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767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0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因测量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多次重复测量。

本实验由对胶片长度的测量属于情况

(1),所以只测量1次。

【思考题】

1.量角器的最小刻度是30'

为了提高此量角器的精度,在量角器上附加一个角游标,使游标30分度正好与量角器的29分度等弧长。

求该角游标的精度(即可读出的最小角度),并读出下图所示的角度。

因为量角器的最小刻度是

30’,游标30分度与量角器29分度等弧长,所以游标的精度为

30

,图示角

1

度为14945'

2.用螺旋测微器进行测量时要考虑螺距误差吗?

不要。

因为用螺旋测微器进行测量时,活动套筒(即微分筒

)只向一个方向转动,所以不考虑螺距误差。

3.设计一种修正齿孔面积的方案。

齿孔形状如图1所示。

齿孔面积S等于长方

面积XY减去修正面积△S。

由图1、图2可知修正面

等于正方形和内切圆面积之差,所以只要测出内切

的半径,就可求出△S。

1中的X、X、Z、Z,得

用读数显微镜测出图

2

内切圆的半径:

(x2x1)(z2

z1)

R

则修正面积为:

S(2R)2

R2

(4

)R2

图1图2

实验三电阻的测量和伏安特性的研究

1.测量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时,为什么正向曲线的测量要用外接法,而反向曲线的测量要用内接法?

因为二极管正向电阻较小,反向电阻较大,所以正向曲线的测量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反向曲线的测量宜采用电流表内外接法。

2.电源、电表、滑线变阻器接到电路中要注意什么?

在使用电源时,应注意:

(1)注意人身安全,一般安全电压为36V。

高于36V操作时尽量用一只手操作。

(2)不能使总电路中的总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值,更不能使电源短路(即不能使外电阻接近于零)。

(3)直流电表的正、负极应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对应联接(即正接正,负接负),否则会使电表损坏。

而交流电没有正负极之分。

(4)在电路中必须连电源开关,接线时和不进行测量时,要使电源开关断开且将输出旋钮逆时针调至零,线路

接好经查无误后打开电源。

做完实验,一定要先切断电源,然后再拆去其他部分。

使用电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电表:

根据待测电流(或电压)的大小,选择合适量程的电流表(或电压表)。

如果选择的量程小于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会使电表损坏;

如果选择的量程太大,指针偏转角度太小,读数就不准确。

使用时应事先估计待测量的大小,选择稍大的量程试测一下,再根据试测值选用合适的量程,一

般要尽可能使电表的指针偏转在量程的2/3以上位置。

(2)电流方向:

直流电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所通过的电流方向有关,所以接线时必须注意电表上接线柱的“+”、“-”标记。

电流应从标有“+”号的接线柱流入,从标有“-”号的接线柱流出。

切不可把极性接错,以免损坏指针。

(3)视差问题:

读数时,必须使视线垂直于刻度表面。

精密电表的表面刻度尺下附有平面镜,当指针在镜中的像与指针重合时,所对准的刻度,才是电表的准确读

数。

(4)要正确放置电表,表盘上一般都标有放置方式,如用“—”或“┌┐”表示平放;

用“↑”或“⊥”表

示立放;

“∠”表示斜放,不按要求放置将影响测量精度。

(5)使用前电表的指针应指零,若不指零,需要调零。

使用滑线变阻器时要注意:

通过滑线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额定电流。

3.被测低电阻为何要有4个端钮?

消除接触电阻。

1.滑线变阻器主要有哪几种用途?

如何使用?

结合本次实验分别给予说明。

(1)滑线变阻器主要有两种用途:

限流和分压。

(2)对限流电路(如教材图

3-10):

在接通电源前,一

般应使C滑到B端,使RAC最大,电流最小,确保安全。

以后逐步调节限流器电阻,使电流增大至所需值。

对分压

电路(如教材图3-11):

在接通电源前,一般应使C滑到B端,使R两端电压最小,确保安全。

以后逐步调节分压

器电阻,使R两端电压增大至所需值。

(3)本次实验中测二极管特性曲线时,滑线变阻器用于分压;

利用四端接

线法测量一段电阻丝电阻时,滑线变阻器用于限流。

2.在实验中,若电源电压为6V,被测电阻约为50Ω,电流表(毫安表)的量程为

150/300mA,150mA档的内

阻约0.4Ω,电压表的量程为1.5/3.0/7.5V,每伏特电压的内阻约200Ω。

如何选用电表量程,电表采用何种接法

比较好?

