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3823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docx

投资学复习题答案

投资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1章投资经济学概述

▲投资是一定经济主体为了获取预期不确定的效益而将现期的一定收入转化为资本(产)。

投资所形成的资本有多种形态。

一般说来,投资所形成的资本可以分为真实资本或实物资产(realasset)及金融资本或金融资产(financialasset)。

▲产业投资就是为获取预期收益,以货币购买生产要素,从而将货币收入转化为生产资本。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法人或自然人)购买股票、债券、基金券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

▲直接投资

直接投资是指将资金直接投入投资项目的建设或购置以形成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生产资料的投资。

直接投资的内容,包括现金、厂房、机械设备、交通运输工具、通讯、土地或土地使用权筹各种有形资产投资和商标、专利、专有技术、咨询服务等无形资产投资。

1、产业投资与证券投资的关系。

1、产业资本家发行股票和债券的目的是筹集从事产业投资所需的资本金;证券投资的社会作用则在于为从事产业投资提供资本金。

2、产业投资和证券投资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一方面产业投资决定证券投资,产业投资的规模及其对资本的需要量直接决定证券的发行量;产业投资收益的高低决定影响证券投资收益率的高低。

另一方面,证券投资也制约影响产业投资。

3、证券投资和产业投资还共同作用于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的均衡。

2、产业投资具有哪些的特点?

(一)投资领域的广阔性和复杂性

(二)投资数量上的集合性

(三)投资周期的长期性

(四)投资地域空间上的流动性

(五)投资实施的连续性和波动性

(六)投资收益的风险性

3、投资运动过程包括哪些方面?

投资运动过程是指投资活动依次经过不同的阶段,实现不同职能的过程。

投资运动是价值运动,是循环周转、川流不息的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投资的循环和周转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投资运动的范围和数量会不断地扩大。

从投资的每一次循环来看,生产经营性投资运动的一个周期,经历着形成与筹集、分配、实施和回收四个阶段。

4、投资的主要类型:

参照书上内容

第2章投资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具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既定的时期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增长。

▲可持续发展:

参照书上内容

1、简述经济增长对投资的决定作用。

用Y表示国民收入,I表示积累基金,C表示消费基金,三者的关系可表述为:

Yt=Ct+It由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用于投资下一个再生产过程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前期国民收入的积累部分。

It+1=Yt-Ct。

在社会总消费额相对稳定且积累率既定的前提条件下,某个时期能够用于投资的总量水平的高低由前期的国民收入水平决定,即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前期的经济增长水平及其速度所决定。

2、简述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

第一条途径是通过对生产过程直接注入资金来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条途径是主要通过改善和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或性能,即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3、简述经济结构对投资的制约作用。

经济结构对投资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既定的经济结构制约着投资的总量及其增长速度。

另一方面,既定的经济结构也制约着投资在各个地区、产业或部门的分配及其使用。

4、简述投资对经济结构的决定作用。

这种决定作用一方面表现为投资存量是经济结构形成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表现在投资增量是经济结构演变的决定因素。

第3章投资周期

▲刀刃上的平衡▲棘轮效应

1、Harrod—Model是如何解释投资周期成因的?

按照哈罗德的说法,首先,国民收入要实现均衡增长就必须等于Gw。

其次,要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就必须满足:

GA=Gw=s/V=s/Vr=n=GN哈罗德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另一方面,由于储蓄比例,实际资本—产量比和劳动力增长率分别是由各不相同的若干因素独立地决定的,因此,除非偶然的巧合,这种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是不会出现的。

于是,哈罗德认为,虽然GA=Gw=GN,这种理想的充分就业均衡增长途径是存在的,但是,一般说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是极小的,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很难按照均衡增长途径增长,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一旦发生了偏差,经济活动不仅不能自我纠正,而且还会产生更大的偏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难稳定在一个不变的发展速度上,不是连续上升,便是连续下降,呈现出剧烈波动的状态.

