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2708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最新标准Word格式.docx

8、加油站进出车辆、人员管理制度。

9、加油站接卸油管理制度。

10、储油罐区、锅炉房等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安全操作

规程

1、接卸油作业操作规程。

2、加油作业操作规程。

3、计量作业操作规程。

安全管理

组织

1、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应急救援措施

1、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预案编制符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的要求。

3、定期组织预案演练并进行记录。

从业

人员

资格

1、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书。

2、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

3、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4、其他从业人员培训合格证明。

三、总图布置

站址选择

1、加油站的设置及等级划分符合GB50156[2012]表3.0.9的规定。

2、一级加油站不在城市中心区内。

3、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汽油设备不小于GB50156表4.0.4的规定,柴油设备不小于表4.0.5的规定(详见附表1)。

4、架空电力线路不跨越加油作业区。

平面布置

1、车辆入口和出口分开设置。

2、站区内停车位和道路符合下列规定:

①单车道宽度不小于4m,双车道宽度不小于6m。

②站内的道路转弯半径按行驶车型确定。

③站内停车位为平坡,道路坡度不大于8%。

④站内停车位和道路路面不采用沥青路面。

3、加油作业区与辅助服务区之间有界限标识。

4、加油作业区内无“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

5、变配电间、室外变压器及不符合防爆要求的柴油尾气处理液加注设施与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线的距离不小于3m。

6、非站房所属建筑物或设施按三类保护物计算与站内可燃液体设备的防火间距。

7、爆炸危险区域,不超出站区围墙和可用地界线。

8、加油站的围墙设置符合下列规定:

①加油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5m以及小于或等于GB50156表4.0.4-表4.0.9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时,相邻一侧设置高度不低于2.2m的不燃烧实体围墙。

②加油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表4.0.4-表4.0.9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且大于25m时,相邻一侧设置隔离墙。

③面向进、出口道路的一侧设置非实体围墙或开敞。

9、加油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符合表5.0.13-1和表5.0.13-2规定。

暖通

建筑绿化

1、设置在站房内的热水锅炉间,符合下列要求:

①当采用燃煤锅炉时,锅炉烟囱出口高出屋顶2m及以上,且采取防止火星外逸的有效措施。

②当采用燃气热水器采暖时,热水器设有排烟系统和熄火保护等安全装置。

2、加油站内,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房间采取通风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

①采用强制通风时,通风设备的通风能力在工艺设备工作期间按每小时换气12次计算,在工艺设备非工作期间按每小时换气5次计算。

通风设备防爆,并与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联锁。

②采用自然通风时,通风口总面积不小于300cm2/m2(地面),通风口不少于2个,且靠近可燃气体积聚的部位设置。

3、当加油站室内外采暖管道采用管沟敷设时,管沟充沙填实,进出建筑物处采取隔断措施。

4、加油站作业区内的站房及其他附属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当罩棚顶棚的承重构件为钢结构时,其耐火极限可为0.25h,顶棚其它部分不得采用燃烧体建造。

5、汽车加油场地设置的罩棚符合下列规定:

①罩棚采用不燃烧材料建造。

②罩棚的净空高度不小于4.5m或不小于限高高度。

③罩棚设计计算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设计标准值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

④罩棚的抗震设计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执行。

⑤设置于CNG设备上方的罩棚,采用避免天然气积聚的结构形式。

6、加油岛的设计符合下列规定:

①加油岛高出停车场的地坪0.15~0.2m。

②加油岛的宽度不小于1.2m。

③加油岛的罩棚支柱距岛端部,不小于0.6m。

7、布置有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设备的建筑物的门窗向往开启,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采取泄压措施。

8、工艺设备布置在封闭的房间或箱体时,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和强制通风设备。

9、站房一部分位于作业区内时,站房内不得有明火设备。

10、站房与辅助服务区合建时,两者之间设置无门窗洞口且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实体墙。

11、站房设在站外民用建筑物内时,站房与民用建筑物之间无连接通道。

12、有明火设备的房间与工艺设备的距离符合表5.0.13的规定但小于或等于25时,其朝向作业区的外墙是无门窗洞口且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实体墙。

13、加油站内不建地下和半地下室。

15、位于爆炸危险区域的操作井、排水井采取防渗漏和防火花的措施。

16、加油站内不种植油性植物。

消防设施及给排水

1、加油站的灭火器材配置符合下列规定(详见附表2):

①每2台加油机设置不少于2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1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1只6L泡沫灭火器。

加油机不足2台按2台计算。

②地下储罐设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个。

当两种介质储罐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分别设置。

③一、二级加油站配置灭火毯5块,沙子2m3;

三级加油站配置灭火毯2块,沙子2m3。

④其余建筑的灭火器材配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2、加油站的排水符合下列规定:

①当雨水由明沟排到站外时,在围墙内设置水封装置。

②排出建筑物或围墙的污水,在建筑物墙外或围墙内分别设水封井。

水封井的水封高度不小于0.25m;

