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03594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doc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doc

试卷类型A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6至8页。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ráo)   折腰(shé)可汗(hán)娉婷(pīnɡ)

B.分外(fèn)风骚(sāo)鲜妍(yàn)莽莽(mǎnɡ)

C.稍逊(xùn)摇曳(yè)冠冕(ɡuān)枉然(wǎnɡ)

D.红晕(yùn)呢喃(nán)黎明(lí)丰润(yùn)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B.张学良对我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风流人物。

C.你娉婷婉约的风姿,娇艳俏丽的容貌,妩媚得体的举止,优雅大方的谈吐,令我刮目相看。

D.我们当代的青少年是一代天骄,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就不但在情调上,而且在语言上把雅趣和俗趣统一起来了。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①但是,郁达夫却在这里构成了和谐的统一情调

②前面就有茅房、耗子,这里又有稀饭、馍馍、黄犬、大蟹,等等

③这是因为他的情感特点,本身就是把大雅和大俗融为一体的

④这些话语本来就是缺乏诗意的,用在这充满古典的、高雅趣味的文章中,是要冒不和谐的风险的

⑤郁达夫把秋天写得这么有诗意,赋予它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话语,然而不时又穿插一些平民的俗语进去

A.②①⑤④③      B.⑤②④①③

C.②⑤①④③D.③⑤②④①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理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B.通过生动有趣的民俗活动体验,使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历史,树立了民族自信。

C.为了让选择留校的学生们度过一个温馨的春节,学校举办了留校学生新春联欢会。

D.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收益。

5.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依次是名词、形容词、动词。

B.“美丽的朝霞”“顾全大局”“百花齐放”“丰功伟绩”分别是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

C.“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华民族创造了文化”。

D.“池塘里的荷叶虽然是绿油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

”“哥白尼的地动学说不但带来了天文学革命,而且开辟了各门学科向前迈进的新时代。

”这两个句子分别为转折复句和递进复句。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作者是毛泽东,词的上片主要写景,词的下片主要议论抒情。

B.《北方》《冥想》《向太阳》《火把》都出自《艾青诗选》。

C.《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情怀。

D.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

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二、(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下列诗句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欲/与天公/试比高。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8.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用的修辞方法是()

A.对比拟人排比B.拟人排比对偶

C.比喻拟人对偶D.排比拟人比喻

9.下阙惜的是()

A.文采B.风骚C.文治D.文治不足

10.《沁园春雪》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A.为无产阶级革命建功立业。

B.鄙视封建帝王,赏重当今豪杰。

C.以诗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的壮志豪情。

D.歌颂祖国壮丽山河。

三、(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1.选出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  )

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喉咙,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而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书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

13.对诗中“鸟”的形象分析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只是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但这鸟正是诗人自己,假设是为了更好地抒情。

B.我是一只鸟,我要歌唱,一直到死。

C.这只鸟死得可怜,目的是唤起人们的同情。

D.鸟死了也要把自己腐烂在土地里,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土地。

表达热爱祖国的执着深情。

四、(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4.朗读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

(3分)

A.急速、悲壮B.欢快、幸福C.缓慢、忧伤D.轻柔、平淡

15.下列各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组是(1分)()

A、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B、我在∕外头

C、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D、新娘∕在那头

16.下列对诗歌含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强烈要求两岸统一。

B.诗中表达的思念之情超越了意识形态,表达的是人类固有的美好情感。

C.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是意象,不是几种纯然的客观事物。

D.全诗只有四节,却跨越了无数的岁月,笼罩了现实世界的氛围。

17.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的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五、(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8.这首诗给人的感觉很美,你认为它美在哪里()

A.音乐之美:

本诗韵脚工整,格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B.意象之美:

选取大量四月天的景物入诗,色彩柔和,动静相宜,昼夜雨雪都写得极其纯净美好,营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

C.句式之美:

“黄昏吹着风的软”“细雨点洒在花前”“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以异于寻常的倒装句式带来一种新奇的阅读美感。

D.情感之美:

本诗所抒发的情感,一定是一份轻柔、纯美、真挚的动人爱情。

19.诗人为我们呈现出了什么样的人间四月天图景()

A.诗人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明丽、温润丰美的人间四月天图景。

B.和煦的微风在秋天里飞舞,黄昏的云烟弥漫,繁星在夜空闪烁,细雨洒落花瓣、百花润泽鲜艳、婀娜多姿,夜夜的月光皎洁明净。

C.草是鹅黄、芽是嫩绿、莲是洁白,繁花一树树绽放,春燕一双双呢喃,这些景和物都给人一种温馨柔媚的感觉。

20.林徽因是“新月派”诗人,下列哪些诗人及其作品不是“新月派”诗人及其代表作()

A.徐志摩《再别康桥》

B.卞之琳《半岛》

C.戴望舒《雨巷》

D.闻一多《无题》

第Ⅱ卷(表述题共80分)

六、(10分)

21.默写填空。

(4分)

(1)《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我是一只鸟,。

(3)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2.根据下列提示,完成题目。

(3分)

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到了现当代,诗坛上又出现了一大批新诗人,新诗作。

为了让同学们学会诵诗、赏诗、悟诗,九年级(11)班举办了“我与诗歌亲密接触”的主题班会,请你一起参加。

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

(100字左右)(3分)

【示例】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激情的荟萃。

普普通通的几行文字一经组合,便成了千万瑰丽的密码,打开了美的大门。

今天,就让我们徜徉在现代诗歌的长河中,去感受它的美吧。

现在我宣布“我与诗歌亲密接触”的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23.语文实践活动(3分)

