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医生先进事迹材料素材800字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0909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材料素材800字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材料素材800字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材料素材800字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材料素材800字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材料素材800字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材料素材800字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材料素材800字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材料素材800字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材料素材800字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材料素材800字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材料素材800字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材料素材800字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材料素材800字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医生先进事迹材料素材800字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材料素材800字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生疫情以后,很快就找到了源头,新型冠状病毒来源来自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和野味。

在此,我呼吁大家杜绝消费野味,与野生动物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再次导致病毒爆发。

  此刻,我们的手要和武汉牵在一起!

疫情之下,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共克时艰,比黄金还金贵。

要坚信通过加强科学研判、严防死守、科学诊治,一定能把疫情逐步控制下来。

  武汉这座城从来就是压不垮的,武汉人从来就是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再加上全国人民与这座城、这些人心手相连、风雨同舟,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武汉!

  武汉,加油!

我们是你的后盾!

武汉,加油!

我们始终在一起!

那场必胜的战役已经打响!

只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抗疫,相信不久后就会迎接我们的春暖花开!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范文二

  无论年龄大小,在这场特殊的战争中的逆行者都是最美的,都是英雄。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十七年前,他是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他说:

“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令众多人热泪盈眶。

十七年后的今天,他呼吁大家先别去武汉,很危险,却再一次不顾自己的安危,奔赴前线。

在疫情面前把他人安危放在第一位,保障了许多人的安全。

  73岁的李兰娟院士,是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在非典时期,她顶着巨大压力把杭州的一个社区隔离,而这为当年浙江省疫情的控制发挥了巨大作用。

而现在,武汉封城的建议也是她提出来的。

事实证明,武汉封城的举措非常正确。

前几天,她的一张照片上了热搜,她的脸上虽然留下了许多防护服的压痕,但她的微笑,感动了许多人,也使众多患者更加有信心面对疫情。

  63岁的郑杨教授,由于从外地回到长春,她主动居家隔离。

而在隔离结束后,她就奔赴前线,驰援武汉,她是目前为止吉林省驰援武汉最年长的一位专家。

她说国家有需要,这是她最应该做的一件事。

她到了武汉之后顾不上休息收治危重症病人,为了和死神抢时间,她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在一线忙碌着。

  朱海秀23岁,电视台请她在镜头前向父母报平安,她拒绝了,她说她不想哭,哭花了护目镜就不能做事了。

  20岁的刘家怡,是零零后,她是一名护士,是广东省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

虽然她年纪小,她却说:

“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孩子了。

  在这场特殊的战争中,像他们这样的逆行者有很多,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奋不顾身的投入工作岗位。

每一个年龄段的人都作出了努力。

90后00后们虽然年轻,很想家,也很害怕。

但是当病人需要救治时,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成为了白衣天使。

老一辈的专家医生,竭尽全力的救死扶伤,努力研发疫苗和药物,本来应该在家安心养老,但是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义无反顾的为国家效力。

  每一代中国人都在用行动书写使命和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论年龄大小,每一个咬牙坚持的“最美逆行者”都是英雄。

我们应该感恩替我们负重前行的伟大的英雄们。

我们期待疫情早日结束,英雄们早日归来。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范文三

  2020年初,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火”在湖北的省会,武汉悄悄燃起——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入侵了这座城,侵入了毫无防备的武汉人民!

  武汉病了。

这病,随着春运的忙碌,迅速在华夏大地上传播开来。

霎时间,全国各大药店人满为患,口罩、消毒物品瞬间告罄。

看丽水街头,原本该是最热闹喧嚣的春节,因为病毒而陷入寂寥;

因病毒,在人人脸上的那一层口罩,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隔开了。

而武汉,这个病毒始发地,他怎么样了?

还好吗?

  显然,武汉并不好,且很糟糕:

医疗资源不够,医务人员不足,生活物资缺乏……怎么办?

“救救武汉!

”呼救声传遍湖北,传至全中国。

就在这时,有这样一群人,告别亲人,暂别家乡,不远千里万里,奔赴武汉,奔赴抗议第一线——武汉。

  医护人员来了。

厚重的防护服,紧压的护目镜、口罩,是他们奔赴战场的特定装备。

因为不能经常离开隔离病房,医护们不敢多喝水,只能多吃点干粮,所以这装备,一穿戴就是一整天。

等从隔离病房出来,脱下防护服,一身湿透;

拿下护目镜和口罩,深深的压痕在他们的脸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想问问:

医护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你们累吗?

怕吗?

