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7935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

《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

2010年,深圳各类金融机构实现税前利润808.97亿元,比2005年的83亿元增长近10倍,创历史新高。

截至2010年底,深圳银行业资产总额3.49万亿元,居全国第三;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为2.19万亿元和1.68万亿元,居全国第四和第三;

深圳证券公司总资产4602亿元,居全国第一;

深圳基金管理公司共管理证券投资基金225只,基金份额规模8028亿份,基金资产净值8117亿元,均居全国第二;

深圳本地境内上市公司共149家,深圳证券化率240%,居全国第二;

保险行业总资产(不含保险总公司)达745亿元,全年保费收入达到361.49亿元,保险密度接近4000元,保险深度3.8%,保费规模居全国第四,保险总部主体数量、总部资产总量和总部保费收入均居全国第三。

  三是金融组织体系日益健全,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十一五”期间共引进金融机构87家。

截至2010年底,全市金融业总部、一级分支机构总数达到230家(法人机构78家),其中证券交易所1家、上海黄金交易所备份交易中心1家、银行类金融机构83家,证券类金融机构78家,保险类金融机构60家,券商直投子公司7家。

此外,深圳还有小额贷款公司、专业保险中介法人机构、股权投资基金企业、金融电子结算中心、外汇交易中心、国宝造币厂、融资性担保公司、押钞公司、征信公司等数千家各类金融服务机构。

深圳已经建立起以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为主体,其它金融机构有机协调发展,结构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完备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

深圳本土法人机构实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一批以深交所、平安保险、招商银行、国信证券等为代表的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为深圳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和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是金融市场交易活跃,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期间,深交所股票基金总成交金额70.68万亿元,占全国近一半市场份额,期间创业板成功启动标志着深圳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

截至2010年底,深交所上市公司1169家,上市公司市价总值8.64万亿元,投资者累计开户总数9431万户,分别比2005年底增长了115%、826%和167%。

深圳银行间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交投活跃,交易规模增长迅猛,其中银行间货币市场(含信用拆借、质押回购、买断回购)五年合计成交55.40万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4.76倍;

深圳银行间债券市场(含现券交易、债券远期)五年合计成交47.18万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3.98倍。

深圳银行间外汇市场成交总量比“十五”期间增长30.28倍,其中,人民币外汇即期交易量同比增长26.98倍;

人民币外汇即期做市商银行的交易量占深圳人民币外汇即期交易总量的90%以上。

黄金市场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深圳夜市五年累计成交54456吨和14801亿元,分别占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量和交易额的47.86%和32.54%。

2009年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成立,在承接原深圳市高新技术交易所和深圳市产权交易中心业务的基础上,在探索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交易、文化产权交易和环境排放权交易等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

  五是金融创新成绩卓著,开放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金融机构改革重组进展顺利,深圳信用联社成功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引进华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深圳市商业银行及深圳发展银行等系列机构重组工作基本完成。

积极开展金融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创新,中国银行在深圳设立全国首家产品研发中心,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成立了业务创新委员会,平安银行成立了科技支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公司发展成为以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三类业务为支柱的综合化金融服务集团。

金融产品创新实现了从单一化向系列化、综合化的转变,银行产品创新推出了与利率、汇率、股票、外币及银行间货币市场挂钩的产品;

证券产品创新推出了新型集合资产管理、专项理财、特色信托产品、新型基金产品以及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新产品;

保险产品创新围绕投连险、万能险等进行产品创新,推出了外汇寿险保单、企业年金管理、非车险领域产品、保险单增值服务产品等。

金融服务创新向多元化、便利化方向发展,研发创新交易结算系统,如深交所推出多层次资本市场证券交易平台,成为国内首个集多层次、多品种、多市场、多交易模式于一体且能满足多层次不同品种差异化需求的证券交易系统;

开发丰富多样的电子化服务系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更有效率的服务通道;

创新金融服务合作模式,发挥各自优势、共享客户资源、互补技术条件,协作提供更宽泛的金融服务。

深圳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成效突出,率先推行火灾公众责任险,率先启动商业车险定价机制改革,率先试点商业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应。

