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99网优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4409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399网优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8399网优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8399网优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8399网优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8399网优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8399网优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8399网优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8399网优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8399网优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8399网优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8399网优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399网优篇.docx

《8399网优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399网优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8399网优篇.docx

8399网优篇

网优篇

☆83、什么是小区选择?

小区选择的判决依据是什么?

用户开机或脱网时选择服务小区的过程称为小区选择。

小区选择的判决依据是C1,其值为

C1=Rxlev-Rxlev_Access_Min

其中,Rxlev为用户接收到的某小区的当前接收电平

Rxlev_Access_Min为该小区的最小接收电平(RXP)

一般而言,用户在某地开机或脱网后选择服务网络时,可以接收到周边多个小区的网络信号,用户选择哪一个小区的载频作为服务信号就是判别各个小区C1值的大小。

在优先级相同的情况下,用户选择C1最大的小区作为服务小区。

作为室内覆盖工程而言,如果电平设计太低,则极易造成在窗边、大厅等处因信号比外界弱而导致室内用户选择室外网络的情况出现。

☆84、什么是小区的优先级?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可以通过人为地设置来影响移动台优先选择某些(个)小区作为移动的服务小区。

小区的优先级用CBQ(Cell_Bar_Qualify)来表示。

CBQ有二个取值:

CBQ=0优先级为正常CBQ=1优先级为较低

在通常情况下,所有的小区应设置优先级为“正常”,即CBQ=0。

但在某些情况下,如:

微蜂窝应用、双频组网等,运营商可能希望移动台优先进入某种类型的小区,此时可以将这类小区的优先级设为“正常”,而将其它小区的优先级设为“低”。

移动台在小区选择过程中,只有当优先级为“正常”的合适小区不存在时(所谓合适是指各种参数符合小区选择的条件,即C1>0且小区没有被禁止接入等),才会选择优先级较低的小区。

下述的两个范例说明了合理应用参数CBQ的意义。

例一:

假设如下图的小区覆盖情况,图中每个园表示一个小区。

由于某种原因小区A和B的业务量明显高于其它相邻的小区,为了使整个地区的业务量尽可能均匀,可以将小区A和B的优先级设置为低,而其它小区优先级为正常,从而使图中阴影区中的业务被相邻小区吸收。

必须指出,这种设置的结果是小区A和B的实际覆盖范围减小,但它不同于将小区A和B的发射功率降低,后者可能会引起网络覆盖的盲点和通话质量的下降。

 

图1CBQ用于均匀小区业务量

例二:

如下图所示,假设某微小区B与一宏小区A重叠覆盖一区域(图中阴影区)。

 

图2微小区情况下CBQ的应用

为了使微蜂窝B尽可能多地吸收B区的业务量(尤其是B区的边缘),可以设置小区B的优先级为“正常”,小区A的优先级为“较低”。

这样在小区B的覆盖范围内无论其电平是否比小区A的低,只要符合小区选择的门限,移动台将选择小区B。

85、什么是最小接入电平?

为了避免移动台在接收信号电平很低的情况下接入系统(接入后的通信质量往往无法保证正常的通信过程),而无法提供用户满意的通信质量且无谓地浪费网络的无线资源,在GSM系统中规定,移动台需接入网络时,其接收电平必须大于一个门限电平,即:

移动台允许接入的最小接收电平RXP。

对于某些业务量过载的小区,可以适当提高小区的RXP,从而使该小区的C1和C2值变小,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随之缩小。

但RXP的值不可取得过大,否则会在小区交界处人为造成“盲区”。

采用这一手段平衡业务量时,建议RXP的值不超过-90dBm。

86、什么是小区重选?

小区重选的判决依据是什么?

