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1164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新版新人教版

题号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C.乡为身死而

不受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4.下面各组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鱼,我所欲也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5.默写填空。

(6分)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三要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认为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事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吊影分为千里雁,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望月有感》)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

(5)云横秦岭家何在?

____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________________。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6.(遂宁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节日的步行街,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B.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不否认“阳光体育”活动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C.2016年5月,四川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遂宁如期举行,开幕式既体现了遂宁地方文化特色,又彰显了体育新理念,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

D.那烟雨迷蒙的涪江,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在我们面前。

7.名著导读。

(6分)

乔纳森·斯威夫特是18世纪前期英国最优秀的讽刺作家。

他的小说《格列佛游记》以清新的文字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这本小说在第一卷利里浦特(小人国)游记第五章讲述了利里浦特与邻国不来夫斯古兵戎相见的故事。

请概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并说说故事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8.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它像雨露一样,滋润着炎黄子孙的心田;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

让我们一起“走近国学,分享智慧”吧。

(7分)

(1)【扬国学精神】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为学校的电子显示屏原创一条宣传语,要求含有“经典”一词。

(2分)

示例:

书香溢满校园,经典伴我成长。

(2)【诵经典华章】经典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分)

①《弟子规》中有句经文: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论语〉十二章》中也有与之相近的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常言道:

“平安易老,磨难长生。

”《〈孟子〉两章》中与这一看法相同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晒百家观点】在诵读《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时,同学们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有的同学认为:

“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环境对一个人成功的决定作用,是“封建糟粕”,《弟子规》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所以我们没必要学习这些所谓的“国学”。

如果你是活动的组织者,你怎样说服他?

(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9分)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

“吾知所以

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

“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子墨子解带为城

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输盘诎

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2分)

(1)吾知所以距子矣。

(2)虽杀臣,不能绝也。

11.本段文字用“九攻”“九距”点明战斗之激烈,用“__________”“__________”交代激战之结果,用“________________”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

(用原文回答)(2分)

12.“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输盘怎样的心理状态?

墨子揭露了公输盘“不言”的内容,请问是什么?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1分)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

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

世言晋王①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吾有三遗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②以一少牢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矣!

及仇雠④已灭,天下已定,则专宠伶官,沉溺声色,朝政皆废。

终至一夫

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不知所归,何其衰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改)

【注释】 ①晋王:

即李克用,因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为晋王。

后面“庄宗”为其子,称帝后沉溺声色,终被伶官叛乱所杀。

②从事:

一般属官。

③少牢:

古代祭祀用牲畜,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④仇雠(chóu):

仇敌。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必先苦其心志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沉溺声色

C.及凯旋而纳之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D.世言晋王之将终也终至一夫夜呼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5.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中的“生于忧患而死于

安乐也”与乙文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表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明了忧患意识对国家或个人的重要性。

B.乙文中庄宗起初牢记父亲的遗志,在打仗前,会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父亲赐给的箭,用它去射死三个敌人。

C.甲文中列举的舜等六位贤士都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D.乙文中“可谓壮矣”“何其衰也”分别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和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

兴与亡、盛与衰的前后对照极为强烈,发人深省。

16.联系所学内容或生活实际,简要谈谈甲乙两文对你走向成才之路有什么启发。

(2分)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9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

“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

1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

(1)兵革非不坚利也(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3)足食,足兵(      )

(4)民信之矣(   )

1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9.【甲】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

(2分)

 

20.【甲】【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关联吗?

为什么?