金融创新奖评选活动效果显著,期间有100多个项目获奖,奖金总额超过6000万元,激发了金融创新热情,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金融开放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跨境人民币业务、港股ETF、海外指数LOF等金融产品开发推广取得积极进展,深港金融合作进一步深化,深澳、深台以及与全球各大金融中心的合作稳步推进。

  六是金融业促进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和法治环境大幅改善,“十一五”期间,国务院先后批准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深圳市政府先后颁布实施《关于加快深圳金融业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建设全国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若干意见》、《深圳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深圳市人大常委会2008年在全国率先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发展促进条例》。

这为深圳金融业的改革创新、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加快,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个人征信系统、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为依托,以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资信评估公司、担保公司为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

金融债权保护不断加强,银行卡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中介服务机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信用担保业经规范整顿步入良性发展轨道,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规定得到有效落实。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支付结算系统建设取得新成绩,金融科技网络和反洗钱网络建设不断完善。

  七是金融宏观调控和管理体系日臻完善,切实维护了深圳金融的稳定发展。

“十一五”期间,各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逐步完善,充分发挥了由深圳市政府有关部门、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银监局、深圳证监局、深圳保监局、深交所组成的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沟通、协调作用,形成了“大金融”、“大市场”、“大监测”的监管体系,有效维护了深圳辖区市场秩序。

创新监管手段,加强与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沟通,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管理手段,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安排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有效提高了信贷政策实施效果。

完善金融市场交易服务平台,加强金融市场监测分析及服务,切实保障了金融市场的稳定。

  八是有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十一五”期间,深圳市政府《深圳市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发布,“评信通”深圳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启动,初步搭建起包含监管体系创新、信用体系建设、业务体系创新指导与政策扶持等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创业风险投资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等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快速增长,有效支持了广大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与国内外先进金融中心城市相比,深圳金融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

第一业务结构有待优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银行业中间业务所占比重较低,债券市场、衍生产品市场等发展严重滞后。

保险业营销手段传统,保险的功能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中小企业融资仍然困难,金融业的发展水平还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国际化程度有待提升,区域合作有待深化。

深圳金融业在全球特别在欧美地区知名度较低,业务合作较少,深港金融合作有待深化,对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和全国区域均衡发展的推动力和引导能力有待提高。

第三金融中心功能有待明确,特色有待突出。

深圳金融中心城市建设有待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

深圳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金融产品创新和财富管理等方面已经确立了优势,但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仍然有待提升。

第四生态环境有待改善,本土中介服务机构力量有待提升。

深圳城市的整体金融意识有待提高,城市发展国际化程度不足,房价等生活成本较高,交通、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缺乏较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资产及信用评估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

  二、发展环境

  在“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经济格局面临深度调整,金融资产高度虚拟化的趋势将受到适当抑制,世界金融资源将进一步向亚洲转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深刻变革,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促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逐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加快,香港将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

深圳金融业必须发挥紧邻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优势,把握历史机遇,大力支持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国内外更多金融资源在深圳集聚。

  我国社会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扩大内需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主要目标,加快改革攻坚步伐,提高人民收入,完善收入分配格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需求日益增加。

在金融领域,“十二五”期间,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入,金融开放步伐将加快,在带来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的同时,也使得金融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同时我国经济也将进入资产证券化时代,资本市场将快速发展,金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将越来越显著。

我国地方金融发展也将进一步提速,各主要中心城市将更加重视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中心的建设,金融资源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十二五”期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等国家文件明确了深圳要大力建设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赋予深圳在金融改革与创新方面先行先试权。

特区成立三十周年之际,国务院正式批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为深港深化金融合作和深圳金融创新开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深圳市确立的“一区四市”战略定位,以及“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低碳发展、和谐发展”四大发展战略,着力完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服务区域、服务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核心产业及其技术创新的综合国际竞争力,构建居民普遍富裕、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从而实现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的历史性跨越。

在全面推进深圳特区一体化和国际化城市建设中,城市发展、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对金融的需求将不断增大。

