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速度大有学问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105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液速度大有学问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输液速度大有学问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输液速度大有学问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输液速度大有学问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输液速度大有学问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输液速度大有学问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输液速度大有学问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输液速度大有学问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输液速度大有学问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输液速度大有学问Word下载.docx

《输液速度大有学问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液速度大有学问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输液速度大有学问Word下载.docx

葡萄糖溶液如输进过快,则机体对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部分葡萄糖就会从尿中排出。

据分析,每公斤体重,每h接受葡萄糖的限度大约为0.5g。

因此,成人输注10%的葡萄糖时,以每分钟5~6ml较为适宜。

此外,输进生理盐水时,也不宜过快,由于生理盐水中,只有钠的溶度和血浆相近似,而氯的含量却远远高于血浆浓度(生理盐水的氯浓度154毫当量/升,血浆的氯浓度只有103毫当量/升),输液过快的结果,可使氯离子在体内迅速增多。

如肾功能健全时,过多的氯离子尚可由尿中排出,以保持离子间平衡;

如肾功能不全,则可造成高氯性的酸中毒。

⒉快速:

严重脱水病人,如心肺功能良好,一般应以每分钟10ml左右的速度进行补救,全日总输量宜在6~8h完成,以便输液完毕后病人得以休息。

血容量严重不足的休克病人,抢救开始1~2h内的输液速度每分钟应在15ml以上。

由于,倘若在2h内输进2000ml液体,就可使一个休克病人迅速好转的话,若慢速输进,使2000ml液体在24h内缓缓滴进,则对休克无济于事。

急性肾功能衰竭进行摸索性补救时,常给10%葡萄糖溶液500ml,以每分钟15~25ml速度输进。

为了扩容输进5%碳酸氢钠或低分子右旋糖酐,为了降低颅内压或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早期使用甘露醇时,每分钟均需以10ml左右的速度进行。

快速静滴时,要留意观察病情,由于静脉输液过快,血容量骤然增加,心肺负荷过度,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肺水肿,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原有心肺疾患的病人或年老病人。

因此,在达到每分钟10ml以上的快速输液时,护理职员应确切把握输液前的呼吸次数与脉率,如输液后,呼吸次数与脉率较前为快,且伴有频繁咳嗽者,应减慢滴速,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检查。

若出现双肺底湿性罗音,说明存在肺水肿的先兆及肺瘀血现象。

此时应立即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快速利尿剂。

另外尚须留意,高渗溶液输进速度过快时,可引起短暂的低血压(可能与冠状动脉功能失调致使心排出量减少有关),也必须予以警惕。

⒊慢速:

颅脑、心肺疾患者及老年人输液均宜以缓慢的速度滴进。

缓慢输液的速度一般要求每分钟在2~4ml以下,有些甚至需要在1ml以下。

⒋随时调速:

根据治疗要求不同,输液时除要始终保持一种速度的情况外,还有须按实际需要随时调节滴速。

如脱水病人补液时应先快后慢。

输进血管活性药的速度应以既能保持血压的一定水平(80~100/60~80mmHg)又不致使血压过度升高为宜,如往甲肾上腺素滴速可维持在4~20μg/min,阿拉明维持在30~800μg/min等。

为便于计算这些药物输进剂量,在配制液体浓度时,使在一定量的液体内加进药量恰好使每滴所含的药量为一个整数,这样易于调节计算,如需低浓度或高浓度,则可按倍稀释。

如滴管为20gtt/ml,同500ml生理盐水配成每滴含阿拉明10μg时,需加进多少mg阿拉明?

通过计算就可以知道需加100mg(10μg×

20×

500=100,000μg=100mg)。

如需高浓度,将阿拉明加倍或将生理盐水减半,则成每滴含20μg;

如需低浓度,将阿拉明减半或将生理盐水加倍,则成每滴含5μg。

可依次类推。

最后还要留意,要达到需要的输液速度,一定要开放一条可靠的静脉通路,尤其要求快速输液时,针头要粗、固定要牢。

危重病人应同时开放两条通路,一条补液,一条根据病情加用各种药物静脉滴注。

另外,根据循环稳定情况(血压、脉搏)、脱水情况及输进量的记录,应该每6~8h总结平衡一次,以便医生及时决定调整补液速度。

在静脉输液中应用静脉输液点滴计算法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运用静脉输液点滴计算法效果良好。

此方法简单、正确、快捷,口算即可。

即以15gtt为1ml,运用以常数4乘、除的方法,进行快速换算,得出每分钟滴数或每小时输进量。

快速完成输液操纵技术并对每个患者的输液速度做到心中有数,使患者顺利完成输液计划,现将方法先容如下:

已知每小时输进量,计算每分钟滴数。

(取每小时输进量除以4,即得出每分钟滴数。

)反之亦然。

注:

假如是20滴每分的,就把4改成3计算就可以了哦!

