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金属工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1709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金属工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1课金属工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1课金属工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1课金属工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1课金属工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1课金属工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1课金属工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1课金属工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1课金属工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课金属工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1课金属工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1课金属工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1课金属工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1课金属工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1课金属工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1课金属工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课金属工具.docx

《第1课金属工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金属工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课金属工具.docx

第1课金属工具

主题一人类早期文明

零陵中学刘思勤

重点叙述:

人类是如何跨入文明社会的。

导言:

一、文明社会的标志

金属工具

人类社会由蒙昧跨入文明社会过程中,金属工具出现起了决定性作用。

人类社会最初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几乎都发生在金属工具出现以后。

(农业与畜牧业分工)(农业与手工业分工)(商业和手工业分工)

文字

氏族社会在进步、社会分工发展的过程中走向瓦解,人类开始进入用文字记

载历史的文明时代。

国家

氏族社会在进步、社会分工发展的过程中走向瓦解,人类开始进入用国家机

器统治和管理社会的文明时代。

二、文明与地理环境

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不同民族、地区在早期人类社会大分工过程中形

成了风貌逈异的古代文明。

它们之间的相互碰撞和交流融合,共同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第1课金属工具

一、教学目标

本课叙述:

在早期人类社会中,人类所使用的工具如何由石器向金属工具演变过程;

金属工具的使用所带来的社会变化。

本课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识记与人类使用金属工具有关的重要概念和事项:

人类早期历史划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和赫梯王国等。

(按照人类制造工具的历程)、

了解金属工具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并进而理解金属工具的使用是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一大标志。

2.能力与方法

初步学习历史概念的分析与归纳的方法。

使学生通过对本课正文、小字部分以及“双语园地”等拓展部分的学习、分析,推导出人类进入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标志。

初步理解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与文明进步之间的关系。

生产工具的使用和改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金属冶炼术的发明,表达人类能动地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创造性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密切关系,以此培养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精神以及科技创新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课导语

本课导语是对人类使用工具的简明概括,既说明了人类使用金属工具的时间相对石器而言尚短,又指出了金属工具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以此引出本课的主题:

从石制工具向金属工具的转变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子目内容

青铜器本目的教学重点是青铜器的使用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青铜器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第一段说明了按照人类制造工具的历程,可将人类早期历史大致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并指出从石制工具向金属工具转变的意义。

第二段讲述了青铜冶炼术的发明,人类最早使用青铜器的区域以及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

第三段阐述了青铜器的使用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青铜器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铁器本目的教学难点是铁器的使用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第一段叙述了世界上最早使用铁器的国家及其步入铁器时代的时间。

第二段叙述了铁器在生活、生产、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第三段叙述了铁器的使用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本课导语是对人类使用工具的简明概括,既说明了人类使用金属工具的时间相对石器而言尚短,又指出了金属工具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以此引出本课的主题:

从石制工具向金属工具的转变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教学过程:

(一)青铜器

本目的教学重点是青铜器的使用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青铜器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人类和古猿的分化以制造工具为标志,这是劳动的具体象征。

1836年丹麦学者汤姆森提出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分期,奠定了史前考古学研究的基础。

1865年英国学者卢伯克,又把石器时代划分成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1892年英国学者布朗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划分了一个过渡期,称之为中石器时代。

1877年意大利学者基耶里克提出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增加铜石并用时代作为过渡期。

于是早期人类历史的时代划分基本齐备。

一、按照人类制造工具的历程,可将人类早期历史大致分为:

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具体历程:

石器时代分为:

旧石器时代特征:

这一时代人类开始出现

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标志

人类体质具有原始的特征

时间从二、三百万年前开始至一万年前为止

(旧石器时代的时间最长,占人类历史的99.8%)

旧石器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

(由于地域和时代的不同,文化面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在这个漫长时间里,无论人类的体质还是文化,都是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

例如:

