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9068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最新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最新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最新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最新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最新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最新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最新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最新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最新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最新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最新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最新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福建省海洋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其中闽东南海洋经济区的发展规划为:

本区北起沙埕湾,南至漳州市诏安湾,主要为基岩海岸,岸线长3324公里,滩涂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

优势海洋资源是渔业资源、港口资源和旅游资源。

海洋经济发展基础较好。

主要发展方向为:

调整海洋渔业结构,抓好海水养殖基地建设;

强化厦门港集装箱干线港的建设,相应发展福州、泉州、漳州等港口;

搞好厦门港、福州港的对台海运直航试点,为恢复对台直接通航做好准备;

构筑海峡西岸有特色的滨海、海岛旅游带;

加强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结合全国的发展规划,先后作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等一系列战略决策,有力地推动了我省海洋与渔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003年,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值1450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640亿元,占全省GDP的12.3%;

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782.16亿元,渔业经济增加值213.88亿元,占全省GDP的8.42%;

水产品总产量572.77万吨,其中:

海水养殖产量286.67万吨,海洋捕捞产量221.2万吨。

2004年水产品总产量591万吨,其中:

海水养殖299.9万吨,海洋捕捞产量223万吨。

  从福建省渔业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分析和调研情况看,2000年以来福建省海洋渔业的发展趋势有如下一些主要特点。

一是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综合效益提高。

养殖产量超过海洋捕捞产量的30%以上。

海洋捕捞基本实现零增长,其中内海捕捞减少,远洋捕捞增加,总体总量基本保持平衡。

二是海水养殖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养殖方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化、工厂化、集约化和效益型转变。

海上养殖生产海域由10米等深线向近30米等深线发展。

牙鲆、鲍鱼的陆基工厂化养殖及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的推广面积持续扩大。

三是牡蛎、海带、紫菜等传统养殖品种的产量稳步增长,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牡蛎、花蛤、缢蛏的养殖产量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

牡蛎的养殖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始终保持海水养殖第一当家品种的角色。

四是滩涂养殖的产量及养殖面积的发展有下降的趋势。

  二、福建省海洋渔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海洋渔业是海洋第一产业,也是海洋经济的传统产业,主要包括海水养殖、海洋捕捞等活动。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省海洋渔业立足扎实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经济发展总体看好,但也面临着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认为造成这些困难和问题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二个方面:

一是在近几年的海洋经济结构调整中,随着海洋(海域)综合开发力度加大,临海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港口建设)等的蓬勃发展及海洋污染对海洋渔业的影响日益显著。

二是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渐深化,海洋渔业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凸现。

海洋渔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海水养殖业发展空间减少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经115°

50’-120°

47’,北纬23°

30’-28°

19’。

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

大部为山地、丘陵,仅东南沿海漳、厦、莆仙一带为平原。

福建省拥有200m等深线海域面积13.6万km2,比全省陆地面积大12%左右,大陆海岸线北起福鼎沙埕港,南至诏安宫口港,总长3324km,居全国第二。

沿海有大小港湾125处,其中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东山湾等6处为福建省天然深水良港,能直接满足1O万吨级至30万吨级船舶进港,约占全国深水港湾的l/6。

全省有大潮高潮时面积大于500m2的岛屿1546个,居全国第二,岛屿岸线总长度2804.40km,岛屿总面积1400.13km2。

全省滩涂面积为2068km2。

  在福建省的独特自然环境条件下,港口建设、临海工业、滨海旅游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海水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一些水产养殖场、育苗场的水域、土地被征用;

非渔项目用海大量蚕食滩涂养殖面积,浅海滩涂养殖面积继续缩减,养殖渔民“失海”现象逐渐严重。

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渔区、渔村的安定稳定受到威胁。

例如:

福州市港口和临海工业区等建设发展需要,罗源湾、长乐松下、福清江阴等部分海域、滩涂区域划为工业区,养殖业要退出传统生产区域。

去年仅省道210线莆田市妈祖城段路堤工程已开工建设,填海面积达6500亩。

厦门市为发展滨海旅游,投入巨资将西海域养殖业全部转移。

海水养殖业者也面临转产转业和渔业水域、滩涂占用补偿问题。

  沿岸海域污染加剧,也一定程度地影响到海水滩涂养殖和浅海养殖的生存空间。

  