答案,我想是肯定的。

可是,我却在新闻采访中听到一位女医生指了指自己身上的白大褂,抹了抹眼泪,自豪地说:

“穿上它我就有了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让我坚持下去,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

  没有华丽的修辞,仅仅几句简单的话却饱含了一种精神,医生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

  救助物资来了。

祖国母亲不会丢下任何一个儿女,所以,她号召了全国儿女,乃至居住世界各地的亲朋好友来救助武汉!

一箱箱口罩,一套套防护服,送往各个医院;

一吨吨大米,一车车蔬菜,运至武汉各地;

捐物捐钱,大家都只为了让武汉知道——祖国与你同在!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天使”降临,他们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医生和护士,平平凡凡的中国人,只不过他们有一颗饱含着善良,舍己为人的心,但是,这平凡的心让他们不凡!

  这个不平凡的春节,感谢这样的一群逆行者,是他们夜以继日、不眠不休地奋斗着,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凝结成了希望的种子,而这种子,它会慢慢生根发芽,渐渐长大,我相信,消灭病毒就在不遥远的春暖花开的前方!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范文四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每一个春天都如约而至,因为那是生命的始端,也是我们更清楚看清和思考自己和这个世界关系的始端。

——题记

  今年的春天来临之际,“新型肺炎”随着春运回家的人群,席卷全国各地,一时之间,人心惶惶,街头巷尾,杳无人烟,大多数人们终像以前想象的那样“躺在家中便能为社会做贡献”可看着每天上升的确诊人数;

看着一线医生护士们的艰苦卓绝;

看着研究专家们披星戴月,心里却怎么也没有以前想象中的那份喜悦,更多的却是担心与感动。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今年春晚的那句话“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

因为爱是桥梁。

”一线工作者们,用他们的生命为我们书写着疫情之中的“大爱无疆”。

我们躺在家中柔软的沙发上看着一年一次的表演,他们却在一线苦苦支撑,连回家都是那么奢侈。

这些最美的“逆行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用身上紧缺的隔离服与死神争斗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只为让他们再次看到院外春天到来的印记。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是他们的口号,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3万余名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奔赴武汉,和武汉当地医护人员一起奋斗在防疫一线,只待春暖花开。

  涂盛锦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隔离病区的副主任,与他的妻子曹珊(病区护士)从疫情加重便一直住在医院附近的汽车中,因为武汉关闭出城交通,不久市内公共交通停运,全院医护和工作人员不能回家的太多,加上前来支援的医疗队,单位宿舍爆满,酒店房间也吃紧。

夫妻俩决定把机会让给其他同事,当记者问起他们为什么不住酒店时,他叹了口气,说:

“酒店房间是有,但酒店到医院开车都得10多分钟。

遇到抢救的,那是按秒算,有这时间就可能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这,便是一线医务工作者最真实的写照。

他们只想从死神的手中救下更多的人,早已把自己的安危置身事外。

唯一希望便是春天快点到来,因为冬季的车里,真的很冷。

  据报道,24日前,全国共有3387例医务人员感染新型肺炎,“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在我们合家团聚的时刻,他们主动请缨,奔赴一线。

因为防护服一旦脱下便不能再穿,所以即使医护人员知道湿润喉咙可以更好的抵御病毒却也不肯多喝一口水;

因为医院疫情严重,他们只能面带口罩,即使口罩在脸上印下一个又一个的汗印。

他们也想回家过年,可这些病人却不能不管不顾,他们私下嚎叫着这场战役的可怕,可在病人面前又坚强的像个勇士。

这些并不是医护人员的本分,这只是他们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们仍在坚守心底的善良,等待春暖花开。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在负重前行。

“武汉加油!

”这或许就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2003年抗击“非典”中,钟南山不顾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区指导医疗救治工作,17年后已经84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义无反顾、再奔赴前线抗战“新型肺炎”这是多么高尚的操守,铸就了如此“中国伟人”。

等每年春天如约而至之时,希望您永不缺席。

  而2020的春天比往年来得稍晚了一些,因为有太多的“意外”集聚于此,无论是澳洲大火还是新型肺炎;

无论是蝗虫泛滥还是南极升温,可见2020带来的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新”,而是新旧交替中那一抹人们的思考:

人类的明天又将如何?

  作为今年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子,“百日动员”又过了几日,我们的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我希望,将来的自己将会是前线披荆斩棘的一员,而不是只能乖乖呆在家中,“享受”这坚强护盾后的“岁月静好”。

所以,为了将来不负自己,如今的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在不多的时间里努力提升自己,奋力前行。

  因为我们要当春天的创造者与维护者!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范文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四月四日,还是这个日子,还是这个节日,但祭奠的方式特别,被祭奠的人更特别!

