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9899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0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Word文件下载.docx

离子

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得到的带电的微粒

金属氧化物、强碱、大多数盐

离子与基团

基团

定义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化学中对原子团和基的总称

区别

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

不带电,为缺电子物质,呈电中性

联系

两者通过得失电子可以互相转化

实例

CH3+

-OH-NO2-Cl-CH3

4.同素异形体与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区别:

二、物质的分类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1.按组成性质分类:

2.按微粒间成键种类分类

化合物分为共价化合物如CO2,SiO2和离子化合物如NaCl、NH4Cl

3.按能否电离来分类

4.胶体的分类:

分散剂是液体——液溶胶。

如Al(OH)3胶体,蛋白质胶体

(1)按分散剂的状态分分散剂是气体——气溶胶。

如雾、云、烟

分散剂是固体——固溶胶。

如烟水晶、有色玻璃。

(2)按分散质的粒子分粒子胶体——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如Fe(OH)3胶体。

分子胶体——胶粒是高分子。

如淀粉溶胶,蛋白质胶体等。

三、化学用语

【学法导航】

学生在解决此专题的时候可关注如下几个要点:

方法与技巧

一般采用“概念对比法”或“反例否定法”等。

化学基本概念的有关知识比较零碎,容易混淆,我们在记忆时一定要记牢,特别是一些概念、定义中的关键字更是要记忆准确,这是解决这类题的关键。

此类题有不少是选择题,可采用筛选法、排除法、估算法等各种方法使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大大提高

解题注意点

认真阅读试题,弄清题目问的是什么?

给出的条件是什么?

列出解题的关键字词,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不少考生由于不能深入地进行观察思考,对题设的条件以点盖面、以偏盖全,忽视了题中的隐含条件,仅仅依靠熟题效应,简单地给出答案,结果造成错误。

【典例精析】

1.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用明矾做净水剂

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答案】A

【解析】甘油加水作护肤剂是利用了甘油的吸水性,吸水性属于物理变化;

明矾净水是因为铝离子的水解生成胶体,胶体具有吸附作用,铝离子的水解属于化学变化;

C中的料酒和食醋发生了酯化反应;

D中铁锅发生了吸氧腐蚀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差异。

2.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系错误的是

材料

主要化学成分

A

刚玉、金刚石

三氧化二铝

B

大理石、石灰石

碳酸钙

C

普通水泥、普通玻璃

硅酸盐

D

沙子、石英

二氧化硅

【解析】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而不是三氧化铝,A项错误。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物质组成成分的认识。

3.我国稀土资源丰富。

下列有关稀土元素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互为同位素

B.

的质量数相同

C.

是同一种核素

D.

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解析】由稀土元素

可知,该元素是含有相同质子不同中子的同种元素;

其中

的质量数为144,中子数为82;

的质量数为150,中子数为88;

故B、D项错;

根据核素的定义“含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可知

为两种核素,故C错。

【考点分析】考查同位素、核素的概念及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

属于原子结构部分的。

4.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点解质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氮,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②⑤⑥D.③④⑤⑥

【答案】B

【解析】根据胶体的性质①正确;

钢材是铁和碳的合金,②正确;

“钡餐”是硫酸钡,但硫酸钡是强电解质,因为尽管硫酸钡是难溶物但溶于水的部分确实完全电离的③错;

硅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主族,是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④正确;

氯气是由非极性键组成的单质,⑤错;

橡胶是高分子化合物,⑥正确

【考点分析】考查生活材料的组成、特性等。

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NH4Cl的电子式: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D.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

【答案】C

【解析】A项,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为

所以A项错误,B项,

是由

离子构成,由于

是阴离子,必须写出电子式,

C项,

表示质量数为18,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所以该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

D项,该结构简式是邻氯甲苯,因为氯原子和甲基的位置在相邻的碳原子上。

对氯甲苯中的氯原子和甲基的位置应该处于相对位置。

【考点分析】

熟记1—20号原子的原子结构结构示意图,常见阴离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

常见有机物的命名。

6.以下表示氦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

A.:

HeB.

C.1s2D.

