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0863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docx

分析化学实验讲义

分析化学实验一

分析天平的使用和称量练习

(p85-90,p97-98)

1、实验目的

1、学习分析天平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称量方法

2、熟练掌握称量方法,在时限内称出目标质量。

3、培养准确、整齐、简明地在报告上记录原始数据的习惯。

2、实验原理

分析天平是分析化学实验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仪器之一。

常用的分析天平有半自动电光天平、全自动电光天平,单盘电光天平和电子天平等。

电子天平是最新一代的天平,是根据电磁力平衡原理,直接称量,全量程不需砝码,放上被称物后,在几秒内即达到平衡,显示读数,称量速度快、精度高。

电子天平具有自动校正、自动去皮、超载指示、事故报警等功能以及具有质量电信号输出功能,可与打印机、计算机联用,进一步扩展功能。

电子天平的价格尽管高,但也越来越广泛的取代机械天平应用在各个领域。

电子天平按结构分为上皿式和下皿式电子天平。

目前广泛使用的是上皿式电子天平。

下面简单介绍电子天平的使用。

1、将天平放在稳定的工作台上,避免振动,气流、阳光直射和剧烈的温度波动。

2、水平调节,调整水平调节脚,使水泡位于水准器中心。

3、预热,接通电源预热1h后,开启显示器进行操作。

称量完毕一般不切断电源,若短时间内暂不使用天平(如2h),再用时可省去预热时间。

4、天平基本模式选定,天平通常为“通常情况”模式,并具有断电记忆功能。

使用时若改其他模式,可按OFF键,返回“通常情况”模式。

5校准,天平安装后第一次使用前或存放时间较长、位置移动、环境变化或为获得精确测量,需校准。

6、称量,按TAR键,显示为零后,置被测物于秤盘上,待数字稳定即显示器左下角的“。

”消失后,该数字即为被称物的质量值。

7、去皮称量,按TAR键,显示为零后,置容器于秤盘上,天平显示容器质量,再按TAR键,显示为零,即去皮重。

称量方法:

1、直接称量法:

用于称量某一物体的质量,例如小烧杯、容量瓶、坩埚等。

2、固定质量称量法:

用于称量某一固定质量的试剂(如基准物质)或试样。

特点:

称量速度慢;试样不易吸潮、在空气中稳定;粉末或小颗粒样品。

3、递减称量法:

用于称量一定质量范围的样品或试剂。

因秤取试样的质量是由两次称量之差求得,又称差减法。

具体称量步骤:

A、从干燥器中取出称量瓶(注:

手指避免直接接触称瓶和瓶盖)。

B、用小纸片夹住打开瓶盖,用药匙加入适量试样,盖上瓶盖。

C、称量出称量瓶加试样的准确质量m1。

D、取出称量瓶,在接收器的上方,倾斜瓶身,用瓶盖轻敲瓶口上部,使试剂慢慢落入容器,在接近所需量时,边敲瓶口边将瓶身竖直,使粘在瓶口的试剂落下,再盖好瓶盖。

E、再次称量出称量瓶+试样的准确质量m2。

F、试剂质量m=m1-m2,按上述方法连续递减,直到m落在要求的质量范围内。

电子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

1、开、关天平,放、取被称物,开、关侧门,动作都要轻、缓,不可用力过猛过快造成天平部件脱位或损坏。

2、调零、读数要关门。

3、被称物应在室温,不在室温的(过冷或过热)在干燥器内放至室温。

4、严禁超重。

5、保持天平,天平台,天平室的安全,整洁和干燥。

6、如发现天平不正常,应及时报告老师或工作人员,不要自行处理。

3、实验步骤

1、直接称量法称量钛板。

2、递减称量法称量石英砂

A先用托盘天平称量1.5g石英砂,

B分析天平上称量:

称量瓶+石英砂,空坩埚

C用递减法称量石英砂(0.4950~0.5050g),石英砂放在坩埚内

D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质量:

称量瓶+剩余石英砂,坩埚+石英砂

对比称量瓶中倒出石英砂的质量和坩埚内增加石英砂的质量。

平行试验三次。

4、数据处理

钛板的编号:

质量:

质量

1

2

3

称量瓶+石英砂

称量瓶+剩余石英砂

倒出的石英砂

坩埚

坩埚+增加石英砂

增加的石英砂

检验F

分析化学实验二

NaOH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p71-76,p105-106)