(二)海水养殖业的传统养殖方式抗防灾能力差

  福建省的海水养殖方式仍然传统的潮间带滩涂养殖、浅海筏式和小网箱养殖为主,这些养殖方式长期存在着抵御台风、风暴潮、赤潮等海洋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的问题,每年因自然灾害的损失较大。

在一些养殖条件相对较好的海湾及海域,养殖容量超负荷,养殖布局及养殖种类搭配不合理,生态环境遭破坏;

养殖病害虫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对虾、鳗鱼、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等品种养殖病害较为严重,病害种类多、危害大、突发性强、流行时间长。

据估算,全国每年因病害造成的养殖产品损失近百亿元。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体系建设滞后,技术服务能力跟不上养殖的发展。

  (三)养殖业结构趋同性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突出

  近几年来虽然名特优产品养殖比重增加,但在资源,和市场的开发上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趋同性,导致结构性的产品过剩、价格下跌。

  由于水产养殖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养殖生产者的质量意识不高,政府监管不到位,养殖过程中滥用渔药和饲料中添加违禁成份的现象屡有发生,造成产品的药物和有害物残留超标问题比较严重。

  我国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出的涉及水产品安全性的主要危害因素有:

①生物性污染包括有害微生物、寄生虫;

②天然有毒物质,主要有鱼类毒素包括河豚毒素、组胺等,贝类毒素如麻痹性毒素(PSP)、腹泻性毒素(PSP)、失忆性毒素(ASP)及神经性毒素(NSP);

③环境污染主要是水体污染,包括石油烃、洗涤剂、酚类物质和无机有毒物;

④化学物质污染主要有农药残留、渔药残留、重金属、饲料添加剂和食品加工添加剂,以及掺杂使假等。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市场水产品安全危害因素不同,如国内市场近几年主要表现在贝类的生物毒素、水发水产品的甲醛、饲料添加促生长剂等;

而国际市场主要关注水产品的抗菌素残留、有害病菌和重金属。

近年我国鳗鲡、对虾等水产品出口多次因氟派酸、氯霉素、恩诺沙星和孔雀石绿等的药残超标质量问题受到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限制。

加之目前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日本、韩国、台湾、美国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受到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贸易政策等多种因素制约,使得我省出口水产的加工及养殖业均受到严重影响。

  (四)海洋捕业困难重重

  由于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柴油等渔需物质价格上升和水产品价格下降等原因,海洋捕捞出海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亏损面大。

捕捞业渔民增收难度大。

政府为实现海洋捕捞继续保持零增长所采取的减船转产政策及转产技术培训措施,在实施过程也存在许多问题。

  近年来,海洋资源近乎竭泽而渔的开发,致使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海捕产品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五)海洋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行政执法措施亟待加强

  目前入海的污染物扩散快、持续性强,使某些海域海水丧失自净能力,妨碍海洋生物的生存和资源的利用,海洋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了人类的“蓝色垃圾桶”。

我国江河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工业和养殖业的飞速发展,内陆水域的污染日益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海洋污染。

除赤潮频发给养殖业造成直接危害外,水污染使水产品中有害因素的来源也更加广泛,种类也日益复杂。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最具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的自然资源之一。

海洋环境不仅关系到渔业等海洋产业的发展质量,而且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关注和重视海洋环境状况,加强海洋环境特别是沿岸近海海域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提高海域环境质量,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三、海洋渔业在结构调整中主要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初步思路

  1、关于捕捞业和养殖业的失海渔民的补助及转产转业的问题

  在海洋捕捞业方面,捕捞渔民减船转产工作不仅是渔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转产转业渔民的生产、生活出路问题,决定从2002-2004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2.7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减船转业补助,重点用于报废渔船的补助以及引导捕捞渔民向非捕捞业转移。