水封井设沉泥段,沉泥段高度不小于0.25m。

③清洗油罐的污水集中收集处理,不直接进入排水管道。

④排出站外的污水符合国家有关的污水排放标准。

⑤加油站不采用暗沟排水。

安全标志

1、有禁火、禁烟、禁用移动通讯工具等安全标志。

2、有进、出口及限速、限高、车道指示等交通标志。

四、工艺及设施

油罐

和加

油机

油罐

1、储油罐采用卧式油罐,能满足在所受外压作用下的强度要求,并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和导静电性能。

钢质油罐所采用的钢板的厚度不小于表6.1.4的规定,钢制油罐的设计内压不低于0.08Mpa。

罐体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时,增强塑料内(外)层壁厚不小于4mm。

2、汽油罐和柴油罐埋地设置,不设在室内或地下室内。

3、双层油罐内壁与外壁之间有满足渗漏检测要求的贯通间隙。

并设渗漏检测立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检测立管采用钢管。

②检测立管位于油罐顶部的纵向中心线上。

③检测立管的底部与油罐内、外壁间隙相连通,顶部管口装防尘盖。

④检测立管满足人工检测和在线监测的要求,并保证油罐任何部位出现渗漏均能被发现。

4、油罐顶部覆土厚度不小于0.5m。

钢制油罐的周围回填中性沙或细土,厚度不小于0.3m,外层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油罐,回填料要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5、当油罐受地下水或雨水作用有上浮可能时,采取防止油罐上浮的措施。

6、油罐采用钢制人孔盖,埋地油罐的人孔,设操作井。

7、油罐采取卸油时的防满溢措施。

8、设有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站,油罐设高液位报警的液位检测系统。

单层油罐的液位监测系统具备渗漏检测功能。

9、钢制油罐的外表面防腐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22的有关规定,并采用不低于加强级的防腐绝缘保护层。

10、加油机不设在室内。

11、加油枪采用自封闭式加油枪,汽油加油枪的流量不大于50L/min。

12、以正压供油的加油机,其底部供油管道上设剪切阀,当加油机被撞或起火时,剪切阀能自动关闭。

13、当采用一机多油品的加油机时,各放枪位有文字标识,加油枪有颜色标识。

14、位于加油岛端部的加油机附近设防撞栏,高度不小于0.5m。

工艺系统

1、油罐车卸油采用密闭卸油方式。

2、每个油罐各设卸油管道和卸油接口,接口处装设快速接头及密封盖。

卸油接口及油气回收接口有明显标识。

3、当采用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时,符合下列规定:

①卸油时采用平衡式密闭油气回收系统。

②油气回收管道接口采用非自闭式快速接头时,在靠近接头的管道上装设阀门。

4、当采用自吸式加油机时,每台加油机按加油品种单独设置进油管和罐内底阀

5、当采用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时,符合下列规定:

①采用真空辅助式油气回收系统。

②加油机与油罐之间设油气回收管道,回收主管的公称直径不小于50mm。

③回收系统采取防止油气反向流至加油枪的措施。

④加油机具备油气回收功能。

⑤在加油机与油气回收立管的连接处,安装丝接三通,其旁通短管上设公称直径为25mm的球阀及丝堵。

6、油罐的接合管设置符合下列规定

①接合管为金属材质。

设在油罐顶部,其中进油接合管、出油接合管设在人孔盖上。

②进油管伸至距罐底50mm-100mm处。

进油立管底端为45°

斜管口或T形管口。

进油管与油罐气相空间不相通。

③潜油泵或罐内底阀高于罐底150mm-200mm。

④油罐的量油孔设带锁的量油帽。

检尺时有技术措施使得接合管内液位与罐内液位相一致。

⑤管道及设备保证油罐的人孔盖可拆装。

7、油罐通气管的设置,符合下列规定:

①汽油罐与柴油罐的通气管,分开设置。

②管口高出地面4m及以上。

③沿建筑物的墙(柱)向上敷设的通气管管口,高出建筑物的顶面1.5m及以上。

④通气管的公称直径不小于50mm。

⑤通气管管口安装阻火器。

⑥当采用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时,汽油通气管管口安装机械呼吸阀。

8、加油站内的工艺管道埋地敷设,且不穿过站房等建、构筑物。

当油品管道与管沟、电缆和排水沟相交叉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9、加油站工艺管道的选用符合下列规定:

①油罐通气管道和露出地面的管道,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163的无缝钢管。

②其他管道采用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或适于输送油品的热塑性塑料管道。

热塑性塑料管道有质量证明文件,非烃类车用燃料不采用不导静电的热塑性塑料管道。

③无缝钢管的公称壁厚不小于4mm,埋地钢管的连接采用焊接。

④塑料管道的主体结构层为无空隙聚乙烯材料,壁厚不小于4mm,埋地热塑管采用配套的专用连接管件电熔连接。

导静电热塑管导静电衬层的体电阻率小于108Ω•m,表面电阻率小于1010Ω。

⑤不导静电热塑管主体结构层的介电击穿强度大于100kV。

⑥柴油尾气处理液加注设备的管道,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管道或能满足输送柴油尾气处理液的其他管道。

