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结构.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1763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身体的结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身体的结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身体的结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身体的结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身体的结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身体的结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身体的结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身体的结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身体的结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身体的结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身体的结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身体的结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身体的结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身体的结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身体的结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身体的结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身体的结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身体的结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身体的结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身体的结构.docx

《身体的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身体的结构.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身体的结构.docx

身体的结构

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如:

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等等。

2.人体的外部结构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结构特点可以多种感官感觉观察。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应用眼看、触摸、手捏、耳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体会残疾人的不便。

二.教学重点:

1、利用各种方法观察身体的结构;2、了解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是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不是孤立存在的。

三.教学难点:

1.能够应用各种观察方法感觉身体内部的结构存在。

2.通过对气泡图的分析,理解根据功能不同人体还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四.教学准备:

人体结构模型、气泡图、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单元导入:

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观察过哪些动物、植物?

出示蚂蚁图片,回顾蚂蚁的身体结构。

既然我们可以把蚂蚁、蜗牛、蚕宝宝、大树、小草等等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那我们能不能把我们自己——人也作为观察的对象呢?

——引出“我们的身体”。

2、新课导入:

要观察研究我们的身体就应该从了解身体的结构入手。

——引出“身体的结构”课题。

3、观察身体的外形

(1)观察老师的身体,用圆和长方形画出身体的样子。

(2)讨论身体的组成:

头、颈、躯干、四肢。

(3)了解身体的左右对称

4、观察身体的内部结构

(1)我们已经知道的人身体内部有些什么?

(2)通过我们的观察推测身体内部应该有些什么?

(3)观看人身体的模型,知道要精确了解人身体内部的结构必须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人的感官观察存在局限性。

5、身体怎样工作

(1)跳绳活动。

并用用气泡图画出跳绳活动时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这一活动。

(2)读书活动。

并用用气泡图画出读书活动时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这一活动。

(3)系红领巾活动。

用气泡图画出系红领巾人时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这一活动。

(6)对比:

有没有相同的部位在不同的活动都参与了工作。

(7)师:

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在生命活动中各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的。

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8)双手系红领巾和单手系红领巾对比实验,体验左右对称的好处,感觉到人的身体每一部分都有着特殊的功能和作用。

(9)关爱残疾人的情感熏陶

6、如何按人体工作类型划分,人体又可以看成由哪些部分组成?

(运动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消化系统……)

7、拓展:

在这一单元今后的学习中,你们的科学老师将带领大家继续研究一些系统和其他系统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怎样协同工作。

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

黎明九校杨晶

 

[教材剖析]

“身体的结构”是人教版科学四上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的第一课,是整个单元的总起,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人体的结构。

在这一课中,要向学生们介绍关于身体结构划分的不同方式——从身体的外形划分和根据各个部分功能不同划分,引出深入的思考。

观察与体验活动构成了学生活动的主体形式。

本课主要有两个主要活动:

第一个活动:

“观察我们的身体”,学生要通过观察和讨论提出人体从外形上看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有什么特点?

内部有什么?

第二个活动:

“身体怎样工作”,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通过对活动的体验,利用气泡图的方式,把多个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时曾经学习过“观察我们的身体”,对人体的外部结构进行过初步的观察,但并未探讨过人体的内部有什么?

身体结构的不同划分方式等问题。

这些问题是浅显的,探究的途径也是比较简便的,只要方法得当,学生对这些内容会有很高的探究兴趣,也将会由此获得比较丰富的认识,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

过程与方法

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根据观察目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结果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围绕观察和体验活动开展探究学习。

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

以教师的评价语言鼓励、唤醒、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选择有效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对气泡图的分析,理解根据功能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上,我们曾经初步观察过人的身体,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探究身体结构的奥秘。

板书课题:

身体的结构齐读课题。

二.探究活动

(一)身体的外形

1.我们曾经观察过身体的外形,你还记得哪些知识?

我们的身体从外形上来看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谁愿意到前面来给指给大家看。

2.再来继续观察,我们的身体外形有什么特点?

是怎样对称的呢?

