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1718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了解电路检测试题解析版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检测题

一.选择题

1.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

把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甲球时,甲球与玻璃棒相互吸引,则乙球(  )

A.一定带正电B.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D.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2.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图)。

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

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3.在空气干燥的冬天,化纤衣服表面很容易吸附灰尘。

主要原因是(  )

A.冬天气温低B.冬天灰尘多

C.化纤衣服创造了电荷D.化纤衣服摩擦带了电

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外出旅游住宿宾馆司空见惯。

如图为某宾馆房间取电装置,房卡插入槽中后,房间内的电灯、电视、空调等用电器才能工作,房卡的作用相当于房间电路的(  )

A.总开关B.电源C.用电器D.电能表

5.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关于它的电路图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两个灯泡都发光的是(  )

A.

B.

C.

D.

7.学校的前后门各安装一个开关,传达室内有红、绿两盏灯、电铃和电池组,若前门来人闭合开关时,红灯亮、电铃响;后门来人闭合开关时,绿灯亮、电铃响。

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8.在参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时,小明发现,在一处地面上有“沉迷网络”“交友不慎”两个圆形模块。

用脚踩其中任何一个模块,与模块连接的电视上就会播放相应的教育短片。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两个模块相当于开关,彼此串联B.两个模块相当于开关,彼此并联

C.两个模块相当于电源,彼此并联D.两个模块相当于电源,彼此串联

9.在汽车转向灯电路中,要求左转弯时只能左转向灯亮,右转弯时只能右转向灯亮,不能出现在操作转向开关时左、右转向灯同时亮的情况。

下列设计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是小明在练习测量电流时连接的电路,电路的连接存在错误,下列操作及说法正确的是(  )

A.撤掉导线a,电流表测量的是电路的总电流

B.撤掉导线a,电流表测量的是小灯泡L1的电流

C.撤掉导线b,电流表测量的是小灯泡L2的电流

D.撤掉导线c,电流表测量的是小灯泡L2的电流

 

11.将灯L1、L2串联在某电路中,发现灯L2比灯L1亮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L2的电流比L1大B.通过L2的电流比L1小

C.通过两灯的电流一样大D.无法比较通过两灯的电流大小

12.下列电路图中电表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B.

C.

D.

13.在右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压表测量的是(  )

A.L1两端的电压B.L1和L2两端的电压

C.L3和电源两端电压D.电源两端电压

14.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关系”时,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1的示数是2.5V,V2的示数是3.8V,则电压表V3的示数是(  )

A.1.3VB.2.5VC.3.8VD.6.3V

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V1、V2的示数分别是U、U1、U2,关于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U=U1=U2B.U>U1+U2C.U<U1+U2D.U=U1+U2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吸管悬挂起来。

小明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某一物体放在吸管的一端,发现吸管向该物体靠近,由此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该物体为带电体;小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该吸管时,观察到玻璃棒吸引吸管,由此可知吸管带  电,在与吸管摩擦的过程中餐巾纸  (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17.简单电路是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

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

18.公路上,路灯的连接方式是  联;回到家中,按下开关,电灯亮了,开关与电灯的连接方式是  联。

19.图甲是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的电路图,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如图乙,那么电流表A2的示数应是  A。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2.5V,V2的示数为2V,V的示数应为  V.若用干电池做电源,需要  节干电池串联。

三.实验探究题

21.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实验中,小涵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在连接电路中,开关应该处于  (选填“闭合”或“断开”)状态。

(2)根据如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她发现两只灯泡都不亮,且电压表示数为0,若只有L1或L2中的一处发生故障,则故障是  (选填“L1开路”、“L1短路”、“L2开路”、“L2短路”)。

(3)故障排除后,小涵选用不同的灯泡,完成了三次实验,并记录了数据。

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

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实验次数

L1两端的电压/V

L2两端的电压/V

串联总电压/V

1

1.4

1.4

2.8

2

1.2

1.6

2.8

3

1.1

1.7

2.8

22.小城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闭合开关S,电流表指针  (选填“反向偏转”或“不偏转”)。

(2)小城发现

(1)的问题后,在原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就解决了问题。

小城改动后电流表所测电流是  (选填“干路”或“支路”)的电流。

(要求:

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出改动后的连线,导线不许交叉)

(3)小城又通过改变电流表的位置正确测出了另外两处电流值,这两处电流表指针均指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由此可知通过小灯泡L1的电流为  A,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为  A。

(4)小顺认为拆接电流表麻烦,他想在原电路元件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开关和一根导线,就可以不拆;接电流表,只通过开关,从而得出并联电路电流特点。

请你在虚线框内画出该电路图。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检测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排斥的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

【解答】解:

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说明甲、乙两个轻质小球带有同种电荷,玻璃棒带正电,甲球与带正电的玻璃棒相互吸引,则甲球带负电,故C正确。

故选:

C。

【点评】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吸引可能带异种电荷,其中之一带电,注意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的情况。

