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0055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docx

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

2014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

2014P2P网贷行业年度分析报告

报告撰写人:

 棕榈树研究员  郑会昭  

 

摘 要

P2P网络借贷,经历2-3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到了转折的关键时刻。

在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9%以上的经济体中,P2P可以为经济发展与转型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了解当下才能更好的应对未来。

本文以当前P2P网贷行业的现状为基础,用数据呈现P2P行业的市场情况,并总结分析2014年的热点事件与发展特点,以期望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2014年P2P网贷行业的发展。

 

2014年,网贷市场发展有了突破性进展,在贷余额超过千亿,总成交量也突破三千亿,同时,综合平均利率下行,而项目平均期限上行,代表这市场回归理性,经营回归审慎。

而问题平台数量同样激增,经营不善、不合规、有道德风险的平台逐渐被市场淘汰。

2014年P2P网贷行业的发展变化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是资本面、监管面以及业务面。

资本面上,多个风投机构以及大型企业注资P2P平台,至年底已有近30个平台获得包括IDG、红杉资本、联想、小米在内多个不同机构的投资。

而银行、国资企业、上市公司、也重视P2P市场,以参股或者旗下子公司控股等方式设立P2P平台。

监管面上,“四条红线”与“十条原则”的提出,银监会普惠金融部的设立,表明2015年监管条例的落地是可以期待的。

而多个省市也已出台或者拟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与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业务面上,行业细分与模式创新并行,保理、融资租赁、票据、配资、资产证券化、股权质押、收藏品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由传统金融加以创新的业务模式不断涌现,行业进入市场细分阶段,开始将不同需求的投资者进行聚合,市场开始步入成熟。

 

一、2014年P2P网贷行业现状

引:

在第一章中,笔者将对网贷行业的现状从成交量、利率、期限、平台数量等方面进行说明,将网贷行业的现状以数据方式呈现给读者,力求真实简洁。

以下分析由第一网贷提供数据支持,在此特别感谢第一网贷。

如果说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那么2014年就是互联网金融开花结果并且硕果累累的一年。

2014年,P2P网贷行业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并且逐渐分化形成具有独特特点的行业。

1、当前P2P网贷行业呈快速增长趋势,成交规模创历史新高,在贷余额超过千亿,参与人数增长迅速,市场前景看好。

2、标的平均期限创历史新高,平均利率创历史新低,表明平台逐渐回归理性。

3、问题平台同样快速增长,过度竞争、道德诈骗、经营不善等问题严重,行业依旧乱象重重。

4、内陆省市P2P行业开始发展,平台数量快速增加,P2P行业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与深入。

5、二级流通市场开始发展,但仍然不够发达,P2P平台上的资产流动性较差。

6、行业逐渐探索细分领域,模式不断创新(详情见第三部分)。

(一)成交量

截止至2014年12月31日,2014年全国P2P网贷成交额为3291.94亿元,较2013年增长268.83%,月复合增长率12.50%。

整个2014年网贷行业由导入期进入快速成长期。

图表1-1:

2011-2014年网贷行业成交规模(单位:

亿元)

 

2014年,P2P网贷行业仍然以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成交额是2013年的3.68倍,是2012年的14.4倍。

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成交额增长速度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总体速度仍然令人满意。

其中,2014年12月份,全国P2P网贷行业总成交额为480.04亿元,较上月份419.20亿元,增加了60.84亿元,增长了14.51%。

如图1-2所示,2014年,12月份的成交额比1月份的成交额增长了382%,总体上基本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局部有波动。

从增长绝对量来看,增长最快的月份为3月、9月与12月。

按季度划分,第一季度成交额为427亿元,第二季度成交额为623亿元,第三季度成交额为958.18亿元,第四季度成交额为1283亿元。

图表1-2:

2014年1-12月各月份成交额(单位:

亿元)

 

按标的种类分类计算,2014年以普通标为主,占总成交额的93.52%;净值标成交额为175.35亿元,占总成交额的5.33%;秒标总成交额为37.84亿元,占总成交额的1.15%。