  总之,深圳金融业在“十二五”期间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可以在我国金融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开拓创新,为国家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发挥试验田的作用,为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但面对国内外各金融中心城市激烈竞争和全球经济不稳定发展的环境,深圳金融业在金融系统风险控制、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和金融资源集聚等方面也存在众多的挑战。

  三、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我国金融改革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以及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大发展为重要契机,以深圳不息的创新精神、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活跃的金融市场为基础,以支持深圳和全国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为目标,围绕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加强开放合作,优化生态环境,促进资源集聚,不断提升市场能级和市场主体的综合实力,把深圳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

充分凭借深圳优良的创新环境和创新产业,深化改革,不断创新金融业发展理念,加强金融机制创新、机构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组织创新。

  2.坚持辐射服务的原则。

大力拓展深圳金融中心的服务功能,提升金融发展对城市发展的服务能力,扩大金融辐射力,为全国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索新路。

  3.坚持环境优化的原则。

大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优化金融业发展营商环境和人才环境,进一步促进全球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在深圳集聚。

  4.坚持开放合作的原则。

以前海开发开放为契机,深化深港金融合作,扩大和加强与国际先进金融中心城市的合作,不断提升深圳金融中心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深圳市金融业“十二五”总体发展目标是:

  加强改革创新,深化开放合作,集聚金融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努力建设以金融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财富管理、中小企业融资为特色的全国性金融中心,使深圳成为港深大都会国际金融中心重要组成部分。

  1.金融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紧紧围绕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先行先试,大胆创新,为我国金融业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探索有效路径。

深化金融体制和管理机制改革,大力开发各类新型金融产品,探索创建新型金融机构,促进金融创新产业化发展。

  2.金融市场能级进一步提高。

加快有机互联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做优做强深交所主板,优化中小企业板的市场结构,建设好创业板,完善代办股份报价系统,扩大产权市场规模。

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黄金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形成比较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3.金融机构实力进一步增强。

积极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丰富金融市场主体,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推动金融配套服务机构发展。

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性经营试点,组建一批国内领先的金融控股集团。

促进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等金融企业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金融机构。

  4.辐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拓展金融业的服务功能,提升金融业对于深圳市特区一体化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支撑能力。

继续为全国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索新路,建设全方面多层次的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深圳金融业为全国创新型企业发展服务的能力。

  5.金融开放合作进一步深化。

利用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开放契机,深化深港合作,通过支持香港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强化深圳作为人民币跨境流通主要渠道和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重要主体的地位,加强资本市场和财富管理业务等优势领域的国际合作,有效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和竞争,提升深圳金融业的开放度和影响力。

  6.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提高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效率,着力优化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加强金融法治环境、金融安全稳定机制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完善金融业空间布局,完善金融发展的人才支持体系,加强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建设,组建具有国际水准的金融财经专业媒体。

改进和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设金融安全区。

  

(二)具体目标。

  1.金融总量目标。

  到规划期末,深圳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250亿元,比2010年增加76%,年均增长12%,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左右;

金融业资产规模达到7.5万亿元,比2010年增加76%,年均增长12%;

金融机构税前利润达到1500亿元,比2010年增加85%,年均增长13%;

金融业上缴税收总额达到900亿元,比2010年增加62%,年均增长10%;

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控制在3%以下;

金融机构总部及一级分支机构总数达到300家,其中法人机构达到100家。

  2.金融市场发展目标。

  到规划期末,深交所上市公司数量超过2000家,债券市场和衍生产品市场规模大幅增长,黄金市场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交易市场、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环境排放权交易市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等新兴金融市场发展取得突破。

  3.银行业发展目标。

  到规划期末,深圳银行业总资产达到6万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规模分别达到3.8万亿元和3万亿元,行业年税前利润达到800亿元,综合排名继续保持全国前三。

  4.证券业发展目标。

  到规划期末,深圳证券公司总资产达到1万亿元,年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税前利润达到500亿元,综合排名保持全国第一;

深圳证券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规模达到2万亿元,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深圳本地上市企业达到450家(含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海外上市),比2010年底增加200家以上;

