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节日习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1840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国的节日习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法国的节日习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法国的节日习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法国的节日习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法国的节日习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法国的节日习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法国的节日习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国的节日习俗.docx

《法国的节日习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国的节日习俗.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法国的节日习俗.docx

法国的节日习俗

法国的节日习俗

  篇一:

法国节日  1.国王节Fêtedesrois  国王节又称三圣节,时间是在新年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这是属于法国人特有的节日,这一天家人或朋友会聚集在一起,分享国王饼为新的一年祈福,而饼中藏着一个小皇冠,吃到小皇冠的人就是今年幸运儿,宴会上他就是今日的国王,享有国王般的权利。

  国王饼中藏小皇冠的意义,就像北方人新年吃饺子时在其中藏一枚钱币,是一样的道理,而国王节的欢庆气氛就靠这一类戏闹的气氛建立起来。

现在这一天吃国王饼,颇有举国同欢的意味,一些政治人物还会在第二天大声宣布他吃到里面的皇冠了。

吃到后幸运不幸运是一回事,依照法国人的热情,吃到国王皇冠者,会先被大家拥抱热烈亲吻一番倒是真的。

国王饼的历史起源有2种不同说法:

一个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庆祝农神节,这一天庆宴中选出一位神的代表通常是由最年轻的男孩当任,在庆典宴会中享有国王的权利,可以尽情的吃喝享受被服侍的特权,而当最后一道甜点用完后,这一位临时国王就退位了。

  另一个说法是与基督教相关,也较常被使用。

圣经上记载耶稣基督诞生时,三位圣者夜观星相,循着星相在伯利恒的一个马槽中找到圣婴耶稣和圣母玛丽亚。

而为纪念这三位圣者而有这一个节日,所以国王节又被称之为三圣节。

  时至今日,国王饼对于法国人的意义,比较像一种欢乐戏闹的放假日子,庆典和宗教意义都退位,重点放在吃到皇冠的幸运这件事上。

而皇冠也有各种替代方式,如戒指、小瓷像、金币、马赛克制作的小玩意等,而一些贵族家庭还会放入一枚家徽象征幸运,现在也有放一张纸条的,这可能是因为怕那些硬东西蹦断了牙。

  国王饼的最佳口感是既酥脆同时又入口即融,这靠的是大量奶油的运用,同时这时期法国是冬季,所以多一些奶油还有保暖作用。

而吃国王饼搭配的酒最好是香槟或是各种香甜酒。

  2.母亲节Fêtedesmères  母亲节在法国由来已久。

早在1806年,拿破仑就决定设立母亲节。

1918年6月16日,里  昂举行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母亲节庆祝活动。

1950年5月24日,当时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总统樊尚·奥里奥尔签署的法案生效,“母亲节”正式成为一个节日。

  与大多数国家的母亲节比起来,法国的母亲节有些特别,因为法国的母亲节日期不是5月的第二个周日,而是最后一个周日,如果正好赶上圣灵降临节,那就推迟到6月的第一个周日。

  从5月初开始,巴黎的大街小巷就弥漫着浓浓的母亲节气氛。

服装店、首饰店、糕点店纷纷推出了母亲节产品;报纸、杂志用大篇幅介绍新颖的母亲节礼物;不少站举办母亲节诗歌比赛,让子女把对母亲的爱表达出来。

送给妈妈的礼物五花八门,有的送件妈妈喜欢的首饰,有的打算送传统的鲜花加巧克力,有的则为父母报了旅行团外出游玩。

  3.复活节Paques  这是耶稣复活与春天到来相交的基督教重大节日。

传说中,几个流浪者从罗马飞来,途经法兰西上空,扔下了巧克力蛋,让孩子们在花园里(或在他们的餐盘里!

)欣喜地找到它们……在今天已政教分离的法国,四月天最大的节庆,仍要以宗教色彩浓厚的复活节为首。

就算法国笃信天主教的教徒已日趋锐减,每年的四月仍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日子之一,因为复活节假期lavacancedePaques可是长达两周之久呢!

复活节除了可以尽情享受各式各样的巧克力蛋以外,法国妈妈们也开始摩拳擦掌准备丰盛的复活节大餐,好迎接家庭大团圆的好时光。

  复活节的由来  在欧洲,复活节Paques乃仅次于圣诞节的大节庆,是最古老最有意义的基督教与天主教的节日,顾名思义为要纪念基督的复活。

因为古犹太人是采用阴历,每年庆祝的复活节乃于春分(3月21日)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若月圆当天刚好是星期日,复活节则推迟一星期。

因此,复活节可能在阳历中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

  据圣经记载,耶稣基督被其门徒犹大出卖,应犹太人要求被罗马兵丁钉死在十字架上,临死前曾预言三日后必复活。

果然在第三日,耶稣复活了!

