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3932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生产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力生产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力生产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力生产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力生产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电力生产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电力生产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电力生产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电力生产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电力生产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生产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电力生产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生产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力生产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落实常态化风险辨识与控制责任,按照“谁工作谁辨识,干什么辨识什么”的要求,把风险辨识、控制与生产管理、现场作业有机结合,持续深化。

2•全面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一是各级领导要把安全作为“第

一政绩、第一责任、第一工作”,对安全工作提要求,做布置,抓落实,以模范带头作用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二是加强安全生产法治教育,把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法治素养。

三是要以普及安全心理学、安全行为学知识为抓手,让职工了解自身对安全的认识、性格、情绪、注意力、能力、同事之间配合对确保人身安全的重要性。

四是从“三讲一落实”、“一停、二想、三作业”、“四不干”等环节入手,使每个现场作业人员清晰地掌握其作业范围(岗位)所涉及到的危险点、推进公司安全文化建设,营造“遵章守纪、五是防范措施。

・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文化氛围,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3.提升职工安全防护技能。

一是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教育培训,加强安全培训场地、器材、设施建设,保证培训资源投入。

积极融合模拟空间和VR动态演示等技术手段,创新安全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效果。

二是搭建以“技术比武”为重点的练兵平台。

突出抓好各专业、各岗位、各工种的技术比武,对优胜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并作为评先重要依据。

三是建设具备宣传教育、实操实训和应急救援功能的体验式、参与式综合安全教育培训基地。

建设安全生产远程宣传教育培训平台,完善培训方式方法。

4•深化“双预机制”。

持续将安全风险隐患管理融入“双预机制”管理体系。

一是持续开展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工作,结合不同岗位、不同作业环境、不同设备、不同生产阶段,从源头系统辨识风险,完善岗位“三重”安全风险清单和控制措施。

完善公司风险控制评估标准,建立具有某特色、行业领先的安全风险控制评估标准体系。

实现从结果管理向风险预控的转变,实现安全生产分级管控。

二是落实日常安全坏保检查、春秋季安全环保大检查、各类专项安全环保检查标准和责任,运用责任连带机制,开展自查督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逐项建账,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计划,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到位,分级管理,逐项销号。

对重大隐患要挂牌督办并一抓到底。

.

5•加强作业组织。

一是班组长要及时掌握班组成员精神状态、身体情况,合理安排工作任务。

充分考虑能力、性格对作业安全的影响,合理搭配作业组。

二是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组织作业、现场检查(布置)安全措施,要摒弃“我以为、想当然”等模糊、不负责任的行为。

相关安全隔离措施的落实,必须通过实测温度、可见放水(气、汽)点、堵板、挂锁、地线等物理量进行确认。

三是夜间、节假日消缺要提级监护。

加强特殊时间节点作业前的安全教育和作业监护,保持作业现场的严肃性。

四是从事公司以外的检修工作,必须提前检查设备系统、熟悉作业环境,畅通沟通联系渠道,做好充分的准备,摸清底数。

6•规范职工安全作业行为。

一是加强对“小、边、特”、运维一体体制作业管理,严禁无票作业、“边办票、边作业”和盲目、随意性作业。

二是推进违章管理,完善生产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引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实时获取职工违章冒险作业信息,及时发岀预警和报警信号,提升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

三是以两票信息系统为基础,结合移动终端、人员定位、人脸(指纹)识别、电子围栏等信息技术,重点实现人员走错间隔时的定位警告以及操作作业的操作项智能确认和防控。

7・强化外包队伍管理。

一是严禁“以包代管”,要将外包工程施工作业和公司的生产现场作业安全同等对待、同等要求,做到工程进度、质量与安全的有机统一。

分包方的选二定必须事先征得发包方同意许可,且分包商不得再分包。

・是严格落实项目负责人和业主带班人职责,严把“六道关口”。

要建立外包队伍管控平台,将外包工程项目施工人员、业主带班人、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操作证编号、人身保险合同号、安全帽编号等信息纳入统一管理。

严抓现场封闭和准入管理,施工人员入场要进行人脸和证件识别,做到人证相符。

施工现场要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有条件的可采取佩戴智能安全帽等方式,进行人员定位与轨迹跟踪,实时掌握施工人员在场情况,强化动态安全监控和安全预警。

