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2234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实验二Word文件下载.docx

0.8

1.2

1.5

2.0

吸引大头针的最多数目/枚

8

10

16

25

(1)实验中小丽是通过电磁铁 _________ _来判定其磁性强弱的.

(2)分析第1、2、3次的实验记录,会发现 _________ 相同时, _________ 磁性越强.

(3)分析第 _________ 次的实验记录,会发现 _________ 相同时, _________ 磁性越强.

4.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待测电阻大约为10Ω,请完成如下问题:

(1)画出实验电路图,其测量原理是 _________ .

(2)本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 _________ ,电压表的量程应选 _________ ,在连接电路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处于 _________ 处,且开关应 _________ .

(3)两图中,电压表的读数为 _________ V,电流表的读数为 _________ A,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_________ Ω,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的大小为 _________ Ω.

(4)为了不损坏电流表、电压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应接入 _________ Ω.

5.请你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漫画,究竟小猴和小兔谁分的萝卡重?

简要说明理由.

6.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物重关系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装置做了三次实验,测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1)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g取10N/kg)

(2)如图是某公司的一幅广告宣传画:

一个巨大的滑轮提起一个小皮箱,宣传文字写着“事无大小,必尽全力”.请你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得出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定性关系,并利用这个关系对这幅宣传画发表自己的评述.

7.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提出了一些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

(1)下列A、B、C是小红同学提出的三个猜想,题中已经写出一个,请你帮小红写出另外两个:

猜想A:

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面积有关;

猜想B:

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_________ 有关;

猜想C:

(2)如果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 _________ .

(3)下面是小红同学设计的用U型管压强计研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请你在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1是想验证 _________ 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_________ 的关系;

实验2是想验证 _________ 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_________ 的关系;

实验3是想验证 _________ 相同时,液体向 _________ 的压强都 _________ .

8.妈妈在做菜时问小刚,你知道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少?

(1)小刚想:

花生油是油类,它的密度应该比水小.于是他滴了一滴油在水中,发现油浮在水面上,由此可以证明他的猜想是 _________ 的(填“正确”或“错误”).

(2)到学校后,他做了如下实验:

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为150g,然后将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再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为107.6g,读出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如图所示,最后算出花生油的密度.请你将测得的结果填入下表中.

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花生油的总质量(g)

量筒中花生油的质量(g)

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cm3)

花生油的密度

(g/cm3)

150

107.6

(3)图乙是他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时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 _________ .

9.(2004•济南)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他们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0.89

C

1.02

D

80

E

F

100

G

H

尼龙

I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 .

201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灯L不发光,故障的原因不可能是( B )

(3)排除故障后,当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 0.65 W.

考点:

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

实物的电路连接;

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

实验题;

作图题;

错解分析题。

分析:

(1)根据电路图画实物图,从电源正极开始,依次串联各元件,最后把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

连接过程中,注意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正负接线柱,连接方式.

注意滑动变阻器选择一上一下接线柱,与电路图中接入的部分对应.

(2)假设4个选项正确,会出现什么结果,然后和题目中的条件比较,符合题意的正确,否则错误.

(3)电流表的读数:

确定使用的量程,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知道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根据P=UI计算额定功率.

解答:

解:

(1)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压表选择0~3V量程.

电路电流约为:

I=

=

=0.25A<0.6A,所以电流表使用0~0.6A量程.

电流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滑动变阻器选择一上一下接线柱.

按照电路图,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按照电流方向,依次串联开关、滑动变阻器、灯泡、电流表到电源的负极,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如图.

(2)A、电流表处有断路,电路断路,灯泡不亮.不符合题意.

B、电压表正负接线柱处开路,不影响电路工作,电路中有电流,灯泡发光.符合题意.

C、小灯泡L短路,没有电流从灯泡中通过,灯泡不发光.不符合题意.

D、小灯泡L的灯丝断了,电路断路,灯泡不亮.不符合题意.

(3)电流表使用的0~0.6A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电流为0.26A.

