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01727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考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doc

《中考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doc

中考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

  1.比喻:

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作用】:

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例句】: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作用分析】:

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人们美的联想。

  2.拟人:

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作用】:

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用分析】:

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3.夸张:

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作用】:

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例句】: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

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

  4.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

  【作用】:

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

  【例句】:

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作用分析】:

具体描绘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受,渲染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痛苦、无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5.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作用】:

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

  【例句】: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

描写了冬季北国气候严寒,冰雪覆盖的壮阔景色,读起来音调铿锵,节奏明快,更增强了表现力。

  6.反复:

根据表达的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一种修辞方法。

包括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作用】:

可以强调突出某一事物,表达绵绵不断的情思或加强语气,突出感情。

  【例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作用分析】:

“盼望着”一个短语连续反复,表现对春的喜爱,盼望春天早日到来的急切心情。

  7.设问:

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修辞方法。

  【作用】:

可以突出文章的重点,增强语言气势,引起读者注意,发人深思,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论理;同时可使行文有波澜,达到生动、不呆板的效果。

  【例句】: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作用分析】:

这个设问突出强调了来的是出使宫市的太监,写出他们骄横的神态

  8.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

它的特点是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否定的内容;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

  【作用】:

增强语言气势,可以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强,不容置疑,语感强,富有感染力。

  【例句】:

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作用分析】:

在记叙了志愿战士的英雄事迹之后,用这两个反问句抒发自己的感情,赞扬志愿军战士的英雄行为。

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启发读者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