三是发包方要在大型外包工程施工现场配置专业技术人员,对高空作业、起重作业、用电管理、气瓶管理及焊接作业、消防管理、电动工器具管理等“六类专项”作业和管理,开展专业安全监督。

四是推行黑白名单制度,实行承包商和外包队伍积分制管理,对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高的列入“白名单”,对违章频发、内部管理混乱、盲目抢进度、发生事故的列入

“黑名单”,并依规解除合同、强制退场。

8・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一是根据《消防法》、《消防规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各级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压实各级安全管理职责。

二是全面做好防火预控工作,严格动火作业管理,加强动火作业动态检查,防火措施落实,作业过程监护及“回检”管理。

建立与地方消防部门联动机制,定期邀请消防专家进行把关,彻底清剿火患。

三是及时更新消防装备,大幅度提升消防技术装备水平。

梳理消防装备台账,及时补充、更换和升级消防装备,有效提升公司消防风系VR积极拓展消防教育培训模式,通过四是险抵抗能力。

.统、模拟设备等,开展模拟实操培训,增强实感体验,提升职工消防安全意识。

(二)提升防范设备事故能力。

1・狠抓设备基础管理。

一是要重点强化设备定期工作管理,修订完善设备定期工作标准,结合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定期工作执行情况,将定期工作作为提高设备可靠性的主要抓手。

二是要狠抓缺陷治理,对重复发生的缺陷,进行专题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重复缺陷的发生,对设计和制造缺陷,要联合厂家及华中院进行技术攻关,必要时进行扩大性检修或列入技改进行根除。

三是要加强技术管理,重点对照反措排查技术管理漏洞,将违反反措的问题列入重点监督的事项进行督办整改,消除事故隐患。

四是加强检修管理,进一步推进检修资源整合,实现自己的设备自己修,对机组修后180天内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责任追究。

2•强化设备事故征兆管理。

一是要加强设备劣化分析,充分利用现场点检及SlS系统,定期开展数据比对分析,掌握设备劣化规律,开展预防性维修,变被动治理为主动防御。

二是要加强DCS报警管理,运行及专业人员要加强对报警信息的梳理分析,尤其是重要模拟量超限类的报警信息,做到有报警就要有分析,提前发现事故苗头。

三是要发挥各专业专家组的作用,定期组织专家对企业进行检查指导,对重要设备进行检查评估,协助企业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四是要严格闭环管理,对照《发电设备事故征兆表》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纳入事故征兆预警,按“五落实”要求严格闭环整改。

3・做好电缆防火治理。

一是要进一步落实企业防火管理主体责任,及时修订完善电缆防火管理制度,落实各级人员管理、技术责任,健全体制机制。

二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典型消防规程及反措要求,制定电缆防火检查标准和周期,明确排查责任和范围,深入开展电缆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更新电缆台账,重点做好技改、异动设备的电缆防火管理。

三是严格落实集团要求,委托专业机构对公司电缆防火措施进行检查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完善防火措施,重点是防火封堵、涂料喷涂、感烟感温报警及自动消防装置的检查整改,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日常检查治理,确保措施落实有效。

四是进行设备改造,油系统等易燃易爆区域的电缆要按照要求更换为耐火电缆等。

五是要加强提倡定期工作的执行,按照要求每季度对电缆集尘进行清扫,按照预试周期对电缆进行测温和预试,重点加强电缆中间接头的设备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遇到的问题。

4•加强金属技术监督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火力发

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组织制订《1金属技术监督管理办法》,规范金属监督管理,充分发挥金属技术监督三级网络的作用。

二是组织制订公司金属技术监督管理台帐标准模板,按要求补充完善管理台帐,使管理台帐能够充分反映历史检验情况、存在问题处理情况、监督运行部件的措施、下次检验计划等。

三是加强焊接管理,明确焊接及无损检验四流程及技术资料管理要求,进一步规范焊接全过程管理。

是继续开展P91、P92管道的排查,及时发现管道、管件硬度不合格、金相组织异常、焊缝超标缺陷等问题,及时消除隐患。

5・加强机炉外管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火电厂机炉外管道监督管理办法》,在机组运行、停用、检修、改造各个环节对机炉外管进行全过程技术监督和技术管理。

二是组织制订公司机炉外管道台帐标准模板,按要求补充完善机炉外管道设备台帐,建立健全炉外管道的检查及更换记录,从设计参数、强度校核、实际管材、磨损数量、检验时间、技术改造、设备异常及易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管理,并根据管道的服役状况制定检验和更换计划。