像火的使用

石器工艺的改进,骨、角、蚌器的应用——艺术作品的出现以及意识形态的发展等,充分反映从人类出现伊始,便在同大自然的艰苦斗争中不断地改造世界而获得生存和发展。

欧洲旧石器文化发现丰富,文化系统和分期断代比较清楚,早期遗存有阿布维利文化,阿舍利文化,克拉克当文化;中期遗存有莫斯特文化,勒瓦娄哇文化;晚期遗存有奥瑞纳文化、梭鲁特文化、马格德林文化等。

其中有些文化还影响到北非和西亚。

中国也同样有丰富和自成系统的旧石器文化遗存,早期遗存有蓝田人文化、北京人文化、观音洞文化;中期遗存有丁村文化;晚期遗存有峙峪文化、山顶洞文化、小南海文化等。

美洲和大洋洲也都有旧石器文化,均属于晚期的遗存。

新石器时代特征:

这时已从依赖天然赏赐过渡到生产经济阶段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

(农业和畜牧业是新石器时代产生的标志)

磨制石器、陶器、纺织的出现

前9000~前7000年

开始栽培小麦、大麦

饲养狗、绵羊和山羊

采集渔猎仍占较大的比重,已形成半稳定性的小规模聚落

使用嵌镶几何形细石器镰刀、半磨制石斧、琢制石容器

没有出现陶器

前7000~前6000年

农业、畜牧业已经确立,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

磨制石斧普遍使用

开始制作深钵形的圜底陶器

前6000~前5000年

发明了彩陶和纺织技术,人形陶偶增加

作为家畜的牛也开始出现

前5000~前4500年

形成大规模的聚落

以制作精美的彩陶和营建神庙为其特征

社会分工显著,阶级分化萌芽

不过其他各地的发展规律不尽一致

例如:

中国的前陶文化,目前尚属缺环。

以华北为中心,前6000~前5000年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大地湾文化,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聚落和成片的氏族墓地。

种植粟、黍一类耐旱作物。

磨光石器发达,细石器仍有残余。

以三足钵为代表的陶器,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其纹饰有素面、绳纹、篦纹,甚至到了晚期还出现个别花纹简单的彩陶。

前5000~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农业、畜牧业有了更稳步的发展,农作物依然是粟、黍两种。

其后的龙山文化时期家畜的数量更多了,出现了羊、牛、马等新的品种,制陶工艺空前发达,不仅使用轮制,还出现胎壁薄达2毫米的蛋壳陶,社会分工明显,阶级萌芽,处在文明的前夜。

长江流域及华南的农业活动,与华北显然不同,如前5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即以种植水稻为主,后来一系列文化都承袭了这个农业传统。

因此,不能认为新石器文化及农牧业的起源都源自西亚,在世界范围内应有不同的中心。

不适于农耕畜牧的地区或距先进文化中心较远的边远地带,往往以采集渔猎为主,例如欧亚北方地区的篦纹陶文化以及日本的绳纹时代等。

至于非洲内陆和印度尼西亚等地,以栽培薯芋为主的新石器文化,却没有发展成真正的农业经济,而处于停滞的阶段。

新大陆在西班牙人到达以前,除了旧石器文化和中南美的个别金属文化以外,都属于新石器文化的时代,象高度发展的马雅文明,仍属于新石器文化的范畴。

新大陆的诸文化群,有以玉蜀黍为主要作物的农耕文化和仍处于采集渔猎经济的停滞新石器文化,甚至有的属于已出现磨制石器,但不见陶器的先陶文化。

青铜时代

二、石制工具向金属工具转变

1、铜石并用时代(亦称金石并用时代)特征:

