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8028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LC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PLC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PLC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PLC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PLC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PLC课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PLC课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PLC课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PLC课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PLC课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PLC课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PLC课程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PLC课程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PLC课程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PLC课程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PLC课程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LC课程设计.docx

《PLC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课程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LC课程设计.docx

PLC课程设计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西门子PLC课程设计

 

专业: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

电气091

姓名:

刘康

学号:

08061309146

设计报告格式20分

设计内容60分

10分

10分

总计得分

封面

3

页面布局

5

目录格式

3

图表质量

4

间距、行距、字体

6

工艺过程分析

8

系统控制要求

8

I/O

分配

5

设备选型

5

电气原理图

系统程序设计

10

动手实践能力

10

总印象评分

10

主电路

8

控制电路

8

外围接线图

8

2012年06月

目录

第一章设计要求3

1.1控制要求3

1.2I/O编址并画出工作框图5

1.3编程并调试5

1.4I/O端子接线图5

第二章工艺过程6

第三章操作面板布置8

第四章输入/输出端子地址分配9

第五章程序规划及编制10

第六章单操作工作的程序11

第七章自动操作程序12

第八章PLC外围端子接线图17

第九章总结18

参考文献19

 

第一章设计要求

 

图1坐标式机械手动作原理图

1.1控制要求

如图1所示,将物体从位置A搬至位置B

机械手整个搬运过程要求都能自动控制。

在启动过程中能切换到手动控制及自动控制或半自动控制(又称单周期控制),以便对设备进行调整和检修。

图2是机械手控制系统的逻辑流程图。

系统启动之前,机械手处于原始位置,条件是机械手在高位﹑左位。

(1)动作顺序:

机械手从原点位置起始下移到A处下限位→从A处夹紧物体后上升至上限位→右移至右限位→机械手下降至B处下限位→将物体放置在B处后→上升至上限位→左移至左限位(原点)为一个循环。

(2)上限、A、B下限、左限、右限分别由限位开关控制;机械手设立起动和停止开关。

(3)机械手夹紧或松开的工作状态以及到达每一个工位时,均应有状态显示。

(4)机械手的夹紧和放松动作均应有1s延时,然后上升;机械手每到达一个位置均有0.5s的停顿延时,然后进行下一个动作。

(5)若机械手停止时不在原点位置,可通过手动开关分别控制机械手的上升和左移,使之回到原点。

(6)要求循环120次后自动停止工作并警铃报警

1.2I/O编址并画出工作框图

1.3编程并调试

1.4I/O端子接线图

 