三是对于有超温、超压记录的机炉外管道以及在检修检验中发现存在缺陷的机炉外管道,应制定计划,尽快安排检查诊断和缺陷的处理。

在未进行检查诊断和缺陷处理之前仍在运行的机炉外管道,必须做好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四是结合机组检修周期对机炉外管道进行定期检验。

检验方式主要为目视检验和壁厚检测,目视检验重点检查管道的保温、支吊架和管道的膨胀情况,壁厚检测重点检测各种疏水、旁路、排空气管、仪表取样和引出管的弯头及弯头后管段、阀门后管段的壁厚,掌握管道冲刷磨损程度并及时更换。

6•做好电气设备绝缘管理。

一是加强各电气设备绝缘监督管理,完善预试台账,制定年度计划,建立预警机制,重点对发电机、变压器、高压断路器等6kV以上电气设备定期试验和大修开展情况进行排查,杜绝主设备预试超期、降标.

准、消项目等情况发生,避免主设备检修超期。

二是要加强电气主要设备在线检测管理,利用红外成像、油色谱分析等多种在线检测手段,建立信息化平台,联合华中院、新研院对电气设备进行在线检测和诊断,及早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隐患。

三是强化绝缘专业管理,加强劣化分析,定期梳理分析设备试验数据、缺陷情况、短路冲击情况、运行参数、在线监测数据、带电检测等数据,积极开展设备健康评估,结合设备的大修周期,有针对性的安排检修工作。

四是重视“两防”管理,吸取系统内外主设备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对照反措开展自查,杜绝重复发生。

7・加强风机设备管理。

加强基建期间风电设备管理,组织风

电场设备管理和设备检修提前进行生产准备。

8.防范灰坝安全事故。

一是全面落实集团系统灰坝安全管理责任制,压实各层级安全管理职责,细化履职监督要点。

二是专项梳理现有灰坝管理体系现状,了解掌握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监督体系总体方案,保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转。

三是规范有序开展灰坝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增强灰坝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是对影响灰坝安全和防洪度汛的缺陷、隐患及水毁工程,应实施永久性的工程措施,优先安排资金,抓紧进行检修、处理。

(三)提升涉网设备可靠性管理。

1・细化相关规章制度。

一是依据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

等国家、行业、电网相关规章、规程和技术标准,按照.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要求,加强涉网设备安全管理,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二是落实国家、行业、电网强制性标准要求,完善涉网设备技术规范标准,对不满足要求的涉网设备进行技改。

三是加强涉网设备技术管理,建立涉网设备技术台账,加强与电网调度部门的联系,完善涉网设备基础管理,确保涉网设备、涉网试验满足相关标准及所接入电网要求。

2・深入开展涉网设备安全评估及隐患排查。

一是要依据电网

对并网电厂涉网安全的要求,对影响电网和并网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每年组织人员对涉网设备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满足电网要求。

二是梳理涉网设备反措、电网文件、规程规定的执行情况,对不满足电网要求的涉网设备应列计划尽快完成整改。

三是重点开展大型发电机组涉网保护定值核查,重点检查发电机组调速系统、一次调频、励磁系统、电力系统稳定器、涉网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和其它涉网设备的功能、性能、参数和试验,确保涉网设备满足电网运行准则。

四是做好升压站户外电气设备外绝缘防污闪工作,针对当地污秽等级,采取喷涂PRTV、加装增爬裙或两者结合的方式,提高外绝缘防污水平。

3•提高涉网作业安全意识。

一是涉网作业要按照电网要求,

编制作业票,涉网设备改造要及时报送改造方案和受电方案,确保涉网设备在检修作业、设备改造、设备试验期间•不影响电网、设备、人身安全。

二是加强涉网设备标准化作业管理,严格执行涉网设备标准化作业和标准化安全措施票制度。

三是涉网设备控制参数与保护定值确定后,公司应及时向电网调度机构正式报备,未经电网调度机构许可,不得改变涉网设备的控制逻辑、控制参数、保护定值。

4•加强涉网设备定期试验工作。

一是要严格按照电网要求开展一次调频试验、调速系统试验、励磁系统试验、自动发电控制AGC和自动电压调控AVC等涉网设备的定期试验,确保涉网试验满足电网要求。

二是全面贯彻落实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按期完成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超期未检的,要提前和电网协调相关检验计划,尽快完成,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四)提升电力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1.加强电力网络安全基础管理。

一是将网络安全纳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理清界面,强化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二是完善网络安全组织体系,加快各级人员配备。

三是加大网络安全投入,原则不少于信息化投入的8%。

四是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组建网络安全技术专家库。

2.突出工控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

全防护。

一是按照“平时向战时看齐”标准,提升电力网络及工控系统安全防护能力工作常态化,强化工控网络安全技术监督,通过攻防演练、风险评估、安全检查等方式深.

