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3292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石方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土石方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土石方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土石方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土石方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土石方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土石方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土石方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土石方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土石方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土石方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土石方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土石方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石方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

《土石方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石方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石方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

土石方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土石方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基本要求

第一条:

机械进入现场前,应查明行驶路线上的桥梁、涵洞是上部净空和下部承载能力,保证机械安全通过。

第二条:

机械通过桥梁时,应采用低速档慢行,在桥面上不得转向或制动。

承载力不够的桥梁,事先应采取加固措施。

第三条:

作业中,应随时监视机械各部位的运转及仪表指示值,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修。

第四条:

机械运行中,严禁接触转动部位和进行检修。

在修理(焊、铆等)工作装置时,应使其降到最低位置,并应在悬空部位垫上垫木。

第五条:

机械不得靠近架空输电线路作业,并应按照本规程的规定留出安全距离。

第六条:

作业前,应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实地踏勘施工场地明设或暗设的电线、地下电缆、管道、坑道等设置物的位置及走向,并采用明显记号表示。

严禁在离电缆沟槽1m距离以内作业。

第七条:

在施工中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工,待采取措施并符合作业安全条件时,方可继续施工:

(1)填挖区土体不稳定,有发生坍塌危险时;

(2)气候突变,发生暴雨、水位暴涨或山洪暴发时;

(3)在爆破警戒区内发出爆破信号时;

(4)地面涌水冒泥,出现陷车或因雨天发生坡道打滑时;

(5)工作面净空不足以保证安全作业时;

(6)施工标志、防护设施损毁失效时。

第八条:

配合机械作业的清底、平地、修坡等人员,应在机械回转半径以外工作。

当必须在回转半径以内工作时,应停止机械回转并制动好后,方可作业。

第九条:

雨期施工,机械作业完毕后,应停放在较高的坚实地面上。

第十条:

当挖土深度超过5m或发现有地下水以及土质发生特殊变化等情况时,应根据土的实际性能计算其稳定性,再确定边坡坡度。

第十一条:

当对石方或冻土进行爆破作业时,所有人员、机具应撒至安全地带或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2.单斗挖掘机

第一条:

单斗挖掘机的作业和行走场地应平整坚实,对松软地面应垫好枕木或垫板,沼泽地区应先作路基处理,或更换湿地专用履带板。

第二条:

轮胎式挖掘机使用前应支好支腿并保持水平位置,支腿应置于作业面的方向,转向驱动桥应置于作业面的后方。

采用液压悬挂装置的挖掘机,应锁住两个悬挂液压缸。

履带式挖掘机的驱动轮应置于作业面的后方。

第三条:

平整作业场地时,不得用铲斗进行横扫或铲斗对地面进行夯实。

第四条:

挖掘岩石时,应先进行爆破。

挖掘冻土时,应采用破冰锤或爆破法使冻土层破碎。

第五条:

挖掘机正铲作业时,除松散土外,其最大开挖高度和深度,不应超过机械本身性能规定。

在拉铲或反铲作业时,履带距工作面边缘距离应大于1.0m,轮胎距工作面边缘距离应大于1.5m。

第六条:

作业前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照明、信号及报警装置等齐全有效;

(2)燃油、润滑油、液压油符合规定。

(3)各铰接部分连接可靠;

(4)液压系统无泄露现象;

(5)轮胎气压符合规定。

第七条:

启动内燃机应遵守以下规定:

(1)启动前,应将主离合器分离,各操纵杆放在空挡位置,有减压装置的柴油机,应先打开减压阀。

(2)用摇柄启动汽油机时,由下向上提动,严禁向下硬压或连续摇转。

用手拉绳启动时,不得将绳的一端缠在手上。

(3)用小发动机启动柴油机时,每次启动时间不得超过5min。

第八条:

启动后,接合动力输出,应先使液压系统从低速到高速空载循环10~20min,无吸空等不正常噪声,工作有效,并检查各仪表指示值,待运转正常再接合主离合器,进行空载运转,顺序操纵各工作机构并测试各制动器,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第九条:

作业时,挖掘机应保持水平位置,将行走机构制动住,并将履带或轮胎楔紧。

第十条:

遇较大的坚硬石块或障碍物时,应待清除后方可开挖,不得用铲斗破碎石块、冻土或用单边斗齿硬啃。

第十一条:

挖掘悬崖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作业面不得留有伞沿及松动的大块石,当发现有塌方危险时,应立即处理或将挖掘机撤至安全地带。

