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3535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1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1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1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1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1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1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1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1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1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1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1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1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1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1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精析力与运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故C错误;

D、物体不受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就一定不改变;

要么静止、要么匀速直线运动;

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及在不同受力情况下所处的运动状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还要深刻理解力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4.(2012•南充)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一对力中是平衡力的是(  )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水平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桌子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平衡力的辨别。

(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2)二力平衡条件是: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根据二力平衡力的条件进行判断.

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二者的方向是相同的,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水平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都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

C、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尽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它们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的,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

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二者方向相同,而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

故选B.

判断两个力是否是平衡力,要从平衡力的四个条件逐条分析,有一个条件不符合,两个力也不是平衡力.

13.(2012•南充)如果用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则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的重力G= mg .它受到的重力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

重力的计算;

重力的方向。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体所受的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N/kg.

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用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比值用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

G=mg,

其中g=9.8N/kg.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故答案为:

mg;

竖直向下.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需要记住.

15.(2012•南充)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 机械运动 ;

南充到成都的路线长大约210km,动车运动的时间大约1.5h,则动车的平均速度大约是 140 km/h.

机械运动;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解决此题要知道:

(1)机械运动的定义:

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已知路程和时间,用速度公式v=

可求速度.

(1)宏观物体的运动: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

v=

=

=140km/h.

140.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机械运动定义和速度公式去分析解答,难度不大,属于一道基础题.

19.(2012•南充)在图中,平板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随平板车一起运动的木箱A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力的示意图。

作图题。

对木箱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作出木箱A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1)木箱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作用;

木箱A在竖直方向上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

F=G;

木箱与小车一起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则木箱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2)从木箱A的重心沿重力与支持力的方向作出两力的示意图,木箱受到的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本题考查了作力的示意图,是一道基础题,对物体正确受力分析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要掌握作力的示意图方法;

(2)对木箱受力分析时要注意,木箱在水平方向不受力,很多同学认为木箱在水平方向受拉力与摩擦力作用,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本题是一道易错题.

7.(2012·

呼和浩特)一

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汽车受到的重力是一个无论到哪都不会变化的物理量

 [来源:

Zxxk.Com]

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汽车经过某段路面时,车旁地面上的落叶将会从路旁吸向汽车

汽车能够向前运动,是因为牵引力大于阻力

平衡力的辨别;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地球上不同地方的g值大小略有不同,物体在受到的重力也会发生变化.

(2)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汽车驶过地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和其它地方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同,压强不同,压力不同.

A、汽车受到的重力不仅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还与g有关,地球上不同地方的g值大小略有不同,受到的重力也略有不同,故A不正确;

B、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受到的压力,这个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方向相同,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正确;

C、汽车驶过的地方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其它地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树叶受到的压强差不同,压力差不同,树叶被压向汽车行驶的地方,故C正确.

D、汽车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故D不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对重力的理解和平衡力的判断、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

9.(2012·

呼和浩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百米运动员冲刺后,由于惯性的作用不会立即停下来

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抛出去的实心球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才落回原地,是因为实心球有惯性且受到重力作用

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A、百米运动员冲刺后,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运动状态,故不能立刻停下来,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利用了惯性,但不能增大惯性,故符合题意;

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即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符合题意;

D、抛出去的实心球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利用惯性,最后落回原地是由于受到重力的缘故,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惯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性质,它描述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不能和生活中的习惯等混在一起.

6.(2012·

丽水)在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与下列哪个因素的关系(  )

实验

次数

木板

表面

木块

放置

木块运动

的快慢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N

1

较光滑

平放

很慢

1.8

2

较慢

3

较快

接触面压力大小

接触面积大小

物体的运动速度

接触面粗糙程度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实验探究题;

控制变量法。

(1)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要研究滑动

摩擦力与其中一个量之间的关系,要控制另一个量不变.

(2)在此题中要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要测量摩擦力的大小,需拉动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大小与摩擦力大小相等.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木板表面的光滑程度、木块放置方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只有木块运动的快慢不同,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可知,该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关系.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实验的分析能力,这是初中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点实验,掌握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1.(2012·

温州)体育课中,被推出的铅球落地后沿水平地面向前滚动(如图),图中能正确表示铅球所受重力的方向的是(  )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作用点在重心.[来源:

学科网ZXXK]

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方向是竖直向下.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示意图的作法.不管物体怎样运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2012·

温州)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那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地球

“火卫一”探测器

太阳

火星

参照物及其选择。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位

置是否变化.

“萤火一号”与“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火卫一”探测器为参照物,它们这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处于静止状态,以地球、太阳、火星为参照物,位置都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9.(2012•孝感)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 匀速直线 运动,这样做便于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分析图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分析图甲和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

压力一定时, 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

度有关.

人们通过大量实验进一步证明: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4)如图丁所示,在图丙中物块A上叠放一块与之相同的物块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使物块B随A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4,则F4:

F3= 2:

1 ;

此运动过程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fB= 0 N.

实验题;

(1)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要测量摩擦力的大小,需拉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大小与摩擦力大小相等;

(2)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分析甲丙两次实验是压力改变还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发生了改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就说明了摩擦力的大小和改变的这个因素有关;

(4)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摩擦力主要的依据是看这个物体有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或者有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据此就可判断出B是否受摩擦力.