入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工作,实施重大问题督办。

二是按照等保2・O最新要求,加快工控系统结构安全、本体安全、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整改加固。

推进工控系统软硬件产品安全可控替代,推动国产密码算法和北斗系统规模应用,确保关键领域安全可控。

三是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按照上级部署加快完成认定工作,建立健全“国家+集团”两级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体系,落实网络安全审查要求,持续推进网络安全工作常态化、体系化、实战化。

四是强化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结合机组检修、技术改造,逐步实现控制系统国产化改造工作。

控制系统改造之前必须经过网络安全评审,改造完成后由第三方机构或企业网络安全监督部门组织上线前网络安全检测。

新上项目的控制系统确保使用国产化设备。

3•抓实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完善应急体系。

一是加快电

力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全覆盖,2020年底之前实现对重要工控(DCS、NCS等)系统信息安全、风险隐患实时感知、精准研判和科学决策。

二是加强对互联网出口管理,2020年12月底之前完成公司统一岀口至河南公司本部。

加强生产控制大区与管理信息大区边界、厂网边界、等保三级及以上系统等关键节点的监控,实现对关键系统、重要网络边界的安全监测,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的汇集、研判。

三是加强工控系统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快完善工控系统网络安全应急机制。

组织开展实战型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加强应急专业队伍、应急资源库建设,提高应急反应速度,提升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4・提升紧急状态下的电力供应能力。

一是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电网加强沟通联系,进一步完善和明确黑启动的准入及运行机制。

二是计划从2020年起利用机组检修的机会对3、4号机组进行调研,确定设备改造方案,使之具备FCB功能,实现网源互济、互相支撑。

5.加强反恐怖能力建设。

一是按照能源局制定的电力设施安全防护等级标准,按照集团公司要求,组织对电力设施进行防护级别评定。

二是强化发电企业反恐怖“物防、技防、人防”能力,在重要设备附近加大电子虚拟围栏布置,加大工业智能摄像头的应用,禁止无人机等在发电厂上空飞行,加强安保能力建设,防止重型车辆冲击厂门和设备。

三是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实现反恐预案的紧密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建立发电厂、重要电力设施等防护措施和安全评估模型。

6.加强电力应急能力建设。

一是在国家及行业相关制度及标准的框架下,研究建立适用于战争等极端情况的应急制度和标准体系。

二是建立、完善针对战争等极端情况的应急预案体系,主要包括极端环境下应急专项预案、部门处置方案和应急响应指导方案。

三是完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明确相关职责,建立职责清晰、流程明确的电力应急指挥系统。

三、时间进度安排

从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各部门要根据。

月)-6月5年2020(—)动员部署阶段(.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制定考核办法,对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作岀具体安排。

(二)排查整治阶段(2020年7月---12月)。

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实施方案,全面排查电力安全风险隐患,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坚持边查边改,加快推进实施,确保专项整改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三)疑难攻关阶段(2021年1月---12月)。

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要通过现场工作会、专项攻坚等措施,强力推进问题整改,确保按时销案,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

(四)巩固提高阶段(2022年1月-一10月)。

各相关部门对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及时总结分析,大力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对问题的整改情况要实施评估,形成年度报告和三年行动报告。

四、保障措施

(一)分解目标,落实责任。

安全生产是各项工作的基础,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确保国家财产安全不受损失,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体现,也是中央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行动计划实施。

各部门要制定实施方案,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确定工作时序和重点,出台配套保障政策措施。

(二)完善机制,重在落实。

公司成立电力安全专项三年整治工作小组,建立电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总体推进电力安全风险整治工作,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每季度对电力安全三年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点评。

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过程跟踪管控,积极有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三)严格监督,重点督办。

电力安全生产专项三年整治工作的完成情况纳入安全生产奖惩,加强电力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部署、执行、监督、考核的全过程管控。

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对三年整治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定期检查,安监部负责对重点任务、重大隐患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