输液时的滴数如何换算

一般是20ds=1ml,每小时输进毫升数=每分钟滴数*3eg.500ml液体,每分钟40滴,则约需500/40*3=250min滴完。

若为微量泵,以多巴胺为例,以患者体重配液较为方便:

输液速度(ug/kg*min)=xy/3zz:

体重(kg)

y:

输液器屏幕上显示的速度(ml/h)

x:

多巴胺剂量(mg)

令x=3z,即以3倍体重数值的多巴胺剂量配制,则输液速度(ug/kg*min)=y,也就是说输液器屏幕上显示的速度就是输液速度(ug/kg*min)。

eg.体重60kg,多巴胺180mg+NS32ml泵进5ml/h,则多巴胺滴速为5ug/kg*min

正确处理小儿肺炎输液速度防止心衰出现小儿发生肺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或心肌炎在进行治疗输液时,假如不留意输液速度会易引起肺水肿、心衰等。

因此把握速度很关键,那么如何把握呢?

1不同年龄,速度不同

新生儿:

3gtt/kg*min。

用'

十滴水'

表示

婴儿:

2gtt/kg*min。

3-4ml/kg*h

幼儿:

1.5gtt/kg*min。

2-3ml/kg*h

儿童:

1gtt/kg*min。

2-2.5ml/kg*h2输液理论来源

无论成人或小儿糖的输液速度为(0.4-0.5g/kg/h)=400-500mg/kg*h=6-8mg/kg*min

一次性输液管:

1ml=20gtt(相当于)正确使用注射剂与静滴速度的控制

注射剂的应用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主要用于治疗破伤风,给药途径仅限于臀部肌肉注射,不得静注或静滴。

冻干制剂可用无菌的注射用水溶解。

用于预防破伤风,儿童与成人用量相同,每次250IU,如创面感染严重则剂量加倍,用于治疗破伤风每次3000~6000IU。

使用中若发现浑浊、沉淀、异物、过期均不得使用。

同时使用破伤风类毒素进行自动免疫,但注射部位和用具宜分开。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仅限于肌肉注射,不宜静脉注射,冻干制剂可用无菌的注射用水溶解,根据指示的单位数加进注射用水,成为1ml含100U的溶液。

用于预防乙型肝炎,儿童或成人同量每次100U,必要时可间隔3~4周注射1次,用于母婴阻断,可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100U,间隔1、2、6个月分别注射乙型肝炎益菌30μg。

使用中如发现浑浊、沉淀、异物均不得使用,安瓶打开后宜1次注射完毕,不得分次使用。

人血丙种球蛋白:

含有大量的抗体,蛋白质含量为16%。

用于预防麻疹,可在与麻疹患者接触后的7天内注射,每千克体重注射0.05~0.1ml或5岁以下儿童注射1.5~3.0ml,6岁以上儿童最大量为每次6ml,注射1次其预防效果维持2~4周;

用于传染性肝炎,可按每千克体重注射0.05~0.1ml,或儿童注射1.5~3ml,注射1次可预防效果维持1~1.5个月,但若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可进步疗效。

仅限于肌肉注射。

丙种球蛋白可有微量沉淀,但可搅匀,如出现浑浊、异物、搅不开的沉淀不得使用,安瓶打开后宜一次注射完毕,不得分次使用。

胸腺肽:

可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注射时每次2~10mg,逐日或隔日1次;

用于胸腺发育不良症幼儿,逐日每千克体重1mg/kg,进行长期替换治疗;

用于乙型肝炎每次5~10mg,连续3~6个月;

用于全身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每次2~10mg,逐日或隔日1次。

胸腺肽注射前或再次注射时需做皮肤敏感试验,以免引起过敏,对妊娠及哺乳期妇女、12岁以下儿童慎用。

青霉素:

用药前一定要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对24小时内未曾应用过青霉素者,必须做青霉素敏感性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对青霉素有过敏性休克史禁用,有哮喘、枯草热者史禁用。