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例提高到25%以上。

  5.保险业发展目标。

  到规划期末,保险业总资产(不含保险总公司)超过1200亿元,全年保费收入达到600亿元以上,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5500元,行业综合排名力争进入全国前三位水平。

  五、发展措施

  

(一)把握前海建设契机,打造全国性金融创新中心。

  一是大力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

把前海打造成为引领深圳金融业改革创新的引擎和载体,依托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范围,利用深港两地畅通的支付结算互联条件,尝试逐步建立人民币跨境流出和流入的无障碍通道。

发挥深圳作为人民币回流渠道的区位优势,探索在香港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地方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争取率先在前海开展深港银行跨境人民币贷款、同业转贷款和外商以人民币直接投资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深圳机构率先在香港募集人民币资金开展境内证券投资业务。

  二是大力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创新。

集聚全球各类要素资源在前海配置和交易,通过外汇、税收等政策创新吸引若干跨国公司设立全球资金离岸结算中心。

发展人民币衍生品交易市场,争取逐步放开人民币离岸银行业务,鼓励各商业银行在前海设立离岸业务分部,为深圳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提供离岸金融支持。

促进各类金融机构为居住在我国境内的外籍人士和停留在我国境内的外国资本提供投资外国金融市场的金融服务,大力开展美元、港元、欧元、日元等货币的离岸金融业务。

  三是全力推动金融业体制机制创新。

以《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实施和深圳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为重要契机,加快金融业在国家层面若干重大领域实现突破创新。

逐步强化深圳金融业改革创新决策咨询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的功能,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

继续探索金融业综合化、多元化经营道路,鼓励大型金融机构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金融控股集团。

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率先探索推动利率、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路径,争取率先开展利率市场化改革。

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创新经营模式,积极探索地铁、高速公路、航运码头、保障房等专项领域的资产证券化品种,推进科技金融、航运金融、房地产金融等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四是推动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以中国保监会和深圳市政府签定的《关于深圳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合作备忘录》为纲领,大力推动深圳保险业的改革创新发展。

继续推动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投资医疗机构,积极探索配套的新型医疗健康保险运作管理模式。

探索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和科技保险试点,积极发展小额人身保险产品。

稳步开展商业车险定价机制改革试点,扩大商业车险的费率浮动范围。

争取在深圳开展自保公司、相互制保险公司等新型组织形式的保险公司试点,大力发展再保险市场。

加大对保险中介行业的扶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中介机构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打造“保险中介之都”。

探索尝试保险监管创新,争取在深圳开展保险法人机构属地化监管试点。

鼓励有条件的深港两地保险机构在产品开发、渠道开拓和理赔服务等方面开展资源整合与业务合作。

  五是大力促进金融创新产业化发展。

把握全球及国内金融业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利用深圳在通信、软件等高科技领域的优势,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深圳设立专营性的业务创新实验室、产品研发中心等机构,不断推出更贴近市场、服务民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加强科技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合作,提升金融产品科技开发和金融科技产业化发展的能力,为金融创新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二)提升辐射服务能力,打造全国性金融市场中心。

  一是全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全力协助深交所完善新股上市发行体制、自律监管制度、创业板退市制度、产品创新机制、风险管理机制、上市推广机制、国际合作机制、企业化运作机制等制度,接轨国际标准,提升市场效率。

支持深交所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品与服务创新,大力发展跨境跨市场LOF、ETF等交易产品,形成以股票市场为核心,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共同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积极落实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扩大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规模。

争取深圳高新技术园区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范围,构建全国统一监管下的场外市场。

  二是大力推进债券市场发展。

积极配合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支持银行间债券市场和深交所债券市场完善做市商制度,促进债券一、二级市场建设及其协调发展。

推进深圳商业银行进入深交所债券市场试点,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在投资者、交易品种、登记托管等方面的互联互通。

推动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和可转换债券。

加快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开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

  三是增强货币信贷市场功能。

大力发展信贷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外汇交易市场,探索建立信贷资产转让、信托资产转让市场。

加快货币市场发展,不断创新票据市场产品,增加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