(1)因为电源电压为6V,所以电压表量程应选择

7.5V;

又因为通过电阻的电流

V

6

I

0.12A120mA

所以电流表量程应选择150mA。

(2)由题意知RX50、RA0.4、RV2007.5

1500,则

Rx

125

125RA

RA

0.4

RV

1500

30Rx

因为当RXRA时,应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测量;

当RXRV时,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测量。

所以比较①②两式

后可知电流表宜采用内接法。

3.如果低电阻的电势端钮与电流端钮搞错会产生什么现象?

为什么?

在本实验中,若将待测低电阻的电势端钮与电流端钮接反,则测得的电压为待测低电阻和电流表的接触电阻上共有的,所测阻值比待测低电阻阻值要大。

实验八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

1.怎样消除比例臂两只电阻不准确相等所造成的系统误差?

可以交换R0和Rx,进行换臂测量,这样最终Rx

1.改变电源极性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

R0

R0'

,就与比例臂没有关系了。

在调节检流计平衡时,改变极性对未知电阻的测量没有影响。

测量电桥灵敏度时,改变电源极性会改变指针偏转方向,但对偏转格数没有影响。

总之,改变电源极性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2.影响单臂电桥测量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1)电桥灵敏度的限制,

(2)电阻箱各旋钮读数的准确度等级(3)电阻箱各旋钮的残余电阻(接触电阻)

实验十三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扬氏弹性摸量

1.如何根据几何光学的原理来调节望远镜、光杠杆和标尺之间的位置关系?

如何调节望远镜?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两步调节望远镜、光杠杆和标尺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一步:

调节来自标尺的入射光线和经光杠杆镜面的反射光线所构成的平面大致水平。

具体做法如下:

①用目测法调节望远镜和光杠杆大致等高。

②用目测法调节望远镜下的高低调节螺钉,使望远镜大致水平;

调节光杠杆镜面的仰俯使光杠杆镜面大致铅直;

调节标尺的位置,使其大致铅直;

调节望远镜上方的瞄准系统使望远镜的光轴垂直光杠杆镜面。

第二步:

调节入射角(来自标尺的入射光线与光杠杆镜面法线间的夹角)和反射角(经光杠杆镜面反射进入望远镜的反射光与光杠杆镜面法线间的夹角)大致相等。

沿望远镜筒方向观察光杠杆镜面,在镜面中若看到标尺的像和观察者的眼睛,则入射角与反射角大致相等。

如果看不到标尺的像和观察者的眼睛,可微调望远镜标尺

组的左右位置,使来自标尺的入射光线经光杠杆镜面反射后,其反射光线能射入望远镜内。

(2)望远镜的调节:

首先调节目镜看清十字叉丝,然后物镜对标尺的像(光杠杆面镜后面

在目镜中看到标尺清晰的像。

2.在砝码盘上加载时为什么采用正反向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

因为金属丝弹性形变有滞后效应,从而带来系统误差。

1.光杠杆有什么优点?

怎样提高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灵敏度?

(1)直观、简便、精度高。

Lxx2D

(2)因为,即,所以要提高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灵敏度

x

2D处)调焦,直至,应尽可能减小光杠杆

b

2D

L

长度b(光杠杆后支点到两个前支点连线的垂直距离),或适当增大D(光杠杆小镜子到标尺的距离为D)。

2.如果实验中操作无误,得到的数据前一两个偏大,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如何避免?

可能是因为金属丝有弯曲。

避免的方法是先加一两个发码将金属丝的弯曲拉直。

3.如何避免测量过程中标尺读数超出望远镜范围?

开始实验时,应调节标尺的高低,使标尺的下端大致与望远镜光轴等高,这样未加砝码时从望远镜当中看到的标尺读数接近标尺的下端,逐渐加砝码的过程中看到标尺读数向上端变化。

这样就避免了测量过程中标尺读数超出望远镜范围。

实验十六示波器的使用

1.示波器为什么能把看不见的变化电压显示成看得见的图象?

简述其原理。

(1)示波管内高速电子束使荧光屏上产生光亮点,而电子束的偏转角度(光点在荧光屏上的位移)是受X轴和Y轴偏转板上所加电压的控制。

(2)若只在X轴偏转板上加一个锯齿波电压(该电压随时间从-U按一定比例增大到+U),则光点就会从荧光屏左端水平地移动到右端(称为扫描),由于荧光屏上的发光物质的特性使光迹有一定保留时间,因而在屏幕水平方向形成一条亮迹(称为扫描线)。

(3)若只在Y轴偏转板上加信号电压,则随着信号幅度的变化光点就会在荧光屏竖直方向作上下移动形

成一条竖直亮迹。

(4)如在Y轴偏转板加上电压信号,同时又在X轴偏转板加上锯齿波扫描电压,则电子束受到水平和竖直电场的共同作用,光点的轨迹呈现二维图形(光点在X方向均匀地从左向右水平移动的同时又在Y方向随信号幅度的变化在竖直方向作上下移动),即将Y轴偏转板上电压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屏幕上展开成为函数

曲线(即信号波形)。

(5)要得到清晰稳定的信号波形,扫描电压的周期Tx与信号电压的周期Ty必须满足TxnTy,以保证Tx的

起点始终与电压信号固定的一点相对应(称同步),屏幕上的波形才能稳定。

(6)为了得到可观察的图形,锯齿波扫描电压必须重复扫描.

