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40304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7、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

  A、途径与目的

  B、部分与整体

  C、过程与结果

  D、现象与本质

  8、紧张、松弛对照训练这种松弛训练法由()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A、艾里斯

  B、弗洛伊德

  C、罗杰斯

  D、雅各布松

  9、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10、出现喃喃语声的阶段在()。

  A、0~2个月

  B、3~4个月

  C、4~8个月

  D、9~12个月

  【答案】C

  11、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12、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

  A、复述策略

  B、理解-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13、教师违反《教师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不包括()。

  A、教育方法不当导致幼儿心理出现异常情况的

  B、故意不完成保育教育任务给保育教育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幼儿,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影响恶劣的违法行为

  【答案】A

  14、首次提出“人力资本论”的是()。

  A、赫尔巴特

  C、舒尔茨

  D、洛克

  15、()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A、家庭教养方式

  B、社会风气

  C、认知失调

  D、道德认知

  16、课堂上有两个学生正在交头接耳,这时,教师可以采取()的处理方法最为适宜。

  A、言语提醒

  B、非言语暗示

  C、有意忽视

  D、暂时隔离

  17、儿童活动室的墙面如果是供幼儿操作的,适宜的高度是()。

  A、1米以下

  B、1米和1米30厘米之间

  C、1米50厘米以上

  D、2米以下

  18、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

  A、校长

  B、教导主任

  C、班主任

  D、任课教师

  19、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

  20、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漫无目的地幻想

  B、走路

  C、联想

  D、发明创造

  21、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人的()。

  A、社会性

  B、自然性

  C、共同性

  D、差异性

  22、()认为“所有其他的能力,包括道德都受成长规律的支配”。

  A、威尔逊

  B、孟子

  C、格塞尔

  D、弗洛伊德

  23、首次详细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著作是()。

  A、《雄辩术原理》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学》

  24、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

  A、工作关系

  B、心理关系

  C、道德关系

  D、个人关系

  25、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进行的。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26、西方儿童心理学的鼻祖是()。

  A、巴甫洛夫

  B、皮亚杰

  C、普菜尔

  D、马斯洛

  27、先学前期是指()。

  A、O~1岁

  B、1~3岁

  C、3~6岁

  D、6~7岁

  28、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的教育学著作是()。

  A、《新编教育学》

  B、《教育学》

  C、《新教育大纲》

  D、《实用教育学》

  29、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开拓创新

  30、下列不能体现教育法具有法律后果的特殊性这个特点的是()。

  A、注重保护受教育者,尤其是少年儿童学生

  B、对特殊个体不追究其法律责任

  C、注重保护教师的特殊职业权利

  D、注重维护学校、幼儿园的正当权益

  31、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A、抓握反射

  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

  C、手的无意性抚摸

  D、无意的触觉活动

  32、课外活动要防止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应要求()。

  A、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B、有明确目的

  C、注重培养学生实践精神

  D、活动内容精彩,形式多样

  33、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的()。

  A、自身的内在需要

  B、社会环境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理想目标

  34、()是教育机智形成的保障。

  A、决策

  B、理解

  C、实施

  D、观察

  35、对黏液质的孩子,应着重()。

  A、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B、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

  C、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

  D、防止任性、粗暴

  36、关于“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思想的创立者是()。

  A、巴班斯基

  B、凯洛夫

  C、马卡连柯

  D、苏霍姆林斯基

  37、幼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够物体,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

这是服从了()。

  A、高低规律

  B、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C、大小规律

  D、首尾规律

  38、教学过程是一种()。

  A、认识过程

  B、特殊的认识过程

  C、育知过程

  D、育德过程

  39、直接决定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好坏的是()。

  A、幼教领导

  B、幼儿教师

  C、幼教设施

  D、幼儿家长

  40、阅读活动为主的图书区宜于和()区放在一起。

  A、玩沙区

  B、烹饪区

  C、音乐区

  D、数学区

  41、从课程范式来看,研究性课程属于以()为代表的课程范式。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42、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43、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

  A、群体压力

  B、群体动力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规范

  44、程序性教学实际上是()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A、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B、观察学习

  C、认知学习

  D、认知同化

  45、()是世界上最大的文献资源宝库。

  A、计算机

  B、图书馆

  C、Internet

  D、光盘数据库

  46、公民接受教育()。

  A、只是权利

  B、只是义务

  C、不是权利,也不是义务

  D、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47、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的目的是()。

  A、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D、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48、课外活动的特征:

  ()。

  A、单一性

  B、兴趣性

  C、开放性

  D、自主性

  49、“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

  50、在现代教育科学体系中,教育学是()。

  A、应用学科

  B、新兴学科

  C、基础学科

  D、边缘学科

  51、提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苛勒

  D、托尔曼

  52、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的目的是()。

  5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

  ()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追求刺激的倾向

  C、追求成功的倾向

  D、回避困难的倾向

  54、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成熟

  B、环境

  C、遗传素质

  D、教育

  55、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的教育学著作是()。

  56、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时,要()。

  A、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B、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C、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D、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57、情境言语和连贯言语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完整连贯

  B、是否反映了完整的思想内容

  C、是否为双方所共同了解

  D、是否直接依靠具体事物作支柱

  58、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获得规则

  B、理解概念

  C、创造性

  D、知识迁移

  59、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

  A、针对学习自主性

  B、人际交往,相互促进

  C、个性张扬

  D、个性自主性

  60、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61、“升舍”制度是哪个朝代创立的?

()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62、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63、布鲁姆认为,()是智力发展的最高点。

  A、13岁

  B、15岁

  C、17岁

  D、19岁

  64、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有:

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

  A、评价作用

  B、评价功能

  C、教育功能

  D、全面发展功能

  65、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66、课堂上有两个学生正在交头接耳,这时,教师可以采取()的处理方法最为适宜。

  67、“把儿童看作是民族、社会或国家的财富,是未来的劳动力和兵源的观点”,代表了()。

  A、人本位儿童观

  B、社会本位儿童观

  C、维持式教育观

  D、促进式教育观

  68、幼儿阶段开始出现书面言语的发展,其书面言语发展的重点是()。

  A、识字

  B、写字

  C、阅读

  D、写作

  69、被称为“我国幼儿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

  B、张雪门

  C、陈鹤琴

  D、蔡元培

  70、紧张、松弛对照训练这种松弛训练法由()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71、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的是()。

  A、认知结构和态度

  B、智力和学习环境

  C、年龄和学习材料

  D、学习目标和态度

  72、学生的学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这要求课堂导入需发挥()的功能。

  A、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B、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

  C、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D、明确学习目的

  73、反映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知识称为()。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74、全色盲的特征()。

  A、不能判断红绿两色

  B、视力低下

  C、能区别蓝黄两色

  D、眼球颤动

  75、根据迁移的程度,迁移可分为()。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D、近迁移和远迁移

  76、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

  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77、在教学工作中,主要目的在于巩固知识和培养技能技巧的环节是()。

  A、课外辅导

  B、上课

  C、布置和批改作业

  D、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78、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出版的。

  A、乌申斯基

  C、维果斯基

  D、卡普杰列夫

  79、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A、道德信念

  B、道德意志

  C、道德认识

  D、道德情感

  80、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是指()。

  A、文化传递

  B、文化传播

  C、文化变迁

  D、文化选择

  8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政治制度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生活方式

  82、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体现出来的。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学内容

  D、教科书

  83、“举一反三”

  “闻一知十”是指()。

  A、定势

  B、迁移

  C、应用

  D、技能

  84、教师职业开始出现于()。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85、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是()。

  A、制度文化

  B、组织文化

  C、学校传统

  D、物质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