  2002-2004年中央财政补助我省沿海渔民转产转业专项资金共6213.91万元(其中减船补助4723.91万元、转产转业项目补助1490万元),共需减船1097艘,主机功率107327.07千瓦,需转产转业人数达6091人。

而如今,我省仅转业渔船(拆解报废收回有关证件)296艘,还有801艘转产拆解报废的渔船指标未能及时下达(申报批准后分解下达各市),其主要原因:

一是我省减船只有中央财政补助,地方财政没有配套,渔民认为补助太少,申报减船后反悔,不愿意拆解报废和上交有关证件。

二是渔民私下买卖捕捞许可指标,形成正常的拆解报废补助不如卖捕捞许可指标来得高,导致有些市无法完成下达指标,而有些市指标不够用。

三是渔民转产资金、技术等严重短缺,再就业工作困难重重。

四是渔民从层层申报到农业部审批,然后又从拆解到层层拨付补助资金,周期长,手续繁琐。

因此,渔民申报减船后不愿意拆解报废和上交有关证件,造成渔船拆解任务不能及时完成。

  在海水养殖业方面,福州罗源湾和宁德三都湾是我省主要的海水养殖区,这些海湾的港口建设及临海工业的大规模开发已势在必行,海水网箱和滩涂养殖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如何确保养殖失海渔民的补助及转产转业,也是政府必须纳入计划并加以考虑的重要问题。

厦门市西海域海水养殖综合整治之所以获得成功,主要是基于厦门市政府的雄厚财政实力,养殖业者得到了适当的补偿及转产转业出路。

在《厦门市西海域禁止水产养殖综合整治方案》的总体规划下,整治面积约70.84平方公里,清理海水养殖网箱55154箱、浅海吊养4595亩、滩涂养殖23145亩,涉及6629户、31252人、17337劳力。

  解决思路:

加大财政对沿海捕捞渔民减船转产扶持资金投入。

  渔民减船转产的补助资金需由国家和地方共同分担,有的省份按中央财政与省级财政1:

1配套。

从目前我省的执行情况看,要确保减船转产计划的顺利实施,除在政策上要给予照顾外,还需要省、市、县各级政府加大对沿海捕捞渔民减船转产扶持资金的投入力度,出台包括渔船赎买等政策,才能确保捕捞渔民减船转产后有足够的补助经费用于开拓其他的就业渠道,避免捕捞渔民减船转产后步入失船—失海—失业的困境。

对海水养殖业者的失海问题,也要制定相应的补助办法。

  加强海域合理有序开发的行政管理。

应从建立海域使用规划入手,按照《全国海洋功能区划》要求,搞好本地区海洋功能区划工作。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指导思想,减少和杜绝海域开发秩序混乱、破坏海洋资源和造成海洋污染的问题发生。

急需研究建立一套完善的可操作的渔业水域、滩涂占用补偿制度。

重点解决由谁组织评估补偿标准及如何确定评估标准等一系列问题。

要认真总结捕捞业转产转业培训的成功经验,着手制定失海养殖业者转产转业的培训计划及再就业指导计划。

  2、关于加强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能力的问题

  依法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是保障和推进海洋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依法用海、依法管海,是确保海洋开发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机构以《渔业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对外担负着维护国家海洋与渔业权益,实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巡航检查;

对内承担着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的保护,以及维护我省渔业生产秩序等繁重的执法任务。

海上执法范围北到中日渔业协定水域、南到台浅渔场。

虽然近年来农业部、国家海洋局和省财政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由于我省海洋管理工作起步较晚,执法装备和执法经费投入又与毗邻省份悬殊较大,导致我省海洋与渔业执法系统依然存在执法设备短缺、执法手段落后、执法业务经费难以解决等问题。

执法力度的不足,致使许多该管的事根本没有能力去管,大大制约了海洋与渔业执法工作的开展,且越来越不适应海域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与海洋大省的地位也极不相称。

全省81个执法机构中仅有43艘执法船艇(多为老、小、破、旧)、35辆执法车,有的地方连最起码的执法装备都没有,落后的情况属全国少有,已严重影响到海洋与渔业执法能力建设和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以海上渔业船舶管理为例,除大马力渔船外,小型渔船基本处于失管状态。