2、试述投资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模型的内容。

乘数原理说明投资变动对收入的影响;加速原理说明收入变动对响。

二者的着眼点不同,但都是说明收入与投资的相互关系。

把加速作用和乘数原理的作用互相结合起来,就叫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的综合作用。

美国的汉森和萨缪尔森首先用这种综合作用分析经济变动周期,所以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汉森——萨缪尔森模型”。

设边际消费倾向为β,加速系数为V,现期收入为Yt,现期投资为It,现引致投资为Ii,由个人消费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投资,称为引致投资。

自发投资不变为I0,现期消费为Ct,根据投资乘数和加速原理可以得到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模型中的几个基本等式:

Ct=βYt-1

It=I0+Ii=I0+V(Ct-Ct-1)

Yt=Ct+It=βYt-1+[I0+V(Ct-Ct-1)]

投资通过其乘数作用引起收入的变动,收入的变动则通过加速原理的作用引致投资的变动,投资和收入是相互影响、相互调整的。

假定自发投资为一固定的量,靠经济本身调整,它就会自发地形成经济的周期波动。

经济周期中的高涨阶段和低潮阶段正是由乘数与加速原理的结合作用所决定的,它是经济自动地由高峰到谷低摆动。

3、推导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比较与哈罗德模型的区别。

假设总量生产函数为Y=F(K,L),其中,Y代表总产量,K代表总资本量,L代表总劳动量。

根据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有:

Y=F

=1/L,则可以得到:

Y/L=F(K/L,L/L)

记f(k)=F(K/L,1),则可将生产函数写成集约化形式的生产函数:

y=f(k)

(1)

其中,y=Y/L为按人口(或劳动力)平均的产量。

K=K/L为按人口(或劳动力)平均的资本。

另一方面,根据定义有:

收入=消费+投资

即Y=C+I

(2)

其中,Y表示收入,C表示消费,I为投资。

(2)式变形为:

Y/L=C/L+I/L(3)

(3)式表示了人均产量和人均消费以及人均抽资三者之间的关系,现把时间因素考虑进去,即把(3)式动态化,并利用

(1)式,有:

f[k(t)]=C(t)/L(t)+I(t)/L(t)(4)

对k=K/L求关于时间t的微分可得:

dk/dt=1/L2•(L•dK/dt-K•dL/dt)

或写成

(5)

其中,字母上面带有点的,表示该变量对时间的导数。

其余类推。

=人口增长率。

(5)式改写为:

(6)

=I/L,代入(6)式得:

I/L=

(7)

将(7)式代入(4)式,并略去t,得:

f(k)=C/L+

(8)

由Y/L及上式有:

Y/L-C/L=

(9)

由于Y-C=S(储蓄),而S=sY,于是(9)式化为:

sY/L=

利用

(1)式,上式便可写为:

sf(k)=

新古典增长模型基本方程说明,一社会的人均储蓄可以被用于两个部分:

一部分为人均资本的增加,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

另一部分是为每一增加的人口配备每人平均应得的资本设备nk,这被称为资本的广化.

4、简述我国投资周期波动的基本特征。

1、投资增长波动幅度大

2.受政治及宏观政策的影响明显

3.投资增长波动与国民收入增长的波动方向基本相同,但投资增长波动幅度大于国民收入增长的波动幅度。

4.投资增长波动的直接原因是投资的过度扩张

5.投资扩张的上限由基础产业供给决定

6.投资乘数效应较快受到阻滞

第4章投资需求与投资供给

投资需求、投资供给、q理论。

投资需求是指投资者计划或想要有的投资量;

投资供给是指经济主体期望有的储蓄量。

q理论:

该理论把投资看作是资本的市场价值与它的重置价值的比率q的增函数。

当q小于1时,企业的资本需求可通过获得现有公司和它们的设备,而不是通过新投资得到较好的满足.当q等于或大于1时,企业就会产生追加新投资的需求,q值越大,投资率应当越大。

1、简述绝对收入理论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认为,对一个社会而言,储蓄倾向是具有很大惯性的,在短期内,储蓄量的变化决不是由储蓄倾向引起的,而决定于总所得量.以Sw代表储蓄量,以Yw代表所得,则储蓄函数可以表示为,Sw=S(Yw),而且,凯恩斯认为,有一个简单的事实:

当所得增加时,人们将增加消费,但消费增加量不如所得增加量那么大。

这样,储蓄的增加则快于所得的增加.这是一个社会储蓄的心理法则。

其数学表达式为:

dSw/dYw>o.反过来,当所得减少时,消费量也会下降,但后者的下降没有前者大,储蓄则快于所得的减少。

2、后凯恩斯模型如何解释投资需求形成的?