属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过渡期

已开始使用金属

(主要是红铜,即未经有意加入其他金属的“纯铜”)工具

已掌握铜的冶炼技术,用冷锻或铸造法制作小件红铜器。

(由于红铜太软,不适于制造工具,所以多为小型的手工工具

和饰物,主要的工具仍是石器。

2、金属器的出现始于新石器时代的末期,最初人们利用的是天然铜和天然金,

后来逐渐学会了从熔点较低的铜矿中提取红铜。

(据目前所知,西亚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的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西亚的一些地区开始出现铜针、铜锥、铜珠等红铜制品,这是人类掌握冶铜技术并制造工具的最早物证。

公元前4000年左右欧洲安那托利亚的巴尔干东部进入铜石并用时代。

公元前3000年左右爱琴诸岛和希腊半岛步入铜石并用时代。

中国黄河上游距今4000年左右的齐家文化发现有铜刀、锥、镰、指环及镜等,既有红铜也有青铜。

图片史料说明

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镰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青铜生产工具发展的高峰时期。

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青铜冶炼术,在农业工具制造领域的应用,标志着当时生产力的进步,中国的农业生产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加上这时从青铜生产工具向铁制生产工具的过渡也已经展开,这就使得青铜生产工具无法普及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工具。

从考古学和民族学的资料看,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曾经历过铜石并用时代,如大西洋的一些土著在欧洲殖民者进入之前一直不会使用金属工具;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是从石器时代直接(从北方引进铁器)进入了铁器时代。

这说明世界各地的发展是十分不平衡的。

3、从石制工具过渡到金属工具:

意义——是人类工具制造史上一次革命性的转变

是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一大标志

(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明,金属工具逐步取代了石制工具。

(与石块相比,金属具有的特点:

可塑性、延展性)

(优势:

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将金属捶打、铸造成各种工具;

比石器坚硬和耐用;

逐步推广使用

人类从利用使用工具开始向制造工具过渡

促进劳动效率提高,生产力得到提高)

青铜时代

——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三、铜冶炼术发明

1、人类首先掌握从铜矿中提取纯铜的冶炼技术。

2、在此基础上又发明了青铜冶炼铸造技术。

(青铜是红铜(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因为以铜为主,颜色呈青,古名青铜。

熔点在700~900℃之间,比红铜的熔点(1083℃)低。

含锡10%的青铜,硬度为红铜的4.7倍,性能良好。

3、出现后,对提高社会生产力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四、人类最早使用青铜器区域及时间

1、青铜时代处于铜石并用时代之后,早期铁器时代之前,在世界范围内的编年范围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初年。

(世界各地进入这一时代的年代有早有晚。

2、伊朗南部、土耳其和美索不达米亚一带公元前4000左右已使用青铜器

欧洲公元前4000中期左右

印度公元前3000中期左右

埃及公元前2000年中期左右

埃及、北非以外的非洲使用较晚大约不晚于公元前1000年~公元初年

美洲直到将近公元11世纪,才出现冶铜中心。

(在青铜器时代,世界上青铜铸造业形成几个重要的地区,这些地区成了人类古代文明形成的中心。

在古代文化发达的一些地区,青铜时代与奴隶制社会形态相适应,如爱琴海地区、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等国家和地区,此时都是奴隶制国家繁荣的时期。

中国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大约始于公元前20世纪,止于公元前5世纪,大体上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约经历了1500多年的历史。

这与中国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发展及衰亡相始终。

有学者把中国青铜时代从商周至战国划分为鼎盛期、颓败期、中兴期、衰落期4个阶段。

中国各地的青铜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可以分作不同的地区类型。

中国步入青铜时代,大体经历了早、中、晚期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早期。

以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为代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080~前1580年间。