加大对福建海洋与渔业执法能力建设的经费投入

  

(1)各级财政部门应将海洋与渔业执法业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海洋与渔业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2)省级财政应将全省海洋与渔业执法装备建设经费和全省联合执法行动经费列入专项预算,以加强我省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伍的能力建设,并确保全省统一部署的海洋与渔业联合执法行动顺利开展。

  (3)将征收并由省、市、县三级分成的海域使用金,划出一定比例,专项用于各级海洋执法监察,确保海洋监察在合理、有序地开发与利用我省海域,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除执法手段要加强外要海洋执法队伍的素质建设也要进一步强化,要按照专业化、年轻化、正规化的要求,全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执法有力的海洋执法队伍。

应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将海洋管理队伍纳入公务员管理序列,实行上下级垂直管理,有效解决海洋执法机制、部门设置、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弊端。

在此基础上,应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和主动接受法制监督、行政监督及社会监督机制,确保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真正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3、关于立法工作滞后问题

  

(1)海域使用管理

  200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了《福建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对加强海域管理,维护国家海域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福建省情的海域使用管理模式,初步改变了我省海洋开发“无偿、无序、无度”的状况,工作进展良好,海域使用管理开始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一些新确立的制度,与我省原定的《福建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有不少冲突,使我省海域使用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

①海洋国土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有待加强。

各行业用海矛盾突出,用海秩序混乱,重开发轻管理,海域无偿使用的现象依然存在,海域使用者和传统渔民的合法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的许多规定比较原则,实践中难以操作,需要制定配套的具体措施,而省政府颁布实施的《福建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的部分制度和措施与新颁布的《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不相适应。

③《福建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出台以前制订的,许多配套制度未能衔接,其中包括省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对海域使用管理的审批权限划分、海域使用金的征收标准、违反海域使用管理的法律责任等重要内容。

  全国人大非常重视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域管理工作,多次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的执法检查,并要求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各自实际尽快出台与之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

国家海洋局也多次强调,要求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加快海域使用管理的地方立法步伐。

国家海洋局印发《关于建议加快省级海域使用管理立法工作的函》(国海管字〔2003〕418号),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立法法》、《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尽快开展省级海域使用管理配套立法工作。

2004年初,在全国海域使用管理立法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各省要争取将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的制定列入当年省级人大的立法计划,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从全国沿海各省立法情况看,山东省人民政府早在2003年初就将《山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列为当年立法工作的确保项目;

2003年9月26日《山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经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并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辽宁、天津、河北、广西等省市2004年年底都可出台配套法规,沿海其余五省市也已进入立法程序,2005年上半年绝大部分省市可望出台配套法规,而我省至今还没有出台。

  

(1)尽快出台《福建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

  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适应国家深化海域使用管理形势的需要,进一步规范我省海域使用管理工作,有必要依照我省省情,在《福建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尽快出台《福建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

  

(2)渔业的管理

  直到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深层次问题的慢慢凸现,养殖法律制度建设才逐步被重视,近年来制定并开始实施养殖证制度、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等,但是,这些管理制度依据的法律法规的地位低,影响执行的效果。

如养殖证管理制度目前依据的是农业部2002年制定的《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试行方案》,这还只是规范性文件;

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依据的是农业部制定的《水产苗种管理办法》;

水产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依据的是农业部制定的《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此外目前养殖证制度实施还存在着法律规范出现冲突(养殖使用证和海域使用证、土地承包证的法律关系不清)以及水域滩涂养殖有偿使用制度没有建立等问题。

  四、福建省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福建省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应依据《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国发[2003]13号),即从2001年至2010年我国的海洋渔业总体发展目标为:

积极推进渔业和渔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实现数量型渔业向质量型渔业转变。

加快发展养殖业,养护和合理利用近海渔业资源,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发展水产品深加工及配套服务产业,努力增加渔民收入,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海洋捕捞业要逐步实施限额捕捞制度,控制和压缩近海捕捞渔船数量,引导渔民向海水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休闲渔业和非渔产业转移。