后凯恩斯模型强调的是产量和资本存量对投资需求的决定.假设资本存量与产量的最优比例为V,最优资本存量为K*,产量为Y,则:

K*t=VYt

假定V为不变量,如果产量增加,资本存量必须按固定比例增加。

这样:

K*t-K*t–1=VYt-VYt-1=V(Yt-Yt-1)

如果假定资本每一时期的调整都是最优的,则K*t=Kt,这样:

It=K*t-K*t–1=Kt+Kt-1=VΔYt

上式中,ΔYt=Yt-Yt-1,It是净投资.值得指出的是,假定各个时期的K*t=Kt,意味着It=It*,It*表示意愿投资.

3、简述持久收入假说。

持久收入理论认为:

家庭考虑未来的收入情况,而不仅仅是当前收入。

他们不仅预计到他们在未来时区有收入,也预计到在其有生之年,收入会有起伏.他们需要将高收入时区的一些资源转移到低收入时区,以便满足他们相对稳定的消费需求。

以Sp表示持久储蓄,以K表示持久收入的边际储蓄倾向,则持久储蓄函数为:

Sp=KYp

暂时收入将全部被储蓄起来,暂时收入的边际储蓄倾向为l。

如果暂时收入为正,则储蓄量为正:

如果暂时收入为负,则储蓄量为负(实为借贷).以Yi表示当前收入,表示St暂时储蓄,则暂时储蓄函数为:

St=Yi-Yp

社会总储蓄等于持久储蓄和暂时储蓄二者的总和.以公式表示则为:

S总=Sp+St=KYp+Yi一Yp

4、我国投资需求小于投资供给的原因。

从意愿储蓄及意愿投资两个方面分别予以具体分析。

1.意愿储蓄过多的原因

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差异大.

②我国城市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居民收入存在很大的差别,一般工薪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还很低,其消费购买力不大.

③居民收入分配不规范,一部分高收入阶层的收入不是依法、公开获得,从而出现有钱不敢花的问题。

④保障制度不完善,居民储蓄动机强烈,但消费动力不足.

⑤收入结构和支出结构不对称。

2.投资需求不足的原因

投资需求包括居民投资、企业投资和政府投资需求三部分,投资需求的大小受居民、企业和政府三个投资主体的行为影响.

(1)居民投资

①我国现阶段的居民收入不规范。

②我国缺乏对私人财产的法律保护.

③我国资本市场发育较晚,至今仍很不规范.居民间接投资的选择性不强,而且风险很大。

④我国产业投资的进入壁垒多,加上单个居民积累的资本还十分有限,居民直接投资的增长也比较缓慢.

(2)企业投资

①非国有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否投资.投资多少.一方面看预期投资收益率的高低,另一方面还要看投资者拥有多少资本金以及有多大的融资能力。

②国有企业与政府间的预算关系发生了变化.

③企业筹措资金困难。

④由于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预期收益率下降,这既影响非国有企业的投资需求,也影响到国有企业的投资需求。

⑤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投资需求激励机制.

(3)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已大幅度下降.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各级政府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日常经费的开支需要,剩下用于投资的资金很少。

5、为什么说需求不足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凯恩斯理论是从社会心理法则来予以说明的,它所提示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规律.其中,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投资收益率递减和流动偏好所表现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的一般心理特征。

而只要有这三个心理规律成立.就会发生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凯恩斯的理论予以补充。

1.不确定性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2、耐用消费品的购置和投资方面“等待”的平均时间趋于延长.3.供给弹性增大带来的变化。

第5章投资规模

投资规模、年度投资规模、在建投资规模

▲投资规模是指投资的数量和范围,亦即以价值形式表示的投资建设活动的工作量,是反映建设规模的综合性指标。

▲年度投资规模是指某一年度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它从投入方面反映全社会当年用于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

▲在建投资规模是指某一年度内的全部在建项目(包括续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建成交付使用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包括以前年度已完成的投资以及该年度和以后年度继续建设所需的投资,它反映实际铺开的固定资产投资战线的长短。

