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2300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4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

 

一、目的

1.通过定期评估,识别并消除精装修项目风险。

2.通过对质量缺陷和管理风险的整改措施的跟踪和落实,持续提升精装修项目工程质量标准和观感,消除客户投诉隐患。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所有已进入精装修施工且尚未完成交付的项目。

三、取样总则

1.真实原则:

测量数据应反映项目的真实质量,避免为了片面提高实测指标,过度修补或做表面文章,实测取点时应规避相应部位,并对修补方案合理性进行检查。

2.计算说明:

(1)精装修项目完成涂饰第一遍腻子按装饰工程[0,4]mm标准进行实测;

四、操作细则

1.涂饰工程

1.2表面平整度(涂饰工程)

1.2.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涂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评判标准:

腻子已打磨或已上面漆为[0,3]mm;腻子未打磨为[0,4]mm。

1.2.3测量工具:

2米靠尺、楔形塞尺。

1.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

(2)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选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2次测量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则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同时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2次;这5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4)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在各洞口45度斜交叉各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1.2.5示例:

 

1.3墙面垂直度(涂饰工程)

1.3.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涂饰墙体垂直的程度。

评判标准:

腻子已打磨或已上面漆为[0,3]mm;腻子未打磨为[0,4]mm。

1.3.2测量工具:

2米靠尺。

1.3.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门洞口墙体垂直度为必测项。

测量值主要反映涂饰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柱子突出部位。

(2)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这3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1.3.4示例:

 

1.4顶棚(吊顶)水平度(涂饰工程)

1.4.1指标说明:

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顶棚(吊顶)的平整程度。

评判标准:

[0,10]mm。

1.4.2测量工具:

激光扫平仪、塔尺。

1.4.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每户抽选1块顶板。

(2)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

同一实测区距顶棚天花线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分别测量顶棚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

以最高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高点之间的差值,偏差值≤10mm时,该实测点合格;偏差值﹥10mm时,该实测点不合格。

每间房间顶棚的5个检查数据作为5个样本点数,每超标一个点,记录为一个不合格点。

1.4.4示例:

 

1.5阴阳角(涂饰工程)

1.5.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涂饰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

评判标准:

腻子已打磨或已上面漆为[0,3]mm;腻子未打磨为[0,4]mm。

1.5.2测量工具:

阴阳角尺。

1.5.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

(2)在同一个墙面阴角或阳角部位,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位置分别测量1次。

这2次实测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00

1200

第一尺

第二尺

阴阳角测量示意

1.5.4示例:

 

1.6净高

1.6.1指标说明:

综合反映同一房间室内净高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程度。

评判标准:

[-20,20]mm。

1.6.2测量工具:

5米钢卷尺、激光测距仪。

1.6.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每户实测1个功能房间。

(2)实测前,所选套房必须完成地面找平层施工。

同时还需了解所选套房的各房间结构楼板的设计厚度和建筑构造做法厚度等。

(3)各房间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附近各选取1点(避开吊顶位),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测量出找平层地面与天花顶板间的5个垂直距离,即当前施工阶段5个室内净高实测值。

(4)用图纸设计层高值减去结构楼板和地面找平层施工设计厚度值,作为判断该房间当前施工阶段设计理论室内净高值。

5个实测值与设计值对比产生的偏差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1.6.4示例:

 

1.7房间开间/进深偏差

1.7.1指标说明:

选用同一房间内开间、进深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

评判标准:

[-10,10]mm。

1.7.2测量工具:

5米钢卷尺、激光测距仪。

1.7.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个功能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分别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5个功能房间的10个实测区。

(2)同一实测区内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各得到两个实测值,比较两个实测值与图纸设计尺寸,找出偏差的最大值,其小于等于10mm时合格;大于10mm时不合格。

1.7.4示例:

 

1.8窗框内侧与墙面内侧大小头偏差

1.8.1指标说明:

反映窗内侧墙体厚度偏差大小的程度,避免出现大小头现象,影响交付观感。

评判标准:

[0,5]mm。

1.8.2测量工具:

5米钢卷尺。

1.8.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任一窗都可以作为一个实测区,每户3个测区,累计15个计算点。

(2)实测时窗框测量部位需完成抹灰或装饰收口。

(3)平窗框内侧墙体,在窗框侧面中部各测量2次墙体厚度和沿着竖向窗框尽量在顶端位置测量1次墙体厚度。

这3次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外墙凸窗框内侧墙体,沿着与内墙面垂直方向,分别测量凸窗台面两端头部位窗框与内墙抹灰完成面之间的距离。

2个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1.8.4示例:

 

1.9户内门洞尺寸偏差

1.9.1指标说明:

反映户内门洞尺寸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程度,避免出现“大小头”现象。

评判标准:

高、宽±10mm;厚度±5mm;

