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勘察报告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3998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勘察报告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勘察报告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勘察报告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勘察报告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勘察报告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勘察报告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勘察报告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勘察报告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勘察报告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勘察报告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勘察报告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勘察报告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勘察报告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勘察报告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勘察报告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勘察报告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勘察报告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勘察报告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勘察报告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0.00(m)

建筑物基础

型式

埋深

地上

地下

1

商业用房

框架结构

1F

/

独立基础

预计3.0m

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我公司对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阶段的勘察工作。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3.1条、第3.3.2条及第3.3.3条,拟建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的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的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该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2勘察技术要求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结合拟建物的性质,此次勘察的技术要求如下:

(1)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2)详细查明地基基础持力层及软弱下卧层分布情况,并作出评价,必要时应提出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3)查明拟建场地及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并对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此作出分析与评价,提出整治方案。

(4)判定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参数,判明拟建场地中有无液化震陷、断裂、错动等地质现象,对地基土的膨胀、湿陷性等方面作出明确结论。

并应根据国家批准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和有关规范,提出勘察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分区,划分场地类别,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的地段。

(5)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类型和地层渗透性,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判定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6)在勘探过程中,如遇土层性质或状态在水平方向分布有较大变化,或者存在影响成桩的土层时,请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数据符合建筑物设计所需数据的要求。

1.3勘察技术依据

本次勘察工作所依据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有: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J124-2007);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10014-98)

(5)《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年版);

(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7)《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9)《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

(10)《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建设部2003.6

(11)《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强制性条文》

1.4勘察技术方案及勘察技术方法

1.4.1勘察技术方案

本工程勘探点平面布置以《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设单位提供的《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总平面布置图》及勘察任务书为依据,并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及结构形式布置。

勘探点沿拟建物轮廓线和角点布置。

由于商业用房靠南侧部分位于现有的地下室之上,不具备勘察条件,原有的地下室勘察报告不慎遗失,应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的要求,对改部分改造工程沿地下室边缘布设钻探孔。

勘探点间距为10.00~24.60m,共布设勘探点40个,其中控制性钻孔勘探孔14个,一般性孔26个,深度22.00~24.00m。

本次勘察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商业用房北侧部分的勘察,第二阶段为商业用房南侧(原地下室部分)勘察工作。

两个阶段共完成勘探孔40个,其中N120动力触探孔14个、植物胶取芯试验孔40个,取土试样孔20个、取水试样孔4个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4.2勘察技术方法

⑴勘探孔测放及高程测量:

根据我公司勘察方案《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建设单位提供的1:

500的总平面图及规划图,各勘探点均采用全站仪通过基准点P2(X=3592405.239,Y=576916.575)、P3(X=3592340.960,Y=576853.297)引测;

各勘探点孔口高程以场地周边的火车站站房室内地面点P1(绝对高程为484.30m)引测而得。

(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⑵钻探:

采用XY-100型工程钻机采用回旋钻进,泥浆护壁工艺,对所有钻孔进行全断面取芯钻探,以便对岩土层进行鉴别、分层、取样。

采用SH30-2A型工程勘察钻机对卵石层及以上的土层进行冲击钻进。

⑶原位测试:

本次勘察对卵石土和中粗砂夹卵石进行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并与全断面取芯钻探成果进行对比,以评价其密实度、均匀性和地基承载力。

⑷室内试验:

取强风化泥岩进行天然抗压实验,对中风化泥岩进行天然、饱和抗压试验,以评价其承载力;

对中粗砂夹卵石土层及卵石土取扰动样并进行颗分定名试验;

取水试样进行水质简分析,判别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5勘察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察于2010年12月23日~2011年1月15日进行第一阶段的野外钻探和原位测试工作,于2011年3月20日提交第一阶段勘察工作的报告。

于2011年4月10日~2011年4月20日进行了第二阶段的野外钻探和原位测试工作,于2011年5月10日提交两个阶段勘察成果报告,本次勘察完成的工作量统计见表1.5。

勘察工作量统计表表1.5

工作

内容

勘探点

测放

(个)

勘探

总进尺

(m)

N120动探进尺

取土试样及试验

(件)

取岩试样及试验

(组)

取水试样

及试验

植物胶取芯钻孔(个)

工作量

40

908

336

26

20

4

2.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2.1区域地质构造

广元市市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低山区,该区地质构造属新华夏式盆地北缘弧形褶皱带,产生于侏罗、白垩系地层中,表现为舒缓宽展的褶皱,无断裂存在,场地位于走马岭向斜东端,岩层较完整,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上段(J2S2)泥岩。

2.2气候环境

广元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降雨量800-1000mm,日照数1300-1400小时,年平均气温17℃左右。

广元又处秦岭南麓,是南北的过渡带,即有南方的湿润气候特征,又有北方天高云淡、艳阳高照的特点。

南部低山,东冷夏热;