1、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滴定分析常用仪器的洗涤和正确使用方法。

2、了解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的性质及其应用。

3、掌握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保存要点。

4、掌握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过程,突跃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理。

2、实验原理

KHC8H4O4的M=204.20g/mol

3、实验步骤

1、0.1mol/L的NaOH溶液的配制:

用烧杯在台秤上秤取4gNaOH固体,立刻加入蒸馏水溶解稍冷后,转移至1L的透明试剂瓶中,加水至1L,用橡皮塞塞好瓶口,充分摇匀备用。

2、0.1mol/L的NaOH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

1)用称量瓶以差减法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3份到3个250ml的锥形瓶中,每份0.4-0.5g,加入50ml蒸馏水,待完全溶解后,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

2)用待标定的NaOH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并保持半分钟不褪色为终点。

3)平行滴定3次,记录NaOH消耗的体积,计算NaOH的浓度、平均浓度及相对平均偏差。

注意:

每次滴定都应将NaOH溶液补足到滴定管的0刻度,以避免滴定管不同部位的刻度误差。

4、数据处理及表格

1

2

3

KHC8H4O4质量

VNaOH(初)

VNaOH(终)

VNaOH

CNaOH

平均CNaOH

相对平均偏差

分析化学实验三

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甲醛法)

(考核实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弱酸强化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甲醛法测定铵态氮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3、熟练掌握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理。

2、实验原理

4NH4++6HCHO=(CH2)6N4H++3H++6H2O

(CH2)6N4H++3H++4OH-=CH2)6N4+4H2O

铵盐中的NH4+的酸性太弱Ka为5.6×10-10,,不能用NaOH直接滴定,用甲醛与之生成(CH2)6N4H+,它的Ka为7.1×10-6可被NaOH直接滴定,因此该反应称为弱酸的强化。

3、实验步骤

1、用称量瓶以差减法称量未知铵盐3份到3个250ml的锥形瓶中,每份0.2-0.3g,加入30ml蒸馏水,待完全溶解后,加入2-3滴甲基红指示剂。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黄色(考虑此时消耗的体积是否要计),加入10ml甲醛,充分摇匀1min后,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再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并保持半分钟不褪色为终点。

2.、平行滴定3次,记录NaOH消耗的体积,计算未知铵盐中的含氮量及相对平均偏差。

4、数据处理及表格

未知铵盐的编号:

1

2

3

称量瓶+铵盐m1

g

g

g

称量瓶+铵盐m2

g

g

g

铵盐m

g

g

g

NaOH的V初始

ml

ml

ml

NaOH的V终点

ml

ml

ml

NaOH的V消耗

ml

ml

ml

铵盐含氮量

%

%

%

平均含氮量C

%

相对平均偏差

分析化学实验四

EDTA的配制与标定

(p123-125)

1、实验目的

1、了解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原理

2、掌握常用的标定EDTA的方法

2、实验原理

Ca2++Y=CaY(pH=10)

MgY-EBT指示剂原理:

MgCl2和少量的铬黑T发生反应:

加入EDTA,首先和溶液中游离的Mg2+发生反应,再和MgEBT反应,

因为lgKMgY=8.69lgKMgEBT=7.0

加入Ca2+,,因为lgKMgY=8.69lgKMgEBT=7.0lgKCaY=10.69lgKCaEBT=5.0,反应如下:

再加入EDTA,溶液中的反应:

3、实验步骤

1、EDTA标准液的配制

称取8gEDTA(Na2H2Y2H2O)固体,在烧杯中溶解,稀释转移至1000ml细口瓶中,稀释至约1000ml,摇匀备用。

2、Ca2+标准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0.5g左右的CaCO3基准物于小烧杯中,加极少量水调成稠糊,滴加盐酸(1+1)至全部溶解,稍稀释后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备用。

3、MgY-EBT指示剂的配制

向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

1mlMgCl2、10ml缓冲液(pH=10)、2滴EBT,用EDTA标准液滴定至蓝色,向另2个250ml锥形瓶中倒入,使其平分三份。

4、准确移取25.00mlCa2+标准液至的250ml锥形瓶(含有指示剂)中,再加入10ml缓冲液(pH=10)、2滴EBT,用EDTA标准液滴定至蓝色,记录消耗的EDTA的体积。

实验平行三次。

 

4、数据处理及表格

CaCO3的质量与浓度

m1=m2=mCaCO3=n(Ca2+)

