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3075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27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6页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6页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6页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6页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6页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6页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6页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6页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6页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6页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6页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6页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6页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6页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6页
亲,该文档总共1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x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

天镇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

六、地震

天镇县是一个地震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内蒙地轴天镇台穹区。

东南部隔桑干断陷与燕山台褶带相望,褶皱为瓦窑口复背斜,主干断裂为阳高破碎带。

地震设防烈度不小于7度。

公元294年以后天镇县及其邻区地震统计表表2—3

震级

M≥7

6≤M<7

5≤M<6

4.75≤M<5

发震次数

294-1951年

4

7

31

9

1952年1994年

0

2

8

1

七、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

天镇县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据2007年底统计,天镇县现有土地总面积为245.35万亩。

其中农用地123.57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0.36%;建设用地8.38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41%;未利用地113.40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6.21%。

其构成如表2—4:

天镇县土地利用表(2007年)表2—4

类别

面积(万亩)

比重(%)

土地总面积

245.35

100

1、农用地

123.57

50.36

其中

耕地

72.0

29.35

其中

水浇地

18.91

7.71

旱地

53.03

21.62

菜地

0.05

0.02

园地

3.46

1.41

林地

26.29

10.72

牧草地

14.53

5.92

其他农用地

7.28

2.97

2、建设用地

8.38

3.41

其中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7.73

3.15

交通运输用地

0.59

0.24

3、未利用地

113.40

46.21

其中

未利用土地

104.60

42.63

其它用地

8.80

3.59

在农用地中耕地有72.0万亩(其中水浇地有18.91万亩),占农用地的58.26%,人均拥有耕地3.33亩,低于同期山西省(7.0亩)的平均水平,人均耕地资源较少。

土地利用特征及存在问题:

(1)土地资源地域性差异较大,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开发利用的限制性因素较多。

耕地以平川盐碱地为主,开发利用难度大。

(2)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耕地减少速度快。

耕地面积由1996年的87.3万亩减少到2007年的72万亩,年均递减1.39万亩。

(二)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种类较少,资源量相对不足。

主要矿种有铁、铅、锌、白云岩、石墨、花岗石、地热温水、矿泉水、玄武岩、泥炭等。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现开采矿种有铁、白云岩、地热温水、粘土等,花岗石矿零星开采,规模较小,多数矿山停采。

铁矿: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524.03万吨(均未上储量表)。

其中包括以往查明储量(344.03万吨)及本次预查储量(七个铁矿区,总资源量180万吨),有矿场地21处。

铅锌矿:

以六墩铅锌矿为主。

矿床规模为小型,矿石平均品味较低,主要成分为铅锌,伴生银。

查明资源储量(金属量):

铅7355.7吨;锌12412.5吨;银35.57吨。

石墨矿:

仅一处矿点,位于白羊口村北及西北部。

矿床规模为小型,矿石类型为晶质鳞片状石墨。

全矿区统计,固定碳含量2.5--3.5%约占总量的46%;3.5—4.5%约占27%;固定碳大于5%的甚少,只占全区的4%,可见富矿较少,贫矿占主导地位。

磷—稀土矿产:

成因类型为气成—高温热液充填型。

以含矿伟晶岩为主,估计地质储量:

鳞矿8万吨;稀土矿2166吨。

白云岩:

分布于县域南、东部与河北省阳原县交界处,南高崖乡一带。

白云岩C级储量:

2128.86万吨(未上储量表),其矿石质量可满足提炼金属镁的要求,现已开采利用。

花岗岩:

以吕梁期辉绿岩脉为主。

分布于县域南、北山区,集宁群地层出露区。

岩脉总体走向北西—北北西向,厚10—30米不等。

已具开采规模且成型矿山仅张小堡和水神庙矿区,截止2000年底,矿区保有资源储量(D级荒料储量)分别为9.1和1.99876万立方米。

其余矿点未形成开采规模。

地热温水矿泉水:

分布于马圈庠、水桶寺一带。

本区矿泉水属硅酸淡温泉,主要用于医疗矿水、饮用矿泉水和渔业用水。

地热资源量为1.121×1013千卡,地热水静储量为7.324×107吨。

泥炭:

分布于水桶寺、马圈庠、袁才庄一带,沿南阳河流域分布,成因类型为河流沼泽型。

产于第四系冲积物、山前冲洪积扇前缘低洼地段中,沿古河道呈带状分布,呈层状或似层状产出。

上覆腐殖土、黄土,下部为砂层、砂质粘土和亚砂土。

查明资源量82.59吨。

现未开采利用。

玄武岩:

分布天镇县与河北省阳原县交界处的赵家沟、谷大屯乡一带,面积约500km2。

为第三纪基性火山岩,具喷发兼溢流的特点,玄武岩岩性为伊丁石化橄榄玄武岩、皂石化橄榄拉斑玄武岩,以火山熔岩及碎屑岩为主,矿床规模巨大,现开发利用程度低,在玄武岩中具柱状节理的致密状玄武岩,可做饰面建筑材料。

矿产资源的有限开发限制了天镇县工业的发展,第二产业成为天镇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三)水资源

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000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5400万m3,地下水资源量为6579万m3。

地下水重复利用量为2000万m3,地下水开采量为3252.1万m3。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555.56m3,是山西省人均水资源量的两倍略强,但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

天镇县相对丰富的水资源成为北京重要的水源供给地区。

1、地表径流量

地表水主要分布在平川区,天镇盆地有南洋河、三沙河;新平盆地有西洋河;南部山区有洪塘河和南虎沟。

南洋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340万m3,三沙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00万m3,西洋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82万m3,洪塘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00万m3,南虎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78万m3。

2、地下水

本县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其次,为来自阳高县的侧向补给几外流域清洪水的灌溉入渗补给量等,地下水的径流方向与地表水运动方向基本一致,即山区通过各种径流途径向盆地汇集,绝大部分在本盆地以内以开采、蒸发方式消耗,少部分以地下、地表径流形式向下游排泄。

天然地下水动态类型:

属盆地分水岭型。

灌溉开采区动态类型:

基本味入渗蒸发型和入渗径流型。

全县地下水总资源量0.676亿m3,可开采量0.4727亿m3。

主要水库一览表表2—5

名称

地址

发源地

库容(万m3)

供水区域

孤峰山水库

孤峰山脚下

三沙河上游

2380

南河堡乡

红岸水库

下营村

红崖沟

20

旱蛤蟆水库

大西沟

大西沟

25

赵家沟水库

赵家沟村

虎沟

240

大坝沟水库

南园村

大坝沟

60

安家窑水库

安家窑村

肖抢沟

8

3、热水资源

天镇县地热水主要部分位于马圈痒村,该地区为变质岩的基岩降起区,地下热水的形成受NW和EE向断裂控制,高温异常区(>40度)位于断裂交汇处附近,共有热水14眼,一般水温为30度左右,最低温度为20.8度,最高为44度。

通过物探、化探、地温调查,综合固定热田面积(100米以内)为2.2平方公里。

浅部地温温水为25-40度,下部温水温度为40-44度。

马圈库位于天镇县城附近,有京通铁路通过,交通方便,地下热水的温度较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是宝贵的医疗矿水和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有着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但目前在该地下热水区的外围已大量开采地下水用于灌溉,应注意监测防止其对地下热水水温及水质的影响。

(四)野生动植物资源

天镇县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草有角蒿、苍耳、地锦、百里香、猪毛菜、山葱、大丁草、蓝盆花芦苇、猫眼草、一枝蒿等;药材有北沙参、茵陈蒿、北柴胡、石刁柏、老鹳草、地黄、射干、麻黄、小车前、菟丝子、西叶百合、苍术、石竹等;灌木有沙棘、沙柳、酸枣、小叶鼠李、杞柳、枸杞、山刺玫、文冠果、紫丁香、胡枝子等;乔木有山杏、山桃、山定子、海棠、毛樱桃、欧李、山杨、桦树等;兽有虎、狼、狍、狐狸、野兔、夜猴、山狸、黄羊等;鸟有雁、燕、胡燕、半翅、沙鸡、野鸡、鹰、雕、猫头鹰、喜鹊、乌鸦、红嘴鸭、布谷鸡、麻雀、白头翁、鸽子、画眉、野鸭、山鹊等;鼠有家鼠、仓鼠、黄鼠、蝙蝠、花背鼠、松鼠等;昆虫有蟋蟀、蜻蜓、蚂蚁、蚯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野蜂、蝉等;鱼有泥鳅、草鱼、鲢鱼等。

