相互转化关系,X、W是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W通常状况下是深红棕色液体;Y、Z是化合物的溶液;Y溶液呈淡绿色。

 

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X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若制得标准状况下2.24LX,

则被氧化的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

(2)取100mL0.1mol/L的Y溶液,通入一定量的X时,共转移1.204×1022个电子,该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种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Fe3+、NO

、Cl-、I-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向该溶液中加入W,W被还原,由此可推断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离子;一定不含有________离子。

30.(12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化学实验后,发现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含锰元素的化合

物都能和浓盐酸反应制得氯气,锰化合物的还原产物都是

MnCl2(如:

K2MnO4+8HCl===MnCl2+2Cl2↑+2KCl+4H2O)。

他们又进行了以下一些有

关定量的实验,按要求填空或计算(气体体积都折合成标准状况)。

(1)称取了15.8gKMnO4粉末,放在试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_;

另取31.6gKMnO4粉末和足量盐酸反应,收集到气体体积是____________。

(2)将31.6gKMnO4粉末加热一段时间,收集到1.12L气体后停止加热,冷却后放入足量的浓

盐酸再加热,又收集到气体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

(3)将amolKMnO4粉末加热一段时间,收集到V1L气体后停止加热,冷却后放入足量的浓

盐酸再加热反应充分后,又收集到气体体积V2L。

则V2=____________(用a、V1表达)。

 

31.(11分)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是新陈代谢的场所。

根据下图回答:

(1)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看其有无,图中属于微

生物的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2)欲让A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必须经过(2分)

的过程。

在个体的正常发育过程中,若B细胞由球形变成为纤

维状,则已经完成了过程。

(3)图D代表的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4)A、B细胞与C、D细胞在基因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

(2分)。

(5)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图上的哪些结构中的基

因?

(2分)。

32.(9分)

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CxHyNzOwS(z>12,w>13)。

已知将它们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

列氨基酸。

 

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为。

生成该十二肽的反应类型称为,合成发生在细胞的(细胞器)中。

(2)一个该十二肽分子水解时需要的水分子数是个。

(3)合成该多肽时,至少需要个密码子,与该多肽相应的基因(DNA分子)上至少有个碱基对。

(4)一分子该十二肽彻底水解后可产生个赖氨酸。

(5)假设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量是125,现有四条肽链共8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

质,其相对分子质量约(2分)。

33.(10分,每空2分)

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现在野生菌株对淀粉的转化效

率低,某同学尝试对其进行改造,以获得高效菌株。

(1)实验步骤

①配制(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碳源应为。

②将接入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

③立即用适当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其目的是。

④菌落形成后,加入碘液,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色和变化范围的大小。

周围出现

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

经分离、纯化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34.(12分)

下列为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转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生物体若要完成①③两过程,需要依靠无机环境中的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分别是

和。

(2)完成②③过程的场所分别是(2分)。

(3)与④过程相关的微生物有多种,主要包括(至少答两种)(2分);

(4)a、b、c、d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有(2分)。

(5)I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破坏所致,常规治疗是定期注射胰岛素,该药剂多为大肠

杆菌通过发酵工程手段制造的,属于细菌的代谢产物,产生该物质的时期主要为

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该物质,发酵工程中经常采用的手段包括(2分)(至少答两种)。

 

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学科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

1~5:

ABDCB

二、非选择题(共42分)

31.(11分)

(1)细胞壁,C、D,A、D。

(2)离体培养、脱分化(2分)。

分化。

(3)生产者。

(4)基因的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2分)。

(5)A、B细胞质基因、C、D的全部基因(2分)。

32.(9分)

(1)CONH。

缩合,核糖体。

(2)11。

(3)12,36。

(4)z-12。

(5)8652(2分)。

33.(10分,每空2分)

(1)①固体,玉米淀粉。

②野生菌株。

③对野生菌株进行诱变。

④浅色范围大。

34.(12分)

(1)光和氧气。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分)。

(3)圆褐固氮菌、根瘤菌等(2分);

(4)b(消化酶)、d(血红蛋白)(2分)。

(5)次级,稳定期。

加大接种量;采用对数期的菌种接种;连续培养(2分)。

 

遵义四中第二次月考理综

化学答案

I卷

题号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D

B

C

B

C

C

II卷

27:

(1)(A)3Cu+2NO

+8H+===3Cu2++2NO↑+4H2O

(B)2Ba2++4OH-+Al3++2SO

===2BaSO4↓+AlO

+2H2O 

Al3++3AlO

+6H2O===4Al(OH)3↓

(2)(A)Fe(B)Cl2

28:

(1)按住橡皮塞,将大头针向上拔出。

 钠在煤油与水接触的界面之间上下沉浮,并不断减小,直到消失;同时有气泡产生。

(2)长。

 钾的密度比钠小,与水反应产生少量的气体即可使钾上浮进入煤油中,钾的密度与煤油密度相近,在煤油中滞留时间长。

(3)钾与水反应

(4)CD

29:

(1)4H++2Cl-+MnO2

Mn2++Cl2↑+2H2O 7.3g

(2)2Fe2++2Br-+2Cl2===2Fe3++4Cl-+Br2

(3)I- NO

和Fe3+

30:

(1)1.12L 11.2L 

(2)8.96L (3)V2=56a—2V1

 

《物理》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B

BD

BCD

A

A

A

BD

AD

22.

(1)8.470mm(8.468~8.472都给分)2.060cm(每空3分)

(2)

(每空3分)

23.2.48,4.00,9.50(每空2分)

24.(16分)解:

25.(18分)解:

(1)由

---------------(2分)和

---------------(2分)

  ---------------(2分)

(2)由

---------------(2分)和

 ---------------(2分)

(3)由

 ---------------(4分)

(4)由

---------------(2分)得

---------------(2分)

26.(20分)解:

(1)小球恰好能在斜面上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小球通过A点时细线的拉力为零,根据圆周运动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2分)解得:

---------------(2分)

(2)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分)解得:

---------------(2分)

小球在B点时根据圆周运动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2分)解得:

---------------(2分)

(3)小球运动到A点或B点时细线断裂,小球在平行底边方向做匀速运动,在垂直底边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类平抛运动)

细线在A点断裂:

---------------(3分)

细线在B点断裂:

---------------(3分)

联立解得: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