具体情况图1-3所示。

秒标作为平台运营与推广的手段,占比过高会给平台来较大的经营压力,经过去年的倒闭潮之后,今年平台的秒标金额明显减少,而去年底净值标加秒标的总成交额占比是15%,这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平台经营逐渐变得理性化。

图表1-3:

按标的种类成交额占比情况

 

按各平台成交量划分,年网贷成交额在1000万元以内的P2P网贷平台,有517家,占平台总数的29.36%;1000万元-1亿元的,有785家,占44.58%;1亿元-5亿元的,有337家,占19.14%;5亿元-10亿元的,有63家,占3.58%;10亿-30亿元的,有44家,占2.49%;30亿元以上的,有15家,占0.85%。

具体情况如表1.4所示。

从成交规模上看,P2P网贷行业仍然以成交量1亿以下的平台为主,占平台总量的73.94%,而行业内规模较大,成交额在10亿元以上的只有59家,从这个角度上讲激烈的竞争仍然存在。

图表1-4:

各个级别成交规模平台数量

 

按地区划分,2014年全国P2P网贷平台总成交额前三名,分别是广东省989.51亿元、北京市527.27亿元、上海市502.88亿元。

三省市P2P网贷平台成交额合计超过2019.66亿元,超过了全国总数的61%,具体情况如图1.5所示。

从地区上看,2014年P2P网贷行业依旧以北上广三省市为主,其他地区的P2P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特别是浙江、江苏与山东,交易规模快速扩大。

图表1-5:

各省交易规模(单位:

万元)

 

(二)利率

2014年全国P2P网贷平均综合年利率,连续10个月下降,全年平均为17.52%,较2013年下降了7.41个百分点,具体情况如图2.1所示。

将成交额按利率进行划分,我们可以发现,利率在10%-18%的标的成交规模是1531亿元,占了成交总额近一半,而利率在24%以上的标的成交规模也有近600亿元。

从交易规模的利率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出,当前P2P平台标的利率已经逐渐下降,主体部分更是集中在10%-18%,但与此同时,以高利率吸引投资人的平台也依然不在少数,利率还未没有回归理性水平。

图表1-6:

交易规模的利率结构(单位:

亿元)

 

而从具体的月份利率平均水平上看,2014年,全国的平均综合年利率水平一直逐渐下降,下降趋势保持稳定。

在1月份与2月份,全国平均利率仍在20%以上,而之后实现了从3月份到12月份连续10个月的下降,并与12月份达到最低水平15.73%。

具体情况如图2.2所示。

图表1-7:

2014年各月份P2P平台平均综合利率

 

从平台数量分布上看,平均综合年利率在10%以下,有89家平台,占有成交额总平台的5.05%;平均综合年利率在10%与18%间,有743家平台,占有成交额总平台42.19%;平均综合年利率在18%与24%之间,有424家,占有成交额总平台24.08%;平均综合年利率在24%以上,有505家,占有成交额总平台28.68%。

根据图1-8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低息平台占平台总数量之比小于其成交规模占比,这是由于某些低息平台成交规模较大,拉高了交易规模的大小。

而实际上从平台的利率结构上看的话,高息平台(利率在18%以上)数量占比仍超过一半,以不理性的高利率吸引投资人的平台依然很多。

事实上,结合交易规模的利率结构与平台数量的利率结构,我们会发现,平台的理性程度略微被高估,但是投资人的理性程度较好,超过50%交易规模的投资人会选择利息不那么高的平台。

这意味着当前P2P投资人已经不在一味追求高利率,而是同时结合风险与利率规划自己的投资组合。

图表1-8:

平台数量的利率结构

 

从地区的利率结构上看,北上广的平台发展时间较久,其利率水平也逐渐降低到比较理性的水平,上海、北京、广东的年平均综合利率按从低到高排名,分别位于第2、第5与第6。

而利率水平最低的是重庆市,平均利率只有10.61%如图1-9所示。

从利率水平的分布我们可以看出,事实上平台的利率水平很有地区集中效应,在同一个地区的平台由于同质化竞争,最终的利率范围会逐渐趋同,而高利率的地区也同样会因此逐渐下调利率,这是由于竞争导向定价方法上的考虑。