10、油罐车卸油时用的连通软管、油气回收连通软管,采用导静电耐油软管,其体电阻率小于108Ω•m,表面电阻率小于1010Ω,或采用内附金属丝(网)的橡胶软管。

11、站内管道除必须露出地面外,均埋地敷设。

管沟敷设则管沟用中性沙子或细土填实。

12、与油罐相连通的卸油管道、通气管横管以及油气回收管道,均坡向油罐,卸油管道坡度不小于2‰,其余坡度不小于1%。

加油油气回收管坡度不足1%则设集液器,管道坡向集液器不小于1%。

13、管道埋地深度不小于0.4m。

管道敷设在混凝土场地或道路下面的管道,管顶低于混凝土层下表面不小于0.2m。

管道周围回填不小于100mm厚的中性沙子或细土。

14、不导静电热塑性塑料管道的设计和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①油品流速小于2.8m/s。

②管道未完全埋地部分采用最短的安装长度和最少的接头。

15、埋地钢制管道外表面的防腐设计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GB/T21447的有关规定。

五、电气装置

检查内容

1、加油站的信息系统设不间断供电电源。

2、加油站的供电系统设独立的计量装置。

3、加油站的消防泵房、罩棚、营业室等处均设有事故照明。

3、当加油站设置小型内燃发电机组时,内燃机的排烟管口,安装有阻火器;

排烟管口至各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的水平距离符合下列规定:

①排烟口高出地面4.5m以下时不小于5m。

②排烟口高出地面4.5m及以上时不小于3m。

4、电缆穿越行车道部分,穿钢管保护。

5、当采用电缆沟敷设电缆时,电缆沟内充沙填实。

电缆不与油品、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沟内。

6、加油站内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选型、安装、电力线路敷设等,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规定。

7、加油站内罩棚下的灯具选用防护等级不低于IP44级的节能型照明灯具。

防雷和防静电

1、钢制油罐进行防雷接地,且接地点不少于两处。

2、当加油站的防雷、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共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接地电阻值要求最小的接地电阻值确定。

3、当加油站的防雷、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各自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油罐的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和保护钢管两端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地上油品管始、末端和分支处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4、埋地油罐与露出地面的工艺管道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

5、当加油站内的站房和罩棚等建筑物需要防直击雷时,采用避雷带(网)保护。

6、加油站的信息系统采用铠装电缆或导线穿钢管配线。

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保护钢管两端均接地。

7、加油站信息系统的配电线路首、末端与电子器件连接时,装设与电子器件耐压水平相适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8、供电系统的电缆金属外皮或电缆金属保护管两端均接地,在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端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9、地上或管沟敷设的油品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10、加油站的汽油罐车卸车场地,设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并设置能检测跨接线及监视接地装置状态的静电接地仪。

11、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油品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等连接处采用金属线跨接。

当法兰的连接螺栓不少于5根时,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12、油罐车卸油用的卸油软管、油气回收软管与两端快速接头,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

13、采用导静电的管道时,导电内衬接地,采用不导静电的管道时,热熔连接件保证长期可靠的接地或者采用专用的密封帽将连接管件的电熔插孔密封,管道或接头的其他导电部分接地。

14、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0Ω。

1、加油站设置紧急切断系统,该系统在事故状态下迅速切断加油泵的电源。

紧急切断系统具有失效保护功能。

紧急切断系统

2、加油泵的电源能由手动启动的远程控制切断系统操纵关闭。

3、紧急切断系统至少在下列位置设置启动开关:

①在加油站现场工作人员容易接近的位置。

②在控制室或值班室内。

4、紧急切断系统只能手动复位。

说明:

(1)本表适用于加油站(不包括撬装式加油站)经营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

(2)表中“检查记录”栏填写现场实际情况,检查结论为“不符合”的项目必须填写。

(3)表中“结论”栏根据实际检查情况分别填写“符合”、“不符合”或“无关”,不得空项。

(4)评价结论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是,所有检查项目的检查结论均为“符合”或“无关”。

检查结论汇总表

类别

单元

总项

符合

不符合

无关

5

24

总图布置

33

工艺设施

29

电气装置

21

合计

96

附表1

加油站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防火距离表

序号

站外建、构筑物

安全间距

名称

方位

类别

规范要求

实际距离

1

2

通气管口

3

加油机

(1)表中“站外建、构筑物方位”栏填写站外建、构筑物所处位置相对与加油站的方位,如东、东南、西南。

(2)表中“站外建、构筑物类别”栏填写站外建、构筑物按照GB50156表4.0.4“项目”一栏划分的类别,如重要公共建筑物、一级保护物。

(3)加油站周围所有属于GB50156表4.0.4“项目”一栏规定范围内的站外建、构筑物均应填入本表。

附表2

消防器材配置情况表

地点

消防器材名称

消防器材数量

实际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