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1753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docx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docx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下面是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精选

  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

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更为重要的是,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

这种状况,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发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状况良好,但初中教育问题明显。

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的在校率就大幅度下降了,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这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是严重不相符合的。

因此,如何在留守儿童中加强和巩固初中教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数量达到1980多万人。

农村留守儿童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

为了掌握这些状况的现状,寻求更多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议,我利用暑假在临近的各乡村对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实践。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在调查中发现有近68%的留守儿童与其祖父母住在一起,11%与其亲戚住在一起,还有21%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住在一起。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43%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监护人之间存在着矛盾,其中54%的留守儿童在处理矛盾时采取闷不吭声的态度,只有22%选择向父母诉苦。

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只有43%的留守儿童对自己的父母外出打工持担心态度的,有49%的留守儿童觉得父母不在身边自己缺少安全感的。

在调查中,只有不到70%的留守儿童觉得社会对自己是关心的,超过1%的留守儿童觉得这个社会对自己一点都不关心。

  

(二)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留和心理状况

  家境好一点的留守儿童,被送到了当地的寄宿学校,有相对安定的学习环境。

与祖父母住在一起的留守儿童,虽然在生活上能够有所照顾,但是在学习上,年迈的爷爷奶奶给予不了任何辅导。

在调问卷查中,49%的留守儿童遇到学习问题时,采取向老师求助,自己解决的人数只占到25%。

只有46%的留守儿童在周末学习,玩的人数达到14%。

在学校学习态度好的留守儿童只有48%,35%的同学写作业是出于老师的要求。

在被调查的100名留守儿童中,有77%的留守儿童除了在学校学习外,没有其他的学习途径了。

  家境好一点的留守儿童,去父母的约束后,往往容易受到祖父母的溺爱,失行为散漫。

一些寄宿在学校的留守儿童,情绪忧郁低落。

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自闭,对他人漠不关心,不接受他人善意关怀等心理。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沟通,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上产生了严重的缺陷。

诸如他们性格孤僻,情感相对冷漠;进取心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差,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等。

68%的留守儿童认为如果政府努力帮助他们,他们的生活将会更好。

  (三)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漏洞,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再加上当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还没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低于其他学生,健康成长状况也令人堪忧。

  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

他们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

还有的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说谎打架,小偷小摸,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录像、游戏,具有破坏性。

  这些都是因为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当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三种方式。

  一是放任型。

由于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心孩子的教育成长问题。

那些接受寄养的人,担心引起误解,影响亲戚、邻里之间的关系,对孩子不敢管理,放任自流;还有少数祖父母也无意对孩子进行约束。

这部分留守家庭中的儿童学习完全靠自觉,生活学习缺乏监督。

  二是溺爱型。

父母一方在家或单亲的家庭,有的经济条件较好,无力关心孩子的思想,便只知道在物质上满足他们,或孩子一生气就顺从他们,导致溺爱。

有的祖父母或寄养家庭认为孩子长期离开父母,缺少父母疼爱,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照顾和关爱,事事依顺着孩子,长时间也会造成对孩子的过分溺爱。

  三是严厉型。

一方在家的父母,往往因为工作繁忙,没有过多的时间关注孩子,当孩子一旦不听话或犯错时,就大声呵斥,动辄打骂;有的祖父母由于思想观念陈旧,以“书是南山竹,不打书不熟”、“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为信条,使用粗暴教育手段。

  因此,这些孩子在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和世界观等方面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亲情缺乏、心态失衡

  71%的留守儿童经常会想念在外打工的父母,14%的留守儿童有时会想念父母。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

这些留守的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差。

90%的留守儿童希望得到同学们的关心,与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

他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不能得到满足,就会在某个特别时期心态异常,出现失常的情况,严重的儿童也出现了偏激的举动。

  

(二)习惯不良、学习较差,教育单调、安全难保

  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行为偏激。

调查中发现34%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监护人的教导,目无学校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撒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发生。

  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临时监护人重养轻教,教育的责任就全部落到了学校的身上,而学校教育是需要家长配合、社会支持的。