请你为本次活动出谋献策,设计两个活动,并写一则宣传标语。

(3分)

活动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7题。

【甲】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chǎng),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2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____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

(3)不可具状____________

(4)公退之暇,被鹤氅____________

2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后天下之乐而乐    烟云竹树而已

B.以其价廉而工省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处江湖之远竹工破之

D.然则何时而乐耶子声丁丁然

27.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8~31题。

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

①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

②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

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

③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

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

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

④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锹从门缝处一点一点地把雪挖开,慢慢开辟出一条小路来。

我和妹妹也陆续穿好了棉袄棉鞋,戴上了帽子手套,跑到院子里和母亲一起“扫雪”,那是最愉悦的劳动。

与其说是在帮母亲,不如说是在给母亲添乱,母亲前脚刚扫出来的小道,我们打闹着,又把雪扬得到处都是。

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⑤树上、房顶、鸡舍、草棚,闪着亮晶晶的银光,在与红日的交相辉映中分外妖娆。

⑥妹妹欢快地跳着,和我一起堆雪人。

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

一会儿,我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真是可爱极了!

这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喊:

“吃饭啦……吃饭啦……”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磨磨蹭蹭谁也不愿意回屋。

广阔苍穹,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望着她的两个白雪公主,母亲的微笑是甜的。

⑦洁白的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

初三那年寒假,我和同学们约好去县城的书店买些参考书,早上临出门时母亲就叮嘱我穿那件厚一点的棉衣,可是少女的我是爱美的,怎么能把自己变成臃肿的面包?

没想到从县城回来时就下起了大雪,汽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地走回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每眨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

那天我吃饱喝足就有了精神,母亲却病倒了,高烧40℃。

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站了多久。

⑧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一位母亲。

我的孩子和我一样热爱这北方的大雪。

⑨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

当我们像雪花一样从远方匆匆赶来,哒哒的马蹄声溅起一地飞雪,朵朵如花。

那一天,村庄如故,母亲却白发如雪。

⑩年迈的母亲依然站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等待着。

仿佛这几十年来,一直站在这里,从未离开过。

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

“要下大雪了,也不知道通不通车。

”母亲是不看天气预报的,但每一次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

慢慢我才知道,原来是母亲的老寒腿,每次下雪前都会疼。

⑪母亲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劳动中度过的。

夏天她忙着菜园子、庄稼地;冬闲时她忙着给人做衣服补贴家用。

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家住的是简陋的茅草房,虽然窗户外面钉上了塑料布,门上也安了棉布帘,但墙壁上还是会结霜,四处透风。

母亲长时间坐在靠南墙的缝纫机旁做活,两条腿不知不觉中就得了风湿病。

母亲腿疼是从来不对我们说的,粗心的我们怎么会知道母亲的腿病这般严重!

⑫雪花落在村庄,落在四野,也落在我隐隐作痛的心里。

⑬这个世界因为有雪,风景如此美丽,空气如此清新,步伐变得轻快,灵魂得到了洗涤。

雪,如母亲的爱,时刻安抚我这颗烦躁的心,让我活得简单快乐,就像一朵雪花吹开了另一朵雪花的春天。

⑭传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是最爱你的人。

我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因为母亲就是最好的例子。

电话嘀铃铃响了,是母亲在叮嘱我,要下雪了,记得多穿点儿衣服——母亲的老寒腿又在播送“天气预报”了。

我诺诺地应着,却透过那场即将到来的雪,看到了母亲的疼痛。

⑮如果可以,我多愿意让自己变成一贴温暖的膏药,敷在她所有疼痛的关节。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

28.本文写了母亲的哪几次“等待”?

请简要概括。

(3分)

29.赏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30.有人说第B11段不可或缺,也有人说纯属多余,你的看法如何?

请说明理由。

(4分)

31.文中的“雪”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5分)

九、作文(40分)

3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

做了一回最好的我

要求:

①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②记叙文写作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题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户外行走时,我们有时会遇到顺风,有时会遇到逆风。

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即使风力一样,也往往感觉逆风比顺风更大。

顺风时,即使感觉不到,它也一直在推着你。

生活中,顺风如同好运,人们往往会忽略它,高估自己;相反,逆风堪比霉运,人们往往会放大阻力,甚至会选择逃避。

请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1.C2.D3.B4.C5.A6.B

二、7.C8.C9.D10.C

三、11.D12.D13.C

四、14.C15.B16.A17.A

五、18.D19.B20.D

【评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第Ⅱ卷(表述题共80分)

六、(10分)

21.略【评分】每空1分,共4分。

出现错别字该题不得分。

22.【答案】示例:

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激情的荟萃。

普普通通的几行文字一经组合,便成了千万瑰丽的密码,打开了美的大门。

今天,就让我们徜徉在现代诗歌的长河中,去感受它的美吧。

现在我宣布“我与诗歌亲密接触”的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评分】共3分。

符合要求,意思对即可。

23.示例:

播放革命历史宣传片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 加强国防教育,共筑钢铁长城!

【评分】共3分。

意思对即可。

七、(14分)

24.

(1)探求 

(2)指朝廷 (3)全,都 (4)同“披”,披着

25.

(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杂念。

26.B

27.甲文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乙文表达了作者遭贬之后恬淡自适的生活态度和居陋自持的情操及志趣。

【乙译文】黄冈地区盛产竹子,大的竹子像椽子那样粗。

竹工把它破开,用来代替陶瓦。

家家户户都用它盖房子,因为它便宜而且省工。

我因此盖了两间小竹楼,与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