A 你能找到人身体的对称轴吗?

谁来指一指?

我们的身体外形就是以这条假想的线为轴左右对称的。

出示相应幻灯片。

 B 这样左右对称的身体结构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

 我们来进行两个比赛,进一步体会对称的身体的好处。

 第一个比赛:

一只手系红领巾和两只手系红领巾比赛。

 他为什么会赢?

 第二个比赛:

一条腿走路和两条腿走路比赛。

  

 C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身体外形不对称的残疾人朋友,他们或者少了一条腿、或者少了一只胳膊,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为什么?

 

3.通过观察身体的外形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

播放幻灯片)

我们知道:

我们的身体从外形上看可以分为:

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我们的身体是对称的,可以让我们在活动的时候更灵活,运动的时候保持平衡,另外对称的身体外形使我们看上去很美。

(二)身体的内部

科学观察必须是有目的,有顺序的,刚刚我们观察了人体的外部,现在该观察什么了呢?

板书:

身体的内部

1.      怎样才能知道身体内部有什么呢?

2.      “解暗箱“游戏。

师出示一个档案袋,里面装半瓶矿泉水,让学生说说怎样才能知道里面有什么?

(生:

看、、摇晃、听、摸、捏)

3.      其实我们的身体就像这个袋子,外面包裹着皮肤,不容易看到里面,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里面有什么呢?

4.      用以上方法在小组内分工合作,了解身体内部有什么?

小组内指定一名同学做好记录。

5.      汇报:

看:

血管(外耳道、咽、瞳孔)

听:

心脏、肠

呼吸:

器管、肺

摸或捏:

肌肉、骨骼、(血管,脉搏的跳动)

学生在汇报的同时,教师准备眼耳鼻手的粘贴图板书。

出示幻灯片讲解:

血管:

遍布于全身各处

心脏:

输送血液

肠:

负责消化的器官,在饥饿时会发出肠鸣声。

气管:

传送气体通道。

肺:

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肌肉:

有伸缩的功能,协助人体运动。

骨骼:

是人体的支架,

注意评价学生的发现是否选择了恰当的方法、是否是真正看到、摸到、听到和感受到的,要把想象到的和真正观察到的区分开。

6.      小结:

通过看、听、摸、捏、呼吸感受等方法我们知道人体内部结构非常复杂。

身体表面是皮肤,皮肤下面是肌肉,肌肉下面是骨骼,里面包裹着内脏器官。

这么一个复杂的系统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

下面我们来研究身体的工作。

(三)身体的工作

1.      首先我们要通过一个活动来研究。

咱们班谁最会跳绳,请你到前面来跳绳。

同学们要仔细观察我们的身体有哪些部分参与了跳绳活动,你自己也要注意感受身体哪些部位参与了跳绳活动?

是怎么参与的?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贴气泡。

在跳绳活动中手、脚、胳膊、腿、心脏、肺、脑都参与了跳绳活动,(边说边连线,形成气泡图)这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气泡图。

在这个图中以“跳绳”为中心词,把与中心词有关联的、联系最紧密的内容填写在它周围的气泡中,就形成了气泡图。

2.      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气泡图,现在在小组内确定一个活动,最好是能够在课堂上完成的活动,注意辨析哪些身体部位参与了这个活动,共同完成气泡图。

学生活动。

3.      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

(指两个小组到前面汇报,他们的气泡图贴在黑板上。

)说一说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这个活动,是怎样参与活动的?

如:

写字——手、眼、脑、心脏、肺

玩溜溜球——手、胳膊、眼、脑、心脏、肺

跑步——胳膊、腿、脚、心脏、脑、肺

4.      仔细观察这些气泡图,你发现了什么?

(同一个活动需要身体多个部位共同参与完成;在不同的活动中有相同的身体部位参与了活动。

比如:

大脑,大脑在不同的活动中是负责什么的?

——指挥人体工作

肺,肺在不同的活动中是份额则什么的?