出现了品类繁杂的青铜制品,在一些墓葬中还发现了人殉和人牲。

上述遗址的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正好在历史记载的夏王朝纪年范围内。

这些遗址应是夏王朝时期的奴隶制文化类型,标志着中国奴隶制国家已经形成。

2中期。

包括商代至西周前期。

此时期前一段是商代早期,约当公元前16~13世纪,以河南郑州二里冈文化为代表。

此时期奴隶制国家进一步发展,青铜器数量大增,常伴有成套礼器,贝币大量出现,人殉人牲更为普遍。

后一阶段,是商代晚期至西周前,此时中国青铜时代达于鼎盛,也是奴隶制发展的典型时期。

青铜铸造工艺相当成熟,出土大量的精美青铜礼器、武器与工具。

这时的青铜文化以安阳殷墟为代表,这里是商王朝的政治统治中心,也是青铜铸造业的中心。

此时兴建了大规模的宫殿及陵墓,有发达的金文与甲骨文,人殉与人牲成为一种制度极为盛行,凡此种种反映出奴隶制社会的繁荣。

西周的周原遗址和丰镐遗址中,发掘出周王朝的宫殿、宗庙和墓葬,发现了大量的青铜礼器,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制已成熟。

3晚期。

从西周后期至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逐渐走向衰落的阶段。

此时期列国都城形成繁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属货币大量流通。

青铜铸造工艺取得突出发展,出现了分铸法、失蜡法等先进工艺技术。

湖北铜绿山发现的古铜矿,证明当时在采矿、配矿、冶炉砌筑及冶炼方面均达较高水平。

到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推广,青铜制造业才逐渐衰落。

此外,中国的青铜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还与周围地区存在接触,如曾与北方蒙古大草原和西伯利亚的青铜文化进行过交流,晚期与东南亚青铜文化有过密切联系。

西亚 西亚的青铜时代是城市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时代。

两河流域南部的奴隶制城邦,随着乌尔王朝的灭亡而告衰落。

进入巴比伦时期后,青铜文化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并进口金银铜锡等金属原料。

小亚细亚东部卡帕多细亚的奴隶制帝国,约在公元前3500年进入青铜时代早期。

公元前3000年前后转入中期,小亚各地由野蛮进入文明。

埃及中王国时代开始制造青铜器,并出现了繁荣的城市。

到新王国时期有了脚踏风箱的冶金设备,青铜使用更加普遍。

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北亚南亚的青铜时代,产生了印度河文明。

大概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青铜工具和武器广泛使用,有斧、镰、锯、刀、剑、镞和矛头等,手工业匠人对金属的热加工和冷加工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能用焊接法制造金属器具,并刻有铭文。

这时代表性的文化是哈拉帕文化。

东南亚地区至今发现的最早青铜冶铸中心是泰国乌隆府的班清墓地,时代在公元前3600~前1000年,青铜器有矛头、手镯、脚镯,矛头是铸造后再锻打成形的。

在能诺他墓地,发现用双扇合范制造的青铜器,并有人祭遗迹。

北亚西南部、南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青铜文化的部落还处在原始公社时期。

公元前1000年初的卡拉苏克文化,代表性器物为曲柄刀、短剑、锛、弓形器、蹼形垂饰,并有装饰性动物纹。

希腊的青铜兵器

作为希腊古典文明先锋的爱琴文明,在鼎盛时期青铜文化相当发达,其金属制造业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图为出自爱琴文明的刻有装饰性图案的青铜双面斧。

欧洲

爱琴海南端各岛屿在基克拉泽斯文化时进入青铜时代,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

克里特岛在米诺斯文明时期进入青铜时代,在公元前2000年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迈锡尼文明兴起公元前1600年后,,在这时的贵族宫室和陵墓中发现了大量的装饰豪华的青铜武器和金、银、铜器皿。

多瑙河流域的青铜文化是铜石并用文化的继续。

中欧和西欧早期的青铜文化是钟杯战斧文化,年代在公元前3000年中到前2000年初,以绳纹陶为特征;晚期是骨灰瓮文化,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后期到前1000年初,以骨灰墓园为特征,已知用失蜡法铸造铜器。