北部中山区东寒夏凉,秋季降温迅速。

年平均气温16.1℃,七月份气温26.1℃,元月份气温4.9℃。

年平均降雨108毫米,日1398.0小时,无霜期264.5天,四季分明,适宜生物繁衍生息。

但自然灾害,特别是旱、涝灾害频繁。

2.3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嘉陵江北侧上西坝,原地貌为嘉陵江北岸一级阶地,在火车站早期兴建时进行了人工堆填,现场地较平坦,地面标高为480.13~480.64m之间。

2.4地层结构

在勘察钻探揭露深度内,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冲洪积层(Q4al+pl)组成,地层结构自上而下为:

(1)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1杂填土:

褐色,稍湿,结构松散。

其成分以粉土为主,含植物根茎、少许砾石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层厚3.00~3.80m,场地内均有分布。

⑵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②中粗砂夹卵石(Q4al+pl):

灰黄~灰色,中粗砂为稍密状态,分选不好,颗粒成分主要为石英,含少量云母片;

卵石含量10%~25%,粒径10~40mm不等,成分为石英砂岩和少量灰岩;

层面埋深0.80~4.60m,层厚6.20~10.40m。

③卵石(Q4al+pl):

灰黄~杂色,稍密~中密,卵石含量约55%,粒径20~50mm,含少漂石,磨圆度较好;

卵石间充填中细砂,局部夹有可塑的粉质粘土,本层在场地内分布较稳定,厚度较大,层面埋深10.30~11.60,层厚6.70~8.70m。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上段(J2S2)

④泥岩(J2S2):

暗紫红色~紫红色,钙质胶结,泥质结构,层状构造。

根据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泥岩(④-1)及中等风化泥岩(④-2)。

强风化泥岩(④-1):

薄层状构造,层理不清,矿物成份已蚀变,以粘土矿物为主,含少量铁质氧化物。

岩芯以碎块状为主,少量短柱状,裂隙发育,易折断,易染手,岩质极软。

钻孔揭露厚度0.50~0.90m。

中等风化泥岩(④-2):

矿物成份以粘土矿物为主,石英、长石微量,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局部含少量溶蚀空洞,岩芯以长柱状为主,中短柱状少量。

偶夹薄层(厚约20~40cm)的强风化泥岩,具较强的遇水软化、脱水开裂特征。

以上各地层的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2.5地下水

场地紧邻嘉陵江,地下水为赋存于砂卵石中的孔隙水和基岩中的裂隙水,由于场地位于嘉陵江右岸一级阶地上,故地下水富水较好。

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埋深为5.80~6.30m。

根据临近场地收集资料表明,洪水期间场地地下水最高水位埋深为2.00m,枯水季节场地地下水最低水位埋深为6.50m。

2.6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

根据在钻孔1#、24#、31#、37#所取水试样进行水质简分析,场地地下水腐蚀性评价见表2.5。

表2.5场地地下水腐蚀性评价表

取样

点号

按环境类型水

按地层渗透性水

环境

SO42-(mg/L)

Mg2+

(mg/L)

NH4+

OH-

总矿

化度

渗透

指标

PH

侵蚀性

CO2

HCO3-(mmol/L)

含量

73.63

21.48

1.68

0.00

558.5

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层

7.1

4.84

等级

24

78.97

15.51

2.41

565.5

7.3

4.70

31

77.70

21.44

1.67

641.1

7.0

5.65

37

15.48

1.42

644.3

7.2

5.60

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

取样点号

浸水状态

(Cl-+0.25×

SO42-)含量(mg/L)

腐蚀等级

长期浸水

62.93

65.97

69.10

68.57

干湿交替

对钢结构腐蚀性

孔号

PH值

(Cl-+SO42-)含量(mg/L)

7.4

118.15

125.20

127.37

127.80

试验结果表明,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由于本工程无钢结构,故未作进一步评价。

根据湖北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2009年7月提交的《成都铁路局广元火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对土的腐蚀性评价,场地周围无强酸、强碱及强腐蚀性产品生产企业,按照当地建筑经验,本场地土为微腐蚀性。

2.7土的测试成果

2.7.1原位测试

本次勘察对中粗砂含卵石层和卵石层进行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其试验成果统计见表2.6.1-1;

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表表2.6.1-1

土层名称

样本

容量

(孔)

取值范围

(击)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

系数

统计

修正

标准值

②中粗砂含卵石层

14

1.6~8.9

3.9

0.43

0.75

2.95

③卵石土

3.5~36.0

5.5

3.95

0.85

4.67

注:

表中所列N120击数为修正击数。

2.7.2岩石试验成果统计

岩石试验成果统计表表2.7.2.2

岩石

试验指标

样本

容量

最大值

最小值

变异系数

修正系数

强风化

泥岩

天然密度ρ0(g/cm3)

12组

2.20

2.05

2.10

0.05

0.02

0.99

2.09

天然抗压强度(Mpa)

0.76

1.5

0.42

0.28

0.52

1.29

中等风化

2.40

2.21

2.30

0.07

0.03

2.29

6.20

3.35

4.80

0.93

0.19

0.90

4.31

饱和抗压强度(Mpa)