(五)文物古迹与风景名胜

天镇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极具开发利用价值,旅游产业是未来发展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

该县地处晋、冀、蒙交界,具有深厚的边塞文化底蕴,有慈云寺、沙梁坡汉墓群两处国家级文物,盘山寺、明长城两处省级文物,玉皇阁等市县级文物29处;具有浓郁的边塞风情,有神头山、石门沟等原生态景观;有得天独厚的温泉地热水资源、无污染自然环境等优势;以及远古地质遗迹两处。

地质遗迹一览表表2—6

序号

名称

年代

地址

保护范围

备注

1

古脊椎哺乳动物化石群

白垩纪

第三纪

第四纪

天镇县南高崖乡台家坪村西南2km处

方圆8km2

点稀面广,在化石出露点处设保护区

2

恐龙化石

白垩纪

天镇县赵家沟村东500m处

方圆1.5km2

文物古迹一览表表2—7

保护

级别

序号

文物名称

时代

地址

保护范围

国家级

1

慈云寺

辽、元、明

天镇县城西北街

南至县城西大街,北至水利局家属房,东、西距寺院边墙15米,面积10275平方米。

2

沙梁坡汉墓群

县城南及沙梁坡上及孤峰山一带

东西长1.7km,南北2.8km,保护区面积4.76km2。

省级

1

盘山石窟

县城东南盘山上

以两石窟之间中心为原点,东300m,南300m,西500m,北500m,列为保护区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向外延伸300m。

2

长城及烽火台

新平堡镇、逯家湾镇和谷平堡镇

四周100m

县级

1

夏家屯革命烈士陵园

1948年

贾家屯乡夏家屯村

四周100m

2

蒙难同胞纪念塔

1945年

县城南洋河南岸

四周100m

3

便行桥

张西河乡大桥村

四周100m

4

显化寺三教殿

元、明、清

玉泉镇三道梁村南

四周100m

5

财神庙

县城东南街

四周100m

6

镇远门

县城北城门

四周100m

7

武宁门

县城西城门

四周100m

8

油房窑龙王庙

米薪关镇油房窑村

四周100m

9

师家梁龙王庙

师家梁村内

四周100m

10

左家屯龙王庙

左家屯村内

四周100m

11

惠庆塔

柳子堡村南

四周100m

12

大营盘乐楼

大营盘村西

四周100m

13

玉皇阁

新平堡内

四周100m

14

民居

新平堡东南隅

四周100m

15

新平堡城

新平堡

四周100m

16

新石器遗址

新石器时代

贾家屯乡楼子疃村南

四周300m

17

参合古城遗址

北魏

于八里村东侧

四周100m

18

保平堡城

杏园窑西北

四周100m

19

桦门堡

红土沟东桦岭上

四周100m

20

永嘉堡

逯家湾镇

四周100m

21

店儿堡

大桥村北1公里

四周100m

22

张西河汉墓群

张西河村西

四周500m

23

平远堡汉墓群

平远堡东侧

四周500m

24

赵家沟汉墓群

赵家沟村东

四周500m

25

石刻佛像

辽、金

赵家沟乡曹进庄村

四周100m

26

渠同智碑、华表

后峪堡内

四周100m

27

将军碑

李家庄福录山下

四周100m

28

天宁寺石刻

元明清

朱家屯天宁寺遗址

四周100m

29

报国寺古杨树

孙家店

四周50m

第三节人口与城镇体系现状

一、人口概况与时空变化

(一)人口概况

根据天镇县统计年鉴,2007年底天镇县总人口有21607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有33373人,农业人口有182704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5.44%和84.56%;男性人口110087人,女性人口105990人,性别比为103.9(女性人口为100);全县平均人口密度为132人/km2,为全省平均人口密度(217人/km2)的60.8%,属于人口稀疏区。

(二)人口增长变化

1949年以来,天镇县总人口持续增长,但增速不稳有减缓趋势。

全县总人口从1949年的130742人增加到2007年的216077人,增加了85335人,年综合递增率为8.7‰。

 