  春节前夕,荆楚大地传来噩耗——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已导致数千人感染,并不断扩散蔓延。

这打破了春节原有的热闹和喜庆。

党中央迅速召开有关会议,提出“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就在这时,有一群人逆流而上,站在抗疫前线,救治病人,他们就是我们的防控人员,也是我们的白衣天使。

使我国的疫情逐渐好转,现在他们的任务完成了,回家了,可是有一批人却再也没有回来……他们全力救治病人,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四月四日,今年的清明是我们最需要铭记的一天!

在这一天,我们铭记所有停留在寒冬的人。

在这一天的十点整,全国上下,汽车、舰船、火车鸣笛、防空警报鸣响三分钟,全国人民都需要低头默哀三分钟。

十点钟到了,只听见汽车的喇叭声,响彻云霄。

这时,在外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整齐站立在那里,低头默哀。

通过新闻直播,我看到了前黑压压的一片,人山人海,站在五星红旗面前,那样庄严肃穆。

这时的五星红旗与以往不同,不再是高高飘扬,旗停留在了旗杆一半的位置上。

我知道了,这是我们国家在降半旗志哀。

这时的世界,仿佛按下了暂停键,一切都静止了。

  为了更好地铭记过去,不断前行。

这一天,细心的你是不是也有所发现,各种APP都有了变化,QQ音乐界面变成黑白,XX也变成黑白色,搜索框变成了一双手捧着一支蜡烛,我们的各大网站、电视台标都变成的了庄严的黑白色。

打开新闻,看到了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我不禁热泪盈眶……

  共悼逝者,寄托哀思!

让我们铭记这些停留在寒冬的人们吧!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篇1

  2020年到来了,中国人民本应该在欢笑中迎接这崭新的一年。

可谁知,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打破了新年的热闹,给人们带来了噩耗,夺走了上千人的生命,使无数个家庭支离破碎。

尽管这场疫情十分可怕,但祖国上上下下十四亿人仍然团结一心,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为抗疫做出贡献。

  物资短缺,积极募捐。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疫情最严重的武汉的一些学校宿舍都用来隔离病人。

虽然医疗物质不足的问题向中国人民迎来,但并不能将中国人击退,更无法动摇中国人击败疫情的决心!

战争打响了,为了解决医疗物资上的问题,许多医院向全球各地发出募捐。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为募捐出了一份力。

医疗物资从全球各地涌来,有金钱,有呼吸机,有口罩……虽然,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习俗不同,服饰不同,但是中国人民们依旧心连着心,积极募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帮助中国,帮助武汉,度过难关!

  疫情当前,奋战前线。

  春晚上,一位记者问一位医护人物害不害怕,那位医护人员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刚来时当然害怕,现在不怕了。

因为我是医生,穿上白大褂我们就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这回答震惊了无数人。

武汉因为医护人员不足,从全国各地的医院调了一批又一批自愿前去武汉的医护人员前去抗疫。

是啊,白衣天使是勇敢的,更是伟大的。

是他们,在人们、在祖国需要帮助时挺身而出,支援武汉,奋斗在疫情的前线!

  我妈妈就是一名护士长,她虽然没有进入隔离病房工作,但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并且她和很多同事都提交了去武汉支援的请战书,随时准备去前线。

我很担心妈妈,不过妈妈说,虽有担心,但这是一名医护人员的责任。

我希望这个疫情快点结束。

  加油,武汉!

加油,中国!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篇2

  世界上有许多职业,工人、农民、警察、教师、解放军、医生等,其中,我最尊敬的职业之一要数医生了。

因为医生为了救死扶伤,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怕治不好病人的病,有些医生为了给别人治病甚至还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你难道说他们不可敬吗?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斜视要做手术,住进了医院。

负责给我做手术的主治医师很负责任。

为了给我做好手术,那天他很早就来到医院,准备这准备那,忙得不可开交。

做手术时,他非常认真,生怕出现了半点差错,那时我才真正知道了“一丝不苟”的意思,手术非常成功。

手术后,他问我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一会儿问这,一会儿问那,我从心底里感到了他对病人的关怀,那个晚上医生2点钟才睡觉。

在医生的精心照料下,我的眼睛很快就好起来了。

后来,医生为了帮我拆纱布,他很早就又来到医院,而且那天还是星期六,其他医生都没来,我问他为什么来这么早,他说:

“不早,不早,应该的,你是我的病人吗!

”我听后,真是从内心里感激他!

  大家也许没有忘记,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但是,最后又是那些“白衣战士”用生命换来了无数个病人的康复,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赞歌。

  从那以后,医生就成了我心目中最尊敬的职业。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篇3

  新年伊始,在中华大地喜迎春节阖家团圆之际,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起了全国的关注与震撼!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

你们放弃与家人团聚,坚守岗位,冲在疫情最前沿,守护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许多打动人心的故事在这个战场上涌现。

为了国人的安危,你们抛开一切顾虑,冒着自己被感染的危险,逆行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和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作殊死搏斗!