——呼吸

胳膊、腿、手、脚——运动

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胃、肠——负责消化的器官

按照身体各部分的功能不同,也可以说按各部分的工作类型来分,身体的结构还可以怎样划分?

有负责运动的器官、有负责呼吸的器官、有负责血液循环的器官、有负责消化的器官、有负责指挥协调各部分的器官。

板书——功能:

消化、呼吸、血液循环、运动、神经

5.      以上这些身体构造各有分工,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人体的一系列活动。

三.总结归纳

在今天的科学课上,你有哪些收获呢?

1.知识方面:

身体结构划分的两种方式

2.学习方法:

气泡图(气泡图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今后的科学课中或者其他学科的学习中都可以使用)根据观察目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3.情感态度:

科学观察要认真,合作要讲究方法,有分工,有合作。

能够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结果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四.拓展

在今后的科学课上,我们会陆续学习到身体各部分器官是如何分工合作的,请同学们课后查阅有关资料

五.板书设计

身体的结构

一.         身体的外形三.身体的工作

气泡图

气泡图

气泡图

气泡图

二.         身体的内部

看:

血管

听:

心脏、肠

呼吸:

气管、肺

摸或捏:

肌肉、骨骼

 

《观察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2009年02月25日16:

52

一、教学目标: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2、  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

3、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4、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5、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6、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二、教学重点:

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四、教学准备:

一人体轮廓图、一书包、一盛水塑料袋、一钳子、一表。

五、过程:

(一)引入:

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特点有关

师:

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很聪明,知道好多问题的答案。

今天老师就想考考大家,比比谁知道得多。

1、我们都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

(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伪装来保护自己)

2、老鹰为什么能抓住机灵的老鼠?

(老鹰有坚硬而带弯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捉老鼠)

3、啄木鸟为什么能吃到树干中的害虫?

(啄木鸟的嘴尖尖的适合啄食隐藏在树干中的虫子,爪子两趾在前两趾在后,适于抓住树干)

师:

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那你知道人有哪些本领吗?

人为什么有这样的本领呢?

今天我们就来观察我们的身体。

(二)观察人的身体

1、观察身体的外形

请同学们看老师,回答:

从表面看,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让学生观察到人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部分外,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把这些大的部分再划分为小的部分。

如躯干部还可以可以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

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师:

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

这里要求学生具体说出怎样对称。

通过讨论,学生明确:

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

师:

(一人体轮廓图,有对称轴)老师这有一幅人体轮廓图,老师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了一条线,老师沿这条线对折,人体的左右两部分完全重合,我们就说人体的左右两部分是对称的。

我们正常人的身体左右都是对称的。

(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

师:

那人的身体为什么要对称呢?

这种对称的结构在什么好处呢?

让我们共同在活动中来体验一下。

活动1:

师:

假如自己只有一只眼睛了,不左右对称了。

闭上一只眼睛,头不许动,用剩下的一只眼睛看,看你能看到多大范围?

再用两只眼睛看,看看看到有范围有多大?

说说你的感觉。

(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两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得准确)眼睛对称好不好?

活动2:

师:

请同学们解下红领巾,现在假如你只有一只手了,左右不对称了,请你把红领巾系好。

嘴还是有的,可以用嘴帮忙。

好,停。

现在请你用两只手把红领巾系好。

说说你的体会。

(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手左右对称好不好?

师:

通过以上活动,你有感觉我们的身体对称好还是不对称好?

师:

是的,我们身体左右对称有很多的优越性。

3、观察身体的内部

教师用解暗箱的游戏引入

师:

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的推测能力准不准?

要求:

不许你看,你能想办法推测出里边是什么吗?

1、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一个塑料瓶,瓶里装半瓶水

师:

这里边是什么?

你怎么知道的?

(摸着像瓶,然后一摇,听到声音了,判断里边是水)

2、  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钳子

师:

谁再来判断一下这个?

你是怎么知道的?

(摸出来的)

3、  谁还想猜?

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表

师:

说说是什么?

是怎么猜出来的?