1.9.2测量工具:

激光测距仪、5米钢卷尺。

1.9.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户实测3个点,累计15个计算点。

(2)实测前需了解所选套房各户内门洞口尺寸。

实测前户内门洞口侧面需完成抹灰收口和地面找平层施工,以确保实测值的准确性。

(3)实测最好在施工完地面找平层后,同一个户内门洞口尺寸沿宽度、高度各测2次。

若地面找平层未做,就只能检测户内门洞口宽度2次。

宽度和高度的2个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该户内门洞口尺寸高、宽偏差的2个实测值。

每一组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1.9.4示例:

 

1.10房间方正度

1.10.1指标说明:

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内同一垂直面的墙面与房间方正度控制线之间距离的偏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方正程度。

评判标准:

≤10mm。

1.10.2测量工具:

5米钢卷尺、激光扫平仪。

1.10.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距墙体30-60cm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

(2)同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5个实测区。

(3)在同一测区内,实测前需用5米卷尺或激光扫平仪对弹出的两条方正度控制线进行校核,无误后采用激光扫平仪打出十字线,沿墙长度方向分别测量2个位置(两端)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如果现场找不到控制线,可以一面带窗墙面为基准,用仪器引出两条辅助方正控制线)。

选取2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1.10.4示例:

 

1.11地面表面平整度

1.11.1指标说明:

反映找平层地面表面平整程度。

评判标准:

(0,3)mm。

1.11.2测量工具:

2米靠尺、楔形塞尺。

1.11.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户实测5个点。

(2)任选同一功能房间地面的2个对角区域,按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测量2次,加上房间中部区域测量一次,共测量3次。

客/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

(3)同一功能房间内的3或4个地面平整度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或4个计算点。

1.11.4示例:

 

1.12地面水平度

1.12.1指标说明:

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房间找平层地面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与同一水平线距离之间差值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找平层地面水平程度。

评判标准:

[0,10]mm。

1.12.2测量工具:

激光扫平仪、塔尺。

1.12.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户抽选1个测区。

(2)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

同一实测区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以内各选取1点,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分别测量找平层地面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

检查点与检查点相对高差在10mm以上视为超标。

每间房间地面的5个检查数据作为5个样本点数,每超标一个点,记录为一个不合格点。

合格率的计算按以下方式:

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

偏差值≤10mm时,该实测点合格;偏差值﹥10mm时,该实测点不合格;同一测区5个实测点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1.12.4示例:

 

1.13空鼓(涂饰工程)

1.13.1指标说明:

反映户内墙体涂饰面空鼓的程度。

评判标准:

无空鼓。

1.13.2检查工具:

空鼓锤。

1.13.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

所选户型内每一自然间1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

每一自然间内所有墙体全检。

1个实测区取1个实测值。

1个实测值作为1个合格率计算点。

累计30个实测区。

(2)合格标准:

户内墙体涂饰工程完成后,墙面无空鼓。

(3)测量方法:

同一实测区通过空鼓锤敲击检查所有墙体涂饰面的空鼓。

(4)数据记录:

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

1.13.4示例:

(共1户、15个测区、15个实测点)

1.14裂缝(涂饰工程)

1.14.1指标说明:

反映户内墙体涂饰面裂缝的程度。

评判标准:

无裂缝。

1.14.2测量工具:

目测。

1.14.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

所选户型内每一自然间1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

每一自然间内所有墙体全检。

1个实测区取1个实测值。

1个实测值作为1个合格率计算点。

累计30个实测区。

(2)合格标准:

户内墙体涂饰工程完成后,墙面无裂缝。

(3)测量方法:

同一实测区通过目测检查所有墙体涂饰面的裂缝。

(4)数据记录:

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

1.14.4示例:

(共1户、15个测区、15个实测点)

1.15表面及粘结(涂料工程)

1.15.1评判标准:

表面无泛碱、咬色、流坠、疙瘩、砂眼、刷纹;涂饰均匀、粘结牢固,无漏涂、透底、起皮、掉粉。

1.15.2数据记录:

全屋,距墙面1.5m正视观察,每面墙为1个测区,累计30个测区。

2.墙面饰面砖工程

2.1基本原则

2.1.1每个标段随机抽选5套房且最新工作面不少于2套房。

2.1.2所选2套房的检测指标为:

表面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裂缝/空鼓。

2.2表面平整度(墙面饰面砖工程)

2.2.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饰面砖墙体表面平整程度,评判标准:

[0,3]mm。

2.2.2测量工具:

2米靠尺、楔形塞尺。

2.2.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套房内厨房、卫生间、阳台或露台的同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每户实测2个点。

(2)各墙面顶部或根部4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

2次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2.2.4示例:

 

2.3墙面垂直度(墙面饰面砖工程)