1

2

3

V始

V终

ΔV

CEDTA

平均CEDTA

相对平均偏差

分析化学实验五

铋铅含量的连续测定(考核)

(p128-129)

1、实验目的

1、了解由调节酸度提高EDTA选择性原理

2、掌握用EDTA进行连续滴定的方法

2、实验原理

Bi+YBiYlgKBiY=27.94

Pb+YPbYlgKPbY=18.04

lgKBiY—lgKPbY=9.90≥6

所以可在pH=1和pH=5~6时分别滴定Bi和Pb离子。

颜色变化

3、实验步骤

1、准确移取未知溶液25.00ml于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2/3处摇匀,继续稀释至近刻度线,定容,摇匀备用。

2、从容量瓶中移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4d二甲酚橙指示剂和10ml硝酸(0.1M),摇匀。

3、用EDTA进行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由玫瑰红变亮黄色,记录ΔV1

4、向锥形瓶中滴加六亚甲基四胺溶液至待测液成稳定的紫红色后,再加入六亚甲基四胺溶液5ml,继续用EDTA溶液滴定至再次出现黄色为终点,记录ΔV2

5、步骤2-4平行实验三次。

4、数据处理及表格

未知样品编号:

           

1

2

3

V1

V2

ΔV1=V2-V1

V3

ΔV2=V3-V2

Bi含量(g/l)

平均Bi含量(g/l)

Bi相对平均偏差

Pb含量(g/l)

平均Pb含量(g/l)

Pb相对平均偏差

总含量(以Bi记)(g/l)

平均总含量

(以Bi记)(g/l)

总含量(以Bi记)

相对平均偏差

分析化学实验六

补钙制剂中钙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络合滴定法的原理和应用

2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配位滴定的方法和操作

二、实验原理

MgY-EBT指示剂原理。

Ca2++Y=CaY(pH=10)

三、实验步骤

1、MgY-EBT指示剂的配制

向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

1mlMgCl2、10ml缓冲液(pH=10)、2滴EBT,用EDTA标准液滴定至蓝色,平分三份。

2、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中Ca含量的测定

将10ml口服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备用,准确移取25.00ml至含有指示剂的锥形瓶中,再加入10ml缓冲液(pH=10)、2滴EBT,用EDTA标准液滴定至蓝色,记录消耗的EDTA的体积。

实验平行三次。

4、数据处理及表格

V1

V2

ΔV=V2-V1

CEDTA

CCa

平均CCa

相对平均偏差

五、下周实验准备:

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0.02mol*L-1)配制(p196)

   称1.6g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中(约650~700ml)加热煮沸1h,剩余溶液体积约为500ml,冷却后用玻璃三角漏斗和玻璃棉过滤,滤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

分析化学实验七

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P135-137)

1、实验目的

1、掌握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过程。

2、对自动催化反应有所了解。

3、对高锰酸钾自身指示剂的特点有所体会。

2、实验原理

2MnO-4+5C2O4+16H+=2Mn2++10CO2 +8H2O

因为高锰酸钾是紫红色,Mn2+几乎无色,所以高锰酸钾自身可作指示剂。

氧化还原反应速度慢,可提高酸度、升高温度80~90◦C,也可以加入Mn2+催化

注:

加热注意控温,因为草酸钠加热会分解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使结果偏高。

3、实验步骤

1、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0.02mol*L-1)提前一周配制

   称1.6g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中(约650~700ml)加热煮沸1h,剩余溶液体积约为500ml,冷却后用玻璃三角漏斗和玻璃棉过滤,滤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

2、高锰酸钾溶液的标定

准确秤取基准草酸钠0.16~0.18g,置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溶解,加入3molL-1硫酸10ml,用煤气灯上垫石棉网加热到约80~90◦C,乘热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开始滴定的速度要慢,待有Mn2+生成后,可适当加快滴定速度,滴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退色即为终点,记录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

平行实验三次。

4、数据处理

草酸钠分子量134.0

1

2

3

称量瓶+草酸钠m1

g

g

g

称量瓶+草酸钠m2

g

g

g

草酸钠m

g

g

g

高锰酸钾V初始

ml

ml

ml

高锰酸钾V终点

ml

ml

ml

高锰酸钾V消耗

ml

ml

ml

高锰酸钾C

mol.L-1

mol.L-1

mol.L-1

平均高锰酸钾C

mol.L-1

相对平均偏差

分析化学实验八

水样中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KMnO4法)

(P137-139)