2.观察波形的几个重要步骤是什么?

(1)开启示波器电源开关后,将耦合开关置“⊥”,,调整辉度、聚焦以及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屏幕中部出现亮度适中细小的亮点。

(2)观察、测量时将耦合开关置“AC”或“DC”,触发选择开关置“INT”,将信号用同轴电缆线连接

到Y轴输入端。

(3)调节Y轴灵敏度选择开关和X轴扫描选择开关以及触发电平旋钮,使信号幅度在屏幕范围内(屏幕竖直标尺的2/3左右),且有2—5个完整稳定的波形。

(4)定量测量时还应注意将扫描微调旋钮和Y轴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顺时针旋转至最大)。

3.怎样用李萨如图形来测待测信号的频率?

1.将示波器功能置于外接状态(触发选择开关置“EXT”,触发信号极性开关置“X”)。

将信号发生器的正弦波信号用同轴电缆线连接到X轴输入端,待测频率的信号用同轴电缆线连接到Y轴输入端,分别调节信号发生器幅度旋钮和Y轴灵敏度选择开关,使亮迹形成的图形在屏幕范围内。

2.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使合成的李萨如图形为稳定的“○”形,从信号发生器上读出输

出信号的的频率值Fx1,根据合成李萨如图形的两个信号频率比与图形切点数的关系

NN

Fx:

Fy=Y:

X,求出Fy1

3.再改变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使合成的图形为“∞”

、“8”、“000”等,N:

N分别为“1:

F

Y

X

2”、“2:

1”、“1:

3”等,相应地读出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为

等,求出

X2

X3

X4

Y2、

Y3

F等,算出的F的平均值即为待测信号的频率。

Y4

1.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得到一李萨如图形,Y轴、X轴与图形相交时交点数之比

Nx

4

,已知fx100Hz,求fy。

Ny

3

100133Hz。

fy

fx

2.为什么在共振状态下测声速?

如何判断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

本实验中将电信号转换为超声波信号的器件是压电陶瓷换能器,该换能器有一最佳响应的频率,当电信号频率等于该响应的频率时,压电陶瓷片产生共振,输出信号最大,便于测量。

示波器屏幕上的信号幅度为最大值时,系统处于共振状态。

实验十七分光计的使用用光栅测波长

1.分光计主要由几部分组成?

各自作用是什么?

(1)分光计主要由底座、平行光管、载物台、望远镜和刻度盘五个部分组成。

(2)底座上承载着其它四个部分,其中载物台、望远镜和刻度盘都可绕底座上的主轴转动;

平行光管用来产生平行光;

载物台用来放置被测样品;

望远镜用来接收平行光;

刻度盘与游标盘配合用来读取数据。

2.分光计调节要求是什么?

分光计的调节要达到三个要求:

(1)望远镜能接收平行光。

(2)平行光管能发出平行光。

(3)望远镜的

光轴和平行光管的光轴与仪器的主轴垂直。

载物台与仪器的主轴垂直。

3.用光栅测波长时,光栅应如何放置?

用光栅测波长时按图17-7放置光栅。

因为这样放置可方便调节。

当调节

行光垂直照射光栅表面时(即光栅平面与平行光管轴线垂直),只须调节螺钉Ⅰ

Ⅱ;

调节平行光管的狭缝与光栅刻痕平行时,只须调节螺钉Ⅲ。

1.为什么要用各半调节法调节望远镜的主轴垂直于仪器的主轴?

综合考虑调节载物台调平螺钉Ⅰ或Ⅱ与调节望远镜水平度调节螺钉对正

两面亮十字反射像与分划板上方的水平刻线间高度差的相互影响,从而加快调节

度。

2.当狭缝过宽或过窄时,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当狭缝过宽时,衍射条纹将变粗,相互靠近的条纹无法分开,在测量时难以确定条纹的中心位置。

当狭缝过窄时,将看不见衍射条纹,因而无法测量。

3.用公式dsink测光波波长应保证什么条件?

实验中如何检查条件是否满足?

