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106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太平天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产品分配原则是“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是“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

目的是在小农基础上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这个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

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数千年来,身处封建压迫剥削下的农民到底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是每一次农民革命都要提出的问题,而太平天国的这一纲领是农民阶级凭自身力量能做出的最完整答案,大家看“有田同耕”就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耕者有其田,每个人凭劳动而不是剥削获得果实;

“无处不均匀”就是平等,公平正义。

这种话陈胜吴广没说过,李自成也没说过,所以说,它具有革命性,太平天国运动是历代农民战争的顶峰。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真正实施了吗?

它所体现的“平均”“平等”实现了吗?

大家看资料卡片,建都之后,天国还是像历朝历代一样征粮,仍旧要剥削农民。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平等只是农民的愿望,不是天王的愿望。

换言之,此制度具有空想性:

平分土地和一切财富不切合实际,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这个只出现在两个社会——原始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可惜前者没赶上,后者赶不上。

那为什么会有这种空想呢?

因为他们是农民,他们的理想只是“农夫山泉有点田”,提不出也不愿提出更高的设想来。

因此,《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过,甚至见过的人都很少。

2.《资政新篇》

如果说《天朝田亩制度》是小农们恋恋不舍的世外桃源,那么《资政新篇》就是洪仁玕为这个封闭的古老帝国打开的一扇面向全新世界的窗口。

洪仁玕是洪秀全的族弟,有人评价在天国中他和冯云山是最有才能的政治家。

早年求学香港,接受了西方现代思想的洗礼。

1859年来到了重重围困,风雨飘摇的南京,回到了洪秀全身边。

他一度受到洪秀全的信任,封为干王,总理朝政,为了振兴太平天国,决定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文化改革,以香港为蓝本写出了改革纲领《资政新篇》。

大家看下它的内容(看书5条),发展工厂,创办银行,奖励科技等,这些内容涵盖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描绘的是一个资本主义工商业自由发展的新社会。

特别注意的是其中提到的外交政策“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反映了他们独立自主,反对侵略,平等友好的外交政策,比起清政府闭关、投降好得多。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它是中国人提出的最早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反映了那一代知识分子渴望摆脱封建制度,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改造中国的愿望。

可悲的是,《资政新篇》也没能完全实施,一是干王是个孤独的英雄,权力受到制约,不能施展抱负;

二是战争环境下也没有推行新政的条件。

三是《资政新篇》没有涉及土地问题,不能引起农民的兴趣。

《资政新篇》所承载的治国梦想烟消云散,幻化无踪。

1865年洪仁玕在南京死难,终年42岁。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一个是农民起义顶峰的革命纲领,一个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个方案。

前者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后者顺应了历史潮流,在经济主张上是矛盾的。

但两者都因为缺乏成长的土壤而夭折。

其实就是有实现的机会,洪秀全这样一个农民领袖也不会支持的。

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阶级矛盾尖锐(根本)

原因2、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加剧,民族矛盾加深,人民灾难深重

3、自然灾害严重(直接)

4、西方宗教的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号召人民群众

领导:

洪秀全等(农民阶级)

时间:

1851年——1864年

1、初期发展(1851年金田起义——东乡称王——永安改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时间、内容、目的、评价:

革命性与空想性、结果及其原因)

A、目的:

推翻清朝的统治

B、时间:

1853——1855

①北伐:

C、领导人;

林凤祥、李开芳

D、结果及其原因:

孤军深入而败

E、意义:

牵制了清军,为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经过:

2、全盛时期A、目的:

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

太平天国运动

②西征:

C、领导人:

赖汉英——石达开

D、结果:

控制了长江中下游

E、意义:

巩固了天京革命根据地

③东征:

①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表现:

3、转折点:

天京变乱:

②时间:

1856年

③影响:

天国元气大伤

4、后期失败:

重建领导核心——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防御战(攻势:

二破江南、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李秀成东征。

受挫:

上海战役、安庆保卫战)——天京陷落(1864年)

结果:

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1、主观原因:

①农民阶级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表现:

败因:

②战略上的失误(如偏师北伐等)

2、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性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1、加速了清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主要)

2、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作用:

3、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

4、开始反封建反侵略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深远影响

5、提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6、促使了洋务运动的出现

1、表现:

①既反封又反侵略

特点:

②提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原因:

发生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根源: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少地或无地。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

《天朝田亩制度》

背景:

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与清对峙

时间:

1853

目的:

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内容:

1、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原则,平分土地

2、按“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来分配产品

  1、革命性:

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土地的强烈

评价:

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空想性、落后性:

这种绝对平均主义不符合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无法调动人们劳动积极性,它又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背景:

天京变乱后,元气大伤,重建领导核心

《资政新篇》

时间:

1859年

作者:

洪仁玕(在香港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

1、政治方面:

统一政令,以法治国,选举官吏

2、经济方面:

发展工商,奖励技术发明

内容:

3、文教方面:

创办新式学堂和医院

4、外交方面:

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不准干涉我内政

评价:

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性,但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具有超前性和空想性;

而且迫于当时的形势也没有实行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开始沦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矛盾由单纯的阶级矛盾转变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结合。

从此,中国人民不仅要承担起反封建的任务,还要承担起反侵略的任务。

同时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商品像潮水一样倾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人民生活困苦。

而与此同时,清政府为支付巨额战争赔款也加紧搜刮中国人民,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农民暴动此起彼伏。

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共同学习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原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

另一方面,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丝毫不管灾荒连年,借端进行搜刮,加重了农民负担。

在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剥削下,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领导农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而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阶级矛盾:

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根本)。

(2)民族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重要)。

(3)广西自然灾害严重,饥民不断暴动(直接)。

(4)受西方宗教思想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发动起义(主观)。

①思想准备:

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原名洪仁坤。

他第四次科举考试落第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

声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四处传教,招立信徒。

其思想来源是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

洪秀全对基督教进行了改造和利用,以适应农民战争需要,主张信仰上帝且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但又不同于基督教中死后升入天堂的说法,认为地上也有天国。

这些是洪秀全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它奠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对广大劳动人民具有很大的号召力。

②组织准备上:

最初加入拜上帝教的只有洪秀全的同学冯云山、族弟(同高祖不同曾祖)洪仁玕等几人,在洪秀全从事宗教理论研究宣传的同时,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

他们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推翻清朝的统治。

2、兴起和发展

(1)金田起义──运动爆发

在1851年初,各地的拜上帝会会员共计2万人携带各种武器在桂平县金田村集结,洪秀全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其中“国”原作“囯”,“天”字的两横上长下短)起义军称太平军。

这些行为表达了起义农民要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愿望。

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开始。

金田起义后,太平军由于受到清军围堵,转战至武宣东乡。

到达武宣乡洪秀全“登极”称“天王”。

后来太平军北上进攻,9月攻克永安。

(2)永安建制──初建政权

太平军攻克永安城后,初步建立政权。

正式建立了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详见下文封王表)并决定由东王节制诸王。

南王冯云山制订了太平天国初期的官制、礼制和军制,又创造了一套独特历法,在太平天国内使用,并且实行公有财产制。

可以简记为:

东西南北,杨萧冯韦,翼王达开。

《永安封王表》

名号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人名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永安建制后的1852年5月太平军路北上欲取长沙。

经全州时,冯云山被清军炮火击中,6月伤重死亡。

8月21日萧朝贵、石达开攻长沙(太平天国第一场硬仗),9月12日萧朝贵在攻城时战死。

太平军损失两员大将。

太平军攻长沙近三个月仍未能成功,于是撤围北上。

为什么太平军前期进展顺利而攻取长沙没有成功呢?