积极开展国际间双边和多边渔业合作,开辟新的作业海域和新的捕捞资源。

发展远洋渔业,重点扶持一批远洋捕捞骨干企业。

海水养殖业要合理布局,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提高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

因地制宜发展滩涂、浅海养殖,逐步向深水水域推进,形成一批大型名特优新养殖基地;

开发健康养殖技术和生态型养殖方式,推广深水网箱,合理控制养殖密度;

改善滩涂、浅海养殖环境,减少病害发生。

积极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

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水产品保鲜、保活和低值水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搞好水产品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提高加工技术水平,搞好水产品加工的清洁生产。

培植龙头企业,创立名牌产品,认真执行水产品绿色认证标准,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结合水产品海洋捕捞、养殖业区域布局,建设以重点渔港为主的集交易、仓储、配送、运输为一体的水产品物流中心。

重视海洋渔业资源增殖。

采取放流、底播等养护措施,人工增殖资源。

要把渔业资源增殖与休闲渔业结合起来,积极发展不同类型的休闲渔业。

鼓励发展与渔业增长相适应的第三产业,拓展渔业空间,延伸产业链条,大力推进渔业产业化进程。

  

(一)加快海洋渔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

  1、推广大型抗风良深水大网箱、工厂化养殖等设施渔业

  目前,我省的海水养殖主要是以浅海筏式养殖、网箱养殖和滩涂养殖为主。

在现有海水养殖空间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要拓展养殖的内涵和外延。

网箱养殖要向20米等深线外的海域发展,推广深水大网箱养殖。

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是调整优化水产养殖业结构的战略性措施,也是拓展新的养殖空间和提高渔业安全生产水平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在福建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推动下,各地大力推广这一养殖模式,已初步探索出一条优质、高产、高效和安全的渔业发展之路,为我省今后的推广打下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在进一步推广大型抗风浪深水大网箱的同时应注意解决好如下一些问题:

一是完善网箱安全性能。

目前在我省推广发展的网箱产品,有浙江、台湾引进的,有本省研制的,网箱有些的作业性能都还在试验改进中。

大型抗风浪网箱大部分布置在20米等深线以上的开放型或半开放型海区进行养殖。

这些海区一般都风浪较大、海况恶劣,对大型网箱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操作机械化的要求高,例如专用的换网机械设备、鱼规格自动分级设备、饵料加工设备、自动投饵设备和网箱安全监控设备等配套设施。

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发生网破逃鱼,损失将会十分惨重。

二是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的效益还没有真正凸现。

目前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放养的品种大部分是传统网箱养殖品种。

适合大网箱高投入高产出的高优养殖品种少,一些名优品种如石斑鱼等还要依靠海区天然苗种,不能进行有效供给。

连江可门口、晋江深沪、霞浦等地深水网箱养殖取得一些效益。

大型抗风流深水网箱养殖的效益还没有真正凸现,影响群众发展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的积极性。

三是项目养殖经营资本投资大。

每组(4口)网箱的固定投资在60万元左右,在目前海水鱼类养殖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一般养殖户已难于承受。

养殖户在购买网箱后,由于缺乏购苗、饲料等后续资金,则形不成规模生产,影响项目投资效益

  推广陆基工厂化养殖。

山东的牙鲆、大菱鲆高档经济鱼类工厂化养殖非常发达,工厂化养殖的产量和产值约占当地水产养殖业的一半以上;

福建东山、漳浦的鲍鱼、牙鲆等高档水产品也均以陆上大规模工厂化养殖为主;

这种陆上工厂化、集约化、高效养殖不仅可以生产出大量优质、高档、味美、营养价值高的水产品,丰富人民的菜篮子,而且其效益明显高于传统的养殖模式,对于促进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加速传统产业向现代化渔业过渡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陆基工厂化养殖还应注重节水及循环用水技术的开发。

  建议制定全省发展规划,做到统筹安排,合理布局。

同时建立高效渔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大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