当用户在空闲状态下从一个小区穿越到另一个小区时,用户就会选择质量较好的另一个小区作为当前服务小区,这个过程就是小区重选。

小区重选的判决依据是C2。

C2是基于参数C1并加入一些人为的偏置参数而形成的。

加入人为影响是为了鼓励移动台优先进入某些小区或阻碍移动台进入某些小区,通常这些手段都用来平衡网络中的业务量。

对于室内环境的慢速用户而言,C2主要由CRO(CELL_RESELECT_OFFSET,以下简称CRO)决定。

C2=C1+CRO

CRO的调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对于业务量很大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小区中的通信质量较低时,一般希望移动台尽可能不要工作于该小区(即对该小区具有一定的排斥性)。

这种情况下,可以设置将CRO设置得小些。

第二,对于业务量很小,设备利用率较低的小区,一般鼓励移动台尽可能工作于该小区(即对该小区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这种情况下,建议设置CRO在0~20dB之间,根据对该小区的倾向程度,设置CRO。

倾向越大,CRO越大,反之,CRO越小。

第三,对于业务量一般的小区,一般建议设置CRO为0,PET为640秒从而使C2=C1,也即不对小区施加人为影响。

☆87、什么是切换?

切换有哪些几种类型?

设置相邻小区切换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切换是指当用户在通话状态下,为了保证一定的通话质量,用户从一个服务小区(载频)转换到另一个服务小区(载频)的过程。

切换有五种类型:

基于功率预算(PBGT)的切换、基于上下行信号电平(Rxlev)的切换、基于下行信号质量(RxQual)的切换、基于距离的切换、基于话务量的切换。

切换和小区重选的差别在于:

切换是指用户在通话状态(Active)下的一种过程,而小区重选发生在空闲(Idle)状态下。

在以宏、微蜂窝为信源的室内覆盖工程中,合理设置室内外小区的切换关系非常重要。

为了尽量让室内宏、微蜂窝吸收话务量,提高室内分布系统的利用率,应让室内用户在通话时尽量占用室内小区载频。

在设置相邻小区时应注意:

多做一些由室外往室内的切入关系;

选择二到三个质量良好的室外小区做切出关系;

增大切出门限(增加切出的困难);

减小切入门限(减小切入的困难)。

88、室内覆盖工程中,用户在空闲状态下占用室内信号,但在通话状态下却占用室外信号,为什么?

说明小区重选过程正常(符合设计要求,用户留在室内小区),但切换过程不正常。

此时用户在室内却没有使用室内系统的载频。

导致的原因有:

与室外载频强度相比,室内系统电平设计过弱,较易切换到室外载频;

室内切换到室外的门限过低;

解决办法:

调整功率:

一般而言是增高室内载频的强度

调整天线位置:

调整室内天线的位置,将天线尽量移至窗边,增强窗边等位置的载频强度(此时注意泄漏)

调整切换算法:

增大切出门限,如原来的HandOverMargin=0,可将其改成6dB,即只有当室外载频比室内载频强6dB以上时才能切到室外载频。

☆89、基站距离参数对直放站中继距离的影响

对于GSM基站而言,其最大覆盖范围由参数MS_Max_Distance(呼叫建立过程中的最大距离限制)决定,当该值取值为>63时,基站覆盖范围最大,为35公里。

采用直放站进行覆盖时,不管采用何种直放站(射频直放站或光纤直放站),其工作范围必受限于下列条件:

直放站至基站的距离+直放站覆盖范围+直放站自身时延(含光纤时延)<基站最大覆盖范围

如果MS_Max_Distance设置较小,则可能会导致直放站覆盖范围内信号很强却无法发起呼叫的现象,此时可适当调大该参数即可。

☆90、直放站对基站的影响

直放站作为一种延伸覆盖的手段,不管采用何种直放站,必定会对基站造成影响。

影响主要表现在:

直放站(射频、光纤)是一种有源设备,它们的引入必定会增加基站的噪声系数,基站噪声系数增加后会降低基站的灵敏度从而减小基站的覆盖范围。

直放站对基站的这种影响主要是由于上行增益调节造成的,直放站的上行增益大,其覆盖范围大,但它对基站的影响就明显,反之,上行增益小,其覆盖范围就小,直放站对基站的影响也相应减小。

由此可见,直放站的引入对基站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影响可以通过调节上行增益加以控制,但这种调节始终无法回避覆盖范围和对基站影响的矛盾。

☆91、PN码及其规划

CDMA系统中用PN码来区分各基站小区,类似于GSM中的CID。

每个CDMA基站小区不断的发射一个长度为215的导频PN序列,共有215/64=512个PN码可用。

由于相近的PN码容易造成PN混乱,因此从512个PN中抽取一部分来用,如果每4个抽一个,那么4就叫做PN增量因子,这样所被利用的PN码就是:

4、8、12、16……508。

由于相邻基站小区所用PN码不能重复,所以必须对PN码进行规划。

多数厂家这样来规划:

尽量使基站三个扇区的PN码相差一样且最大。

例如某基站CellA的PN为:

4,CellB就为172,CellC就为340。

不管PN增量因子是多少,每个基站相邻小区之间的PN码都相差168。

也有个别厂家每个基站相邻小区之间的PN码都相差4。

这样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所接收到信号的PN码来确定是否是一个基站的信号或是第几扇区的信号,给工程设计带来很大方便。

☆92、RSSI、Ec及其关系

RSSI类似于GSM中的RX,RX是某一个BCCH上的信号接收场强,而CDMA共用一个频率,因此把RSSI定义为在某一个频率上收到的信号场强,包括有用导频在内的所有信号的场强。

RX是某一个PN上的接收功率。

RX是基站在开环功率控制时的主要参数,也是我们计算路径损耗的主要参数。

例如:

手机在接入时的初始发射功率为:

TX=-(Ec+73)。

也就是说,如果手机在刚刚发射信号的时候主导PN的Ec是-73dBm时,它的初始发射功率就为0dBm。

然后基站再根据接收到的实际强度进一步调整手机的发射功率。

又例:

基站的导频输出功率为PPilot=35dBm,用频谱仪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为RSSI=-50dBm,手机测得信号的Ec/Io为-5,则路径损耗=PPilot-Ec=PPilot-(RSSI+Ec/Io)=35-(-50-5)=90dB。

☆93、Eb/No、Ec/Io及其差别

Eb/N0是每个bit上的能量与干扰功率谱密度的比值。

Ec/Io是每个Chip上的能量与干扰功率谱密度的比值。

也可以定义为是导频功率与载频带宽内总的信号功率的比值,也叫做导频强度。

是衡量导频是否被激活以及小区之间切换的参数。

例如:

手机的测试窗口显示如下

PN255D072

255/08A057/12A

270/16N393/23N

438/26N300/31N

那么:

PN255的Ec=Io+Ec/Io=-72+(-8)=-80dBm

PN057的Ec=Io+Ec/Io=-72+(-12)=-84dBm。

☆94、发射功率TX

手机为了使信号到达基站并能够被接收机识别,必须保证一定的发射功率,但是发射功率太大了也不行。

CDMA系统中手机的发射功率是受到严格控制的,这是因为整个系统共用一个频率,必须保证一个小区内所有手机到达基站接收机的信号电平都一样才不至于对其他用户产生干扰,从而使系统达到最大容量。

那么CDMA手机的发射功率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无论G网还是C网归一化信燥比通常取5~7dB,也就是说每Bit的能量要高出噪声功率谱密度5~7dB才能被解调。

对于“信噪比”由于CDMA系统中具有一个21dB的处理增益,使得CDMA的有导频信号强度可以低于干扰信号强度低21dB-7dB=14dB时也能被解调。

例如:

某时刻某基站只有一个手机MS1通话时的基底噪声电平为-110dBm,那么手机到达基站的信号电平就为-110-14=-124dBm。

如果从手机到达基站接收机的总的路径损耗为100dB,那么手机的发射功率就为:

-124+100=-24dBm。

当有多个手机同时通话时,假如基站的噪声电平增加了1dB,那么MS1在相同的路径损耗情况下的发射功率为-23dBm才能保证正常通话。

95、导频强度(PilotStrength)及参数调测

关于导频强度此处不再多述。

下面强调在直放站工程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由于CDMA是一个具有呼吸效应的系统,基站的输出功率是随用户的增加而增加的,因此在直放站开通时要留一定的余量。

直放站的输出功率和Ec/Io是随基站的增加而增加的,因此Ec与最大输出功率的差值和基站应该相同。

假设基站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0瓦,直放站最大输出功率10瓦,导频信道占总功率15%,则基站导频输出功率Ec34.8dBm,调试直放站输出Ec功率应为31.8dBm,即二者的差值与基站和直放站最大输出功率的差值相等。

☆96、导频增加门限及丢弃门限(T_ADD/T_Drop)