依据当时的记载,长沙守军并非是什么虎豹之师,战斗力不高,甚至可以说是低下,但是问题在于太平军攻打长沙时只有一千人,后来沿途有人加入太平军,但是到达长沙时最多也就是三四千人,而清朝政府誓死要守住长沙,因为长沙作为湖南省会不仅有重要的军事作用并且政治意义也十分重要。

清朝政府不断派援军守长沙,保守估计最后长沙守军就有三万人之多,无疑太平军这种以卵击石的行为是不会成功的。

(3)定都天京----与清对峙

太平军占领南京后,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

(4)北伐、西征和东征──军事上全盛

要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必须北伐。

1853年5月洪秀全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2万多太平军将士北伐。

北伐军虽然一度进至天津附近,因孤军深入,后援不继,最终在1855年全军覆没。

但北伐军广大将士英勇奋战,震撼清朝心脏地区,牵制大量清兵,客观上对太平军西征起到了支持作用。

  

要巩固天京大本营,控制长江中游,必须西征。

于是洪秀全派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等率战船千余艘,兵员两三万人,自天京溯江而上西征。

西征军的进展比较顺利,先后攻下安庆、九江、武昌等地。

1853年秋,翼王石达开奉命出镇安庆,节制西征。

1854年西征军在湖南遭遇新建立的湘军抵抗,湘军反攻至九江附近。

1855年初,石达开大破湘军,复陷武昌。

急得曾国藩要跳水自杀,西征军取得了很大胜利,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

西征的胜利使千里长江变成了天国的一条内河。

可惜石达开适于此时被调回天京参加解围战,令曾国藩免遭灭顶之灾,未能给湘军以歼灭性打击,军事上潜伏着巨大隐患。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一下湘军:

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

湘军的创立者就是汉人曾国藩。

同时他又是湘军的最高的统治者。

同时为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1856年,燕王秦日纲率太平军东征。

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

又与石达开会师,一举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

(摧毁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三次军事行动以后,太平天国控制的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太平天国军事达到全盛时期。

《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

军事行动

北伐

西征

东征

时间

1853年

目的

推翻清朝

巩固天京

断绝清政府财源,充实力量

领导

赖汉英、石达开

秦日纲、石达开

结果

失败

败湘军,进江西

夺扬州,破两大营

作用

牵制清军

达到全盛

(5)《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颁布的—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全面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

它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每亩土地按每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然后好田坏田互相搭配,好坏各一半,按人口平均分配。

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得到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15岁以下的减半。

同时,还提出“丰荒相通”、以丰赈荒的调剂办法。

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1)土地分配:

方法:

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2)产品分配: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太平天国的领导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

有一定的积极性。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分配土地和“通天下皆一式”的社会经济生活方案,是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这种方案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相反,它将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

因此,它又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

所以根本无法实现。

3、太平天国的衰败

(1)由盛转衰转折──天京事变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开始滋生。

在天京,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建筑王宫。

东王杨秀清见当时太平天国形势大好,另有图谋,假装“天父下凡”(天王的父亲)迫天王封他为“万岁”。

9月1日韦昌辉到天京,杀害杨秀清及其家人、部属、军民共2万多人。

石达开抵达天京后,责备韦昌辉滥杀,二人不欢而散,石达开当夜逃出城外,韦昌辉其后尽杀翼王府中家属。

于是石达开从安庆起兵,声讨韦昌辉。

洪秀全为平众怒,11月2日将韦昌辉处死。

后来由于石达开的势力逐渐壮大,遭到了洪秀全的猜疑,对石达开百般牵制,甚至意图加害,为了避免再次爆发内讧,石达开率领精兵负气而走,据史料记载当时带走的兵马只有数千余人。

后来石达开在大渡河准备渡河,结果由于连日大雨河水暴涨,渡河不成陷入清军包围,石达开被俘,后来被押往成都受审从容就义,临刑之际,神色怡然,身受凌迟酷刑,至死默然无声,观者无不动容,叹为“奇男子”。

石达开不仅是太平天国一代名将,同时也是晚清中国的武学大家,而且一百多年来,一直以能诗闻名于世。

可以说石达开的才能在太平天国是无人能及的,石达开的死不仅对于太平天国甚至是清朝来讲都是一大损失。

为了便于理顺天京事变的条理我们来看下图:

(2)太平天国的防御战

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

清政府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

此时,洪秀全大胆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并封为英王、忠王,封族弟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实行政治改革。