P=UI=2.5V×

0.26A=0.75W.

故答案为:

(1)如图;

(2)B;

(3)0.65.

点评:

无论由实物图画电路图,还是由电路图连接实物图,都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按照电流方向,依次串联各元件,到电源的负极.最后把电压表并联在合适的位置.

如果电路的并联的,从电源正极开始,按照电流方向,先连其中一条支路,找到分点与合点,从分点开始连接另一条支路到合点.最后把电压表并联在合适的位置.

连接过程中,滑动变阻器在电路图和实物图中接入电路的部分要对应.

(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1.178 W;

(2)小灯泡亮度变化规律是 电压越高,灯越亮 ;

(3)除了表格中列出的数据和现象外,你还能发现的问题是 电流越大灯越亮 .

实际功率。

实验题。

(1)得到额定电压下的电流值后,由P=UI计算额定功率.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到亮度与电压的关系.

(3)从表格中还可得到,当电流增大时,亮度也增大.

(1)额定电压3.8V对应的电流为0.31A,额定功率P=UI=3.8V×

0.31A=1.178W.

(2)从表格知,当电压增加时,亮度变亮,故小灯泡亮度变化规律是电压越高,灯越亮.

(3)从表格知,当电压增加时,电流也变大,亮度变亮,故小灯泡亮度变化规律是电流越大,灯越亮.

故本题答案为:

(1)1.178;

(2)电压越高,灯越亮;

(3)电流越大灯越亮.

本题考查了测量灯的电功率的实验中的亮度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及电功率的计算.

(1)实验中小丽是通过电磁铁 吸引大头针的多少 _来判定其磁性强弱的.

(2)分析第1、2、3次的实验记录,会发现 线圈匝数 相同时, 电流越大 磁性越强.

(3)分析第 1、4(或2、5或3、6) 次的实验记录,会发现 电流 相同时, 线圈匝数越多 磁性越强.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1)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多少、是否有铁芯.电流越大、匝数越多、有铁芯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2)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1)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无法用眼睛直接观察,通过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反映磁性的强弱.

(2)实验1、2、3的线圈匝数相同,电流增大,吸引的大头针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3)实验1、4(或2、5或3、6)的电流相同,匝数增多,吸引的大头针越多,电磁铁磁性增强.

故答案为:

(1)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

(2)线圈匝数;

电流越大.

(3)1、4(或2、5或3、6);

电流;

线圈匝数越多.

掌握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如何使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1)画出实验电路图,其测量原理是 R=

 .

(2)本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 0~0.6A ,电压表的量程应选 0~15V ,在连接电路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处于 阻值最大 处,且开关应 断开 .

(3)两图中,电压表的读数为 4.5 V,电流表的读数为 0.5 A,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9 Ω,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的大小为 3 Ω.

(4)为了不损坏电流表、电压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应接入 1 Ω.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欧姆定律的应用。

压轴题。

(1)根据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要求;

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即可画出电路图.其测量原理是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

(2)根据电源电压和待测电阻的阻值即可选择电流表的量程,根据电源电压6V,即可选择电压表的量程.为保护电路和用电器在连接电路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处于阻值最大处,且开关应断开.

(3)根据两个电表所选量程和各自的分度值,有指针所指位置即可读数.由R=

即可求出待测电阻的阻值,根据串联分压的原理和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即可求出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的大小.

(4)根据电流表、电压表所选量程,为了不损坏电流表、电压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应接入1Ω.

(1)根据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要求,画图如下:

其测量原理是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R=

(2)根据电源电压和待测电阻的阻值即可选择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A;

因为电源电压为6V,所以选择电压表的量程0~15V;

为保护电路和用电器在连接电路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处于阻值最大处,且开关应断开.

0~15V;

阻值最大;

断开.

(3)由选择电流压的量程为0~15V,分度值为0.5V,根据指针所指位置,可知U=4.5V;

由选择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A,分度值为;

0.02A,根据指针所指位置,可知I=0.5A;

由I=

得R1=

=9Ω,R2=

=3Ω.