(3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段落,完成题目。

(11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

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

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勉①虽居显位不营产业家无蓄积俸禄分赡亲族之贫乏者。

门人故旧从容致言,勉乃答曰:

“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

子孙才②也,则自致辎軿③;如其不才,终为他有。

”尝为书诫其子崧曰:

“吾家世代清廉,故常居贫素,至于产业之事,所未尝言④,非直⑤不经营而已。

薄躬⑥遭逢,遂至今日,尊官厚禄,可谓备之⑦……古人所谓‘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

’又云:

‘遗子黄金满籯⑧,不如一经。

’评求此言,信非徒语⑨。

吾虽不敏,实有本志,庶得遵奉斯义,不敢坠失……”

(《梁书·徐勉传》)

【注释】 ①勉:

徐勉,南朝梁武帝时人。

②才:

有才学,有本领。

③辎軿(zīpíng):

车辆。

这里比喻财富、官职。

④所未尝言:

从来都不曾提过。

⑤直:

只是。

⑥薄躬:

自身。

⑦可谓备之:

可以说是什么都有了。

⑧籯(yíng):

竹箱之类。

⑨徒语:

空话。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________________

(2)终为他有 为:

________________

22.用“/”标出【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正确停顿。

(2分)

勉虽居显位 不营产业 家无蓄积 俸禄分赡亲族之贫乏者。

2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古人所谓“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

 

24.【甲】文中的“本心”指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的“本志”指________________。

(2分)

25.【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阐述观点时都使用了对比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分)

 

三、作文(50分)

26.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

好想说声对不起

要求:

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中心明确,选材精当。

③600字左右。

(2)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

意思是说:

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你可以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那干脆让它长大,用来当豆苗卖;而豆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当作盆景;如果盆景也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

单元测试(五)

1.

(1)quǎn 

(2)pàn (3)cù (4)yǐng 2.

(1)做宰相 

(2)假如,假使 (3)不丢掉 (4)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3.D 4.D 5.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辞根散作九秋蓬 (4)舍生

而取义者也 (5)雪拥蓝关马不前 (6)平沙莽莽黄入天 6.D(解析:

A项搭配不当,将“笑脸”改为“气氛”;B项否定不当,将“不”去掉;C项句式杂糅,去掉“如潮”。

) 7.

(1)格列佛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邻国不来夫斯古;格列佛拒绝了利里浦特国王“把剩余的敌舰全部牵引到本国港口”的无理要求;不来夫斯古与利里浦特缔结合约。

 

(2)格列佛是一个机智勇敢,不畏权势,有外交能力,有正义感的人。

 8.

(1)弘扬国学经典,开启智慧人生。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示例:

“孟母三迁”的故事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环境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但它不是“封建糟粕”,《弟子规》中更有许多使人终身受益的东西,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批判地学习,有选择地继承。

 

(一)9.

(1)夫子,即先生、老师。

 

(2)通“御”,抵挡。

 (3)入侵。

 通“屈”,理屈。

 10.

(1)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对付您了。

 

(2)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11.攻械尽 守圉有余 诎(公输盘诎) 12.公输盘两战皆败,已然恼羞成怒,动了杀机。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 13.C 14.

(1)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2)忧愁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逸享乐可能使人丧失性命。

 15.B 16.围绕“忧患意识”“胜不骄败不馁”“磨炼意志”等任意一点来谈即可。

) 附【乙】文译文: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

“我有三个遗留的仇恨,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

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

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他一心宠信乐官,沉溺于歌舞和女色之中,朝廷的各项事业都荒废了。

最后等到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不知回到哪里去,这是多么衰颓啊!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17.

(1)兵器 

(2)限制 (3)军备、军队 (4)信任 18.

(1)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2)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19.甲文的观点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乙文的观点是:

民无信不立。

 20.甲文重点强调的“人和”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二者之间密切相关。

因为“民信”是“人和”的重要条件之一。

 附【乙】文译文: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

孔子说:

“备足粮食,充足军备,百姓就对政府信任了。

”子贡问:

“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

”孔子说:

“去掉军备。

”子贡又问:

“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

”孔子说:

“去掉充足的食物。

自古以来谁都会死,但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

” 21.

(1)通“避”,躲避 

(2)被 22.勉虽居显位/不营产业/家无蓄积/俸禄分赡亲族之贫乏者。

 23.

(1)所以人们想要的有超过生命的,人们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

 

(2)古人所说的“把清白留给子孙,不也很丰厚吗?