新的领导核心形成,开始了积极防御。

领导核心重新建立以后,太平天国开始了积极的防御战斗。

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击溃了江北大营,随后,太平军又获三河镇大捷。

1860年,太平军依洪仁玕计策率兵奔袭杭州,清军调江南大营将士驰援杭州,李秀成回师,与陈玉成会师,江南大营被击溃,打破了清军对天京的包围,同时为太平军进取江浙奠定了基础。

破江南大营后,李秀成乘胜东征苏南,连战连捷,一直打到上海近郊。

在进攻上海的战役里,英法侵略军也撕下中立伪装,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太平军英勇苦战,不敌联军,退回苏州。

正当太平军同中外反动势力在江浙激战时,湘军再次包围安庆。

此时陈玉成从浙江回师安徽以解安庆之围,但激战几月未能成功,安庆终于陷落,天京失去屏障,陈玉成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6岁。

清军占领安庆后,全面进攻太平军,进而围攻天京。

太平军展了天京保卫战。

《太平天国防御作战简表》

作用(影响)

破江北大营

天京、安庆转危为安。

三河镇大捷

陈玉成、李秀成相互配合,天京暂时稳定。

再破江南大营

东征苏南

天京根本解围;

李秀成乘胜打到上海近郊,沉重打击了清朝(特别是经济方面);

打败了“洋枪队”,肩负起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重任。

安庆保卫战

安庆失守和陈玉成牺牲,是太平天国后期极为严重的挫折,太平天国防御中的攻势结束。

(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862年初春,清军分三路进攻太平军:

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率湘军主力进攻天京;

李鸿章率淮军和英国人戈登的“常胜军”进攻苏州、常州;

左宗棠率湘军一部进攻浙江。

曾国藩坐镇安庆统筹策应。

到1864年,天京外围已无回旋余地,由于粮草匮乏城内将士食野草充饥,同时围城的湘军又增至5万余人,太平天国危在旦夕。

后来洪秀全病逝。

但太平军将士仍固守天京,同心同德,决心与天国共存亡。

湘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不久,天京城破,太平军将士又与湘军展开巷战,宁肯战死,决不投降。

7月,天京陷落,由此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4))后期的政治方案──《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玕到天京担任军师初时上奏天王洪秀全陈述他向西方学习草拟的建国方案。

前面已经说过洪仁玕是洪秀全的一个族弟,在洪秀全创“拜上帝会”的时候,他就积极参加,随同洪秀全做宣传工作。

他于太平天国后期才到南京。

洪秀全封他为干王,任命他为军师,“总理朝政”。

他一跃成为太平天国的第二号人物。

他接受了这个任务之后,向洪秀全呈奏了一篇文章,称为《资政新篇》。

这是他的一篇施政纲领,倡导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

 

《资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赞同。

作为太平天国继续反封建反侵略的纲领,它有强烈的革命性。

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

它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的外交等。

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

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未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既非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因此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任何积极作用,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

4、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教训

(1)主观方面(农民阶级局限性)

①农民是小生产者,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革命目标不明确。

比如《天朝田亩制度》是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这种方案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所以根本无法实现。

而《资政新篇》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得不到农民和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任何积极作用,而且也没有实行。

②没有彻底战胜封建思想的武器,定都天京后,领导特权思想膨胀,贪图享乐,断送了革命前程。

最显著的就是天京事变,从那之后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由胜转衰。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就开始争权夺利。

杨秀清被封为九千岁还嫌小,还要争那只有一个位置的万岁,挑战洪秀全的权力,最后没落得什么好下场。

洪秀全等领导人物还贪图享乐,广修宫殿,生活奢靡淫逸,洪秀全在定都天京后基本不问国事沉静在胜利的自我陶醉中。

同时广封王侯,到后期的封王有三千多人,天国的腐化由此可见一斑。

③战略失误:

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等。

(2)客观方面: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绞杀。

(戈登训练的洋枪队)

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

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尽管如此,太平天国在历史上的功绩却不可抹杀。

历史意义:

①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②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③一些领导人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④思想上、组织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