1、实验目的

1、了解水中化学耗氧量对水体污染的关系

2、掌握高锰酸钾法测定水中化学耗氧量的原理和方法

2、 实验原理

 4MnO-4+5C+12H+=4Mn2++5CO2 +6H2O

 

2MnO-4+5C2O4+16H+=2Mn2++10CO2+8H2O

注VH2O为水样体积

3、实验步骤

1、高锰酸钾标液的配制

  准确移取实验七中已标定的高锰酸钾溶液25.00ml到250ml的容量瓶中,稀释定容摇匀备用。

2、河水水样的测定

    准确移取水样5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5ml硫酸(1+3),用酸式滴定管放出约10ml的高锰酸钾,并记录体积为V1,加沸石,用煤气灯垫石棉网加热煮沸并小火保温10min,此时溶液应为红色。

若红色褪去,补加高锰酸钾溶液再加热呈稳定红色为止(在水样污染程度较大的情况下需补加)。

    趁热加入10ml草酸钠溶液(0.005mol/L),摇匀,溶液褪成无色,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微红,半分钟内不褪色为终点,记录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为V2。

平行实验三次。

  

4、数据处理

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C=

草酸钠溶液=0.005mol/L

V初

ml

ml

ml

V终

ml

ml

ml

V1=V终-V初

ml

ml

ml

V初’

ml

ml

ml

V终’

ml

ml

ml

V2=V终’-V初’

ml

ml

ml

COD

mg/L

mg/L

mg/L

平均COD

相对平均偏差

五、下周实验准备:

硫代硫酸钠溶液溶液的配制

将750ml的蒸馏水煮沸冷却,台秤秤取12.5g的硫代硫酸钠固体(含5个结晶水),用煮沸冷却的蒸馏水溶解稀释到500ml,贮存于1L的棕色瓶中,加入0.1g的Na2CO3固体,使溶解,保存备用。

分析化学实验九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P142-145)

1、实验目的

1、掌握硫代硫酸钠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要点

2、了解淀粉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2、实验原理

I2遇淀粉变蓝,可用淀粉做指示剂

3、实验步骤

1、硫代硫酸钠溶液溶液的配制(提前一周配制)

将750ml的蒸馏水煮沸冷却,台秤秤取12.5g的硫代硫酸钠固体(含5个结晶水),用煮沸冷却的蒸馏水溶解稀释到500ml,,贮存于1L的棕色瓶中,加入0.1g的Na2CO3固体,使溶液酸度为微碱性。

2、重铬酸钾溶液的配制

   准确秤取基准物质重铬酸钾1.2g左右,在小烧杯中溶解,定量转移至250ml的容量瓶中,稀释定容摇匀备用。

3、准确移取25.00m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12ml硫酸(3mol/L),加入碘化钾固体1g,溶解后置于暗室中5min,取出用蒸馏水淋洗碘量瓶的盖子和内壁,加水至总体积约150ml,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草绿色(蓝色+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指示剂(0.5%),继续滴定至蓝紫色消失为止,溶液最后清亮浅蓝绿色。

   平行实验三次。

4、数据处理

称量瓶+重铬酸钾m1=

称量瓶+重铬酸钾m2=

重铬酸钾m=重铬酸钾C=

硫代硫酸钠V初始

硫代硫酸钠V终点

硫代硫酸钠V消耗

硫代硫酸钠C

硫代硫酸钠平均C

相对平均偏差

分析化学实验十

铜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考核)

(P142-145)

1、实验目的

1、了解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的原理

2、学习铜合金试样的分解方法

3、掌握以碘量法测铜的操作过程

2、实验原理

2Cu2++4I-=2CuI+I2

I2+2S2O3=2I-+S4O62-

CuI+SCN-=CuSCN+I-

注:

KSCN在近终点时加入

NH4HF2掩蔽Fe3+,调控pH=3.0~4.0之间

3、实验步骤

1、准确秤取铜样0.20~0.30g,置于碘量瓶中,加入10ml的HCl(1+1),滴加2mlH2O2,小火加热至铜样完全分解,继续加热促使H2O2完全分解,以密集气泡平静后再次出现大气泡为无H2O2的标志。

冷却溶液,切勿盖塞子。

2、在冷却后,滴加氨水(1+1)至浅蓝色沉淀刚生成(注滴加速度要慢,否则易生成蓝色铜氨络离子不出现沉淀),再加入10ml的HAc(1+1),10ml的NH4HF2溶液。