  我从报纸上看到,两名女年轻护士脸颊上,额头上,总是被口罩、防护镜、头套压出深红色的印痕,看起来有些不好看,但在我心中是最美丽的“压痕妆”!

你们这种舍己救人、不谋私利的高贵品质深深教育了我!

  我从网络上得知,武汉金银潭医院一线医护夫妇,老公是主治医生,老婆是护士,虽然隔着一层楼,但几乎很少能见面。

这种舍弃小家、顾全大家的高贵品质深深打动了我!

  我从电视上知道,你们科研人员不分昼夜加班加点研制疫苗,为早日攻克疫情而不懈努力。

你们这种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的高贵品质深深激励了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全国各族人民自发捐钱捐物,将一线紧缺物资及时运到抗击疫情前线,请你们放心,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和你们永远在一起,一定会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

  我要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问候:

“叔叔、阿姨们,你们辛苦了!

”祝愿你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早日归来!

  作为我们少年儿童,一定会不出门,勤洗手,戴口罩,养成良好的防控疫情习惯,保护好自己,不给国家添乱!

今后,我们要好好学习,奋发向上,砥砺前行,做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将来和你们一样为祖国作贡献!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篇4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说: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

杏林春暖"

,常被用来赞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

  相传三国时,名医董奉隐居庐山。

他为人看病从不收诊金,只要被治愈的病人种植杏树。

几年以后,被治愈者无数,而杏树也有了十余万株,蔚然成林。

每当杏熟的时候,董奉便贴出告示,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得用稻谷来换杏。

然后董奉又将收到的稻谷,悉数用于救济穷苦百姓。

乡民们敬佩董奉的人品和医德,便写了"

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

从这以后,"

一词逐渐流传开来,沿用至今。

  “悬壶济世”

  《后汉书·

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

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

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

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

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

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

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

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

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这仅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为行医者罩上一层“神秘外衣”。

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

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篇5

  我把鲜花献给你。

天空中黄叶飘飞,在这个秋高气爽的金秋九月。

上海人民为一位在手术台上奋斗了46小时的张晓杰医生感到骄傲。

  8月23日,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接到了一位安徽省的母亲的求助,她对医生说:

“她的丈夫早年过世,就剩下她和儿子两个人,可他的儿子得了脑癌。

”医生连忙对这个仅8岁的小朋友进行了检查,发现需要动手术摘除肿瘤。

张晓杰医生是一位手术主任。

他对这件事情十分重视。

他说马上开始手术,让家属立即将手术费付到柜台。

当那位母亲看到手术费时,差点就晕了过去。

那张单子上写着120000元。

  正当手术快开始时,柜台说这位母亲没有交手术费时,许多医生护士,都说不交手术费不能开始手术。

那位母亲十分伤心,眼泪顿时留了出来,苦苦恳求医生们:

“求求你们了,快救救我儿子吧!

我一定最快来付费用!

”几乎所有的医生对她的恳求都没有反应时。

张晓杰医生说:

“算了,一个生命更重要!

”她对那位母亲说:

“女士,你放心,我一定尽力救你的儿子。

”可是别的医生因为拿不到手术费用就不肯展开手术,就在这时,张晓杰医生十分生气:

“你们怎么能为了一点点钱而不顾一条生命呢?

你们不做手术,我来!

”他十分气愤地进入手术室,准备好工作,请了两位护士做帮手。

  手术开始了,他先为小朋友打了麻醉Y,小朋友就睡着了。

经过长时间的手术他用他那大而和蔼的双手把小朋友的肿瘤摘除了,就要封口时,血浆用完了。

那时已经是凌晨1点。

哪里还有时间找血浆,他看了一下小朋友的病例,发现他是O型血,他赶忙跑到抽血处连忙说:

“赶快抽我的吧!

来不及了,再不抓紧,小朋友就有生命危险了!

”张晓杰用他自己的鲜血拯救了这位小朋友。

最后手术终于成功了。

张晓杰医生整整在手术台上工作了46小时。

他走出手术室,对着那位母亲说:

“你儿子的手术成功了……”随后就倒了下去。

一旁的几个医生看到这一幕,赶忙去扶起张晓杰医生,他们自己也感到了惭愧。

  这位张晓杰医生为我们做了榜样,我们要向他学习。

我如果手里有把鲜花,我会把鲜花送给你。

在这个金秋时节,发生了这件事情让我深受感动。

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虽然我不能见到你,但是我晚上做梦时已经把鲜花在睡梦里献给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