而平台数量较少的地区如内蒙古,东三省等,出于吸引投资人等目的,会开出较高的利率。

总体上看,各个地区之间的利率差距也逐渐缩小,大部分都保持在20%左右的年均综合利率水平。

图表1-9:

各省市的利率结构

 

(三)项目期限

2014年全国P2P网贷平均期限为5.92个月,较2013年延长1.91个月,增长47.63%各月份时常刷新网贷期限历史最长纪录。

从标的期限的月度结构图,我们可以发现,全国P2P网贷平台的项目期限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从具体数值上看,在2014年的上半年,P2P网贷平台的平均期限变化并不大,在5.1个月左右徘徊。

而到了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在项目期限上有一个较快速的增长。

从数据上可以直观感受到,上半年的项目标的平均期限是5.12个月,而到了第四季度,项目标的平均期限是6.47个月。

而峰值出现在12月份,项目标的期限达到了6.76个月。

具体情况如图1-10所示。

图表1-10:

2014年各月份平台标的平均期限(单位:

月)

 

以项目期限的标的结构上看,净值标的平均期限较短,拉低了综合的标的平均期限。

但由于净值标的成交额占比较低,对总体的项目标的平均期限影响不大。

不考虑净值标的情况下,普通标的平均期限是6.27,已经超过了半年。

而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普通标的期限变动与综合期限变动情况趋于一致,可以得出现在平台项目标的仍然以普通标为主体,净值标占比较少,二级流通市场不够发达。

图表1-11:

不同标的种类的期限变化图

 

从平台的期限结构方面,网贷标的平均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有164家,占当月有成交额的平台总数的9.31%;1至3个月的,有965家,占54.80%;3至6个月的,有404家,占22.94%;6至12个月的,有192家,占10.90%;1年以上的,有36家,占2.05%。

具体情况如图3.3所示。

根据图1-13,当前平台项目期限主要仍是3个月以内,总共占了64.11%,说明当前主流项目标的期限仍然是3个月以内。

对比成交规模的期限结构,平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平台只有36家,而成交规模缺达到了374.46亿元,虽然如此大的成交规模部分是由其他平台贡献的,但我们仍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当前投资者进行投资的项目标的,对短期项目的偏好已经逐渐降低。

图表1-12:

平台的期限结构

 

图表1-13:

成交规模的期限结构

 

(四)投资人

P2P网贷行业作为一个成长期的行业,培养足够的投资人,扩大市场规模,是整个行业共同努力的方向。

事实上,培育参与者,是2014年P2P行业的重点所在,无论是平台各种日常活动,甚至金博会、双11活动、双12活动等,都是将P2P这个行业进行推广,让更多民众认识、了解P2P,进而成为P2P行业的参与者。

2014年全国P2P网贷参与人数日均7.65万人,较2013年上升了201.18%,这说明行业的成长卓有成效,越来越多的人参与P2P行业。

增长速度略低于成交额增长速度,说明部分参与者增加了对P2P网贷行业的投资。

这个数据结论是令人欣喜的,表明2014年,投资者对P2P行业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均获得了较大的提高。

按月度的参与者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如图1-14所示。

与1月份相比,12月份的日均参与人数达到了13.61万人,是1月份的3.53倍。

而参与人数的增长情况显得相当平稳,而并非某个月份呈现爆炸性增长,这种态势表明这些新增参与者大部分并非只是一次性参与者,因此参与人数就不会突然有转折性变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突发外来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未来参与者的增长会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趋势。

图表1-14:

2014年各月份P2P平台日均参与人数(单位:

万元)

 