故答案分别为:

4.5;

0.5;

9;

(4)根据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可知:

I最大为0.6,U最大为6V,

则R总=

=10Ω,

又因为待测电阻为9Ω,则滑动变压器最小阻值为10Ω﹣9Ω=1Ω.

1.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电流表的读数方法,欧姆定律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题目难度不大,但步骤繁琐,属于中档题.

杠杆的平衡条件。

应用题。

由图可知,萝卜被支起,处于平衡状态,先确定两边力臂的大小关系,再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两边的重力的大小关系.

答:

萝卜处于平衡状态,由图可知,右侧部分重心离支点O较远,故力臂OB较大,左侧部分重心离支点O较近,故力臂OA较小;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GA×

OA=GB×

OB,左侧萝卜重力GA大、右侧重力GB小,故小猴分的萝卜要重.

用所学的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分萝卜问题,并采用漫画的形式,比较新颖,好题.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应用题;

答案开放型。

(1)总功是动力对滑轮组做的功,W总=FL,有用功是滑轮组直接对物体做的功,

W有=mgS,由此可计算出机械效率η=

×

100%;

(2)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物重越大,效率越高.而图中的滑轮很大,却只提起一个小皮箱,

可知机械效率是很低的.

(1)根据机械效率公式:

W有=mgS=0.1kg×

10N/kg×

0.1m=0.1J;

W总=FL=0.6N×

0.3m=0.18J,

所以效率η=

100%=55.6%.

第一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为55.6%.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物体时,提升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在宣传画中滑轮提升物体,物重很小,机械效率很低,着实是一种浪费.

本题主要考查了滑轮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实验.

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密度 有关;

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方向 有关;

(2)如果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 控制变量法 .

实验1是想验证 液体密度 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液体深度 的关系;

实验2是想验证 液体深度 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液体密度 的关系;

实验3是想验证 液体深度和密度 相同时,液体向 不同方向 的压强都 相等 .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液体的压强可能跟液体的深度、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方向有关,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和方向相同;

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深度和方向相同;

探究液体压强跟方向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和深度都相同.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液体压强的大小采用U型管左右液面差来反映,液面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1)液体压强可能跟液体的深度、密度、方向有关.

(2)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3)实验1:

液体的密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液体的深度不同,U型左右管的液面差不同,压强不同.说明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有关.

实验2:

液体的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U型左右管的液面差不同,压强不同.说明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3:

液体的密度相同,液体的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不同,U型左右管的液面差相同,压强相同.说明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密度;

方向;

(2)控制变量法;

(3)液体密度;

液体深度;

液体密度;

液体密度和深度;

不同方向;

相等.

探究液体压强时,首先进行猜测,然后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来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的深度、密度、方向的关系.

学生要学会利用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这是考查学生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能力.

花生油是油类,它的密度应该比水小.于是他滴了一滴油在水中,发现油浮在水面上,由此可以证明他的猜想是 正确 的(填“正确”或“错误”).

(3)图乙是他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时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 用手直接拿砝码 .

液体密度的测量。

本题是测量液体(花生油)密度,根据可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质量m和体积v,但天平不能直接测量液体的质量,需要两次测量,即间接测量的办法.

(1)油浮在水上说明猜想正确,否则会沉入水底,故答案为:

小刚的猜想正确

(2)花生油的质量m=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150g﹣107.6g=42.4g;

花生油的体积v就是在量筒中的示数54cm3,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面相平;

所以花生油的密度:

ρ=

=0.8g/cm3=0.8×

103kg/m3.

花生油的质量是42.4g;

花生油的体积是54cm3,密度是0.8×

本题是实验探究题,先猜想后验证,练习使用两种测量仪器天平和量筒,掌握正确测量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A 、 B 、 C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A 、 D 、 F 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取任意编号的一种琴弦,调整其松紧程度,用相同的力拨动琴弦,比较音调的高低 .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压轴题;

控制变量法。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题中给出了与音调可能有关的因素:

长度、横截面积、材料;

在解决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