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2845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7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docx

湖北省荆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

荆州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II)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科目考试时间:

2013年3月13日上午9:

00——11:

30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内相应的地方。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第II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题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试题由学生保存。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东亚地区2012年某季节海平面等压线(单位:

百帕)

分布图,回答1.3题。

1.图中气压差的最大差值最接近

A30百帕B.35百帕

C40百帕D.45百帕

2.该日中和乙网地日较差相比

A.甲小于乙B.甲大于乙

C.两地一样D.不能确定

3.目前北京的天气状况是

A.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好B.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好

C.大风、雨雪、降温D.连续性降水

《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千年来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达到51.27%。

结合下表回答4.5题。

表:

我国某省(市、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4.近30年来,我国快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播种面积的减少B.人口总量的不断增长

C.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D.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吸引

5.表格数据所代表的省(市、区)最可能是

A.天津市B.四川省C江苏省D.湖北省

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6.7题。

6.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说法止确的是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B.北方资源优势明显优于南方

C.人均水资源南方多于北方D.人均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7.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导致地表储水差异较大B.雨季长短导致降水量差异较大

C.人口数量差异导致用水差异较大D.纬度差异导致蒸发量差异较大

下图为四个国家某年粮食作物生产状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

甲国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为

A.大牧场放牧业B.混合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9.与丙国农业生产特征相似的国家是

A.中国B.澳大利亚

C.乌克兰D.美国

已知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一日地平均距离):

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

如图示意日地距离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读图完成10—11题。

10.日地距平比由a变至b期间,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开普敦由旱季变为雨季

B.南极地区由极昼变为极夜

C地球的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武汉地区气温逐渐升高11当日地距平比为b时,北京昼长最接近

A.9小时B.11小时

C13小时D.15小时

12小时价格是一种从属于价值并由价值决定的货币价值形式。

价值的变动是价格变动的内在的、支配性的因素,是价格形成的基础。

但是,由于商品的价格既是由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也是由货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因而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一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动。

下列能反映材料所述情况的是

①在商品价值不变时,货币价值的变动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②在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按同一方向发生相同比例变动时,商品价值的变动并不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③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直接围绕它的价值上下波动④人们的购买心理也可以引起价格的波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3.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你可以用自己的钱买资源消费,但不能用自己的钱买资源浪费,任何人都不能够也没有理由浪费。

在德国,即使花自己的钱而浪费资源也是要受法律处罚的,这说明。

①消费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消费者应具备相应的社会责任,做到理性消费②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资源具有稀缺性③即使在法律上具有所有权的资源,个人也具有使之合理充分利用的义务④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人人都有利用资源的权利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4.历经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进步,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却提升得较慢。

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环境质量纳人基本公共产品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生态环境的显性价值,作为公共产品的良好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一这些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是消费品。

这说明

①满足人民对优质生态环境的要求必需充分发挥企业生产的积极性②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应该是政府的职责,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③各级政府应该成为优质生态产品的第一生产者、提供者④生态产品的提供必需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5.“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分别实际增长14.1%和17.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人水平的持续提高,对汽车等商品的需求不断上升。

这表明

①收人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②物价总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③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④消费对生的反作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6.社会学家指出,人的现代化就是从“消极公民”转变为理性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公民”开始。

从网络上积极“围观”、坚定互动,到现实中参与监督、促进公开;从草根慈善、社会组织,到共享共建、志愿精神,“积极公民”的形象在十年间逐渐清晰。

下列具备“积极公民”特征的是

①关注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情况②积极参加有关政府决策的听证会③对政府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④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从2011年上半年起,全国新一轮的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陆续展开,到2012年6月底,又有6个省份完成了换届选举,至此,全国共有25个省份的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

对我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公民直接参加的选举活动②是全体公民直接参加的普选

③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④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8.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4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会议强调,制定这方面的规定,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体现从严治党。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

A.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B.增强与时倶进的执政能力

C.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D.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9.当今中国正处于伟大变革的时代,迫切需要涌现出一大批勇于承担历史使命、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的先进人物,勇敢地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成为群众的榜样、社会的楷模、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