师:

其实我们身体的皮肤就好比刚才那个书包,书包挡住我们的视线,我们看不到书包里装的东西。

同样,我们的身体由皮肤包裹着,我们也看不见到里面有什么,但我们可以利用刚才的推测方法,如摸、捏、听等来推测。

那现在就让我们想办法推测一下我们的身体内部有什么吧。

师:

谁来说说?

(①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

②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

③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

④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

⑤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

⑥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

⑦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

师:

现在让我们一起综合想象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样的吧。

身体最外面的是(),皮肤下面是(),肌肉下面是(),好多骨头连在一起组成骨骼,骨骼里包着()。

(三)课堂小结:

现在老师要考考同学们的记忆力。

通过学习本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课的延伸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直立行走是我们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去后能上网的同学可以查阅一下资料,了解一下我们人体具备什么样的结构特点,才能直立行走呢?

板书设计:

观察我们的身体

躯干

四肢

 

《身体的结构》教学实录

 学习目标: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2、能够应用眼看、触摸、手捏、耳听等观察方法感觉身体内部的结构存在。

3、身体的工作是由各个部位共同完成的。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了解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的。

2、身体的工作是由各个部位共同完成的。

学习难点:

1、观察身体的内部器官。

2、做好观察记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观察记录卡、气泡图、跳绳、牛皮纸口袋。

二、教学目标:

1、能提出认识人体的一些方法,通过观察、听、触摸等方法获取有关人体的信息;学习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探究结果。

学习观察记录事实及进行交流。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人体内部构造、一些器官的位置作出猜想。

2、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关心、爱护残疾人。

3、引导学生认识人体的外部组成,人体的一些内部结构。

三、教学准备:

教师:

人体基本结构图

学生:

放大镜、尺子、纸筒、细长纸条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师:

老师知道你们对动物比较有研究,因此想在上课之前先来考考你们,有没有信心?

生:

有(齐)

师:

好!

那么谁来说一说,大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生:

它的鼻子可以卷东西。

生:

鼻子可以吸水,给自己洗澡。

师:

讲得不错,那么狗呢?

生:

狗的鼻子很灵。

生:

嗅觉很灵敏。

师:

小鸟呢?

生:

小鸟会飞。

师:

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它们为什么会有这些本领呢?

生:

是因为小鸟有翅膀。

师:

那另外两种动物呢?

生:

是因为它们的鼻子。

师:

翅膀、鼻子就是它们的——?

生:

身体(齐)。

(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物来引入新课,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

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有密切的关系!

(板书:

身体)动物有特殊本领,我们人有没有,谁来说一说?

生:

会学习。

生:

会吃饭。

(笑)

生:

能思考。

生:

会劳动,会做东西。

生:

会说话。

师:

对,这些都是我们人类的本领,那么这些本领又和什么有关呢?

生:

我们的身体。

师:

对,和我们的身体有关。

(板书:

我们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我们的身体(板书:

观察)。

   2、观察身体外部

师:

现在我们就先来观察一下身体的外部好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互相观察小组成员的身体,看看我们的身体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又是怎样的?

学生观察讨论,教师在各个四人小组间巡回指导并适时参与讨论。

(把自己或同伴的身体作为认识的对象,使学生易于接受。

师:

谁来说说看,我们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

我们的身体由头、手、脚组成。

师:

很好,不过你的说法老师要矫正一下,我们学习科学,就要采用科学的说法和概念。

手再加上手臂我们应称为上肢,脚再加上大小腿我们可以合称为下肢。

(板书:

上肢、下肢、头

师:

我们的身体完整了吗?

生(用手比化自己的躯干部分):

不完整,还有我们的身体。

师:

有谁知道身体的这部分应该怎么称呼?

生:

躯干!

师:

你真棒!

(板书:

躯干)

师:

还有吗?

生:

还有头颈。

师:

你观察的真仔细!

(板书:

头颈)

师(出示人体基本结构图):

我们的身体由头、颈、躯干、上肢和下肢四部分组成。

生:

老师,还可以说成由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

师:

说得很好。

上肢和下肢我们可以合称为四肢。

因此,我们的身体也可以说成是由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

(板书:

四肢)

师:

大家在我们身体的各部分还观察到了什么?

