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记录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2433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培训记录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培训记录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培训记录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培训记录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培训记录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教师培训记录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教师培训记录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教师培训记录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教师培训记录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教师培训记录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教师培训记录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培训记录表.docx

《教师培训记录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培训记录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培训记录表.docx

教师培训记录表

教师培训记录表

参与人学校领导和年级组组长及各班班主任时间2009.3学科综合

学习主题班主任工作艺术

学习内容:

一、对班主任的认识

当班主任也有许多独到的乐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只要你去寻找一份工作的乐趣,你就会逐渐的喜欢这份工作)。

学生对自己的老师记忆最深的是班主任;学生最敬重的是一生中所遇到的优秀班主任;你所面对的是一方净土,他们纯洁、活波、单纯、可爱,没有尔虞我诈、钩心斗角,没有阴谋诡计、阳奉阴违。

和现实生活比起来,那可真是世外桃源。

这个小天地由你耕种,由你收获,由你发号施令。

班主任工作艺术就是一些方式方法、技能技巧。

二、班主任工作艺术的最终体现

①善于将教育目的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结合起来,精心设计和灵活把握教育活动过程;②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能激起学生内在活力;③妥善而巧妙的处理偶发事件,善于化解矛盾与冲突;情感流露自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并且具有分寸感;④语言表达生动、活波、形象、幽默,具有逻辑力量和鼓动性;⑤善于使用各种体态语言表示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肯定、鼓励、赞许、制止、批评,从而使教育教学活动达到最佳境界。

三、班主任工作艺术形成的基础

第一块基石是:

爱。

爱是现代教育的第一法则,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分界线。

(传统教育讲究严,现代教育讲究爱)没有爱便没有现代教育,没有爱便没有真诚,没有爱的工作艺术是"骗人术"。

托尔斯泰说过:

"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

如果教师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可见,爱是判断教师档次的水准。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第二块基石是:

品格。

教师的品格应该是:

大公无私、公正、善良、真诚、忠厚、慈祥。

一个教师从他选择职业起就应该把修炼自己的品格作为终身的必修课。

因为你面对的是可塑性最大的人,不是铁块,他们要从你的身上寻找未来的榜样,他们要从你的身上找回自己品格的模型。

第三块基石是:

学识(博大、精深)。

学识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文化修养。

对现代人学识的要求是"T"型结构,上面代表博大,下面代表精深,而且还要不断更新。

终身学习是现代人的标志,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四块基石是:

科研。

科研指创新开拓的科研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

当今时代的学生思想新颖、活泼好动、民主法制意识浓,不是传统方法能够管理的,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不断的去研究。

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这就需要我们去钻研。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苦干型班主任已经不适合时代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型、学者型、专家型、研究型的班主任。

四、班主任工作艺术风格的分类

严格来说,艺术风格是不容易分类的,因为好多艺术是多种风格的结合,但是为了大家便于掌握还是列举这么几个类型:

(一)情感型--为人、处事、工作像一团火,永远充满激情,不善于或不喜欢掩饰自己的感情,敢说

敢干,敢怒敢爱,对善行佳绩,喜形于色,对恶言败行,仗义执言。

对学生要求"宽""严"得当,能使学生心甘情愿的接受领导和指挥。

(二)理智型--为人、处事、工作常常不露声色,一板一眼,有条不紊,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学生内心深处的波澜,长于说理,自控能力比较强,对学生从不感情用事,学生对这类班主任往往是佩服大于亲近。

(三)灵活型--性格开朗。

思路开阔,思维活跃,反应敏捷、迅速,处理事物喜欢求新求异,生活中不拘小节,语言幽默风趣,言谈举止表情丰富,善于体态语的应用。

与学生相处常以朋友的身份出现。

方法灵活。

(四)严谨型--思维缜密、举止严肃、办事条理性强,工作讲究计划性和系统性。

处事言必信,行必果,不拖拉,不推诿,有板有眼,有条不紊,讲究的是严谨的态度和作风,不容忍懈怠和拖拉。

(五)学者型--学识渊博、博学好记、好学不倦,在某一学术领域有自己的专长。

教态讲究风度,方法讲究稳重,对待学生讲究尊重与礼貌,具有典型的学者风范。

具有人格力量,重视身教,少有空话,喜欢与学生讨论问题。

六)活动型--长于社会人际交往,社会活动面广,组织能力强,组织活动喜欢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有比较敏锐的政治感觉,常常抓住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以上风格只是理论上的分类,实际工作中常常是各种艺术的互相渗透,不能机械的追求特征。

五、班主任工作艺术提高的途径

任何艺术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可以学习掌握。

我们提供以下途径供大家参考:

1、拜师学艺。

虚心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从一点一滴学起,学制定计划、处理矛盾、组织活动,因材施教等。

2、读几本有关的书籍。

包括教育理论、工作艺术、文学、历史、时事等等,增加自己与学生的话题内容,加深与学生的交流。

还要读一点教育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

因为许多人缺的不是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而是边沿性的学科知识。

3、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些班主任驾驭文字的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差,所以使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显得教条干涩。

十一场中学教师培训记录表

姓名学校领导和年级组组长及各班班主任时间2009.4学科综合

学习主题偶发事件处理艺术

学习内容:

一、偶发事件的含义与成因

含义:

教育的过程中发生的事先难以预料、出现频率较低,但必须迅速作出反映,加以特殊处理的事件。

成因:

学生性格异常、感情障碍、人际冲突、不良道德行为、天灾人祸、外来干扰等。

后果:

虽然属于偶然,但是往往影响大后果严重,是班主任最头痛的事,也是对班主任工作艺术的考验。

二、偶发事件的特点

1、突发性。

以突然的形式爆发,常常和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学生家庭的重大变故、学生本人的以外遭遇联系在一起,在教师缺乏足够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发生。

2、偶然性。

出人预料之外,或常常预料不足,多数都带有突发性。

然而一旦爆发,会引起爆炸性的反应。

3、紧迫性。

偶发事件发生,一般都比较紧急,必须马上处理,而且不能依靠常规办法和常规程序解决,必须运用高度的教育机智加以特殊处理。

三、偶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1、重大偶发事件,班主任要控制自己的感情,沉着冷静,不荒不乱,对于人命关天的大事,要反映到一些急救措施和急救电话。

如:

110、120、119等。

2、一般性的偶发事件,班主任必须了解情况,掌握分寸,审时度势的热处理或冷处理。

3、要依靠集体力量、集体智慧解决。

四、几个具体偶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1、不慎受伤或者突然病倒。

派两名同学送医院看病,然后护送回家的方法不恰当。

理想的方法是:

班主任亲自送医院并护送回家,向家长说明情况,取得家长谅解和协助。

2、个别学生严重违纪(如打架)。

严厉批评、停课写检查、请家长、上报学校处罚的方法不恰当。

理想的方法是:

仔细调查原因,安排主事方写一份说明材料或者申辩材料,帮助学生分析根源及其危害,促使其认识错误。

要把握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3、个别学生集体活动中起哄或大声喧哗。

既不能视而不见、迁就不管,又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压服,没有观察清对象时,更忌盲目的批评全班同学。

理想的方法是:

温和的带领此学生离开群体,仔细追查原因,分析根源,研究危害,并责令做一件有意义的好事为集体挽回荣誉。

4、个别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突然犯了错误。

感情用事,轻描淡写,从轻处理不妥。

应该应用同样的方法处理,不能迁就,也不能抓住不放。

5、个别学生不听管教,顶撞班主任。

班主任需要冷静,要有教师的度量和涵养。

这时的班主任态度要严肃,但语言不能粗野,语气要缓和,但言语之中要体现出不可抗拒的力量,这就是以柔克刚,也是争取全班同学支持。

这种事情最好是冷处理,留一个缓冲的余地。

6、个别学生突然情绪反常、思想消沉,学习不专心,上课走神。

及时了解、帮助、教育学生,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以免酿成不良后果。

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研究原因,寻找结症,对症下药,帮助学生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如,外界受到威胁。

五、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原则及技巧

一、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1、积极主动,严肃认真。

即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对待。

2、沉着、冷静,善于控制。

即沉着、冷静对待,谨慎、果断处理。

切忌急躁、冲动,感情用事,要理解、尊重、爱护学生,更不能大动肝火、丧失理智。

3、宽严适度,掌握分寸。

即对性质、程度、重犯等作出区分,故意惹事、影响极坏、重复犯错者,应重罚。

对于无意行为、程度轻者可以轻罚。

4、满怀爱心,教书育人。

偶发事件处理也必须以爱心为准则。

注意:

1、不作人身攻击,只对事,不对人,不得造成人格伤害。

2、不能影响教学,必须很快平息事件,进入正常教学。

3、只解决问题,不追究过失。

4、为学生保留面子,顾及学生自尊心。

二、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技巧

1、趁热加工。

抓住时机,趁热打铁,马上处理。

但容易影响教学时间。

2、暂时悬挂。

即采取淡化的态度,暂时搁置或稍做处理,课后再从容处理。

3、巧妙幽默。

幽默可以淡化矛盾,摆脱尴尬。

4、因势利导。

即顺势把学生引向正道。

5、爱心感化。

用教师的爱心感化学生,使其自制。

6、自嘲解围。

偶发事件有时来之教师的失态,自嘲解围可以避免窘境,也可以激活课堂气氛。

十一场中学教师培训记录表

姓名学校领导和年级组组长及各班班主任时间2009.5学科综合

学习主题表扬批评艺术篇

学习内容:

一、表扬学生的艺术

表扬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是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

恰当的表扬不但可以激励进取、提高自信,而且具有导向作用。

但不恰当的表扬却适得其反,因此,表扬必须注意艺术性。

(一)实事求是。

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必须分寸适度,真实可信。

具体做法是:

①不能用夸张的语言,虚伪的表情来表扬学生。

②避免成见,做到一视同仁。

(二)掌握时机。

适当时机的表扬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过早则会使学生骄傲自满。

过迟则时过境迁,学生的积极性已经消退。

(三)注意分寸。

表扬的语言既不能夸大事实,又不能谨小慎微。

说少了,学生容易产生不平感;说多了,过分夸大,学生又容易产生虚伪感。

(四)大小并重。

大的、小的方面进步都要表扬。

小的对学生来说可能已经尽全力了,尽最大努力了,假如我们看不到或不注意,将挫伤学生积极性。

二、批评学生的艺术

(一)批评的情感基础

1、批评成功的前提是"爱"。

2、爱的情感基础是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3、学生自尊心的特点:

(1)动力性

(2)敏感性(3)情绪性(4)脆弱性(5)复燃性

(二)批评的操作艺术

1、批评的原则: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持之有据、因人而异、治病救人、恩威并施、抑扬结合。

2、批评的方式:

①发问式。

对勤于思考和悟性较好的学生可采用。

提出问题,列举事实,促进感悟,助其检讨反思。

②暗示式。

对自觉性、自制力较强和较为成熟的学生可采用。

点拨、暗示、手势、眼神都能做到。

③提醒式。

对性情机敏,多有疑心的学生可采用。

揭示诱导、抛砖引玉、触发联想。

④即席式。

对不肯接受批评,态度蛮横,极不虚心的学生可采用。

发现问题,随时指出,当场批评,避免狡辩抵赖,揭示危害,讲透道理,促其动心。

⑤参照式。

对阅历较浅,自觉性差而易于感化的学生可采用。

借助他人他事的经验,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其在借鉴感悟中吸取教训。

⑥扬抑式。

对自尊心和荣誉感较强的学生可采用。

先正面鼓励,肯定成绩,然后指出缺点,摆现象,论危害,寻根源,启迪输导,递进深入。

⑦商讨式。

对反应快、个性强,易于冲动的学生可采用。

心平气和,以商量探讨的口吻平等公正的交流,

⑧触动式。

对惰性大、依赖心理较重的学生可采用。

态度严肃,措辞尖锐揭示危害,预示后果,狠击一掌,促其觉醒。

⑨启迪式。

对性格沉静为人老实,不太机敏的学生可采用。

娓娓讲理,细细分析,和风细雨,动之以情。

⑩揭露式。

对刁钻古怪,不愿承认错误的学生可采用。

在揭露事实、摆出证据的前提下,动怒容,震其心,使其认错服理,既批错误事实,又批不良态度。

3、批评的注意事项:

①弄清问题真相。

②分清批评的界限。

③选择合适的机会。

④区分不同对象。

⑤主动替犯错误的学生承担责任。

⑥保持良好的心境。

⑦不可以权压人。

⑧不可全盘否定。

⑨一般不可当别人面批评。

⑩不可背后批评。

⑾不可算总帐。

⑿不可一味批评。

⒀先表扬后批评。

⒁批评时要请学生坐下。

⒂批评要有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⒃批评要做好善后工作。

减少痕迹

4、批评的"五一"艺术:

①问一问②缓一缓③引一引④选一选⑤激一激。

5、班主任四大"气功":

①班主任要能受气。

②班主任要会消气。

③班主任要会顺气。

④班主任要会运气。

6、惩戒的几条原则

惩戒可以对犯错误的学生起到规范控制的作用,也可以给其他学生以警示告诫作用,但惩戒不是整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①及时原则。

②适度原则。

③封闭原则。

④公正原则。

⑤情感原则。

7、批评的方式:

①期望式批评。

②商讨式批评。

③激将式批评。

④提醒式批评。

⑤调侃式批评。

⑥告诫式批评。

⑦沉默式批评。

⑧谴责式批评。

8、班主任发怒的艺术:

①假装发怒,让学生体会班主任的良苦用心。

②暴风骤雨式的发怒,关键是瞅准时机,把握分寸。

③引而不发-发怒者的无声胜有声。

十一场中学教师培训记录表

姓名学校领导和年级组组长及各班班主任时间2009.6学科语文

学习主题语言艺术篇

学习内容:

教师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

(一)言之有物--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语言最忌空洞无物、华而不实、废话连篇。

"言之有理,持之有据"是对教师语言的起码要求,"欲与唯真,非真不语"是说语言表达应该是真情实感,没有真情实感就不要开口讲话。

(二)言之有序--是说教师讲话应该精心设计,而不是东拉西扯,语无伦次,令人生厌。

(三)言之有情--是说教师讲话要力求生动有趣,饱含真情。

教师的语言要清晰流畅,而不要吐字含糊不清,音量要力求适中,速度也应快慢适度。

(四)言之有度--通常,教学语言的声音强度应在65-72分贝;语速应在每分钟100-200字之间;音高方面,男声音频为60-200赫兹,女声为150-300赫兹;语句不能沉长,以便于学生理解。

班主任工作的绝大部分工作是靠语言来实现的,因此,提高语言艺术是提高工作艺术的前提。

但是高超的语言艺术绝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练,俗话说:

"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才磨一张嘴",道出了"舌耕"磨练的艰辛。

语言的类型

语言一般分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

一张利嘴、一手好写、一副优美的姿势是一个教师立业的根本。

试想:

准确、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加之布局合理、书写工整、独树一格的板书和形象的辅助姿势怎能不使学生折服?

一、常说的语言一般指口头语言。

语言修养不是单纯技巧,而是一个综合功夫,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修养:

1、加强和提高自身语言艺术的几点基础准备

①加强和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是加强和提高语言修养的重要基础。

教师语言是教师思想、道德、学识和修养的综合反映。

语言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本身所含的意思,班主任每天要说很多话,讲的对不对,认识水平高不高,都取决于班主任的思想理论水平。

②加强和提高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是加强和提高教师语言修养的重要内容。

班主任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决定着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

以陈旧的知识储备面对思想活跃、求知欲望旺盛的学生是很困难的,一个满嘴常识性错误、常常被学生问倒的教师怎能让学生欢迎和爱戴?

③不断丰富语汇,掌握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语言方式,认真研究语法规则,是加强提高教师语言修养的重要方法。

二、书面语言修养

书面语言包括"技"和"意"两层含义。

技,指写字的功夫。

教师写字的功夫要求是工整、准确、清秀,间架布局合理,不是书法家那样可以却胳膊少腿或者是狂草。

一手好写是做一个优秀教师的基础。

然而现在许多年轻教师的板书让人难以恭维。

不管从那个角度出发,有机会还是练练。

意,指写出的内容。

叶圣陶先生说过:

"演说是用口的写作,写作是用笔的演说"。

许多教师说起来头头是道,就是写不出东西,其中不乏许多教中国文学的,一点小文章,一篇小论文,不是东拼西抄,就是网上下载,连人家的姓名都不知道改,不知道是不想写还是不会写?

我看是二者兼有,既不想写也不会写。

三、体态语言:

上肢体态语

人生中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研究表明:

人一生至少伸屈手指2500万次。

所以手的语言也多。

①拇指体态语。

翘大拇指,含义是肯定与赞扬,但必须与面部表情配合。

②食指体态语。

食指又称为指示指、发射指、拿破仑指。

食指与嘴垂直结合,表示静止。

但是食指不要轻意指点人,这带有攻击性。

③手掌体态语。

对学生的手势应用整个手掌,而且掌心向上,忌向下。

鼓掌表示一种积极的体态语,有鼓励、肯定、赞扬和节拍气氛等意。

④双臂体态语。

双臂倒背。

是一种自信和显示权威的信号。

不但可以显示权威,而且能起到镇定的作用,紧张焦躁时倒背双臂,可以缓解紧张,给人坦然自若,不荒不忙的感觉。

教师巡视学生、监考时可以倒背,但是和学生谈话时忌倒背,这会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感觉。

双臂交叉于胸前。

这种体态传达的内心比较复杂,对待与自己关系不大或感到无所谓时,多用双手抱肘,所以双手抱肘是一种消极的体态语,一般不宜采用。

试验:

学生双手抱肘上课。

双手叉腰。

这是一种富有攻击性的体态,给人的感觉是咄咄逼人的气势,具有威慑的态度。

班主任一般不能使用。

双手插兜。

这是一种消极性体态,给人的感觉是随意,如果再无精打采的话,那就是散懒。

不宜采用。

双手撑桌。

这是一种中性体态,不具备进攻型,也不具备威慑性,但它给人的感觉不是振奋,而是低迷。

如果教师长时间采用这种体态,学生会变得无精打采。

四、班主任语言表达的误区

1、冷嘲热讽,讥笑挖苦。

2、主次不分,繁沉罗嗦。

3、照本宣科,语调平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