第十二条:

作业时,应待机身停稳后再挖土,当铲斗未离开工作面时,不得作回转、行走等动作。

回转制动时,应使用回转制动器,不得用转向离合器反转制动。

第十三条:

作业时,各操纵过程应平稳,不宜紧急制动。

铲斗升降不得过猛,下降时,不得撞碰车架或履带。

第十四条:

斗臂在抬高及回转时,不得碰到洞壁、沟槽侧面或其他物体。

第十五条:

向运土车辆装车时,宜降低挖铲斗,减小卸落高度,不得偏装或砸坏车厢。

运土汽车未停稳或司机未离开驾驶室前,铲斗不得越过驾驶室装车。

第十六条:

作业中,当液压缸伸缩将达到极限位时,应动作平稳,不得冲撞极限块。

第十七条:

作业中,当需制动时,应将变速阀置于低速位置。

第十八条:

作业中,当发现挖掘机突然变化,应停机检查,未查明原因前严禁擅自调整分配阀压力。

第十九条:

作业中不得打开压力表开关,且不得将工况选择阀的操纵手柄放在高速挡位置。

第二十条:

反铲作业时,斗臂应停稳后再挖土。

挖土时,斗柄伸出不宜过长,提斗不得过猛。

第二十一条:

作业中,履带式挖掘机作短距离行走时,主动轮应在后面,斗臂应在正前方与履带平行,制动住回转机构,铲斗应离地面lm。

上、下坡道不得超过机械本身允许最大坡度,下坡应慢速行驶。

不得在坡道上变速和空档滑行。

第二十二条:

轮胎式挖掘机行驶前,应收回支腿并固定好,监控仪表和报警信号灯应处于正常显示状态、气压表压力应符合规定,工作装置应处于行驶方向的正前方,铲斗应离地面lm。

长距离行驶时,应采用固定销将回转平台锁定,并将回转制动板踩下后锁定。

第二十三条:

当在坡道上行走且内燃机熄火时,应立即制动并楔住履带或轮胎,待重新发动后,方可继续行走。

第二十四条:

作业后,挖掘机不得停放在高边坡附近和填方区,应停放在坚实、平坦、安全的地带,将铲斗收回平放在地面上,所有操纵杆置于中位,关闭操纵室和机棚。

第二十五条:

履带式挖掘机转移工地应采用平板拖车装运。

短距离自行转移时,应低速缓行,每行走500~1000m应对行走机构进行检查和润滑。

第二十六条:

保养或检修挖掘机时,除检查内燃机运行状态外,必须将内燃机熄火,并将液压系统卸荷,铲斗落地。

第二十七条:

利用铲斗将底盘顶起进行检修时,应使用垫木将抬起的轮胎垫稳,并用木楔将落地轮胎楔牢,然后将液压系统卸荷,否则严禁进入底盘下工作。

3.挖掘装载机

第一条:

挖掘装载机的挖掘及装载作业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第二条:

挖掘作业前应先将装载斗翻转,使斗口朝地,并使前轮稍离开地面,踏下并锁住制动踏板,然后伸出支腿,使后轮离地并保持水平位置。

第三条:

作业时,操纵手柄应平稳,不得急剧移动;动臂下降时不得中途制动。

挖掘时不得使用高速档。

第四条:

回转应平稳,不得撞击并用于砸实沟槽的侧面。

第五条:

动臂后端的缓冲块应保持完好;如有损坏时,应修复后方可使用。

第六条:

移位时,应将挖掘装置处于中间运输状态,收起支腿,提起提升臂后方可进行。

第七条:

装载作业前,应将挖掘装置的回转机构置于中间位置,并用拉板固定。

第八条:

在装载过程中,应使用低速档。

第九条:

铲斗提升臂在举升时,不应使用阀的浮动位置。

第十条:

在前四阀工作时,后四阀不得同时进行工作。

第十一条:

在行驶或作业中,除驾驶室外,挖掘装载机任何地方均严禁乘坐或站立人员。

第十二条:

行驶中,不应高速和急转弯。

下坡时不得空档滑行。

第十三条:

行驶时,支腿应完全收回,挖掘装置应固定牢靠,装载装置宜放低,铲斗和斗柄液压活塞杆应保持完全伸张位置。

第十四条:

当停放时间超过1h时,应支起支腿,使后轮离地;停放时间超过ld时,应使后轮离地,并应在后悬架下面用垫块支撑。

4.推土机

第一条:

推土机在坚硬土壤或多石土壤地带作业时,应先进行爆破或用松土器翻松。

在沼泽地带作业时,应更换湿地专用履带板。

第二条:

推土机行驶通过或在其上作业的桥、涵、堤、坝等,应具备相应的承载能力。

第三条:

不得用推土机推石灰、烟灰等粉尘物料和用作碾碎石块的作业。

第四条:

牵引其他机械设备时,应有专人负责指挥。

牵引钢丝绳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在坡道或长距离牵引时,应采用牵引杆连接。

第五条:

作业前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l)各部件无松动、连接良好;

(2)燃油、润滑油、液压油等符合规定;

(3)各系统管路无裂纹或泄漏;

(4)各操纵杆和制动踏板的行程、履带的松紧度或轮胎气压均符合要求。

第六条:

启动内燃机应遵守本规程的规定。

第七条:

推土机行驶前,严禁有人站在履带或刀片的支架上,机械四周应无障碍物,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动。

第八条:

采用主离合器传动的推土机接合应平稳,起步不得过猛,不得使离合器处于半接合状态下运转;液力传动的推土机,应先解除变速杆的锁紧状态,踏下减速器踏板,变速杆应在一定档位,然后缓慢释放减速踏板。

第九条:

在块石路面行驶时,应将履带张紧。

当需要原地旋转或急转弯时,应采用低速档进行。

当行走机构夹入块石时,应采用正、反向往复行驶使块石排除。

第十条:

在浅水地带行驶或作业时,应查明水深,冷却风扇叶不得接触水面。

下水前和出水后,均应对行走装置加注润滑脂。

第十一条:

推土机上、下坡或超过障碍物时应采用低速档。

上坡不得换档,下坡不得空档滑行。

横向行驶的坡度不得超过10°。

当需要在陡坡上推土时,应先进行填挖,使机身保持平衡,方可作业。

第十二条:

在上坡途中,当内燃机突然熄灭,应立即放下铲刀,并锁住制动踏板。

在分离主离合器后,方可重新启动内燃机。

第十三条:

下坡时,当推土机下行速度大于内燃机传动速度时,转向动作的操纵应与平地行走时操纵的方向相反,此时不得使用制动器。

第十四条:

填沟作业驶近边坡时,铲刀不得越出边缘。

后退时,应先换档,方可提升铲刀进行倒车。

第十五条:

在深沟、基坑或陡坡地区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其垂直边坡高度不应大于2m。

第十六条:

在推土或松土作业中不得超载,不得作有损于铲刀、推土架、松土器等装置的动作,各项操作应缓慢平稳。

无液力变矩器装置的推土机,在作业中有超载趋势时,应稍微提升刀片或变换低速档。

第十七条:

推树时,树干不得倒向推土机及高空架设物。

推屋墙或围墙时,其高度不宜超过2.5m。

严禁推带有钢筋或与地基基础连接的混凝土桩等建筑物。

第十八条:

两台以上推土机在同一地区作业时,前后距离应大于8.0m;左右距离应大于1.5m。

在狭窄道路上行驶时,未得前机同意,后机不得超越。

第十九条:

推土机顶推铲运机作助铲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进入助铲位置进行顶推中,应与铲运机保持同一直线行驶;

(2)铲刀的提升高度应适当,不得触及铲斗的轮胎;

(3)助铲时应均匀用力,不得猛推猛撞,应防止将铲斗后轮胎顶离地面域使铲斗吃土过深;

(4)铲斗满载提升时,应减少推力,待铲斗提离地面后即减速脱离接触;

(5)后退时,应先看清后方情况,当需绕过正后方驶来的铲运机倒向助铲位置时,宜从来车的左侧绕行。

第二十条:

推土机转移行驶时,铲刀距地面宜为40mm,不得用高速档行驶和进行急转弯。

不得长距离倒退行驶。

第二十一条:

作业完毕后,应将推土机开到平坦安全的地方,落下铲刀,有松土器的,应将松土器爪落下。

在坡道上停机时,应将变速杆挂低速档,接合主离合器,锁住制动踏板,并将履带或轮胎楔住。

第二十二条:

停机时,应先降低内燃机转速,变速杆放在空档,锁紧液力传动的变速杆,分开主离合器,踏下制动踏板并锁紧,待水温降到75℃以下,油温度降到90℃以下时,方可熄火。

第二十三条:

推土机长途转移工地时,应采用平板拖车装运。

短途行走转移时,距离不宜超过10km,并在行走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和润滑行走装置。