巴尔干和东南欧是一个青铜文化中心,以乌涅茨基文化著称,分布在捷克、摩拉维亚、多瑙河以北的下奥地利、西里西亚以及撒克逊等地。

另一青铜文化中心是西班牙东南和葡萄牙南部的埃尔阿尔加尔文化,村落围以石头砌的高墙,住方形房子、墓葬在村内,行屈肢葬,工具武器有刀、斧、剑、戟、弓箭。

东欧森林地带有法季扬诺沃文化、竖穴墓文化和木椁墓文化,意大利北部的泰拉马拉文化于公元前1700年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1400年达到鼎盛期。

居址内多有干栏式房屋区。

南部是亚平宁文化,在公元前1000年初为铁器文化所代替。

英国和德国境内的青铜文化,都是以农业为特征,种植谷物、饲养家畜,遗留下有复杂建筑的大量墓地。

非洲埃及、北非以外的非洲掌握青铜制造技术应不晚于公元前1000年。

到公元11~17世纪,几内亚沿海地区的青铜制造业达到繁荣期。

一般认为非洲的铜器工艺比铁器工艺发展晚,似乎从石器时代直接过渡到铁器时代。

在东非的麦罗埃遗址,发现了冶铁炉和残余铁块。

在西非,公元前10世纪即掌握了冶铁技术。

美洲美洲的青铜手工业最早发生于中南美,以秘鲁和玻利维亚为冶铸中心,年代约为公元前11世纪以前。

然后传到智利、阿根廷西南部和墨西哥,再传到北美。

到13~15世纪时南美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已大量使用红铜、青铜、金、银、铅等金属制造器物,并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五、铜器使用影响

各抒己见谈谈青铜器的制造和使用给当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一:

青铜冶炼术的发明和应用,使金属冶炼业得到大力发展,促进了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得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第二:

青铜冶炼术在农业工具制造领域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第三:

用青铜制造武器,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使战争变得更为残酷;

第四:

青铜器在人类生活中的使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并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促进了金属冶炼业的发展——冶炼业发展促进农具和武器的改进——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

六、铜器局限性

1、铜产量有限,所以使用范围受限。

(主要被用来制造武器、礼器,生活用品)

2、能完全取代石器成为主要生产工具。

(二)铁器时代

铁器使用对人类社会生产的巨大影响。

一、铁器的发现和铁器时代

1、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铁,是天空中落下来的陨铁。

陨铁是铁和镍、钴等金属的混合物,含铁量较高。

在很久以前,人们就曾用这种天然铁制作过刀刃和饰物,这是人类使用铁的最早情况。

在埃及、西南亚等一些文明古国所发现的最早的铁器,都是由陨铁加工而成的。

1972年,在我国河北省藁城县台西村出土了一把商代铁刃青铜铖,其年代约在公元前十四世纪前后,在青铜铖上嵌有铁刃,该铁刃就是将陨铁经加热锻打后,和铖体嵌锻在一起的。

我国还曾出土过类似的铁刃铜铖和铁援铜戈各一把,年代相当于商末周初,铁的部分也是由陨铁加工成的。

人们曾在西亚古苏美尔人所建的古乌尔城的古墓中,发现一把由陨铁制成的小斧,在古苏美尔语中,铁叫做“安巴尔”,意思是“天降之火”,所谓天降之火就是陨石。

埃及古人则干脆把铁叫做“天石”。

可见人们最早认识铁是从陨石开始的。

天降的陨石,数量很少,因此用陨铁制作的器具当然是很珍贵的,同时还带有神秘的色彩。

用陨石作工具是很少的,所以在生产上,它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但通过对陨石利用,毕竟使人们初步认识到铁。

2、铁器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

地球上的天然铁是少见的,所以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造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