成为民族的脊梁就是指要具有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②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勇于实践创造新文化的动力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提出了“绿色生活”理念,现阶段有很多人开始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人到“绿色餐饮”“绿色出行”“绿色住宅”等行列。

这反映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21.2012年12月27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区域服务,覆盖地区西起伊朗、东达中途岛、南含新西兰、41至俄罗斯。

随着我国“北斗”正式投人商用运行,这个有着“中国芯”的卫星导航系统将为我们的生活“导航”,给我国科学研究、社会管理和日常生活提供很多便利。

北斗导航系统的建立佐证了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建立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带有人的精神意向③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人为联系独立于意识之外④自在事物的联系随着科技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特点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22.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未来5到10年内农村工作的一份指导性文件,其中特别强调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创新,指出农村经营制度中存在个人经营分散与公司雇工经营不适合农业特性的矛盾问题,而解决的一个办法就是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

关于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创新,理解正确的

①是对既有农村经营体制理论和实践的突破②中央一号文件是其创新的依据和源泉③发现农村经营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是其创新的首要环节④农村改革实践的经验是其创新发展的本动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3作为宇宙学中的“黑暗区域”,人们对神秘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了解很少,根据过去的科学探测,宇宙中大约有5%是由普通物质组成,即我们看到的星系、恒星等,还有22%为暗物质,剩余的73%则是暗能量,暗物质和暗能量占据了宇宙中绝大部分的质能,而暗能量则是影响着宇宙加速膨胀的机制。

科学家认为如果不存在暗能量,宇宙膨胀速度就会被物质引力所减慢,而暗能量是通过何种方式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目前还不得而知。

材料说明①科学探测是人们获得对宇宙认识的基础②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形成关于宇宙加速膨胀的理性认识③对宇宙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④对宇宙的认识具有社会历史性特点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4.1904年2月,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中说:

“窃尝论之,西方阿利安人种之自治力,其发达故最早,即吾中国人之地方自治,宜亦不弱于彼。

顾彼何以能组成一国家而我不能?

则彼之所发达者,市制之自治也;而我所发达者,族制之自治也。

”这里梁启超旨在强调

A.封建家长制阻碍民众自由发展     B.中国人具有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

C.中西方基层社会结构差异明显     D.生产方式是社会组织的决定力量

25.据史载,汉代每年“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上其集簿。

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功多尤为最者,于廷尉劳勉之,以劝其后。

负多尤为殿者,于后曹别责,以纠怠慢也”,称作上计。

材料表明汉代政府建立上计制度的目的是

A.监察郡国   B.考核官吏与澄清吏治   

C.开展社会救济    D.征收赋税

26.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

“譬如扇子只是一个扇子,动摇便是用;放下便是体;才放下时便只是一个道理;及摇动时,亦只是这一个道理。

”在此,朱熹主张

A .感知是先验的、第一性的      B.物质属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C.形而下的扇子是具体的存在    D.理是先于物质存在的实体

27.据统计,在明中叶问世的小说“三言”“二拍”近两百篇作品里,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约近七十篇,“三言”“二拍”如此铺张的笔墨描写“市井细民”的现象说明了

A. 西学东渐促进了“俗文学”的繁荣   B.商品经济促进了市民文学的兴盛

C.文学摆脱了程朱理学的思想束缚     D.城市市民阶层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28.清顺治十七年上谕:

“士习不端,结社订盟,把持衙门,关说公事,相煽成风,深为可恶,著严行禁止。

”康熙说:

“人臣分立门户,私植党羽,始而蠹国害政,终必祸及身家。

”材料说明了

A.清廷内部出现严重的皇权争斗      B.汉族知识分子反满情绪高涨

C.严防官吏朋党造成的离心倾向       D.地方官吏腐败行政效率低下

29.据史载,清后期内蒙古清水河一带“从前开垦之始,沙性尚肥,民人渐见生聚。

迨至耕耨既久,地方渐衰,承种地亩,均被沙碛碱废,不堪垦种,遂至黄沙白草,一望弥漫。

”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实行“野无旷土”的农业开发政策  B.农作物选择不当影响了边境的农业开发