4.20

1.81

3.00

0.65

0.22

0.89

2.61

3.1场地稳定性评价

查阅广元市地质图(1:

20万),拟建场地无活动性断裂,场地稳定。

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无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适宜建筑。

3.2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

根据本次勘察野外钻探、原位测试成果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结合广元市已有工程经验,综合确定场地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其建议值见表3.2-1;

 

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表3.2-1

岩土

名称

重度

γ(kN/m3)

压缩(变形)

模量

Es(E0)(MPa)

粘聚力C

(kPa)

内摩擦角

φ(o)

承载力特征值fak

1杂填土

19.3

4.5

5

22

2中粗砂夹卵石

20.3

8

18

150

3卵石土

21.5

24(E0)

35

300

4-1强风化泥岩

22.4

43(E0)

260

5-2中风化泥岩

26.1

1000

注:

表中:

—天然重度(kN/m3);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Es—压缩模量(MPa);

Eo—变形模量(MPa);

C—粘聚力(kPa);

—内摩擦角(o)。

3.3场地及地基土的地震效应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广元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特征周期0.40s。

根据场地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广元市地区各岩土层的剪切波速统计经验值,估算场地自然地面下覆盖层范围内各层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估算值为214.789m/s,场地覆盖层厚度为18.0米左右,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第4.1.6条规定判定:

本场地为中软~中硬场地土,II类建筑场地。

本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性场地。

场地地基土为不液化土。

Vse值估算结果表

土名

杂填土

中粗砂含卵石

卵石土

性状

松散

稍密

稍密~中密

土层厚度di(m)

2.4

8.5

剪切波速,Vs(m/s)

80

235

390

传播时间t(s)

0.0362

0.019

等效剪切波速Vse(m/s)

=214.789m/s

说明

根据GB50011—2010规范进行计算

do—累计厚度(m)Σt—累计时间(S)

3.4地基土适宜性评价

场地内的杂填土层结构松散,建筑性能差应挖掉,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

中粗砂夹卵石:

稍密状态,分布厚度不大,承载力一般,若经设计验算能满足设计要求,可作为拟建物基础。

卵石土:

稍密、中实状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厚度,但埋深较深,可考虑作为桩端持力层。

强风化泥岩,厚度较薄,工程性质不佳,埋深较深,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和桩端持力层。

中风化泥岩,强度高,在场地内分布稳定连续,埋藏较深,工程特性好,是拟建建筑物良好的桩基础持力层。

3.5地基均匀性评价

根据场地各土层的分布特征结合原位测试,土工试验等指标综合来看,本场地分布的土层中杂填土、中粗砂夹卵石、卵石土、泥岩层均分布稳定连续,且厚度差异性不大,属较均匀土层。

综上所述,本场地为均匀地基。

3.6地基基础形式分析

3.6.1天然地基

拟建建筑物若采用天然基础,须以卵石层作为拟建物基础持力层,由剖面图可知,持力层埋深在10m以下,采用大开挖显然不适宜。

若中粗砂夹卵石层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采用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处理,以处理后的复合地基作为基础持力层。

3.6.2复合地基

由于采用天然地基时,持力层埋置太深,故本工程可考虑采用复合地基,复合地基应首选考虑采用水振冲或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应以卵石层作为基础持力层。

3.6.3桩基础

人工挖孔桩在广元地区施工经验丰富,工艺成熟,可以很直观的对桩端持力层进行检验,单桩承载力高。

桩的承载力应根据静力荷载试验确定。

若采用人工挖孔桩,应进行一桩一孔的施工勘察。

预制类桩尤其是预应力管桩,穿透能力强,单桩承载力高,综合分析场地条件及拟建场地性质,预制类桩应以卵石土或中等风化泥岩作为桩端持力层。

若采用预应力管桩施工时应按照贯入度和桩长双控。

桩基设计参数建议值见表3.6.2-1。

桩基设计参数建议值表3.6.2.-1

岩土层名称

桩周土极限

侧阻力标准

值qsik(kPa)

桩端土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

frk

(MPa)

人工挖孔桩

预应力管桩

高压旋喷桩

①杂填土

②中粗砂夹卵石

65

70

60

140

120

3500

8000

2500

④-1强风化泥岩

100

④-1中等风化泥岩

2.0

qsik—人工挖孔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qpk—人工挖孔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

frk—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特征值

⑴拟建场地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无不良地质作用,适宜建筑。

⑵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见表3.2-1。

⑶根据拟建物的性质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建议拟建建筑物采用独立基础,以中粗砂夹卵石层作为基础持力层;

若中粗砂夹卵石层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对中粗砂夹卵石层进行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处理,以处理后的复合地基作为基础持力层。

亦可采用预应力管桩,以卵石土作为桩端持力层。

⑷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场地土为中软~中硬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处于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

本场地地下水对砼及砼制品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本场地可以不考虑场地土的腐蚀性。

⑹基础施工时须加强地基验槽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