当人们在冶炼青铜的基础上逐渐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之后,铁器时代就到来了。

二、世界上最早使用铁器的国家及时间

1、小亚细亚的赫梯人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已掌握了冶炼技术。

赫梯王国公元前17世纪,拉巴尔纳斯(约前1680~前1656在位)获得库萨尔王位,号大王,库萨尔王,始建赫梯古王国。

其子哈图西利斯一世统治期间(约前1650~前l620)迁都哈图沙什,征服西里西亚,其疆界达到地中海。

约公元前14世纪,国势渐盛,发展成赫梯帝国。

后在小亚细亚建立了赫梯王国,赫梯古王国的农业已成为主要生产部门。

金属冶炼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据文献记载,赫梯人最早发明炼铁技术。

在世界上最早拥有铁制武器并利用战车和马的赫梯军战无不胜。

赫梯帝国奴隶制有较大的发展,频繁的对外战争使大量战俘奴隶流入赫梯,促进了大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赫梯帝国时期,农牧业均较发达,普遍使用青铜犁、镰。

大量开采银、铜、铅矿,已掌握铁的开采和使用,并以之供应其他文明世界。

贸易发达。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先后掌握了冶铁技术。

但赫梯国王将冶铁术视为专利,严禁外传。

赫梯王国衰亡后,冶铁术向外传播。

据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使用铁器最早、最普遍的两个地区,都为赫梯人的邻国:

其东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其西的希腊。

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当时居住着腓尼基人、腓尼斯丁人和以色列人。

在巴勒斯坦也考古发现了冶铁炉多处,年代在公元前13世纪左右。

迄今所知最早的铁犁发现于巴勒斯坦的盖拉尔遗址(前13-12世纪),可见这一地区已较普遍地在工农业使用铁器。

一般认为,前10世纪以后,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是古代东方铁器生产的一个中心。

在同一时期,希腊地区也普遍使用铁器。

在雅典陶区的前10世纪的居住遗址中,铁制工具与武器甚为集中,有长剑、长矛、刀、斧、锉具等物,特别是有铁制的门闩片等小器物,说明铁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

自此以后,铁经叙利亚而传入西亚其他地区、中亚与北非,经希腊而至东欧、西欧。

2、两河流域和埃及:

大约公元前1300——前1000年

3、希腊:

大约公元前1000年

4、印度:

大约公元前800年

5、中国:

大约公元前800年

中国最早的关于使用铁制工具的文字记载,是《左传》中的晋国铸铁鼎。

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上使用铁器。

秦国的铁锸、铁铲和铁锤

农业是立国之本,它的发达与否是一个国家能否强盛的关键。

战国中、后期,各国都普遍重视农业生产,关注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纷纷提倡使用铁农具。

其中,尤以秦国为甚,铁器迅速得到普及,适用于各农业环节的铁农具得到广泛应用,农业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这也成为秦国迅速强大的原因之一。

 

三、铁器应用  

1、铁器优势:

铁器坚硬、韧性高、锋利,胜过石器和青铜器。

铁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地壳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

(因为天然的纯铁在自然界几乎不存在,铁矿石的熔点也较高,又不易还原,所以人类利用铁较铜、锡、铅、金等还要晚些)

2、铁器在各个领域应用:

农业生产方面——铁农具得到广泛运用(铁犁、铁锄、铁锸、铁铲等)

(牛耕开始成为主要耕作方式——极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军事方面——铁成为制造军事装备的原料,军队战斗力提高

日常生活——铁制品用具的使用,方便人类生活。

3、当人们能广泛用这种铁制造工具时,青铜工具才逐渐被取代。

维京人的铁盔和铁剑

北欧海盗维京人在欧洲的成功与其在军事技术上的进步是分不开的。

熟通冶铁术的维京人为每位士兵都装备了铸造水平很高的铁盔、锁子甲、铁斧和双刃长剑等。

一支“铁器化”的军队成为了维京人进行征服和扩张的根本保证。

四、铁器使用对于人类社会生产的影响

各种铁制手工业品的产生,使商业、文化等各个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1、铁器大量使用进一步促进手工业发展。

2、由于农业、手工业产品频繁交换,从而带来商业繁荣。

3、在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日益扩大基础上,思想学术领域空前活跃。

4、铁器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的工具制造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