天镇县近年总人口变化图

天镇县经过多年的建设,城市已初具规模,人口发展也趋于平衡。

通过天镇县1995年以来总人口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天镇县人口发展趋势为波动增长,局部年份也出现负增长,如2005年综合增长率为-2.89‰,局部年份出现大幅度增长,如2000年、2004年、2006年,人口综合增长率超过15‰,尤其是2006年达到近年来的峰值19.09‰。

这主要是因为天镇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更多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人口的机械迁出数占人口的自然增长数的比重较大,导致总人口的缓慢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

天镇县常住人口变动情况表表3—1

年份

年末数

出生人口

(人)

死亡人口

(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

机械增长率(‰)

综合增长率(‰)

总户数

(户)

总人口

(人)

非农业人口

(人)

1995

59737

194914

21482

2659

956

8.74

1996

60597

196411

23080

2755

1007

8.90

-1.22

7.68

1997

61119

198195

24574

2833

872

9.89

-0.81

9.08

1998

64051

198711

25021

2434

934

7.55

-4.95

2.60

1999

64833

200065

25888

2417

845

7.86

-1.04

6.81

2000

66036

203600

26995

4726

1034

18.13

-0.46

17.67

2001

67138

204347

28116

2231

909

6.47

-2.80

3.67

2002

73075

206590

30890

2473

810

8.05

2.93

10.98

2003

70302

207278

32102

1880

887

4.79

-1.46

3.33

2004

70786

210472

32788

4822

1495

15.81

-0.40

15.41

2005

69386

209863

32494

8009

3846

19.84

-22.73

-2.89

2006

77200

213869

32690

4737

830

18.27

0.82

19.09

2007

79192

216077

33373

3685

678

13.92

-3.59

10.32

各乡镇人口及其变动情况(2007年)

(一)表3-2

年末数

2007年1月1日生12月31日人口变动

总户数

总人口

总人口中

出生

合计

非农业人口

合计

总计

79192

216077

110087

105990

33373

3685

1801

1884

玉泉镇

27461

53912

28871

25041

33373

1067

542

525

谷前堡镇

5577

19365

9732

9633

——

482

215

267

米薪关镇

6482

21240

10513

10727

——

588

277

311

逯家湾镇

4957

16591

8262

8329

——

280

131

149

新平堡镇

4390

14481

7370

7111

——

744

372

372

三十里铺乡

6905

22536

11428

11108

——

778

446

332

南河堡乡

8893

24510

12301

12209

——

46

26

20

贾家屯乡

3660

11670

5852

5818

——

259

120

139

赵家沟乡

3191

9475

4874

4601

——

305

135

170

南高崖乡

2599

9207

4552

4655

——

223

87

136

张西河乡

3675

12339

6128

6211

——

154

78

76

乡镇人口及其变动情况(2007年)

(二)表3—3

2007年1月1日生12月31日人口变动

死亡

迁入

迁出

合计

省内迁入

省外迁入

迁往省内

迁往省外

总计

678

433

245

2925

769

2716

1777

玉泉镇

249

154

95

871

254

472

443

谷前堡镇

55

40

15

163

40

187

156

米薪关镇

141

92

49

150

35

157

130

逯家湾镇

57

33

24

188

123

197

176

新平堡镇

32

23

9

107

146

121

236

三十里铺乡

42

27

15

809

59

357

135

南河堡乡

15

11

4

274

33

319

207

贾家屯乡

38

24

14

149

27

98

64

赵家沟乡

27

15

12

55

25

627

74

南高崖乡

14

8

6

43

4

68

61

张西河乡

8

6

2

116

23

43

95

二、城镇体系现状

(一)城镇化现状

由于人口户籍管理制度的原因,城镇化水平有两种预测方法,即根据非农业人口计算出的城镇化和根据城镇驻地人口计算出的城镇化水平,后者能较真实地反映一个区域的城镇化水平,是本次规划所采用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

城镇驻地人口应是占用城镇生活空间,并享用城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的人口群,包括城镇实体地域内的常住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和居住满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五普采用居住满半年的以上的暂住人口)。