(五)其他

该章节主要说明截止至2014年12月31日,P2P网贷行业的存量情况,包括平台数量、在贷余额、各省市平台数量以及问题平台情况。

截止2014年底,全国P2P网贷的贷款余额1386.72亿元,较2014年11月底1271.41亿元,增加115.31亿元,增长9.07%;较上年底352.23亿元,增加了1034.49亿元,增长293.7%。

图表1-15:

2014年各月份P2P平台贷款余额情况(单位:

亿元)

 

纳入第一网贷中国P2P网贷指数统计的P2P网贷平台为1680家,未纳入指数、而作为观察统计的P2P网贷平台为287家。

另外,还观察了其余的391家P2P网贷平台。

三者合计共2358家P2P网贷平台。

2014年底全国各省市P2P网贷平台数量,在统计口径内,涉及到26个

省、市,平台数量前三名是广东省(360家)、浙江省(198家)、山东省(186家),这三个省的744家P2P网贷平台,超过了全国总数的44%。

广东省的平台数量最多,浙江与山东的平台数量也不断增多,但普遍规模不大,竞争较为激烈。

图表1-16:

2014年各省市平台数量(单位:

家)

 

倒闭、跑路、提现困难等各种问题平台及主动停业平台:

2014年新发生287家,比2013年75家增长282.67%。

其中:

1月份新发生13家,2月份新发生7家,3月份新发生8家,4月份新发生12家,5月份新发生9家,6月份新发生8家,7月份新发生11家,8月份新发生16家,9月份新发生25家,10月份新发生35家,11月份新发生45家,12月份新发生98家。

问题平台的数量随着P2P平台数量的快速增加,也快速增长。

 

二、2014年网贷行业大事件盘点

2014年,网贷行业可谓是风起云涌,引发行业震动的事件一件接着一件,部分是利好消息,部分是利空消息。

棕榈树综合考虑事件关注度与影响力,参照网络新闻媒体以及棕榈树舆情系统,筛选出2014年十大事件,通过对这些大事件的了解,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网贷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行业监管之“四条红线”和“十大原则”

P2P行业的监管问题成为老生常谈,在一次次监管细则“即将出台”的传言中,几乎所有从业者都是既惊又喜,爱恨难断。

虽然监管细则最终还是没能相约2014,但官方对于P2P监管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日渐清晰,明确放弃牌照准入制度。

细则未出,但监管单位银监会给出了对P2P行业的“四条红线”:

明确平台的中介性质,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不得将归集资金搞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发展论坛于9月27日在深圳召开,中国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在会议上提出了P2P网贷行业监管的十大原则:

一、P2P机构不能持有投资者的资金,不能建立资金池;二、落实实名制原则;三、P2P机构是信息中介;四、P2P需要有行业门槛;五、资金第三方托管,引进审计机制,避免非法集资;六、不得提供担保;七、明确收费机制,不盲目追求高利率融资项目;八、信息充分披露;九、加强行业自律;十、坚持小额化。

(二)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巨头竞相涉足

P2P行业虽然可以用“泥沙俱下”来形容,但值得庆幸的是并没有像许多行业一般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果,各银行的进入似乎还为P2P注入了一股清流,目前,银行系P2P平台的数量已达到两位数。

现在十多家银行系P2P平台,主要有三种经营模式:

以陆金所为代表,平安集团设立的独立P2P平台,与其银行业务关系不大;以为开鑫贷为代表,国开金融投资入股新建;以小企业E家为代表,招商银行自建。

银行系P2P收益率很低,仅在6%-7%左右,不及常规P2P平台的一半——去年此时,余额宝的收益率尚有6%。

显而易见,银行系P2P对投资人唯一的吸引力在于银行背景,然而事实是:

在一众银行系P2P平台中,真正由银行做风控的仅有小企业E家、小马bank等个别平台。

虽然银行的风控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于P2P平台,但如果投资人知道多数银行系P2P并不由银行参与风控这一事实的话,恐怕也会感叹一句:

只是看上去很美。

不差钱的互联网企业在2014年的风光无人可及,从京东到阿里,相继赴美上市刷新行业记录。

对于互联网金融中极具代表性的P2P行业,互联网企业也格外感兴趣。

作为互联网行业的大哥,阿里在P2P中先走一步。

自2014年4月招财宝上线至今,已经吸纳了370多亿的资金——99%以上靠谱的P2P平台苦心经营两三年,总成交额能达到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已是业界翘楚。

然而,招财宝的收益率也只有6%-7%左右,仅与银行系P2P持平。

而370多亿的成交额中,90%以上都来收益不断走低的自余额宝,对于阿里集团而言。

颇有左右互搏的意味。

互联网企业涉足P2P的另一标志性事件是搜易贷的上线。

作为搜狐集团旗下企业,搜易贷在2014年国庆期间悄然上线,波澜不惊却后劲十足,3个月内已经达成3亿以上交易额。

进入红海不仅是搜狐和搜易贷,新浪微财富上线、小米投资积木盒子、联想战略投资翼龙贷等事件也是其中的代表。

互联网企业的风控能力或许无法与银行相提并论,但较传统P2P企业而言,其数据分析能力的优势毋庸置疑。

他们试水P2P,也让许多散户投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或许也是这个行业的一缕清风。

(三)行业热门事件

1、人人贷融资1.3亿美元,开启年度P2P融资热潮

2014年1月9日,人人贷宣布已完成总额为1.3亿美元的A轮融资,领投方为挚信资本,这是当时互联网金融行业最大单笔融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笔P2P风投。

而后P2P融资热潮开启,不断有网贷平台获得风投青睐。

风投的加码不仅为行业注入丰厚的资金,也增强了人们对P2P的信心。

2、XX清理P2P平台

互联网巨头与P2P的关系也不仅限于建立新平台和注入资金。

P2P平台的频发的跑路事件,将最大的流量入口XX推至舆论风口。

XX自4月份开始清理不良平台,几天之内突击下线800多家。

随后,银监会牵头召开打击非法集资情况和内容交流会,以界定P2P网贷和非法集资的红线。

9月,对于在自家平台做推广的P2P,XX再次做出整改:

以年收益率18%为标准线,要求平台做出调整,否则推广予以下线。

XX此举送了部分收益率较高的平台一个顺水人情:

不少平台以此为由,将收益率降至18%或以下,以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XX此次对P2P平台的整改也引发不少投资人的不满——好端端的22%被搅成18%,谁也会不高兴。

虽然降息引发不少投资人的口诛笔伐,但作为最大的互联网流量入口,XX两次大规模的清理行动在打击骗子平台,建设良好行业环境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否认的成效。

3、红岭创投亿元坏账

红岭创投的亿元坏账是对P2P行业而言不亚于一次地震,作为P2P行业的老大哥,虽然红岭创选择了为投资人兜底,让这亿元坏账的4000多名投资人并没有受到损失,但这一事件还是让所有从业者都清楚地认识到P2P网贷行业风险的不确定性。

作为行业翘楚,风控能力相对不错的红岭创投尚且避免不了大规模的坏账,那些更为草根的平台又如何呢?

在亿元坏账被曝光前,朋友圈内就已有相关的传言,而后的事实更是证明了:

在许多情况下,被称为是“谣言”的东西实际上都是“遥遥领先的预言”。

试想,如果不是数额巨大,纸包不住火,此次坏账亦有可能被自行消化,不会造成这么强的社会影响力。

同样的事件,如果放在实力不硬的小平台身上,结果只能是破产跑路。

4、贷帮网千万元坏账不兜底

自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陆金所喊出“去担保”之后,行业内同样的声音也此起彼伏,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P2P行业发展至今,是否提供本息担保仍然是广大投资者选着平台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许多散户而言,是否担保甚至放在比年利率更重要的地位。

11月,当倒闭潮来临之际,贷帮网出现一笔1280万元的坏账。

贷帮网拒绝兜底,也没有跑路。

一方面“去担保”成了业内年度热词,但在贷帮网之前,从没有平台明确表示不兜底并且不一走了之的,这一千万元坏账不兜底,在对行业的影响上一点不比红岭创投的亿元坏账小,刚性兑付神话自此破灭;另一方面,在“去担保”的呼声越来越高时,平台的风控能力和责任感是否能达到“去担保”的要求,也引人深思。