按圣经的解释,耶稣基督乃道成肉身的圣子,来世上为要赎世人的罪,成为世人的代罪羔羊,这也是为什么复活节据要如此  重要的意义了!

然而,随着时间的洗涤,复活节的宗教意义越趋被淡忘,今天在法国,复活节俨然已被视为合家团聚的欢乐节庆之一。

  复活节的彩色蛋  根据习俗,复活节前夕,小朋友们会给鸡蛋着色打扮一番,装满家中的复活节篮子。

这些蛋有是煮熟的水煮蛋,有的则只是空空的蛋壳。

  原来,自十二世纪起,欧洲许多国家人民开始有互相赠送复活蛋的习俗。

平民间互送的复活蛋非常的朴素,仅仅将煮熟的水煮蛋涂成红色并让神父祝圣过。

有钱人的复活蛋可就不同了,用多彩的颜料为蛋壳做美丽的雕饰,让复活蛋看起来更是喜气洋洋。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laRenaissance,复活蛋的习俗更正式进入了法国皇室中,普通的鸡蛋更被黄金蛋取代,并加有珍贵的宝石做装饰。

自十六世纪起,复活蛋里也开始藏有小惊喜。

据说法王路易十五LouisXV送给其爱慕的巴丽夫人的复活蛋,里头就藏有一个丘比特的小雕像呢!

  在欧洲,有人认为互赠复活蛋的传统乃与四旬斋Careme(复活节前40天)的守斋息息相关。

原来,在长达40天的守斋期后,往往会有大量的鸡蛋库存,才会有相互赠送鸡蛋送的习俗。

也有人认为,蛋乃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及新生命的诞生,并象征着耶稣从死里复活走出石墓。

  此外,复活节大餐中绝不可缺少的羔羊肉,乃为要纪念成为世人代罪羔羊的耶稣及祂在十字架上留的血。

而在复活节特别烤置的复活节面包,则象征着耶稣是永生的活粮。

另外,四旬斋中被禁食的奶油、乳酪及火腿也都是复活节大餐中最常见的。

  4.狂欢节LeCarnaval  从1月31日至2月17日,尼斯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欢庆舞台。

  大型游行、狂欢游行、掌灯游行;彩车——是欧洲娱乐传媒界的卡通制作专家设计的,彩车——又是尼斯老字辈狂欢之徒制作的;典雅的花车游过土风舞大街(PromenadedesAnglais);乐队,大型晚会,摇滚及技巧音乐会……所有这一切由狂欢节所焕发出的魔力将延续2周多,演绎成一场独一无二的欢庆盛典。

同时狂欢节也为动机的游客提供了一个机会,欣赏”更美的尼斯”。

漫步于”老城”色彩斑斓的窄巷,游历于博物馆之间,听听音乐会,欣赏一场芭蕾舞或舞台剧,浅尝法兰西的美食,也可深酌高卢腹地的美景。

最后,别忘了,在蓝天,阳光,宜人气候的拥抱中深深吸入一口地中海沿岸新鲜的空气。

  5.帝王节在1801年决定的日期,将在每年的一月六日定为帝王节。

以前叫LEGATEAUDESROIS,因为这天国王会送蛋糕并免税收。

现在改叫JOURDESROIS,蛋糕的形式也在延续着,蛋糕叫GALETTE。

根据地区不同,可能是蛋糕也可能是一种叫BRIOCHE的蛋糕。

样子简单,在南部普罗旺斯上面要有一层蜜饯,还有放杏仁的。

在蛋糕里面有一个小陶瓷国王,谁吃到在今天看来更是一种幸运。

  1月6日是法国帝王节。

在糕点铺内,人们纷纷购买甜饼,这种甜饼内含有一种叫蚕豆的小东西。

家中最小的成员,把眼睛蒙上,将甜饼分给大家:

这是JEANE姑姑的,这是爸爸的,这是DESPOYES先生的。

“每人吃甜饼时都避免咬到蚕豆。

吃到蚕豆的人将封为国王(皇后),并挑选他的皇后(国王)。

全家人或朋友们举杯高颂:

“国王干杯,皇后干杯。

”  6.[法国圣蜡节,每年2月2,这是一个宗教及美食的双重节日。

法国的母亲们为孩子煎出薄薄的、像太阳一样金光灿灿的鸡蛋饼。

当她们抖动煎锅,将饼抛向空中时,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恨不得那饼直接掉到自己嘴里。

  圣蜡节是法国的宗教节日,也是饕餮者的节日,每年2月2日,法国的母亲们为孩子煎出薄薄的、像太阳一样金光灿灿的鸡蛋饼。

当她们抖动煎锅,将饼抛向空中时,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恨不得那饼直接掉到自己嘴里。

