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4569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案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导学案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导学案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导学案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导学案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导学案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导学案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导学案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导学案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导学案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导学案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导学案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学案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docx

《导学案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导学案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docx

导学案必修2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十)

内容:

《必修2》第三单元第10课《游褒禅山记》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道”“由”“文”“至”“舍”“观”“名”“十一”“明”“相”,重点虚词“其”“于”“以”等,掌握重要句式。

2.学习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方法,体会作者由事说理,循理布事的写法。

3.弄清“志”“力”“物”的具体含义,举一反三,深入领会作者思想情感。

4.领会文中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方法,体会作者由事说理,循理布事的写法。

难点:

领会文中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的观点。

三、知识链接

1.解文题

这篇课文题为“游褒禅山记”,“记”表明文体。

与一般游记不同,本文主要是结合记游以感想形式发表议论,论说为学治事的道理,含有非常丰富的哲理。

褒禅山,旧名华山,在安徽含山东北方向。

褒禅山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

2.识作者

1.杰出的政治家。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少好读书”,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

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增强。

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复拜相。

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今南京),潜心于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

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石忧愤病死。

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

2.卓越的文学家。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

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主要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

他的诗歌内容充实,涉及的生活面很广泛,并且提出了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艺术上也比较动人。

3.知背景

《游褒禅山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

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作者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并以此为喻,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

我们知道,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但他也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遇到重重阻碍,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

一个人要想对社会有所贡献,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吾志”。

“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实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4.晓常识

“因事悟理”就是从亲历的一件或几件事中悟出道理。

所谓“亲历”,是指自己亲身经历的或熟悉的。

因为自己熟悉,有切身感受,又知道其中细节,就容易写得具体,细致,生动感人。

所谓“悟出道理”,就是从所叙事中“悟”出人世、人生的意义,这就需要所叙的事情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都必须有意义。

“因事悟理”的基本框架是“叙事——悟理”。

四、学习导引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古人在游记中常用一两句话来抒发感受,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

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两句话来概括。

 

五、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庐冢(   )   ②仆道(   )   ③好游者(   )   ④萧君圭(   )

⑤夫夷以近(   )⑥舍于其址(   )⑦王回深父(   )⑧无物以相之(   )

⑨有穴窈然(   )⑩何可胜道也哉(   )

2.为下列的形近字组词。

        

3.重点词。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褒之庐冢也:

  

(3)有碑仆道:

 

(4)而记游者甚众:

  

(5)有穴窈然:

  

(6)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9)乃华山之阳:

 

4.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

 

5.多义词。

(1)卒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②旦日飨士卒 

③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④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道

①有碑仆道 

②何可胜道也哉 

③策之不以其道 

(3)名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③不名一文 

(4)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 

②其文漫灭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5)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家祭无忘告乃翁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 

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6)其

①距其院东五里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③其孰能讥之乎 

④吾其还也 

⑤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⑥则或咎其欲出者 

6.古今异义词。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3)于是余有叹焉: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7.词类活用。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3)则其至又加少矣:

 

(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火尚足以明也:

 

(6)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8)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8.特殊句式。

(1)有碑仆道 

(2)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此余之所得也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六、课内研讨

1.第1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到“仆道”石碑上的文字“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2.第2段略写了什么?

详写了什么?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作用?

 

3.第3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各层次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4.第4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5.第5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6.作者是如何论证“志”“物”“力”三者的关系的?

 

7.本文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8.王安石认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志”在一个人的行为中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你认为“力”“志”“物”这三个条件哪一个起决定作用呢?

 

七、思维导图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十)

内容:

《必修2》第三单元第10课《游褒禅山记》参考答案

学习导引

1.

(1)正当这个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还足够继续照明。

(2)(路)平而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

(3)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如果没有外物帮助他,也不能到达。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基础知识

1.①zhǒng ②pū ③hào ④guī ⑤fú ⑥shè ⑦fǔ

⑧xiàng ⑨yǎo ⑩shēng

2.掸子/忌惮/俾众周知/裨益 谬误/绸缪/杀戮/邮戳

3.