5、P2P非法集资第一案的审判

东方创投案在2014年7月于深圳罗湖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结案,成为国内被判“非法集资”的第一案,案件主犯和从犯分别被判有期徒刑3年和2年。

受害者在法律的帮助下拿回了聊胜于无的部分本金。

回顾这一事件,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东方创投跑路的选择出自资金链的断裂,而资金链的断裂除了因为不切实际的36%-48%的高年化收益率和6%的坏账率外,与负责人将吸纳的资金挪用他处也有莫大关联。

这一案件的判决对整个P2P行业的警示作用不言而喻。

不论是对平台和平台高管的资格审核,还是投资者的风险意识,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而且,此类案件势必也会影响到P2P监管细则。

同时,这一类案件也会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促使野蛮生长的P2P行业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6、LendingClub上市利好中国P2P行业发展

美国时间12月11日(北京时间12月11日晚),全球最大的P2P平台(网络借贷平台)LendingClub就将正式在纽交所上市。

上市后股票大涨,这对于国内正在遭受寒流的网贷行业来说,无论是对于P2P平台,还是广大投资者,都是一剂兴奋剂,这对于一些迷茫的人也给与了指引的方向。

7、八大城市纷纷出台互联网金融支持政策

互联网金融作为当前最具创新活力和增长潜力的新兴业态,也引来地方政府的关注,全国各地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南京、贵阳、等地均已有方案出台,而广州出台了互联网金融支持意见征求意见稿,武汉8月也出台支持意见。

8、股市回暖,网贷资金回流股票市场

媒体在年底采访过的数十位平台运营主管中,提及他们平台目前运行的阻力,或多或少都会提及一个事项:

股市。

P2P行业之中很多投资人就是曾经的股民,他们因为股市的低迷而选择P2P投资,如今股市“复苏”,他们如同如燕归来般,急急忙忙抽离资金回归“本职工作”。

而P2P行业的忠实客户中,很多人是看中了网贷行业的高回报,但是如今股市的回报似乎更高,而且其风险好像较低,于是也开始跑步进入股市。

股市回暖,造成了处于“倒闭潮”风波侵袭中的网贷行业雪上加霜,P2P投资者资金回流股市,让P2P行业的资金总量增速明显下滑,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那些实力较差,运营不规范的中小型平台。

 

 

三、2014年行业发展特点

根据以上整理的2014年大事件,我们可以归纳出2014年影响力大,行业发展的三大特点。

第一是资本方注资P2P行业,不管是风投还是银行、上市公司、国资企业等等,都开始参股或者全资建立P2P平台。

第二是合规性方面,监管态度逐渐清晰,行业自律组织成立,甚至是XX清理P2P平台、网贷第一案的判例,都表明了对平台合规性的更高要求。

第三是P2P平台对细分领域的探索。

以下,笔者将就这三点提出进行分析

(一)各方资本涉足P2P网贷行业

1、风投

自2014年1月9日人人贷获得领投方为挚信资本的1.3亿美元的风投开始,据不完全统计,至年底已经有近30家平台获得风投的青睐。

风投的注资,不仅仅为行业注入了丰厚的资金,同样为P2P网贷的发展前景提供利好消息。

下面为部分获得风投平台名单:

人人贷、微贷网、有利网、理财范、银客网、爱钱进、投哪网、积木盒子、爱钱帮、银豆网、点融网、安心de利、信用宝、花果金融、拍拍贷、翼龙贷、短融网、草根投资、医界贷、金联储、微美贷、e微贷、融360、铜板街、挖财、91金融超市(排名不分先后)。

投资机构包括了IDG、红杉资本等知名风投机构、也包括了联想控股、小米等知名企业。

风投机构的注资,一方面释放了一个信号,就是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