据说,如果在煎饼时手里握着一枚钱,这一年你就会财运亨通。

  历史  2月2日是圣诞节传统的结束的日子。

人们在这一天将马槽搬走。

根据宗教礼拜仪式,圣蜡节是圣母玛利亚行洁净礼,也是带初生耶稣到主堂瞻礼(lapurificationdelaViergeMarie)的节日。

  从古代开始,2月(法语:

  février,这个词源于拉丁语动词februare,“涤除、洗净”之意)就与“新火”节(feunouveau)关联在一起,与大自然准备走出冬季的净化阶段关联。

白天伴随着复苏的希望日渐增长。

教会将忏悔赎罪的理念与这种异教徒的传统相结合,选择为绿色的大蜡烛(ciergesverts)祝圣,绿色自古以来一直都令人联想到“洗身礼”的概念。

  在马赛(Marseille),圣蜡节保持了所有引人瞩目的特点。

传统上,人们在圣蜡节还要制作油煎鸡蛋薄饼(也称为“可丽饼”),如果希望全年都拥有财富与昌盛,人们在将薄饼抛起来翻面煎时左手还要手持黄金……  篇二:

法国传统节日:

诸圣瞻礼节  法国传统节日:

诸圣瞻礼节  Commesonnoml’indique,laToussaint,chaque1ernovembre,estlafêtede“touslessaints”quel’églisecatholiquehonore.Cen’estpaslacommémorationdesdéfunts,fixéeau2novembre.Cependant,parcequelafêtedelaToussaintestunjourférié,elledonnelieuàlavisitedesfamilles,chrysanthèmesenmain,danslescimetièressurlatombedesleurs.  正如它的名字——诸圣瞻礼节,每年11月1日是“所有圣徒”的节日。

这天并不像11月2日,是为纪念死者而设。

然而,因为作为法定节假日,这天人们会携一束菊花,祭奠已故亲人。

  SignificationdelaToussaint  瞻礼节的意义  Chaque1ernovembre,l’Eglisecatholiquehonoretouslessaints,connusetinconnus.C’estl’occasionpourellederappelerquelasaintetén’estpas?

réservéeàuneélite?

etquetousleshommessontappelésàlasainteté.  每年11月1日,天主教堂会纪念所有的圣徒,无论他们是否为人熟知。

这是为了让人们知道,神圣不仅仅属于精英,每个人都能成为圣贤。

  Le2novembre,commémorationdetouslesdéfunts  11月2日,祭奠逝者  AuMoyen?

ge,onpritl’habitudedecélébrerchaqueannéelacommémorationdetouslesdéfunts.Ainsi,aprèsavoirfêtétouslessaintsle1ernovembre,on  priaitlelendemainpourtouslesdéfunts.  从中世纪开始,人们就有每年纪念逝者的习俗。

因此,在11月1日纪念完圣徒后,人们在第二天会为逝者祈祷。

  Différencierleclimatdesdeuxfêtes  不同的氛围  Danslesédificescatholiques,lesdeuxfêtessedistinguentaussiparlacouleurdesornements.Ilssontdecouleurblanchele1ernovembreetdecouleurviolettele2novembre.  在天主教建筑中,这两个节日被不同的装饰颜色区分开。

11月1日是白色,而11月2日是紫色  篇三:

法国习俗·  评分日期  湘潭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自修课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  (封面)  课程名称__18世纪法国的沙龙文化_专题读书论文(体会)__浅淡法国的文化习俗指导老师杨芳  姓名___崔媛______  学号___2010370622____  班级名称广播电视新闻学  学院名称文学与新闻学院  交阅时间___2012年11月7日  湘潭大学教务处制  浅谈法国文化习俗  一提到法国,我们大多会联想到“时尚”“浪漫”“热情”之类的词。

确实,法国也确实是有资格获得这样的殊荣的。

在这里,我简单从服饰、饮食、礼节和礼貌、婚姻、节日、禁忌等方面来小说一下法国的风俗。

风俗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长期沿袭下来的各种习惯的总和,任何一个民族的风俗都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该民族心理素质的一种反映。