第二章工艺过程

机械手的全部动作由气缸驱动,而气缸则由相应的电磁阀控制。

其中,上升/下降和左移/右移分别由双线圈二位电磁阀控制。

例如当下降电磁阀通电时,机械手下降;当下降电磁阀断电时,机械手下降停止。

只有当上升电磁阀通电时,机械手才上升;当上升电磁阀断电时,机械手上升停止。

同样,左移/右移分别由左移电磁阀和右移电磁阀控制。

机械手的放松夹紧由一个单线圈二位电磁阀(称为夹紧电磁阀)控制。

当该线圈通电时,机械手夹紧,该线圈断电时,机械手放松。

当机械手右移到位并准备下降时,为了确保安全,必须在右工作台上无工作时才允许机械手下降。

也就是说,若上一次搬运到右工作台上的工件尚未搬走时,机械手应自动停止下降。

机械手的动作过程分解图3所示。

从原点开始,按下起动按钮时,下降电磁阀通电,机械手下降。

下降到底时,碰到下限位开关,下降电磁阀断电,机械手下降停止;同时接通夹紧电磁阀,机械手夹紧。

夹紧后,上升电磁阀通电,机械手上升。

上升到顶时,碰到上限位开关,上升电磁阀断电,上升停止;同时接通右移电磁阀,机械手右移。

右移到位时,碰到右限位开关,右移电磁阀断电,机械手右移停止。

若此时工作台上无工件,则光电开关接通,下降电磁阀通电,机械手下降。

下降到底时,碰到下限位开关,下降电磁阀断电,机械手下降停止;同时夹紧电磁阀断电;机械手放松,放松后,上升电磁阀通电,机械手上升。

上升到顶时,碰到上限位开关,上升电磁阀断电,上升停止;同时接通左移电磁阀,机械手左移。

左移到原点时,碰到左限位开关,左移电磁阀断电,左移停止。

至此,机械手经过8步动作完成了一个周期。

图3机械手动作过程分解图

机械手的操作方式分为手动操作方式和自动操作方式。

自动操作方式又分为步进、单周期和连续操作方式。

手动操作:

用按钮对机械手的每一步运动单独进行操作控制。

例如,当选择上下运动时,按下启动按钮,机械手下降;按下停止按钮,机械手上升。

当选择左右运动时,上下启动按钮,机械手右移;按下停止按钮,机械手左移。

当选择夹紧放松运动时,按下启动按钮,机械手夹紧;按下停止按钮,机械手放松。

步进操作:

每按一次启动按钮,机械手完成一次动作后自动停止。

单周期操作:

机械手从原点开始,按一下启动按钮,机械手自动完成一个周期的动作后停止。

连续操作:

机械手从原点开始,按一下启动按钮,机械手的动作将自动的、连续不断的周期性循环。

在工作中若按一下停止按钮,则机械手将继续完成一个周期的动作后,回到原点自动停止。

 

第三章操作面板布置

根据控制要求,需安排一些操作开关,并设计控制箱面板布置图如图4

 

图4操作面板布置图

图4中,接通单操作方式。

按加载选择开关的位置,用启动∕停止按钮选择加载操作,当加载选择开关打到左∕右位置时,按下启动按钮,机械手右行;若按下停止按钮,机械手左行。

上述操作可用于使机械手回到原点。

接通步进方式。

机械手在原点时,按下启动按钮,向前操作一步;每按启动按钮一次,操作一次。

接通单周期操作方式。

机械手在原点时,按下启动按钮,自动操作一个周期。

接通连续操作方式。

机械手在原点时,按下启动按钮,连续执行自动周期操作,当按下停止按钮,机械手完成此周期后自动回到原点并不再动作。

 

第四章输入/输出端子地址分配

该机械手控制系统所采用的PLC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7-200CPU224,图5是S7-200CPU224输入/输出端子地址分配图。

该机械手控制系统共使用了14个输入点,6个输出点。

图5机械手的输入/输出接线图

 

第五章程序规划及编制

为了在程序中安排机械手控制系统单操作、步进操作、自动操作等功能程序,规划程序整体结构如图6所示

图6机械手控制系统整体程序图

若选择单操作工作方式,I0.7断开,接着执行单操作程序。

单操作程序可以独立于自动操作程序,可另行设计。

在单周期工作方式下,可执行自动操作程序。

在步进工作方式下,执行步进操作程序,按一下按钮执行一个动作,并按规定顺序进行。

在需要自动操作方式时,中间继电器M1.0接通。

步进工作方式,单操作工作方式和自动操作方式,都用同样的输出继电器

 

第六章单操作工作的程序

如图7是实现单操作工作的梯形图程序

 

 

图7机械手单操作梯形图

为避免发生误动作,插入了一些连锁电路。

例如,将加载开关扳到“左右”档时,按下启动按钮,机械手右行;按下停止按钮,机械手向左行。

这两个动作只有当机械手处在上限时才能执行。

将加载开关扳到“夹/松”档,按下启动按钮,执行夹紧动作;按下停止按钮,松开。

将加载开关扳到“上/下”档,按下启动按钮,下降;按停止按钮,上升。

 

第七章自动操作程序

如图8是机械手自动操作功能图,图9是与之对应的梯形图

 

图8自动操作顺序功能图

 

 