” 24.舍生取义之心 把清白留给子孙 25.示例一:

甲文画线句子把从前和现在截然相反的做法作对比,鲜明有力地论证了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做法是丧失了本心,从而证明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示例二:

乙文把别人和自己留给子孙的东西作对比,强调留给子孙清白的原因和重要性。

 附【乙】文译文:

徐勉虽然官位显要,无心经营产业,家中没有什么积蓄。

所得的薪俸实物,都分送赡养亲族中穷困贫乏的人家。

他的弟子和老友们曾善意地劝导他(要为家人考虑)。

徐勉回答说:

“别人给子孙留下的是财物,我给子孙留下的是清白。

子孙们有才干,那么他自己会创造出财富。

如果他们没有一点本领,(即使留给他们一大笔财产)最后还是归于别人。

”徐勉为了告诫他儿子徐崧,曾经写道:

“我家祖辈清廉,所以家境一直贫寒。

至于家产这类的事情,从来都不曾提起过,委实没有什么可以经营的。

我的底子薄没有背景,仅是机遇好,慢慢有了今日的尊官厚禄,可说是什么都有了……古人所说的‘以清白留给子孙,不也是很丰厚吗?

’又说:

‘给子孙留下满箱的黄金,倒不如培养他们有知识有技术。

’细细地琢磨古人说的这些话,确实都不是空话。

我虽然没有多大才能,却有一定主见,只要能够做到古人所说的话,我是不会有一点放松的……” 26.作文略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古文二则练习新版语文版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闻其贤而辟之()

(2)怀金十斤以遗震()

(3)不受私谒()(4)性质悫,少文采()

(5)辄叱遣之()(6)吏人奏记及便宜者()

2.写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义。

(1)吏人奏记及便宜者

古义:

今义:

(2)性质悫,少文采

古义:

今义:

(3)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

古义:

今义:

(4)暮夜无知者

古义:

今义:

3.解释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

闻其贤而辟之()

当之郡()

(2)

君不知故人()

当之郡暮夜无知者()

(3)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当之郡

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4.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5.填空。

本文选自朝宋史学家的《后汉书》,在史传文学中它和、

、《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6.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场精彩的魔术表演,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

②有的家长认为子女阅读课外文学名著、参加社会活动就是,这种观点失之偏颇。

A.不言而喻不学无术B.不可思议不务正业

C.不可思议不学无术D.不言而喻不务正业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甲队在最

后一分钟大举进攻乙队时,被乙队断球反攻,最终攻破甲队大门。

B.善于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文学作品,往往生动传神,寓有艺术感染力。

C.造型独特的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想途径。

D.遭到特大雪灾破坏的南岭生态系统,至少需要三十年时间才能基本全部恢复。

附:

参考答案

1.

(1)bì

(2)wèi

(3)yè(4)què(5)chì(6)biàn

2.

(1)指对国家有利的事方便合适;便利

(2)生

性一种事物区别于另一种事物的特性(3)选拔举用贤能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选出代表或负责人(4)两个词,没有,知道没有知识,不懂事理

3.

(1)代词,代杨震动词,到

(2)了解知道(3)动词,担任介词,替,给

4.大将军

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5.南范晔《史记》《汉书》

6.B

7.B

二、类文阅读

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

“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

”王曰:

“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

[注]①庞葱:

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

②质:

做人质。

③邯郸(hándān):

地名;赵国的都城。

④大梁:

地名,魏国的都城。

鉴赏

要点

选文讲述了庞葱将和

太子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做人质,在未去之前,庞葱与魏王进行了对话。

通过对话表现了庞葱的机智,希望魏王不要相信谣言及

别人的挑拨,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问题探究

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2.从庞葱与魏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庞葱有哪些思想顾虑?

3.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三人成虎”。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什么?

附:

参考答案

1.集市上没有老虎是很明显的事,但是有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变成真的有老虎了。

2.担心邯郸距离大梁太远,有人挑拨离间,使魏王对自己失去信任。

3.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