所以通过这几方面,我们将会更深刻的理解法国这个令人神往的国度。

  说起法国,不得不提的是他们的服装。

法国人的时装在世界上是异常出名的。

法国人的时装之所以在世界上出名,一是因为选材丰富、优异,为世界一般服装行业所不及。

二是设计大胆,技术高超。

时装大师们对生活观察深刻,对人们需求敏感,敢于标新立异,是本民族的时装走在世界服装行业的前列。

法国人的时装行业,兴起于中世纪,18世纪以来,名师辈出,其中蜚声法国内外有夏奈尔、卡丹、洛朗、昂加斯、蒙塔拿等。

这些名师的时装各有千秋,各有自己销售市场。

他们出经营时装外,还兼营珠宝首饰,鞋帽领带及各种化妆用品。

此外,为了扩大本民族时装的影响,法国人每年都要在巴黎举行一次国际性的时装展销会。

由于时装的影响,法国人对于社交场合的服饰是很讲究的。

正式场合,男子一般是西装革履,女子除胭脂口红外,一般还得穿长礼服。

谁都不会图省事,而失身份和礼仪。

因此,他们给我们的印象总是那么干净优雅。

  说了穿,现在说一下法国的“吃”。

吃是法国人的人生一大乐事,  他们认为美食不仅是口舌上的享受,更是一种高尚的艺术。

法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16世纪时,法国宫廷饮食已经非常讲究。

17世纪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更是一位著名的美食家。

路易十四当政期间正值法国封建史上的鼎盛时期,也形成了丰盛奢华的餐饮文化。

路易十四热衷于举行热闹喧哗的宫廷晚宴,他认为隆重繁复的餐饮礼仪和丰盛的菜式更能显示帝王的尊严。

路易十五、十六又都被称为“饕餮之徒”,当时的皇室贵族和社会名流也都乐于竞相品尝美酒佳肴。

  法国菜的用餐顺序是:

在上菜之前会有一道面包上来,头菜一般是凉菜或汤。

第二道是浓浓的肉汤、清淡的蔬菜让或鲜美的海鲜汤,法菜中颇为有名的洋葱汤是用洋葱加奶酪和面包片熬制的浓汤。

第三道是细腻、考究的正菜,也是法式菜中最为发挥的一道菜。

正餐里最多是各种排——鸡排、鱼排、牛排、猪排。

最后一道是甜食。

法国名菜数不胜数。

其中以蜗牛、鹅肝酱和奶酪最为人熟悉。

在就餐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是美酒。

主要是葡萄酒和香槟酒,这是法国大餐中的经典之笔。

旧的选择和搭配讲究很多,如:

吃肉饮红葡萄酒,吃鱼饮白葡萄酒等。

  以浪漫著称的法国人生性开朗、诙谐幽默。

他们很重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社教程和中爽朗热情是法国人的一大特色。

法国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大多以握手为礼。

一般是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年长者向年少者先伸手,上级向下级先伸手。

少女通常是向妇女施屈膝礼。

男式同女士握手时,她们可戴着手套,而男士一定要摘下手套。

法国人有耸肩表示高兴的习惯,在同人进行交谈时,喜欢相互  站得近一些,认为这样比较亲切。

  不像我们人,姓名那么简单干脆,法国人的姓名通常由三节组成,依次为名字、母姓、父姓。

如众所周知的法国思想家卢梭,他的全名是让·雅克·卢梭,其中“让”是名字,“雅克”是母亲的姓氏,“卢梭”是父亲的姓氏。

为了方便起见,人们一般只称呼或书写名字与父亲的姓。

  相信很多人或多或少的看过法国的电视剧,剧中结婚的场景相信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们结婚究竟是怎样的呢?

白色是浪漫的法国人的婚礼主色调,无论是礼堂上布置用的鲜花,还是新娘礼服,乃至所有的装饰用品,都以白色为主,从此也可以看出法国人眼中的婚姻应该是纯洁无暇的。

婚礼上,新娘必须准备手工精细、象征健康以及繁荣的柜子作为嫁妆,所以这只柜子又有“希望之匣”的美称,而新人在婚礼上用的杯子也称作“婚礼之杯”。

法国人结婚时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习俗——拍卖新娘的袜带。

还有一点,新郎和新娘在结婚前,都照例向各自的好友举行告别晚会,男方叫“埋葬单身汉生活晚会”,女方称“辞别宴会”。

  我们有春节,元宵节等,法国人的节日也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民众性的节日,一类是宗教性的节日,大部分的节日是有固定日期的,但有的宗教性节日则要随着复活节的变动而变动。

11月1日的诸圣节,相当于的清明节,法国人习惯上在这一天去墓地祭奠失去的亲人,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

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基督教创始人耶稣诞生的日子。

法国北部土哥英市的  “鸡鸣节”。

一般是在春季,节日当天,养鸡人带一只关在木笼里的雄鸡,手拿一根木棍,一大早便聚集在市中心的街道旁,等待世上罕见的“雄鸡啼叫比赛”。

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最后不得不说一下法国人的禁忌,他们最忌讳初次见面时询问对方的年龄,尤其是对女子。

还有一个很普遍的忌讳是不能情人坐13号座位和住13号房间。

城镇的门牌号,也难以见到一个13号,人们往往以12B或14A来代替13号。

法国人还忌讳核桃,认为它是不吉利之物。

这个想必大多人还真不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