2007年底,天镇县共辖5个建制镇、6个乡,221个行政村,包括玉泉镇(县政府驻地)、谷前堡镇、米薪关镇、逯家湾镇、新平堡镇、三十里堡乡、南河堡乡、贾家屯乡、赵家沟乡、南高崖乡、张西河乡,共有非农业人口33373人,占总人口的15.44%,即显性城镇化水平为15.44%;城镇人口有67749人,占总人口的31.35%,即实际城镇化水平为31.35%,远远落后于大同市的城镇化水平。

 

2007年天镇县城镇驻地人口统计表表3—4

乡镇名

总人口(人)

城镇驻地人口(人)

合计

非农业人口

农业人口

暂住人口

包括行政村

玉泉镇

53912

51341

33373

9612

8356

西南街(1438)、西北街(1770)、东南街(1867)、东北街(1517)、

南园、(2033)、三里屯(987)

谷前堡镇

19365

8529

0

6671

1858

谷前堡(4365)、谷后堡(1668)、马圈庠(368)

米薪关镇

21240

3401

0

3351

50

米薪关(1164)、油坊窑(2187)

逯家湾镇

16591

1232

0

1232

100

上湾(547)、下湾(685)

新平堡镇

14481

3146

0

3009

137

新平堡(3009)

小计

125589

67749

33373

23875

10501

三十里铺乡

22536

3250

0

3250

0

三十里堡(3250)

南河堡乡

24510

3384

0

3384

0

南河堡(3384)

贾家屯乡

11670

1995

0

1995

0

贾家屯(1995)

赵家沟乡

9475

1198

0

1198

0

赵家沟(1198)

南高崖乡

9207

614

0

614

0

姜前屯(614)

张西河乡

12339

1839

0

1839

0

张西河(1839)

(二)城镇化现状特征

据山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城镇化地域类型是研究城镇化区域差异和分类的地域单元。

按照开发条件、资源赋存、城市基础、区域基础,以城镇化动因和地域特色为主要划分依据,大致可将山西省城镇化地域类型划分为5类,即都市区、都市区外缘区、传统农区、工矿区域、贫困地区城镇化地域类型。

天镇县属于传贫困地区城镇化地域类型。

其城镇化历程较短、水平低,尚处于发展初期;行政因素是县域城镇化主要动力,工业化推动力薄弱,城镇化快于工业化;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县城,其它城镇人口规模较小,首位度较高;城镇空间分布不均衡,地域结构大多呈节点分布。

其城镇体系现状特征基本可以概况为以下五点:

1、县域城镇布局比较分散,城镇规模较小。

县域内城镇密度为0.67个/百km2,即每149km2有城镇一座,城镇分布较为分散;县域内除县城规模较大外,以及谷前堡镇城镇规模超过0.5万人,其余各乡镇人口规模均小于0.5万人,其中南高崖乡乡驻地人口规模小于0.1万人。

城镇规模明显偏小,不利于城镇集中发展。

2、县域城镇体系尚未形成具有较强吸引和辐射力的地域中心,城镇职能分工有待进一步明确。

天镇县虽然发展历史较长,但是由于受区域条件影响,城镇间联系较少,没有发挥中心城镇应有的作用;近几年工业企业发展不景气,使得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县城必须尽快完善中心城镇的综合职能,增强综合实力,才能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3、县域内各城镇职能雷同,没有明显的分工,城镇间缺少密切的联系和协作。

天镇县县域内的城镇职能和建设没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绝大多数为集贸型城镇,主要以简单的采矿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

城镇间除天镇县城与各乡镇有着一定的联系外,县域内各乡镇之间的协作较少,基本上各行其事、独立发展,没有形成联系密切、分工合理的城镇体系。

4、城镇建设的现代化意识不强,城镇面貌比较单调和呆板,缺少特色和活力。

5、县域内城镇基础设施不配套,城镇环境普遍较差。

各城镇对外交通主要依靠铁路或公路,村镇间公路等级较低,通行能力差,并且给水、排水、电信等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设施配套不足或亟需更新换代,加上建材等工业的污染,使得城镇综合环境普遍较差,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城镇的投资环境和城镇的综合实力的发展。

(三)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天镇县现状城镇规模结构金字塔式分布,即城镇规模与相应规模的城镇数量之间呈反比关系,呈首位分布,首位度为6.1,表现为经济落后区域城镇分布的一般特征。

规模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县城尽管首位度较高,但是横向比较规模仍然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