(1)梵语(古代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2)也作“庐墓”。

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叫作“庐冢”。

这里指慧褒的弟子在慧褒的墓旁盖的屋舍。

庐,屋舍;冢,坟墓。

(3)仆,跌倒。

(4)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

(5)深远幽暗的样子。

(6)拿着火把。

拥,持、拿。

(7)珍贵奇特。

(8)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相,帮助。

(9)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4.“父”通“甫”,读“fǔ”,古代在男子名字后加的美称。

5.

(1)①死,动词。

②士兵,名词。

③通“猝”,仓促。

④到底,副词。

(2)①道路,名词。

②说,动词。

③规律、方法,名词。

(3)①命名。

②闻名、出名。

③占有,拥有。

(4)①残存的文字。

②碑文。

③文章。

(5)①动词,表判断,有“为”“是”的意思。

②代词,你的。

③连词,于是、就。

④副词,才。

(6)①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

②他们,代词,指代“古之人”。

③难道,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④还是,语气助词,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

⑤代词,代自己,译为“我”。

⑥指示代词,那。

6.

(1)古义:

不平常。

今义:

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2)古义:

十分之一,古代分数的表示法。

今义:

数词,指十一这个数目。

(3)古义:

为两个词,“于”,介词,对;“是”,代词,这。

文中是“对这件事”的意思。

今义:

为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4)所以:

古义,相当于“……的缘故”;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学者: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特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古义:

到达,达到……地步。

今义:

表示另提起一事的连词。

7.

(1)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

(2)名词用作状语,从旁边。

(3)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4)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

(5)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6)形容词用作动词,尽兴。

(7)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8)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错,弄错。

传,动词用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用作动词,识其本名。

8.

(1)省略句,仆(于)道。

(2)省略句,又以(之)悲。

(3)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

(4)判断句,“……也”表示判断。

(5)因果关系的判断句。

(6)倒装句,于其址舍,介宾短语后置。

思维探究与创新

1.作者写“其文漫灭”的“仆碑”上“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说明今人称褒禅山为“华山”是错误的。

也为后文“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提供事实根据。

2.

(1)第2段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

(2)运用了对比手法。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对比。

(3)作用:

详写后洞并做对比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3.主要写游山的心得。

具体有五层意思:

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4.

(1)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

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2)作者从第1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5.第5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

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作用有两个:

一是与前文记游中的“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的内容相呼应;二是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同时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和理论上的说服力。

6.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

“志”“物”“力”。

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志”。

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三者按重要性依次排列,逻辑十分严密。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

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

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

7.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因事见理,前面的事和后面的理紧密相扣,把深刻抽象的道理谈得具体生动,浅显易懂。

文章一开始介绍褒禅山时,就特别说明“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记仆碑情况又突出“花山”二字,为后面的议论做铺垫。

记游山,不记别的,只记游山洞。

前洞略写,指出路近、地平、游者众,为后面议论做铺垫(“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后洞详写,突出路远、奇险、深寒、游者少,和前洞对比,并交代退出情况,为后文议论做了有力的铺垫。

总之,前面记游山,处处和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写体会,处处紧扣游山的经历。

前后呼应,紧密结合。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

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

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

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

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

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

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

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做铺垫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

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至文字难以增删改换。

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8.观点一:

“志”起决定作用。

首先要坚定意志,因为“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有了坚定的意志,才有目标和方向。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即使未达到目的,也可以于己无悔,不为人讥。

一个人在有能力、有物力的情况下半途而废,会徒然让人讥讪,也会给自己留下无穷的遗憾。

观点二: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即必须有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再应有足够的力量,还要具备可资凭借的物质条件。

只有具备“志”“力”和可以辅助的“物”这三者,才能达到预期的境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