【答案】D

【解析】A项只能表示最外层电子数,B项只表示核外的电子分层排布情况,C项具体到亚层的电子数,而D项包含了电子层数、亚层数以及轨道内电子的自旋方向,故该项正确。

7.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解析】A浓硫酸的浓度降低是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的浓度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氯水使红墨水褪色是由于氯水中HClO,HClO具有氧化性,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的原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将红墨水吸附在活性炭的表面;

C中漂白粉和水玻璃均与空气中的CO2和H2O反应,但漂白粉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

水玻璃为硅酸钠水溶液,在空气中会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与二氧化硅;

D、乙烯和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烯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它们的原理相同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对物质性质的掌握和化学实验现象及物质变化的本质理解。

8.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CO2+H2O=H2CO3化合反应

B.Cu(OH)2ΔCuO+H2O分解反应

C.Fe2O3+3CO高温2Fe+3CO2置换反应

D.NaCl+AgNO3=AgCl↓+NaNO3复分解反应

【解析】紧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可作出选择。

但C选项是一个溶液出错的选项,因为它貌似一个置换反应。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酸酐一定是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答案】B

【解析】酸酐是含氧酸失水后的产物。

如:

乙酸的酸酐为(CH3CO)2O,可见酸酐不一是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是不同分类原则指导下的不同分类,它们可能相容、相交、相对。

在金属氧化物中,Al2O3是两性氧化物,Mn2O7(HMnO4的酸酐)为酸性氧化物,可见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中,CO、NO等属不成盐氧化物

【考点分析】本题是在物质分类本质理解透彻基础上再加实例验证的分析、对比、判断试题。

10.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石膏B.氢氟酸、熟石灰、明矾

C.原硅酸、石英、小苏打D.高锰酸、烧碱、尿素

【解析】A纯碱不是碱是盐;

C、石英是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

D、尿素属于有机物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酸、碱、盐的定义及其对定义的理解。

11.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

A.NaOHB.SiO2C.FeD.C3H8

【解析】NaOH是离子晶体,SiO2是原子晶体,Fe为金属晶体,它们均只表示物质的组成,不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12.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

②沼气和水蒸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

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

C.③⑤⑥⑦D.①③④⑦

【解析】1.显然正确;

2.沼气属于↑↑可再生资源。

水煤气由炽热的煤同水蒸气反应制得,而煤为不再生资源,所以水煤气为不可再生资源,故错误;

3.冰为固态水,干冰为固态CO2,均为纯净物和化合物,正确;

4.显然正确。

5.盐酸和食醋为混合物,不是化合物,错误;

6.

纯碱为Na2CO3不是碱,错误;

7.豆浆和雾都能发生丁达尔现象,均属于胶体,正确。

综上所述,选D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对一些概念的理解

13.由两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

A.一定是化合物

B.可能是化合物或单质

C.一定是单质

D.一定是同素异形体

【解析】由元素与同位素的概念可知,题目所给两种原子可为同一种元素,也可为不同种元素。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的组成、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等概念的理解

14.下列变化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B.渗析法净化氢氧化铁胶体

C.鸡蛋白遇浓硝酸显黄色D.用铂丝蘸取NaCl固体进行焰色反应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辨析。

化学变化所能实现的仅是原子与分子(或离子)的相互转化,在整个过程中,原子不会发生改变。

物理变化指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辨析。

15.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有组成和性质,下列物质分类中,只考虑组成的是()

A.Na2SO4是钠盐、硫酸盐、正盐

B.HNO3是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

C.Mg(OH)2是二元碱、难溶性碱、中强碱

D.Al2O3是两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

【解析】A项都是根据其组成而划分的,;

B项根据组成分为一元酸,而依据不同性质可分为强酸和挥发性酸;

C中的难溶性碱、中强碱是根据其不同性质划分的;

DAl2O3依据不同性质可分别属于两性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的划分标准和依据。

16.主族元素A有1个价电子,主族元素B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的绝对值相等,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AB4B.BA4C.A2BD.B2A3

【解析】主族元素A有1个价电子可判断A最外层有一个电子,主族元素B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的绝对值相等课推测B属于第ⅣA。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根据原子结构推测构成化合物的分子式。

17.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

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的大小和这种纳米粒子大小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解析】1nm~100nm就是胶体分散系中粒子的大小,跟这种超细粉末粒子大小具有相同数量级。

【考点分析】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18.用下列方法来制备溶胶:

①0.5mol/LBaCl2溶液和等体积的2mol/LH2SO4相混合并振荡;

②把1mL饱和三氯化铁逐滴加入20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

③把1mol/L水玻璃加入10mL1mol/L盐酸中,用力振荡。

可行的是()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③D.①②③

【解析】①操作,能生成BaSO4沉淀,并得不到胶体。

②③是可行的。

【考点分析】胶体的制备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性是丁达尔现象

B.利用半透膜可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NaCl

C.Fe(OH)3胶体带正电荷

D.加入电解质,胶体能发生凝聚

【解析】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性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胶粒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而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直径小于1nm。