然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常常得不到监护人的配合。

如家长会无人参加,学生违纪或者受到侵害后无监护人配合处理。

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

侵害后又无亲人倾诉,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

加上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断点,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三)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暇照顾子女而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给孩子物质和对孩子放任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等陋习,甚至导致了一些“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的产生。

调查中,不想读书,想自己去赚钱的留守儿童占12%,他们并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

  三、当代大学生对留守儿童的认识

  表1对什么是留守儿童的含义认识

知道什么是留守儿童

不知道什么是留守儿童

有点印象,不是很清楚

47%

25%

28%

   政府重视,

作用很大

  政府比较重视,

发挥作用比较大

   政府不太重视,

发挥作用不大

  政府不重视,

根本不发挥作用

7%

22%

63%

8%

  表2政府在关注留守儿童方面发挥的作用

  表3我们是否有必要对留守儿童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和了解

无所谓

非常有必要

没有必要

3%

95%

2%

  表4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因素(多选)

当地经济的落后

政府社会关注不够

孩子缺失亲人的关爱引发的心理问题

其他因素

73%

45%

37%

11%

  从表1我们容易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留守儿童的具体含义的了解程度是令人震惊的,知道什么是留守儿童的人数只占47%。

这一数据不难说明,这个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

有63%的同学认为政府在关注留守儿童这个方面不够重视,发挥作用不大。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通过表3发现绝大多数的同学认为我们有必要对留守儿童进行一些更为深入的思考和了解。

  在回答“您对关注留守儿童有更好的建议吗?

”很多同学认为政府应当完善各种保障制度,增加政府财政对当地教育事业的投入,给予留守儿童亲人般的温暖和实质性的教育;还有一些同学认为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教育设施是解决留守儿童的根本,作为当代有素质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主动取关心、帮助留守儿童;还有一部分同学持只有的观点:

我们得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方面的开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四、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直接影响着部分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未来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最为关注的是有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留守儿童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给予关爱。

  

(一)各级党委、政府应进一步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文规定:

“暂时或永久脱离家庭环境的儿童,或为其最大利益不得在这种环境中继续生活的儿童,应有权得到国家的特别保护和协助。

”当前,要想真正有效地解决关爱“留守儿童”的这样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要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主导作用。

具体建议如下:

  1、各级党委、政府要完善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

  2、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特定的职能机构,负责关爱“留守儿童”的具体工作;

  3、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关爱留守儿童联席会议”制度,综治、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单位应定期通报交流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

  

(二)家庭应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作为家庭,在关爱留守儿童中起着重要作用。

主要做法:

  1、强化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的责任,进一步完善委托监护制度;

  2、家庭要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要强化家庭教育观念及其重要性,家长、特别是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三)学校要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护

  作为学校,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1、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工作机制,负责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上的指导。

  2、要将留守儿童的教育纳入考核班主任工作中,有班主任负责留守儿童的日常思想交流、学习和在校安全情况的监管,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沟通。

  3、要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课程,加强留守儿童精神、心理、生理、行为方面的指导教育,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为农村学校配齐心理教师,让他们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4、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

农村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差,很多甚至没有寄宿条件,这使得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的教育功能无法有效发挥。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的投入,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和各种文体投入,要尽量为不能有效地提供有利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

  (四)社会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

  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迫在眉睫。

要构建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可由老教师、老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等群体构成一张补缺拾遗的监护网络。

有条件的行政村和自然村,都应设立图书室和活动室,让留守儿童有个活动的场所。

要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人员在农村的作用,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关心督促留守儿童的成长,让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全社会的关心对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培育他们健全人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经过这次社会实践发现,目前留守儿童的各种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不过,我们相信只要各级党委、政府能够真正的重视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方位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关护、关心,就能够达到真正关心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一定可以得到保障。

  (五)对关注、关爱留守儿童的倡议

  当代大学生现在缺乏社会责任感。

对社会道德了解不深。

在辽阳,能够参与的社会活动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在以后我们上网看报的时候应该更多的了解社会,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体。

我们从童年走过,烂漫的人生季节他们也应该享有。

我们今后更应关爱他们。

用自己的行动,帮助他们。

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