(1)要测滑动摩擦力,需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2)甲、乙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一定的,压力是不同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即摩擦力是不同的,这就说明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

即: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次实验压力是一定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不同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即摩擦力是不同的,这就说明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①比较丙、丁两图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丁图中压力是丙图压力的2倍,所使用的拉力也应该是2倍的关系,即F4:

F3=2:

1;

②物块A、B叠放在一起:

A和B是同向同速运动的,即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所以A和B之间是没有摩擦力的,故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0N.

(1)匀速直线;

(2)压

力;

(3)接触面越粗糙;

(4)2:

0.

此题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主要考查了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及控制变量法,难点是第(4)问中最后一空,物块B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故不受摩擦力.

衢州)五一假期,甲同学一家导黄山旅游,在黄衢南高速公路上看到杨家园隧道入口处有一块交通指示牌(如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表示汽车必须开大灯行驶,汽车行驶时大灯发光需要的能量来源于汽油的 化学 能.

(2)用“

”表示允许汽车通过的速度不能超过80千米/小时,若汽车匀速驶过隧道用力2分钟,请通过计算判断该车过隧道时 遵守 (选填:

“遵守”、“违反”)交通规则.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速度与物体运动。

计算题。

(1)汽油中的化学能分为几个途径:

机械能,电能和化学能,热能;

(2)已知路程和时间,利用v=

计算后比较得出.

(1)汽车引擎转动的时候带动一个发电机,把汽油的一部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所以车灯、空调等部件都不用额外充电.

(2)汽车行驶的速度:

=21.58m/s=77.7km/h<80km/h,故遵守交通规则.

(1)化学;

(2)遵守.

本题的难点在于读懂指示牌,并明白标示的含义,属于基本的速度计算题,难度不大.

1.(2012•安徽)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图为对接示意图).对接时二者的速度相等,这时以“神舟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 静止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应用题。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

“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时二者的速度相等,因此这时以“神舟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相对于“神舟八号”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天宫一号”相对于“神舟八号”是静止的.

静止.

此题主要考查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4.(2012•安徽)一辆卡车空载时行驶速度为25m/s,满载货物时行驶速度为20m/s,满载货物时车的惯性比空载时 大 (选填“大”或“小”).

惯性。

作图题。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因为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而空载时的质量小于满载时的质量,所以空载时的惯性小于满载的惯性.

大.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力作用的相互性;

图析法。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各个选项中产生力的情形,是否需要接触,据此进行判断选择.

地球对人的引力、磁极间的作用力、两带电气球间的斥力,这三个力,不接触也能产生;

支架对磁铁的支持力,是磁铁压支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支架给磁铁产生支持力,必须接触才能产生.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引力、磁力的产生不需要力是本题的关键.

14.(2012•安徽)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

第一次先从M到P,再从P到N;

第二次直接从M到N.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

 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C.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D.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速度与物体运动。

①人、交通工具走过或驶过的距离叫路程;

②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如果由初位置移到末位置,则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就是位置的变化.

由图可知,物体第一次通过的路程是MP+PN两段线段,第二次通过的路程是MN,从数学知识知,MN<MP+PN;

但前后两次位置的变化都是线段MN.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位移,属于高中力学内容.

3.(2012•河南)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力作用的相互性;

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1)小亮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脚对地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同时也对脚施加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人就能向前运动了;

(2)小亮立定跳远之前是静止的,脚向后蹬地后,人就向前运动了,说明力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

相互的;

运动状态.

平时生活中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不断积累生活经验,认识到生活处处是物理,物理时时在身边.

17.(2012•河南)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上,用手向下压小球,松手后,小球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请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对小球受力分析,然后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作有向线段,即可作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1)小球向上加速运动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与竖直向上的弹簧的弹力F作用;

由于小球向上做加速运动,小球受力不平衡,小球所受的弹力F大于重力G;

(2)从小球的重心沿重力与弹力的方向作出重力与弹力的示意图,小球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小球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2)对小球受力分析时,应注意,小球加速运动,受力不平衡,小球受的弹力大于小球的重力,作示意图时,应体现出两力的大小关系.

19.(2012•河南)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1)实验时,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因为这时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 平衡 力.

(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11所示,它的示数是 1.6 N.

实验次数

4

5

压力F/N

6

7

摩擦力ƒ/N

0.6

0.8

1.0

1.2

1.4

(4)分析图象可知:

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跟压力的大小成 正比 .

(5)实验结束后,小丽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

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

 不正确 ,理由是: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

(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要让木块在水平板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有这样才可以测出摩擦力;

(2)弹簧测力计读数要首先明确刻度的标注方向,读数时应从小刻度向大刻度方向观察,同时认清分度值,并细心数格,才能保证读数的正确性;

(3)利用描点法,横坐标对应压力,纵坐标对应摩擦力,绘制出图象;

(4)从数据上看,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5)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时,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1)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水平方向上一对方向相反的力,若木块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是一种平衡状态,此时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水平方向的一对平衡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

(2)读图可知,弹簧测力计把1N分成了5份,其分度值为0.2N,故该测力计的示数为1N+0.2N×

3=1.6N;

(3)图中横坐标对应的是压力,纵坐标对应的是摩擦力,把表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绘制图象如下:

(4)从图象上看出,这是个正比例函数图象,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5)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面积的关系时,应保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小丽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虽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但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减小了一半,所以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1)平衡;

(2)1.6;

(3)如上图;

(4)正比;

(5)不正确;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实验,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有:

平衡力、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数据的分析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