因此当入射光线通过胶体时,光

会发生散射,这时胶粒本身好象一个光源,而产生丁达尔现象。

当入射光通过溶液时,光发生透射,不产生丁达尔现象。

同样由于胶粒直径较大,它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离子或分子能透过半透膜。

因此可用渗析的方法来提纯淀粉胶体。

同溶液一样,胶体也是电中性的,因此,只能说Fe(OH)3胶粒带电荷,不能说Fe(OH)3胶体带电荷;

根据分散剂状态不同,胶体可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固溶胶三种,加入电解质只能使溶胶凝聚,其他溶胶则不能。

因此在所列叙述中只有B是正确的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胶体的概念及其对性质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专题突破】

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在稀盐酸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B.红糖水中加入活性炭溶液变为无色

C.SO2通入品红中溶液变为无色

D.少量胆矾粉末加入到浓硫酸中固体变白色

2.20世纪20年代起,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最近,意大利一所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存在的证据。

若该氧分子具有空间对称结构,你认为该氧分子是()

A.氧元素的一种同位素B.臭氧的同素异形体

C.一种新的氧化物D.可能是非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3.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A.单甘油酯、混甘油酯、苛性钾、氢硫酸、三氧化硫

B.胆矾、漂白粉、硫酸钠、次氯酸、氯气

C.明矾、水煤气、盐酸、醋酸、铜

D.冰醋酸、福尔马林、硫酸钡、氢硫酸、乙醇

4.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5.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6.近年来逐步实施垃圾分类放置的方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A.无机物B.有机物C.盐类D.非金属单质

7.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纳的结构式:

Na-O-HB.Fe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

CH3OCHOD.N2的电子式:

8.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NH4H是一种离子晶体,其中氢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氦原子相同

B.在SiO2晶体中,一个Si原子周围有4个Si-O键

C.三种烷烃的沸点高低:

丙烷>丁烷>异丁烷

D.甲基的电子式为:

A.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中的含氧量高于河水

B.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

C.用切割机切割金属时,个别金属的原子核恰好被分成更小的微粒

D.某些不合格大理石装潢材料中含有严重超过规定标准、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同位素氡

,其质子数为136

10.下列各项中表达不正确的是()

的结构示意图:

B.NaCl的电子式:

NaCl

C.CO2分子的结构式:

O=C=OD.碳-12原子:

126C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净水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风化、石油分馏和碘的升华都是物理变化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一定不变

12.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羟基的电子式:

[:

O:

H]-

B.NaCO3的水解方程式为:

+H2O

+

C.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

HCOOC2H5

D.用Cu做阳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式为:

2

-2e-=Cl2↑

1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础。

下列有关化学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A.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

CaCO3+2H+=Ca2++CO2↑+H2O

B.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CO32—+2H2OH2CO3+2OH—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

O2+4e-+2H2O=4OH—

D.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

(1);

△H=-571.6KJ·

mol-1

14.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及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23.6

0.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3.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反应一定不是可逆反应

B.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

C.此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若A、C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7:

108,则A、C变化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5.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A.丙烷的球棍模型:

B.向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SO4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Ba2++2OH—+2H++SO2—4=BaSO4↓+2H2O

C.NaHCO3的电离方程式:

NaHCO3=Na++H++CO2—3

D.S2—的结构示意图:

16.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有16O、17O、18O,氢的同位素有H、D,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看,自然界的水分子一共有()

A.3种B.6种C.9种D.12种

17.正确掌握化学用语和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A.过氧乙酸(CH3COOOH)与羟基乙酸(HOCH2COOH)所含官能团相同;

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16O与18O互为同位素;

H216O、D216O、H218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

C.P4、CH4、

粒子的空间构型均为正四面体型;

CO2、C2H2均为直线型分子

D.Ca2+的结构示意图为

,NH4Cl的电子式为

18.金属钛对体液无毒且有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因而有“生物金属”之称。

下列有关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原子中均含有22个中子

核外均有4个电子层

C.分别由

组成的金属钛单质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为同一核素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

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该元素的单质

C.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D.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20.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

Y元素可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阳离子,则该化合物是()

A.

B.

C.

D.

21.下列各组物质的类别归属正确的是()

A.同位素:

B.分子晶体:

I2、SO3、固态氩

C.非电解质:

Cl2、BaSO4、C2H5OH

D.化合物:

重水、双氧水、矿泉水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洒精、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D.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23.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含氧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

A.爆鸣气、硫酸铜、硫酸B.水、空气、纯碱

C.氧化铁、胆矾、熟石灰D.硝酸、石灰石、烧碱

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