C.过度开垦破坏了清水河一带的生态环境 D.严重缺水制约了清水河一带的农业种植

30.“领导和参与辛亥革命的力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是作为原来的统治者的士绅阶层,第二是以反对满族统治为宗旨的汉族民族主义者,第三是以推行现代民主共和为己任的革命者。

相对而言,第三部分即立志推进民主共和的力量是最弱的。

但组建新政权的任务却恰恰落在了这最弱的一部分力量的肩上。

”之所以如此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后实现了主要政治力量的大联合B.反对专制实行共和成为辛亥革命的旗帜     

C.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力D.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压倒了反满的民族革命

31.据统计,1978~1998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7.6%下降到28.5%,集体工业比重由22.4%上升到38.3%,1980~1998年城乡个体工业比重由0.02%上升到1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比重由0.48%上升到19.9%。

这说明

A.工业投资主体具有多元化         B.乡镇企业成为工业的新生力量

C.国有工业所有制得到优化         D.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32.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来把雅典国家比喻成一条没有船长的船,“在这样一条船上,当对风浪的恐惧使水手们保有理智并服从了望者的命令时,他们令人钦佩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但当他们思想不再一致时,其中一些人主张继续航行,另一些人强迫了望人停靠码头,还有一些人撒了网,其他人阻止撒网并命令收帆,结果反而在靠近海岸时和港口里造成了船难。

”波里比阿来所要表达的政治主张是

A.雅典的内在矛盾会演变为暴力争斗      B.雅典人用数量平等取代了比例平等

C.无原则的自由和平等存在诸多弊端       D.平等和自由是雅典民主的基本特征

33.16世纪,马丁·路德说:

“善功不能造就善人,但是善人行善功。

邪恶之行不能制造邪恶之人,但是邪恶之人行邪恶之事……善功不是凭借着上帝之言,也不是出自于人的内心,只有信仰与上帝之言才能对人的内心加以改造。

” 马丁·路德此话的主旨是

A.肯定基督教礼拜仪式的作用   B.强调善功对于灵魂救赎的意义

C.善功是信仰的前提而非结果   D.灵魂救赎的关键是自我的信仰

34.1947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支持成立一个在联合国范围内的欧洲联合国”,美国还通过“欧洲统一美国委员会”的组织,支持欧洲联邦主义;丘吉尔号召建立“欧洲合众国”,却将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定位为“我们与他们在一起,但不属于他们之中”,要充当欧洲一体化的“朋友和监护人”。

材料表明英美在欧洲联合上的主要分歧表现在

A.对马歇尔计划的落实问题         B.英美战时特殊关系维持问题

C.两国在欧洲联合中的地位问题     D.两国对战败德国处置态度问题

35.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经济指数对进出口贸易依存度变化:

高收入国家从1980年的38%上升到1996年的40%;中等收入国家从43%上升到52%;中低收入国家从42%上升到52%;低收入国家从30%上升到42%。

它反映出

A.高中等收入国家控制着世界贸易市场  B.世界不同类型国家发展差距日益扩大

C.20世纪后期国际资本投资的转移趋势   D.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注意事项: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材料一油橄榄是世界名贵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橄榄油是油橄榄鲜果直接冷榨而成的天然食用植物油,是世界上公认的植物油皇后、液体黄金。

地中海沿岸是世界油橄榄最适宜生长地区,现在为很多国家引种栽培。

开江县位于四川省东部、大巴山南麓,是我国最适合种植的地区之一,1974年引种栽培油橄榄,现有”中国油橄榄之都”的美誉。

材料二利比亚位置及其相关地理要素示意图

1.试评价我国开江县栽培油橄榄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8分)

2.简述利比亚的自然环境特点。

(8分)

3.指出图中利比亚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10分)

37.%20分)玛纳斯河流域开发是我国军垦成功的典范。

一代代转业军官、支边青年和各族人民扎根边疆,使玛纳斯河流域成为了我国天然彩色棉花和优质瓜果生产基地。

结合流域开发示总图与石河子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玛纳斯河的特征。

(6分)

(2)分析过去玛纳斯河流域的渠灌可能给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8分)

(3)依托准格尔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有人提议石河子市加快重化工业的发展。

你赞同吗?