2.【分析】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

AB、摩擦的方法使头发与气球里的电子发生转移,而使头发与气球带异种电荷;不是创造了电荷,也不是分子发生转移,故AB错误;

CD、两只相同的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头发与气球因为相互摩擦而带异种电荷;两只相同的气球带的是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故C正确;D错误。

故选:

C。

【点评】掌握摩擦起电的实质、现象,并能运用摩擦起电现象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3.【分析】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解答】解:

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化纤衣服摩擦带电后能够吸引灰尘。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摩擦起电现象和本质的掌握,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是一道基础题。

4.【分析】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并联电路中干路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的开关控制本支路用电器;

【解答】解:

房卡可以控制用电器的工作,不插入插槽中,所有房间内的用电器都不工作,所以房卡相当家庭电路的总开关,故A正确。

故选:

A。

【点评】此题要求掌握开关的作用和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联系生活实际会辨认,会解释。

5.【分析】分析题目中的实物图不难看出,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开关S后,分两条路径,一条经过L1、另一条经过电流表、L2然后两支电流汇合回到负极,即S控制整个电路。

【解答】解:

由实物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灯泡L2支路的电流;开关在干路上;

A、此图中两灯泡并联,电流表在干路上,故A不符合题意。

B、此图中两灯泡是并联的,电流表测量灯泡L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开关在干路上;故B不符合题意;

C、此图中两灯泡是并联的,电流表测量灯泡L2支路的电流,电流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开关在干路上;故C符合题意;

D、此图中两灯泡是并联的,电流表测量灯泡L1支路的电流,但电流表正负接线柱连接错误,开关在干路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能正确的分析电流的路径,并能判断出开关的作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并且要注意电流表的连接。

6.【分析】判断开关闭合后,两灯是否能同时发光,可以从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来分析:

电源短路会造成电源烧坏、用电器不能工作;用电器被短路会造成被短路的用电器不能工作。

【解答】解:

A、由图知,开关闭合后,发生电源短路,两盏灯都不能发光,故A不符合要求;

B、由图知,开关闭合后,两灯泡并联,两盏灯都能发光,故B符合要求;

C、由图知,开关闭合后,左边灯泡L1被短路,只有L2发光,故C不符合要求;

D、由图知,开关闭合后,左边灯泡L1被短路,只有L2发光,故D不符合要求;

故选:

B。

【点评】电路短路主要有两种:

一是电源短路会造成电源烧坏、用电器不能工作;二是用电器被短路会造成被短路的用电器不能工作。

7.【分析】绿灯亮,表示人在后门按开关,红灯亮表示前门人在前门按开关;说明两灯互不影响,即为并联关系,且后门的控制开关与绿灯在同一支路,前门的控制开关与红灯在同一支路,均为串联关系。

【解答】解:

经分析可知,两个灯泡并联,且各有一个开关控制,前门开关控制红灯,后门开关控制绿灯,电铃接在干路中,由选项可知,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根据题意得出两灯泡的连接方式和开关的位置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分析】根据并联电路的各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解:

由题知,脚踩其中任何一个模块,与模块连接的电视上就会播放相应的教育短片,其中两个模块相当于两个开关,与模块相连的电视能够独立工作,所以两个模块是并联的,故B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各元件的作用等知识,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好题,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

9.【分析】汽车的每一侧各有两个转向灯,故一共有4个灯泡;根据灯泡的发光情况判定灯泡的连接方式,根据开关的作用判定开关的连接方式。

【解答】解:

汽车的每一侧各有两个转向灯,一共有4个灯泡;

由生活经验可知,左侧、右侧的两个灯泡在工作时互不影响(即:

同一侧的一个灯泡损坏时,另一灯泡仍然会发光),所以同一侧的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是并联的,故AD错误;

由于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出现左、右转向灯同时亮的情况,所以电路中只能由一个单刀双掷开关进行控制,故C正确,B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设计,根据生活经验判定灯泡的连接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10.【分析】电流表使用时与被测电路串联,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据此分析电路即可解答。

【解答】解:

AB、由图可知,电流经灯泡L1、导线回负极,电流表没有接入电路,故电流表测量的既不是总电流,也不是小灯泡L1的电流,故AB错误;

C、撤掉导线b,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分两支,一支经灯泡L1、一支经灯泡L2,然后共同经电流表回负极,即电流表测量的是电路的总电流,故C错误;

D、撤掉导线c,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灯泡L2回负极,则电流表测量的是小灯泡L2的电流,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电流表的使用,明确电流表与用电器串联是关键。

11.【分析】根据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进行解答。

【解答】解: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等,与两灯泡的亮暗没有关系,

故C正确,ABD不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要抓住关键“串联”,不要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12.【分析】

(1)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2)电流必须从仪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解答】解:

A、电流表与灯泡并联,闭合开关会形成电源短路,故A错;

B、电压表与灯泡并联,但正负接线柱接反,故B错;

C、两灯并联,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上,并且正负接线柱正确,故C正确;

D、两灯并联,电压表与灯并联,但正负接线柱接反,故D错。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属于基础题。