2.3.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饰面砖墙体垂直的程度。

评判标准:

[0,2]mm。

2.3.2测量工具:

2米靠尺。

2.3.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套房内厨房、卫生间、阳台或露台的同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每户实测2个点。

(2)实测值主要反映饰面砖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柱子突出部位。

(3)每一个实测区测量2个点,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2.3.4示例:

 

2.4阴阳角(墙面饰面砖工程)

2.4.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饰面砖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

评判标准:

[0,3]mm。

2.4.2测量工具:

阴阳角尺。

2.4.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厨房、卫生间、阳台、露台的每一个阴角或阳角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每户实测4个点。

(2)一个阴角或阳角为1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按300mm、1500mm分别测量1次。

这2次测量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2.4.1示例:

 

2.5裂缝/空鼓(墙面饰面砖工程)

2.5.1指标说明:

反映户内厨房、卫生间等墙面饰面砖工程裂缝/空鼓的程度。

2.5.2测量工具:

目测、空鼓锤。

2.5.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

所选户型内每一自然间1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

每一自然间内所有墙体全检。

1个实测区取1个实测值。

1个实测值作为1个合格率计算点。

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每户实测2个点。

(2)合格标准:

饰面砖墙面无裂缝、空鼓。

(3)测量方法:

实测时,需完成贴砖工程。

通过目测检查裂缝,空鼓锤敲击检查空鼓。

(4)数据记录:

所选同一实测区只要发现有1条裂缝或通过空鼓锤敲击发现有1处空鼓就可以认为该实测区的1个实测点不合格。

反之,则该实测区1个实测点为合格。

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

2.5.4示例:

(共1户、10个测区、10个实测点)

3.地面饰面砖工程

3.2地面平整度(地面饰面砖工程)

3.2.1指标说明:

反映饰面砖地面平整程度。

评判标准:

[0,3]mm。

3.2.2测量工具:

2米靠尺、楔形塞尺。

3.2.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地漏的汇水区域不测饰面砖地面平整度。

(2)每一功能房间饰面砖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每户实测3个点。

(3)每一功能房间地面(不包括厨卫间)的4个角部区域,任选两个角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共测量2次。

客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

这2或3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或3个计算点。

(4)每一个厨/卫间地面共测量2次,其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2.4示例:

 

3.3裂缝/空鼓(地面饰面砖工程)

3.3.1指标说明:

反映户内厨房、卫生间、走道等地面饰面砖工程裂缝/空鼓的程度。

3.3.2测量工具:

目测、空鼓锤。

3.3.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

所选户型内有饰面砖地面的每1个自然间,如厨房、卫生间、走道等,都作为1个实测区。

1个实测点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累计20个实测区。

(2)合格标准:

饰面砖地面无裂缝、空鼓(单块砖边角局部空鼓,且每自然间不超过总数5%可不计)。

(3)测量方法:

实测时,厨房和卫生间户内地面测量部位需完成贴砖工程。

同一实测区通过目测、空鼓锤敲击方式,检查是否符合合格标准。

(4)数据记录:

所选同一实测区只要发现有1条裂缝,或空鼓不符合第

(2)条要求,可以认为该实测区的1个实测点不合格。

反之,则该实测区1个实测点为合格。

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

3.3.4示例:

(共1户、4个实测区、4个实测点)

自然间1

3.4阳台\卫生间地砖排水坡度

3.4.1评判标准:

排水通畅,无积水。

3.4.2数据记录:

灌水检查。

每个阳台、卫生间为一个实测区,一个实测点出现有积水则此阳台/卫生间排水坡度不合格,共检查5个测区,不足6个测区,需增加房间。

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

4.室内门安装工程

4.1.2所选2套房的3个实测指标为:

门框正/侧面垂直度、室内门门扇与地面留缝高度、门框及门扇表面观感。

4.2门框正、侧面垂直度(室内门)

4.2.1指标说明:

反映室内门门框正、侧面垂直程度。

评判标准:

[0,3]mm。

4.2.2测量工具:

2M靠尺。

4.2.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樘门框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分别测量一樘门门框的正面和侧面垂直度,共有2个实测值。

选取其中数值较大的,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2.4示例:

 

4.3门扇与地面留缝宽度(室内门)

4.3.1指标说明:

室内门门扇与地面完成面之间留缝宽度大小,反映加工精度和观感质量。

评判标准:

内门[5,8]mm;厨房/卫生间门[8,12]mm。

4.3.2测量工具:

楔形塞尺。

4.3.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户内每一扇门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关上门后,目测该门扇与地面完成面之间的1个疑似最大留缝处,用楔形塞尺插入后读出的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3.4示例:

 

5.入户门

5.1门框正、侧面垂直度(入户门)。

5.1.1指标说明:

反映入户门门框正、侧面垂直程度。

评判标准:

[0,3]mm。

5.1.2测量工具:

2M靠尺。

5.1.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樘入户门框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分别测量一樘入户门门框的正面和侧面垂直度,共有2个实测值。

选取其中数值较大的,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5.1.4示例:

 

 

5.2门扇与地面留缝宽度(入户门)

5.2.1指标说明:

入户门门扇与地面完成面之间留缝宽度大小,反映加工精度和观感质量。

评判标准:

门扇与地面留缝宽度为[4,7]mm。

5.2.2数据记录:

每一樘入户门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5个实测区。

5.2.3检查方式:

卷尺/塞尺;每一个入户门都作为1个实测区。

关上门后,目测该门扇与地面完成面之间1个疑似最大缝隙处,用楔形塞尺检测1次,并作为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5.3门框及门扇表面观感(室内门、入户门)

5.3.1评判标准:

无刮痕、碰伤,油漆均匀、色泽一致。

5.3.2数据记录:

每户实测1个点,其中一项不符合要求视为不合格记“1”,合格记“0”。

6.铝合金(或塑钢)门窗安装工程

6.1基本原则

6.1.1每个标段随机抽选5套房且最新工作面不少于2套房。

6.1.2所选2套房中的6项检测指标为:

窗框固定、边框收口与塞缝、门窗扇五金件、门窗玻璃镜子。

6.2门窗框固定(铝合金-塑钢窗)

6.2.1指标说明:

反映外门窗框固定牢固程度。

铝窗固定方式符合设计要求;塑钢门窗的固定片间距≤600mm,且距窗角、中横框、中竖框100-150mm范围内设固定片;砖砌体上严禁用射钉固定。

6.2.2测量工具:

目测、5米卷尺。

6.2.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

户内每一扇外门窗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

1个实测区作为1个实测合格率计算点。

同一套房内的所有外门窗全测。

所选2套房中窗框固定的实测区不能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合格标准:

铝窗固定方式符合设计要求;塑钢门窗的固定片间距≤600mm,且距窗角、中横框、中竖框100-150mm范围内设固定片;砖砌体上严禁用射钉固定。

(3)测量方法:

在同一实测区选取4个框边,采用目测、尺量方法,测量固定片间距和设置范围,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砌块上是否采用射钉。

(4)数据记录:

如发现同一测区有一处不符合第

(2)条标准,可以认为该实测区的1个实测点不合格。

反之,则该实测区1个实测点为合格。

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

6.2.1示例:

 

6.3边框收口与塞缝(铝合金-塑钢窗)

6.3.1指标说明:

反映外门窗边框收口与塞缝处开裂和空鼓程度。

6.3.2测量工具:

目测、空鼓锤。

6.3.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

同一套房内任何1个外门窗洞口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同一实测区取1个实测点,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1个计算点。

同一套房内的外门窗需全检。

累计15个实测区。

(2)合格标准:

无裂缝、空鼓;塞缝前应撕去与塞缝材料接触部位的包装纸;固定片安装后,清理窗框木楔或各类垫块。

塞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塑钢窗采用弹性材料填嵌,并严禁切割。

(3)测量方法:

同一实测区选取4个框边,目测或小锤轻敲,检查是否符合合格标准。

(4)数据记录:

如发现同一测区有一处不符合第

(2)条标准,则该实测区的1个实测点不合格。

反之,则该实测区1个实测点为合格。

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

6.3.4示例:

实测区2(外窗2)

6.4门窗扇、五金件

6.4.1评判标准:

开关灵活、安装牢固、打胶顺直。

6.4.2数据记录:

每樘门窗计一个样板点,共检查15个门窗。

6.5门窗玻璃、镜子

6.5.1评判标准:

无划痕。

6.5.2数据记录:

观察(每樘门窗计一个样板点,一樘门窗玻璃上有一处划痕则此樘门窗玻璃就不合格);共检查15个门窗,合格计“0”,不合格计“1”。

7.木地板安装工程

7.1基本原则

7.1.1每个标段随机抽选5套房且最新工作面不少于2套房。

7.1.2考虑工艺特点,强化复合地板不检测“地板接缝宽度”、“地板接缝高低差”指标,实木及实木复合地板2个实测指标全部检测。

7.2表面平整度(强化复合、实木复合、实木地板)

7.2.1指标说明:

反映室内地板平整程度。

评判标准:

[0,2]mm。

7.2.2测量工具:

2米靠尺、楔形塞尺。

7.2.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功能房间木地板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5个实测区。

(2)任选同一功能房间地面的2个对角区域,按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测量2次,加上房间中部区域测量一次,共测量3次。

客\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

这3或4次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或4个计算点。

7.2.1示例:

 

 

7.3地板接缝宽度(实木复合、实木地板)

7.3.1指标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