此值为移动台对导频信号监测的门限。

当移动台发现邻集或剩余集中某个基站的导频信号强度超过T_ADD时,移动台发送一个导频强度测量消息并将该导频转向候选集。

该值取值范围为1~63,建议取值为28。

T_ADD的值决定了切换区域的大小,该值越大,切换区域就越小,该值越小则切换区域就越大。

T_ADD设置太小会导致很低弱的导频进入激活集,结果切换区域过大,信号质量却很差。

T_ADD设置太大则会损失前向链路容量,同时导致切换区域不足,从而造成掉话、覆盖不足或切换阻塞。

此值为移动台对导频信号下降监测的门限。

当移动台发现激活集或候选集中某个基站的导频信号强度小于T_DROP时,就启动该基站对应的切换去掉计时器。

该值取值范围为1~63,建议取值为32。

T_DROP和T_ADD一样,也决定了切换区域的大小,该值越大,切换区域就越小,该值越小则切换区域就越大。

T_DROP设置太小会导致切换区域增加,过早地失掉可用导频,增加干扰而产生掉话。

T_DROP设置太大则会导致切换区域过小,损失前向链路容量,同时造成掉话、覆盖不足或切换阻塞。

☆97、激活集与候选集强度比较门限(T_COMP)

此值为激活集与候选集强度比较门限。

当移动台发现候选集中某个基站的导频信号强度超过了当前激活集中基站导频信号的强度T_COMPx0.5dB时,就向基站发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并开始越区切换。

该值取值范围为0~15,建议取值为2。

T_COMP是衡量候选集中的导频是否可用的一个估计值,对切换影响很大。

T_COMP设置小些可以更快地进行切换。

但该值太小容易引起误报警,导致切换频繁。

T_COMP设置若过高会导致即使候选集中的强导频优于激活集中的弱导频时,强导频却还留在候选集中。

这时移动台检测到了强信号却不能切换过去时,

☆98、激活集与候选集的搜索窗口(SRCH_WIN_A)

此值为移动台对激活集与候选集的导频信号进行搜索的窗口大小。

它是以激活集或假选集中导频最早到达的可用多径为中心的。

该值取值范围为0~15,建议取值为5。

搜索窗大小对应关系为:

SRCH_WIN_A

SRCH_WIN_N

SRCH_WIN_R

窗口大小

(PNchip)

SRCH_WIN_A

SRCH_WIN_N

SRCH_WIN_R

窗口大小

(PNchip)

0

4

8

60

1

6

9

80

2

8

10

100

3

10

11

130

4

14

12

160

5

20

13

226

6

28

14

320

7

40

15

452

通常,搜索过程先搜索邻集/剩余集,再搜索激活集/候选集,所以邻集/剩余集的窗口比激活集/候选集的窗口要大。

SRCH_WIN_A的设置不宜过大或过小。

过小会导致漏掉可用的导频多径;过大会搜索到太多的来自其它基站的导频多径,从而延长了搜索时间,降低了移动台的性能。

一般而言,在城市该值取20,在郊区或野外该值要取得大一些。

在直放站工程中,SRCH_WIN_A的设置要注意其范围,避免搜索窗过小导致搜索不到直放站而产生掉话。

如下图:

 

Achips

Cchips

Bchips

 

由图可知,直放站的引入增加了一条多径,即由B到A再到基站。

此时搜索窗的设置必须满足:

2(A+B-C)

99、室内覆盖工程中,高层窗边为什么会出现信号强而通话质量差的现象

上述现象在市区内的高层室内覆盖工程中经常出现,原因如下:

在GSM网络中,用户的正常通话除了必须保证一定的话音强度外,还必须满足一定的C/I值,该值在工程上要求C/I>12dB。

由于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在其室内能接收到来自较远基站的信号,如果这些外来的信号与室内信号是同频,则会对室内信号造成同频干扰,降低室内信号的C/I,从而导致话音质量变差。

对CDMA网络而言,用户的正常通话除了必须保证一定的话音强度外,还必须满足一定的值,该值在工程上要求Ec/Io>-12dB。

由于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在其室内能接收到来自较远基站的PN码,如果这些外来的PN码与室内信号是同PN码,则会对室内信号造成同PN码干扰,降低室内小区的Ec/Io,从而导致话音质量变差。

解决的办法是:

提高室内小区的信号,缺点是容易造成泄漏,影响室外大网

降低室外大站的信号,缺点是为了室内小区而牺牲室外大站,不可行

通过定向板状天线进行室内窗边覆盖,缺点是造价太高,不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