13.【分析】根据电压表的使用规则,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并联,正确分析电路便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

由图知,三个灯泡串联,电压表与灯泡L1、L2并联,所以测量灯泡L1和L2两端的电压,故B正确。

故选:

B。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压表的连接,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出电压表与哪段电路并联,此题很容易分析错误。

14.【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L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3测电源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V3的示数。

【解答】解:

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L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3测电源的电压,

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V3的示数即电源的电压为:

U3=U1+U2=2.5V+3.8V=6.3V。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

15.【分析】由图知,两灯串联,电压表分别测两灯和总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由电路图可知,两灯串联,电压表V1测L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L2两端电压,电压表V测两灯的总电压(电源电压)。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U=U1+U2.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对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电路,明确各电压表所测的物理量。

二.填空题

16.【分析】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物体;

②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③失去电子后带正电。

【解答】解:

(1)带电体除了吸引带有异种电荷的物体外,还可以吸引不带电的物体,所以把一个小物体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不能判定物体是否带电;

(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带电吸管与它相互吸引,所以吸管带的应该是与玻璃棒相反的电荷,故吸管带负电;

(3)吸管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所以吸管与餐巾纸摩擦起电,餐巾失去了电子。

故答案为:

不能;负;失去。

【点评】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和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物体时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分析】充电宝类似于教材上的蓄电池,可以通过充电获取电能,也可以向外供电,提供电能。

【解答】解:

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消耗电能,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用电器;

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提供电能,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电源。

故答案为:

用电器;电源。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注意电源是提供电能的,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注意区分。

18.【分析】①用电器逐个依次连接在电路中,组成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个路径,一个用电器损坏,其它用电器都不能工作;

②用电器并列连接在电源两端,组成并联电路;并联电路包括干路和支路两部分,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用电器;用电器工作状态互不影响。

【解答】解:

公路边的灯虽然要亮一起亮,要灭一起灭,但一盏灯泡不亮,其它的灯泡还能工作,说明彼此互不影响,所以是并联的;

家中的电灯与控制它的开关之间的连接是串联的,开关对电灯才能起到控制作用。

故答案为:

并;串。

【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认识和理解,把握用电器“互相影响”还是“互不影响”是确定电路连接关系的基本标准。

19.【分析】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的位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解答】解:

根据图乙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

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流表都测量电路电流,因为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因此电流表A2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相等,都为0.3A。

故答案为:

0.3。

【点评】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电流规律以及电流表的读数方法,是一道基础题。

20.【分析】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解答】解:

图中,两端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L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量L2两端电压,电压表V测量电源电压;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因此V的示数为2.5V+2V=4.5V;而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因此需要3节干电池串联连接。

故答案为:

4.5;3。

【点评】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关键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以及电压表测量的对象是关键。

三.实验探究题

21.【分析】

(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断开状态;

(2)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L1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S后,两个电灯都不亮,说明是断路,而电压表没有读数说明L2没有连到电源,故在L2处断路。

(3)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解答】解:

(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断开状态;

(2)由电路图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L1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S后,灯L1、L2均不亮,且只有L1或L2中的一处发生故障,说明电路发生断路,若L1开路,L2通路,则电压表有示数;而电压表的没有示数,说明L1的两端不能与电源连通,故是L2开路。

(3)由表中数据知:

第一次实验1.4V+1.4V=2.8V;第二次实验1.2V+1.6V=2.8V;第三次实验1.1V+1.7V=2.8V,

因此可以得出:

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故答案为:

(1)断开;

(2)L2开路;(3)等于。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故障分析、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等知识,属于基础性实验,难度不大。

22.【分析】

(1)原电路中,灯与电流表串联后与导线并联,故灯与电流表短路,据此分析;

(2)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故两灯并联,根据原图的问题改正;

(3)确定改正后的电路电流表测量的电流,由题意分析小城又通过改变电流表的位置正确测出了另外两处的电流;结合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和图乙,确定电流表选用的量程,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分析回答;

(4)只通过开关的闭合和断开的变换测得各处电流,可在两个支路上各接入一个开关。

【解答】解:

(1)原电路中,灯与电流表串联后与导线并联,故灯与电流表短路,闭合开关S,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2)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故两灯并联,如下图1所示:

小城改动后电流表所测电流是支路(L1支路)的电流;

(3)小城又通过改变电流表的位置正确测出了另外两处电流值,即干路电流和通过L2的电流,这两处电流表指针均指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故电流表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1A,电流为0.8A,即为干路电流;

测量小灯泡L2的电流时,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0.16A,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16A,

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由此可知通过小灯泡L1的电流为:

0.8A﹣0.16A=0.64A;

(4)只通过开关的闭合和断开的变换测得各处电流,可在两个支路上各接入一个开关(闭合支路开关,测量支中路电流,两个开关同时闭合,测量干路电流),如图2所示:

故答案为:

(1)不偏转;

(2)如图1所示;支路;(3)0.64;0.16;(4)如图2。

【点评】本题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考查电路的连接、电流表的使用和读数、并联电路的规律及实验方案的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