依据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青霉素的血浆半衰期较短,疗效与给药方法、时间间隔直接相关,最有效的给药方法为肌肉注射每6小时1次,以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

不宜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混合使用,否则后者失往疗效。

红霉素、四环素、磺胺药可干扰青霉素的杀菌性,不宜联适用药。

红霉素:

静滴时先溶于注射用水10ml中,再稀释于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红霉素可通过胎盘屏障进进胎儿循环,但浓度一般不太高,另可大量进进乳汁中,妊娠及哺乳期

妇女应慎用;

红霉素在酸性溶液中其效价可降低15%,不宜与pH&

lt;

6.0的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宜在注射液中加进5%碳酸氢钠或维生素C注射液有助于稳定;

静注或静滴时有较强的刺激性,可致局部血管疼痛、红肿、静脉炎,故药液浓度以0.1%为宜,并留意勿使药液渗透血管外侧,对药液渗出处尽快注射透明质酸酶或血管扩张药以帮助吸收。

静滴速度的控制

不同药的滴速不一样,如高渗透氯化钠注射液、含钾药、升压药的滴速宜慢;

而治疗脑出血、颅内高压时,滴速应快,一般要求在15~30分钟滴完20%甘露酸注射液250ml,否则起不到降颅内压的作用;

患严重心肺疾病和肾功能不全者,尽量不宜静滴,以免加重心肺负担,非用不可时,应谨慎缓慢小滴滴注,同时密切观察心、肺、肾功能。

儿童和老年人、心肾功能较差的人必须慢滴,否则会因短时内输进大量液体,使心脏负担过重从而导致心力衰竭。

因腹泻、呕吐、出血、烧伤等引起严重脱水而出现休克者,静滴速度要快,如有必要可同时多通道输液,以尽快增加血容量,使病情好转;

脑血栓常用药的渗透压较高,输进体内后,会在短时间内使血容量快速增多,导致心脏负担过重,甚至发生心力衰竭、肺水肿等症,因此滴速是比较复杂的题目,一般来说,成人40~60滴/分较安全,但最佳滴速应根据用药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情和药物性质来控制,患者不宜自行调整滴速。

小儿用药中各种注射剂的快速计算方法

急救药品时,此方法用起来更加方便,值得推广。

临床用药中,婴幼儿用药量大大小于成年人,这就需要我们***在为婴幼儿配药时,必须做到计算正确,精确地抽吸药液。

加之家长要求高,小儿病情变化快,每位家长都希看自己孩子在短时间内得到治疗,所以既正确又快速配液已成为对护理职员的一种考验。

为快速、正确按医嘱有效地为患儿给药,在近20年的临床护理中,总结一种简单快速的计算方法,各种注射剂的小儿用量可快速正确地计算出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感到受益匪浅。

1.计算出本科室常用小儿注射剂的常量

用该支药液的容量÷

该支药液所含总剂量,即得出单位容量中所含的剂量,每单位容量中所含的剂量视为该注射剂的常量。

如现有一支安定容量是2ml所含总剂量为10mg,根据:

容量÷

剂量=常量代进2÷

10=0.2则每支2ml含剂量为10mg的安定的常量为0.2。

故可计算出本科内所有常用小儿注射剂的常量。

2.单位换算

单位要同一,把医嘱开出的注射剂的剂量单位换算为与该注射剂的单位一至

3.正确得出所需注射剂的毫升数

工作中只要把医嘱开出所需剂量×

该注射剂的常量即正确得出所需的毫升数。

如某患儿需肌注安定3mg,***只需用3×

0.2=0.6(ml),则0.6ml即为该患儿所需的正确用量。

4.例表计算出常用注射剂的常量

计算出本科室中常用小儿注射剂的常量,打印在表格中,贴在治疗台前,供***配液时使用。

操纵者只需用医嘱的剂量×

该注射剂的常量就能正确、迅速得出所要抽取的毫升数。

5.体会

通过此种方法计算,我们在工作中无一差错,给儿科护理工作解决了一大困难,即节约了时间,又进步药物抽取的正确性。

尤其在应用急救药品时,此方法用起来更加方便,得心应手,不易出现差错。

无论针剂为水剂还是粉剂,包装大小,只要知道某药成分在针剂中的总含量,粉剂可先稀释至一定量的溶液,然后再按此方法取用。

但在计算过程中,留意单位要同一,根据需用量选择合适的针管,抽取时,剂量的工具越小越正确,以缩小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