生:

她头上的头发很长。

生:

她的耳朵很大。

生:

她的手指甲很长。

生:

用手指在手上按一下,会出现一个小洞,然后很快这个小洞就会没有。

师:

好,大家有没有听清楚他的发现。

生:

(点头)

师:

我们一起来按按看,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

生:

用手指按,会凹进去。

师:

对,用手按,出现的不是什么小洞而应该说是凹进去了。

那你们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生:

说明皮肤有弹性。

生:

里面的肉也有弹性。

师:

对,说得很好。

同学们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

他脸上有一粒粒的痣。

生:

他脸上有白白的一块一块的。

生:

他笑起来的时候,眼睛会眯成一条线。

师:

你们所讲的眼睛、痣、耳朵都在身体的哪一部分?

生:

头上。

……

(在对身体的整体进行观察后,让学生对某一方面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深入研究。

师(指人体基本结构图):

如果从头顶开始,沿着鼻子向下,画一条直线,把身体分成两半,你有什么发现?

生:

两边差不多。

生:

身体的左右是一样的。

(身体外部特点的观察内容很多,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选择左右对成作为观察点,方便活动的开展。

师:

对,这是人体的均衡对称性(板书:

均衡对称性)。

如果少了这种对称,那就成了——?

生:

残疾人。

生:

那人就不完整了。

师:

你知道那些人会有什么苦难吗?

生:

不能干活了。

生:

走路要用轮椅。

生:

听不见也看不见。

师:

下面我们就来体验一下他们的感受吧。

请小朋友们拿出课前发下的纸条,请你打个结。

生(迷惑不解):

这是干什么呀?

(学生很容易的打完了结)

师:

有什么感觉

生:

太容易了。

师:

好,现在请你把一只手插到你的口袋里,用一只手来打结,老师给你三秒钟时间。

准备,开始!

(生打结,部分摇头)

师:

一!

二!

三!

停!

(生议论纷纷)

师:

好,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

太难打了。

生:

指头都拿不住了。

师:

可是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却只能象刚才那样不能拥有完整的身体,如果你遇到他们你会做什么呢?

生:

要去帮助他们!

生:

要关心他们!

(爱护生命,关心弱者。

3、观察身体内部

师: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知道了身体的外部情况,下面我们来观察身体的内部。

可是我们身体的外面被皮肤包围着,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观察身体的内部吗?

生:

用手摸。

生:

用耳朵听。

生(举纸筒):

还可以用它!

生:

我用手捏,可以捏到里面的骨头。

(在活动前先渗透观察的方法。

师:

下面我们就来观察身体的内部。

四人小组试一试,你们用什么方法观察到了身体内部的什么?

(学生四人小组观察讨论,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师:

谁来说说看?

生:

用手模摸胸口,会感到里面在跳。

师:

谁还来补充补充?

生:

这是我们的心脏在跳。

生:

里面有血管,外面看是蓝蓝的。

生:

用手摸硬硬的,里面有骨头。

生:

用手捏住手指,捏住的地方变白,上面变红。

师:

是吗,我们大家来试试看!

(生捏手指)

师:

谁来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

因为血液是流动的,捏住后,上面的血流不下来,所以就变红了。

师:

那么变白又是怎么回事?

生:

因为捏住后,这里的血被挤到其他地方去了。

所以变白了。

师:

说得很好。

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

(用手按着手腕)这里也会跳。

师:

大家摸摸看。

(生摸)

师:

这是你们的脉搏。

……

师:

你们的发现真了不起。

这样好了,我们今天既观察了身体的外部,又观察了身体的内部,小朋友们就把你的观察所得用画画下来,看谁画得又多又准确。

(生画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

谁来把你的成果来展示一下。

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作简单介绍。

(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回顾整理课堂的所学所得。

师: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靠自己的观察发现了自己身体上的许多秘密并且用画画了下来,下课以后你去查查资料,看看书上是怎么介绍你今天的发现的,关于我们的身体你还有什么没发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