图9自动操作梯形图

PLC由STOP转为RUN时,初始脉冲SM0.1对状态进行初始复位。

当机械手在原点时,将状态继电器S0.0置1,这是第一步。

按下启动按钮后,置位状态继电器S0.1,同时将原工作状态继电器S0.0清零,输出继电器Q0.0得电,Q0.5复位,原点指示灯熄灭,执行下降动作。

当下降到底碰到下限位开关时,I0.1接通,将状态继电器S0.2置1,同时将状态继电器S0.1清零,输出继电器S0.0复位,Q0.2置1,于是机械手停止下降,执行夹紧动作;定时器T37开始计时,延时1.7s后,接通T37动合触点将状态继电器S0.3置1,同时将状态继电器S0.2清零,而输出继电器Q0.1得电,执行上升动作。

由于Q0.2已经被置1,夹紧动作继续执行。

当上升到上限位时,I0.2接通,将状态继电器S0.4置1,同时将继电器S0.3清零,Q0.1失电,不再上升,而Q0.3得电,执行右行动作。

当右行至右限位时,I0.3接通,Q0.3失电,机械手右行停止,若此时I0.5接通,则将状态继电器S0.5置1,同时将状态继电器S0.4清零,而Q0.0再次得电,执行下降动作。

当下降到底碰到下限位开关时,I0.1接通,将状态继电器S0.6置1,同时将状态继电器S0.5清零,

输出继电器Q0.0复位,Q0.2置1,于是机械手停止下降,执行松开动作;定时器T38开始计时,延时1.5s后,接通T38动合触点状态继电器S0.7置1,同时将状态继电器S0.6清零,而输出继电器Q0.1再次得电,执行上升动作。

行至上限位置,I0.2接通,将状态继电器S1.0置1,同时将状态继电器S0.7清零,Q0.1失电,停止上升而Q0.4得电,执行左行动作。

到达左限位,I0.4接通,将状态继电器S0.1清零。

如果此工作状态为连续工作状态,M1.0置1,即将状态继电器S0.1置1,重复执行自动程序。

若为单周期操作方式,状态继电器S0.0置1,则机械手停在原点。

在运行中,如按停止按钮,机械手的动作执行完当前一个周期后,回到原点自动停止。

在运行中,PLC掉电,机械手动作停止。

重新启动时,先用手动操作将机械手移回原点,再按启动按钮,便可重新开始自动操作。

步进动作是指按下启动按钮动作1次。

步进动作功能图与图7相似,只是每步动作都需按1次启动按钮。

步进操作所用的输出继电器,定时器与其他操作所用的输出继电器,定时器相同

 

第八章PLC外围端子接线图

图10PLC外围端子接线图

 

第九章总结

 

本课程设计是在肖清老师的精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的。

从在做设计以来,我不仅在专业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恩师的严谨治学态度、务实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心,也使我受益非浅。

在此,我要向肖清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这三个星期的课程设计当中,第一个星期时收集课程设计的相关资料。

起初拿到这个题目时。

根本就不知如何下手,所有的资料都是从网上和书本上搜集的。

在程序调试及图形绘制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

最后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此外,作者在学习期间,还得到许多老师、同学、朋友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年里有许多让我感动的事和让我感激的人。

但由于时间的仓促和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只是做出模型做演示,当然这与真正的实物相比,在工艺上还有很大差距,尽管有些不太完美的地方,但我们已经很努力了。

最后祝愿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祝愿同学们学业有成,一切顺利!

 

参考文献

[1]肖清、王忠锋.西门子PLC课程设计指导书.2009

[2]袁任光.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与实例.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3]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王兆安等.电力电子技术.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胡寿松等.自动控制原理.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6]孙亮等.自动控制原理.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7]吴浩烈.电机及电力拖动基础.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8]顾绳谷.电机及拖动基础.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9]邱阿瑞.电机与电力拖动.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10]陈伯时等.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1]陈伯时等.交流调速系统.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2]郭东栋.单片机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07

[13]张进秋等.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实例.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4]杨卫东.仪表技术杂志.2007(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