第二十四条:

在推土机下面检修时,内燃机必须熄火,铲刀应放下或垫稳。

5.静作用压路机

第一条:

压路机碾压的工作面,应经过适当平整,对新填的松软路基,应先用羊足碾或打夯机逐层碾压或夯实后,方可用压路机碾压。

第二条:

工作地段的纵坡不应超过压路机最大爬坡能力,横坡不应大于20°。

第三条:

轮胎压路机不宜在大块石基础层上作业。

第四条:

不得用牵引法强制启动内燃机,也不得用压路机拖拉任何机械或物件。

第五条:

启动后,应进行试运转,确认运转正常,制动及转向功能灵敏、可靠,方可作业。

开动前,压路机周围应无障碍物或人员。

第六条:

在新建道路上进行碾压时,应从中间向两侧碾压。

碾压时,距路基边缘不应少于0.5m。

第七条:

碾压傍山道路时,应由里侧向外侧碾压,距路基边缘不应少于lm。

第八条:

上、下坡时,应事先选好档位,不得在坡上换档,下坡时不得空档滑行。

第九条:

两台以上压路机同时作业时,前后间距不得小于3m,在坡道上不得纵队行驶。

第十条:

在运行中,不得进行修理或加油。

需要在机械底部进行修理时,应将内燃机熄火,用制动器制动住,并楔住滚轮。

第十一条:

对有差速器锁住装置的三轮压路机,当只有一只轮子打滑时,方可使用差速器锁住装置,但不得转弯。

第十二条:

作业后,应将压路机停放在平坦坚实的地方,并制动住。

不得停放在土路边缘及斜坡上,也不得停放在妨碍交通的地方。

第十三条:

压路机转移工地距离较远时,应采用汽车或平板拖车装运,不得用其他车辆拖拉牵运。

6.振动压路机

第一条:

作业时,压路机应先起步后才能起振,置于中速,然后再调至高速。

第二条:

变速与换向时应先停机,变速时应降低内燃机转速。

第三条:

严禁压路机在坚实的地面上进行振动。

第四条:

碾压松软路基时,应先在不振动情况下碾压1~2遍,然后再振动辗压。

第五条:

碾压时,振动频率应保持一致。

对可调振频的振动压路机,应先调好振动频率后再作业,不得在没有起振情况下调整振动频率。

第六条:

换向离合器、起振离合器和制动器的调整,应在主离合器脱开后进行。

第七条:

上、下坡时,不得使用快速档。

在急转弯时,包括铰接式振动压路机在小转弯绕圈碾压时,严禁使用快速档。

第八条:

压路机在高速行驶时不得接合振动。

第九条:

停机时应先停振,然后将换向机构置于中间位置,变速器置于空档,最后拉起手制动操纵杆,内燃机怠速运转数分钟后熄火。

第十条:

其他作业要求,应符合本规程土石方机械第五节的有关规定。

7.轮胎式装载机

第一条:

装载机工作距离不宜过大,超过合理运距时,应由自卸汽车配合装运作业。

自卸汽车的车箱容积应与铲斗容量相匹配。

第二条:

装载机不得在倾斜度超过出厂规定的场地上作业。

作业区内不得有障碍物及无关人员。

第三条:

装载机作业场地和行驶道路应平坦。

在石方施工场地作业时,应在轮胎上加装保护链条或用钢质链板直边轮胎。

第四条:

作业前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照明、音响装置齐全有效;

(2)燃油、润滑油、液压油符合规定;

(3)各连接件无松动;

(4)液压及液力传动系统无泄漏现象;

(5)转向、制动系统灵敏有效;

(6)轮胎气压符合规定。

第五条:

启动内燃机后,应怠速空运转,各仪表指示值应正常,各部管路密封良好,待水温达到55℃、气压达到0.45MPa后,方可起步行驶。

第六条:

起步前,应先鸣声示意,宜将铲斗提升离地0.5m。

行驶过程中应测试制动器的可靠性并避开路障或高压线等。

除规定的操作人员外,不得搭乘其他人员,严禁铲斗载人。

第七条:

高速行驶时应采用前两轮驱动;低速铲装时,应采用四轮驱动。

行驶中,应避免突然转向。

铲斗装载后升起行驶时,不得急转弯或紧急制动。

第八条:

在公路上行驶时,必须由持有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并应遵守交通规则,下坡不得空档滑行和超速行驶。

第九条:

装料时,应根据物料的密度确定装载量,铲斗应从正面铲料,不得铲斗单边受力。

卸料时,举臂翻转铲斗应低速缓慢动作。

第十条:

操纵手柄换向时,不应过急、过猛。

满载操作时,铲臂不得快速下降。

第十一条:

在松散不平的场地作业时,应把铲臂放在浮动位置,使铲斗平稳地推进;当推进时阻力过大时,可稍稍提升铲臂。

第十二条:

铲臂向上或向下动作到最大限度时,应速将操纵杆回到空档位置。

第十三条:

不得将铲斗提升到最高位置运输物料。

运载物料时,宜保持铲臂下铰点离地面0.5m,并保持平稳行驶。

第十四条:

铲装或挖掘应避免铲斗偏载,不得在收斗或半收斗而未举臂时前进。

铲斗装满后,应举臂到距地面约0.5m时,再后退、转向、卸料。

第十五条:

当铲装阻力较大,出现轮胎打滑时,应立即停止铲装,排除过载后再铲装。

第十六条:

在向自卸汽车装料时,铲斗不得在汽车驾驶室上方越过。

当汽车驾驶室顶无防护板,装料时,驾驶室内不得有人。

第十七条:

在向自卸汽车装料时,宜降低铲斗及减小卸落高度,不得偏载、超载和砸坏车箱。

第十八条:

在边坡、壕沟、凹坑卸料时,轮胎离边缘距离应大于1.5m,铲斗不宜过于伸出。

在大于3°的坡面上,不得前倾卸料。

第十九条:

作业时,内燃机水温不得超过90℃,变矩器油温不得超过110℃,当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停机降温。

第二十条:

作业后,装载机应停放在安全场地,铲斗平放在地面上,操纵杆置于中位,并制动锁定。

第二十一条:

装载机转向架未锁闭时,严禁站在前后车架之间进行检修保养。

第二十二条:

装载机铲臂升起后,在进行润滑或调整等作业之前,应装好安全销,或采取其他措施支住铲臂。

第二十三条:

停车时,应使内燃机转速逐步降低,不得突然熄火;应防止液压油因惯性冲击而溢出油箱。

8.平地机

第一条:

在平整不平度较大的地面时,应先用推土机推平,再用平地机平整。

第二条:

平地机作业区应无树根、石块等障碍物。

对土质坚实的地面,应先用齿耙翻松。

第三条:

作业区的水准点及导线控制桩的位置、数据应清楚,放线、验线工作应提前完成。

第四条:

作业前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l)照明、音响装置齐全有效;

(2)燃油、润滑油、液压油等符合规定;

(3)各连接件无松动;

(4)液压系统无泄漏现象;

(5)轮胎气压符合规定。

第五条:

不得用牵引法强制启动内燃机。

也不得用平地机拖拉其他机械。

第六条:

启动后,各仪表指示值应符合要求,待内燃机运转证常后,方可开动。

第七条:

起步前,检视机械周围应无障碍物及行人,先鸣声示意后,用低速档起步,并应测试并确认制动器灵敏有效。

第八条:

作业时,应先将刮刀下降到接近地面,起步后再下降刮刀铲土。

铲土时,应根据阻力大小,随时少量调整刮刀的切土深度,控制刮刀的升降量差不宜过大,不宜造成波浪形工作面。

第九条:

刮刀的回转与铲土角的调整以及向机外侧斜,都必须在停机时进行;但刮刀左右端的升降动作,可在机械行驶中随时调整。

第十条:

各类铲刮作业都应低速行驶,角铲土和使用齿耙时必须用一档;刮土和平整作业可用二、三档。

换档必须在停机时进行。

第十一条:

遇到坚硬土质需用齿耙翻松时,应缓慢下齿,不得使用齿耙翻松石渣或混凝土路面。

第十二条:

使用平地机清除积雪时,应在轮胎上安装防滑链,并应逐段探明路面的深坑、沟槽情况。

第十三条:

平地机在转弯或调头时,应使用低速档;在正常行驶时,应采用前轮转向,当场地特别狭小时,方可使用前、后轮同时转向。

第十四条:

行驶时,应将刮刀和齿耙升到最高位置,并将刮刀斜放,刮刀两端不得超出后轮外侧。

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0km/h。

下坡时,不得空档滑行。

第十五条:

作业中,应随时注意变矩器油温,超过120℃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待降温后再继续工作。

第十六条:

作业后,应停放在平坦、安全的地方,将刮刀落在地面上,拉上手制动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