用公式dsink测光波波长应保证:

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光栅上。

实验中通过检查0级谱线和光栅面反射的绿十字像的位置检查条件是否满足。

0级谱线应与竖叉丝重合,且被测量用(中叉丝)的水平叉丝平分。

光栅面反射的绿十字像应与调整叉丝(上叉丝)重合。

实验二十二霍尔效应及磁场的测定

1.当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与霍耳元件的平面不完全垂直时,测

得的磁感应强度实验值比实际值大还是小?

请作图说

明。

小一些。

因为当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与霍耳元件的平面不完全垂直时,实验所测得的磁感应强度为实际磁强应强度B在与霍尔元件平面垂直方向上的一个分量。

如图所示,设磁感应强

度B与霍耳元件平面法线间的夹角为

,则实验值为BBcos。

因为cos

1,所以实验值B比实际值B小。

1.在“用霍尔元件测螺线管磁场”实验中,若某一同学将工作电流回路接入“霍尔电压”接线柱上,而将电位

差计(或数字电压表)接在“工作电流”接线柱上。

他能测得磁场吗?

能。

由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可得,半导体中的电荷受到洛伦兹力产生偏转,将工作电流回路接入“霍尔电压”接线柱上,电荷同样受到洛伦兹力发生偏转,将在“工作电流”接线柱上产生霍尔电压。

2.根据实验结果比较螺线管中部与端口处的磁感应强度,求:

B端口

,分析其结果。

B中部

端口的磁感应强度B端口应为中部磁感应强度B中部的一半,由于存在漏磁现象,实际测量出的B端口

1B中部。

实验二十八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

1.迈克耳孙干涉仪主要由哪些光学元件组成,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迈克耳孙干涉仪主要由分光板G1、补偿板G2、可移动平面反射镜M1和固定平面反射镜M24种光学元件组

成。

G1的作用是将一束光分成强度大致相同的两束光——反射光

(1)和透射光

(2);

G2的材料和厚度与G1相同,

作用是补偿光束

(2)的光程,使光束

(2)与光束

(1)在玻璃中走过的光程大致相同;

M1的作用是反射

(1)光;

M2的作用是反射

(2)光。

2.怎样调节可以得到等倾干涉条纹?

怎样调节可以得到等厚干涉条纹?

当M1、M2严格垂直时,调出的圆条纹为等倾干涉条纹。

当M1、M2不垂直时,调出的干涉条纹为等厚干涉条纹。

3.如何用He一Ne激光调出非定域的等倾干涉条纹?

在调节和测其波长时要注意什么?

①用He一Ne激光调出非定域的等倾干涉条纹的方法如下:

(1)调节He一Ne激光束大致与平面镜M2垂直。

(2)遮住平面镜M1,用自准直法调节M2背后的三个微调螺丝,使由M2反射回来的一组光点象中的最亮点返回激光器中,此时入射光大致垂直平面镜M2。

(3)遮住平面镜M2,调节平面镜M1背后的三个微调螺丝,使由M1反射回来的一组光点象中的最亮点返回激光器中,使平面镜M1和M2大致垂直。

(4)观察由平面镜M1、M2反射在观察屏上的两组光点象,再仔细微调组光点象中最亮的两点完全重合。

M1、M2背后的三个调节螺丝,使两

(5)在光源和分光板G1之间放一扩束镜,则在观察屏上就会出现干涉条纹。

缓慢、细心地调节平面镜M2下端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拉簧微调螺丝,使同心干涉条纹位于观察屏中心。

②在测量He-Ne激光波长时要注意:

眼睛不要正对着激光束观察,以免损伤视力。

1.迈克耳孙干涉仪观察到的圆条纹和牛顿环的圆条纹有何本质不同?

迈克尔逊干涉仪观察到的圆条纹是等倾干涉条纹,且条纹级次中心高边缘低;

而牛顿环的圆条纹为等厚干涉条纹,条纹级次是中心低边缘高。

实验三十五非平衡电桥的原理与应用

1.非平衡电桥原理

当电桥处于平衡状态时,桥路上的检流计G中无电流通过,

若某一桥臂上的电阻值变化,使电桥失去平衡,则IG0,IG

UAB

2R4

R4

的大小与该桥臂上电阻变化有关,如果该电阻的变化仅与某

IG

R3

R3R4

非电量(比如温度)的变化有关,就可以用电流IG的大小来

R12RG2

表征非电量的大小,这就是利用非平衡电桥测量非电量的基

本原理。

1.平衡电桥与非平衡电桥有哪些不同?

本实验中两部分实验内容各采用的是什么电桥?

非平衡电桥在构成形式上与平衡电桥相似,但测量方法上有很大差别。

R1

平衡电桥是调节R使IG

,从而得到

非平衡电桥是根据电桥中电阻Rx,因外界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引起电桥的不平衡

IG0来测量桥路中电流来

计算引起电阻变化的因素。

本实验中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