1、简述年度投资规模与在建投资规模的区别与联系。

年度投资规模与在建投资规模之间的联系可以归结为,合理年度投资规模是确定在建投资规模合理数量界限的客观基础。

同时,适度的在建投资规模又是保证年度投资规模合理的客观前提。

年度投资规模与在建投资规模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统计口径不同。

(2)两者反映的投资供求关系不同。

(3)影响两者大小的因素及它们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不同。

2、如何确定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

以年度投资规模的合理增加额与上年的年度投资规模进行对比,其比值即为年度投资规模的合理增长率。

式中:

G0表示上年国民收入,g0表示平均的国民收入增长率,n0表示平均的固定资产净投资率,Δg表示考察年份国民收入增长率升降幅度,n1表示追加投资率。

z0表示平均的折旧再投资率;z1表示追加的折旧再投资率;K0表示上年的年度投资规模。

第6章投资结构

1、试述投资结构与投资总量的关系。

1、投资结构合理是投资总量平衡的基础.

(1)从需求的角度看,投资结构合理,可以使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从供给来看,如果投资结构合理,能够将较多的投资用于短线产业部门,迅速增加这些部门的供给,可以使长线产业部门闲置的生产能力得到利用,从面增加社会总的供给能力,为扩大投资总量提供物质条件.

2、投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又是投资结构合理的前提条件.如果投资需求过大,通常会拉动投资品生产部门的过快增长,造成消费品生产供给不足,或基础产业部门供给不足。

如果投资需求过小,则会阻碍投资结构的演进.

2、哪些因素决定企业的投资进入某产业?

1.市场结构与企业的投资进入.

2.资产类型与企业的投资进入.

3、企业类型与企业的投资进入.

4.风险与企业的投资进入.

5.政府管制与企业进入.

3、现存产业结构对投资结构决定有哪些影响?

产业结构对投资结构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投资于不同的产业部门需要有不同的投资品,而投资品的供给只能来源于现有的生产.如果企业有进入某个产业部门的意愿,但没有相应的投资品的供给,企业还是不能进入该产业部门.另一方面,现存的产业结构会影响和决定社会对投资的需求结构.在社会需求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社会对投资的需求取决于现有生产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现有生产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越高,对投资的需求就越小;相反,现有生产越是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对投资的需求就越大.

4、投资结构的形成及变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投资结构是投资整体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数量比例.

投资结构的形成及变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面我们将从微观、宏观及开放经济三个方面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

一、投资结构决定的微观因素

(一)企业投资进入的产业决定

1.市场结构与企业的投资进入.2.资产类型与企业的投资进入.3、企业类型与企业的投资进入.4.风险与企业的投资进入.5.政府管制与企业进入.

(二)、企业退出的产业决定

1、产品的生命周期与企业退出.2.资产类型与企业退出.3、资本市场与企业退出.4、劳动力市场与企业退出.5.政府保护与企业退出.

二、投资结构决定的宏观因素

(一)需求结构是决定投资结构的重要因素

(二)现存产业结构对投资结构决定的影响

(三)、技术进步是推动投资结构变化的动力

(四)、市场范围与市场容量对投资结构决定的影响

三、开放经济对投资结构决定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的影响

对某一产业产品的总需求=国内需求+出口需求-进口需求

(二)、国际投资的影响

某一产业部门的国内投资需求=该产业的投资需求总量-外商投资

动态地考察,外商投资对一国投资结构的影响,取决于众多的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外商对东道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外商投资既可能促进东道国的进出口贸易,也可能减少东道国的进出口贸易.

5、试述投资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投资部门结构的演变

一般而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投资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投资便向第三次产业转移。

二、工业部门投资结构的演变

近代经济的发展过程是工业化的过程,工业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工业化的进展,投资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大体而言,整个工业化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

1、重工业化阶段

2、高加工度化阶段

3、技术集约化阶段

三、投资固流结构的演变

一般而言,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流动资产投资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进入工业化后期,由于高效率机器对低效率机器的替代和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的提高,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产投资比重的升降速度会放慢,逐渐趋于稳定.

四.投资项目规模结构的演变规律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加速现象,相继出现了原于能、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生产要素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新技术革命可能改变投资项目规模扩大的趋势,而使其向缩小的方向发展.