加入1g碘化钾固体,溶解后置于暗室5min。

3、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上述溶液至浅黄色,再加入3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浅蓝色,加入10ml的KSCN溶液(10%),振荡后再滴定至蓝紫色络合物消失,终点溶液呈混浊的乳白色或奶茶色,记录消耗的Na2S2O3的体积。

4、数据处理

1

2

3

称量瓶+铜样m1

称量瓶+铜样m2

铜样m

Na2S2O3V初始

Na2S2O3V终点

Na2S2O3V消耗

Cu%

平均Cu%

相对平均偏差

分析化学实验十一

邻二氮菲吸光光度法测定铁(考核)

(P173-174)

1、实验目的

1、学习如何选择吸光光度法的实验条件

2、掌握用吸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分光度计和吸量管的使用方法

2、实验原理

在pH=2~9

n=3橘红色

当Fe3+时,2Fe3++2NH2OH·HCl=2Fe2++N2+4H++2H2O+2Cl-

3、实验步骤

1、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在编号1~6的50ml容量瓶中,分别准确移取0.00,0.20,0.40,0.60,0.80,1.00ml标准Fe3+溶液(0.1mg/ml),加入1.00ml盐酸羟胺(10%),振荡2min后,加入2.00ml邻二氮菲溶液,再加入5.00ml的NaAc溶液,用水稀释,定容摇匀备用。

2、未知样品的配制

在50ml的容量瓶中,准确移取1.00ml的未知铁样品,加入1.00ml盐酸羟胺(10%),振荡2min后,加入2.00ml邻二氮菲溶液,再加入20.00ml的NaAc溶液,用水稀释,定容摇匀备用。

3、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取1、5号标液,以1号标液为参比溶液(reference),5号溶液为被测样品(sample),依照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在750~400nm间扫出最大吸收波长,并记录λmax。

4、工作曲线的测定

在最大吸收波长下,以1号溶液为参比,测各浓度标铁溶液的吸光度A。

以浓度C为x轴,以吸光度A为y轴,在坐标纸上绘标准工作曲线。

在最大吸收波长下,以1号溶液为参比,测未知铁溶液的吸光度A,在工作曲线上查出其浓度。

4、数据处理

样品编号:

λmax=

系列编号

2

3

4

5

6

未知液

A

未知样品的原始浓度:

分析化学实验十二

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用酒石酸比色法测定茶多酚类物质的方法

2、实验原理

1、在一定pH条件下,酒石酸铁与茶多酚类物质形成蓝紫色或红紫色络合物,在λ=540nm处比色。

2、在适当酸度范围内,茶多酚的量与显色的深浅成正比关系,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浓度。

3、实验步骤

1、酒石酸亚铁溶液的配制

准确秤取FeSO4·7H2O固体0.1250g,酒石酸钾钠0.6250g,蒸馏水溶解后定量转移至500ml的容量瓶中,蒸馏水稀释定容摇匀备用。

2、茶多酚溶液的配制

准确秤取茶多酚0.25g左右,蒸馏水溶解,定量转移至250ml的容量瓶中,蒸馏水稀释定容摇匀备用。

3、pH=7.5的缓冲溶液配制

台秤秤取5.96g的Na2HPO4和0.14g的KH2PO4,用蒸馏水溶解,在烧杯中稀释到300ml。

4、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在编号1~6的50ml容量瓶中,分别准确移取0.00,0.40,0.80,1.20,1.60,2.00ml的茶多酚标液,加8ml蒸馏水,10.00ml的酒石酸亚铁溶液,再用pH=7.5的缓冲溶液稀释到刻度,摇匀备用。

取1、5号标液,以1号标液为参比溶液(reference),5号溶液为被测样品(sample),依照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在750~400nm间扫出最大吸收波长,并记录λmax。

在最大吸收波长下,以1号溶液为参比,测各浓度茶多酚溶液的吸光度A。

以浓度C为x轴,以吸光度A为y轴,在坐标纸上绘标准工作曲线。

5、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在50ml容量瓶中,准确移取8.00ml的茶饮料,加8ml蒸馏水,10.00ml的酒石酸亚铁溶液,再用pH=7.5的缓冲溶液稀释到刻度,摇匀备用。

在最大吸收波长下,以1号溶液为参比,测茶饮料溶液的吸光度A。

在工作曲线上查出其茶多酚的浓度。

4、数据处理

λmax=     茶饮料中茶多酚的浓度:

系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