请说明理由(6分)

38.(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材料二目前我国收入差距过大,据西南财大2012年发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中国资产最多的10%的家庭占全部中国家庭收入的比例为56.96%。

而高收入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远低于低收入者,因此改革收入分配方案,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可以促进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保守估算(按照5%的总收入转移并消费),这将直接拉动中国GDP增长1至2个百分点。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党的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提出确保居民收人倍增目标的原因。

(1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中存在什么问题?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实现居民收人倍增目标有何意义?

(14分)

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被誉为中华之瑰宝。

尽管千百年来,朝代的不断变更,名称的不断变化,但徽州的地域相对稳定,为徽州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徽州文化,以其广博深邃的内涵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科学界的青睐,同时也引起了经济界的关注。

文化界召开了多次全国徽学研讨会以及国际徽学研讨会,各地、各国专家学者踊跃参加研讨,表现了高度的热情。

材料二徽派建筑是徽文化最具特色的构成之一,已收录世界文化遗产,它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徽文化的特点。

(2分)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传承徽派建筑文化的意义(12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阐述徽派建筑特点所蕴含的的辩证法思想。

(12)

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载,到光绪末年,上海“租界内康庄如砥,车马交驰,房屋多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突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

公审公廨、中西邮局、海关银行、领事馆、电报局、巡捕房、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

”上海居民职业分布为:

农民4.14%,工业18.7%,商业、交通运输业、公务、人事服务、自由职业等为34.8%。

材料二 以下是反映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的竹枝词:

“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虽说中华生命重,噬人虎口日增加”。

“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

(注:

“爱皮西地”即ABCD)

“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驰驱”

“近来女伴多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

“听说明朝大跑马,倾城士女兴飞腾”“衣裳时式鬟时样,短鬓笼纱窄袖装。

” 

“英商游憩有家园,不许华人闯入门”“华人游息辟公园,铁作围栏与栅门”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上海民众社会生活的特点。

(8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近代上海民众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因素。

(8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民众社会生活变化的历史影响。

(9分)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纵横双向发展说”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世界近代历史(1500~1900年)进程的一家之言。

其主要观点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过程包括两个方面:

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是指西方资本主义上升、发展并向整个世界扩张的历史;横向发展是指世界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取得联系,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过程;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制约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横向发展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它们共同的基础和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从而把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世界历史进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纵横双向发展说”。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如果多做,则按选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10分)【旅游地理】

油菜花在中国的分布面积非常广,油菜花开的时候,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青海省海北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和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均为我国著名的油菜花观赏胜地。

(1)花海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门源花海旅游的最佳观赏季节是什么时候?

花海旅游的季节性特点会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什么不利影响。

(6分)

(2)门源和婺源均为乡村旅游胜地,与门源相比,婺源具有什么突出的优势?

(4分)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季节分布,并分析其原因。

(6分)

(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

(4分)

44.(10分)【环境保护】

(1)煤炭开采方法主要由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煤炭开采区土地复垦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煤炭开采区若不重视土地复垦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6分)

(2)简述图示地区土地复垦所采取定的措施。

(4分)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答,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据史载,明清时期,在我国南方各地农村土地租赁中出现了永佃的现象,如浙江临海县,“地方乡例,租人田种,原有佃价与田主的,佃户无钱,把佃田转佃别人,不拘年月,原许原佃赎回耕种的,若田主把田卖与别人,仍旧是旧佃户耕种还租,叫做卖田不卖佃。

”永佃契中一般都有“其田租如不欠租,听其永远耕作”“自安之后,务要用力耕作,不得抛荒丘角,亦不得欠少租粒,听佃永远耕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