五、投资再生产结构的演变

外延性投资的下降趋势,内含性投资的上升趋势。

6、试述优化我国投资结构的基本制约因素。

1.我国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口,而劳动力素质不高.

2.我国现阶段还于工业化过程之中.

3.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第7章投资区域配置

▲极化效应、淋下效应

1、简述规模经济贸易学说和产品周期理论。

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许多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当代贸易主要是在工业产品之间,工业产品类似但不同样.因此,大多数产品的市场是垄断竞争.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企业面对的是市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加.在参与国际贸易前,企业所面对的只是国内需求,企业不能生产太多.如果参与国际分工,产品所面临的市场就会扩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可以降低单位成本,从而增强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产品周期理论

一项处于创新阶段的产品,一般首先集中在国内生产,以降低成本和垄断技术,在产品增长阶段,为了避免贸易壁垒,接近消费市场和减少运输费,厂商便要发展对外投资.一般来讲,厂商总是先到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劳动力素质较好、与本国需求类型相似的国家或地区建立分公司,在产品成熟阶段,本国市场已趋于饱和,其他发达国家同类产品出口急剧增长,厂商开始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2、试述投资区域配置规律。

一、投资区域配置受自然资源分布状况,人口及原有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及国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二、制度变革和市场的统一是投资区域合理配置的先决条件;

三.科学技术进步是投资区域配置格局变动的基本推动力量;

四、优化投资区域配置往往以基础设施投资为先导;

五、投资区域配置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紧密相连;

六、投资区城配置涉及效率和公平两个基本方面;

七、对外开放程度对投资区域配置有着重要影响。

3、我国投资区域配置中存在哪些问题?

1.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错位;

2.地区经济结构趋同;

3.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相对分离;

4、金融抑制与融资秩序紊乱;

5.地方政府权力膨胀与市场分割;

6.外资进入的区域过于集中且结构不合理。

4、为什么说中国正处在产业结构快速变换时期?

中国正处在产业结构快速变换时期,支撑这个论断的论据有以下几点:

其一,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

其二,目前世界正处在第科技革命浪潮中,各国技术创新的速度普遍加快,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的技术水平也在提高,只要坚持对外开放方针,世界范围的新技术'必将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转换.

其三,我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发达国家消费和技术双重示范效应的影响:

一方面要求尽快提高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又要尽快提高技术装备的先进程度.这就决定了我国比发达国家同一发展时期经济结构的变换率还要高.

其四,中国在过去的增长过程中累积下来了许多结构性问题,如交通运输和能源问题长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第8章投资的宏观管理

1、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1、税收

2.折旧和企业利润留成政策

3.财政支出政策

4.财政补贴

5.财政信用

2、财政投资应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

主要包括:

其一,公共部门的投资。

其二,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部门的投资。

其三,是具有明显外部效益的部门。

其四,是因价格不合理等,企业投资预期收益低或筹资困难所造成的企业不愿或无力进入的投资领域。

3、试述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两者有许多不同的方面:

其一,调节的主要领域不同。

其二,调节的手段不同。

其三,政策操作的难易程度不同。

其四,政策时滞不同。

其五,政策的效果不同。

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又有多方面的联系。

主要表现为:

其一,财政与金融部门的业务联系使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相关联。

其二,财政与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使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相关。

4、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搭配主要有哪些类型?

一是双紧搭配,即实行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金融货币政策。

二是双松搭配,即实行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金融政策。

三是松金融,紧财政,即在实行扩张性金融政策的同时,实行紧的财政政策。

四是松财政,紧金融,即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紧的金融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

5、推导政府赤字与国债之间关系的公式,分析影响政府赤字的因素。

第9章投资体制

▲投资体制

投资体制,是指社会组织、领导和管理社会投资活动的基本制度和主要方式、方法。

1、投资体制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如何?

投资体制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

①投资决策主体的层次和权力结构;②投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调节机制);③受上述两个方面制约的投资领域内各类经济实体之间的关系、信息传递方式等。

投资体制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1.投资决策主体的层次与权力结构决定投资的运行机制和投资领域内各类经济实体之间的关系。

2.投资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