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4713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6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docx

复习资料病案信息学

1、疾病分类:

是根据疾病的病因、解剖部位、临床表现和病理等特性,将疾病进行排列分组,使其成为一个有序的组合,即在一个编码下放一组疾病,需要时可以及时找出来

疾病分类就是将疾病诊断和其他健康问题的词句转换为编码,从而易于对数据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实现数字化管理、国际间的交流、医学科研检索等功能。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ICD)把疾病诊断和其他健康问题的词句转换成字母+数字的混合编码。

2、疾病命名:

是给疾病起一个特定的名称,使之可以区别于其它疾病。

理想的疾病名称应既能反映疾病的内在本质或外在表现的某些特点,又是唯一性的。

国际疾病命名法(internationalnomenclatureofdiseases,IND)

临床工作中疾病命名的一些问题

1、一种疾病有几种不同的名称:

川崎病(急性发热性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症)。

2、以人名或地名命名的疾病:

克山病(饮食性硒缺乏病)、威尔逊病(肝豆状核变性)。

3、随意命名疾病:

珍贵儿、盆底综合征(便秘)等。

4、与国际上命名有冲突的特定含义命名:

例如:

颈椎病

国际:

颈椎管狭窄、颈椎管裂、颈椎突出、颈椎骨性关节炎等等。

我国:

颈椎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

9、疾病分类轴心

疾病分类轴心:

分类的标准或尺度,即分类时所采用疾病的某种特征。

国际疾病分类采用多轴心(混合轴心)分类

病因、解剖部位、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分期、分型、性别、年龄、急慢性、并发症、发病时间等)和病理。

ICD坚持以病因为主、其他标准为辅的原则。

例如:

浸润型肺结核

这一诊断术语就采用了三个分类轴心:

临床表现、解剖部位、病因。

国际疾病分类:

是对疾病、损伤和中毒进行编码的标准分类方法。

目前使用的是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国际统计分类》

(InternationalStatistic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andRelatedHealthProblems.10thevision,简称ICD—10)。

2、ICD-10分类系统的特点

①科学性:

能够反映当前医学科学的认识水平与当前医学分类相适应。

②准确性:

一个疾病只能分类到一处,即只有一个编码。

③完整性:

能包括所有分类对象,所有的医疗事件都能找到相应的编码。

如:

ICD-9艾滋病(AIDS):

279.1(后天免疫缺乏综合征),ICD-10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U04.9。

④适用性:

ICD-10由ICD-9的1132个类目扩展到2036个类目,ICD-10第二版的类目扩展到2053个。

⑤可操作性:

索引条目比ICD-9增加了近万条,比较容易操作。

其他与健康有关的分类:

*手术操作ICD-9-CM3等

专科适用本:

肿瘤学ICD-0-3,牙科和口腔学,皮肤病学,精神病学,神经病学,产科和妇科学,风湿病学和矫形外科学,儿科学,全科医学

第六次修订:

世界卫生组织第一次主持大会,将ICD的用途从原来单纯死因统计扩大到疾病分类统计。

第九次修订:

1975年9月,日内瓦;1976年5月第29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

1979年1月1日起正式使用《国际疾病分类》(ICD—9),同时还通过了一个重要原则:

在疾病分类中使用单一原因的规则。

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疾病分类与代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疾病分类与代码[ICD-9]GB/T14396—1993)。

第十次修订:

ICD—10方案开始于1983年9月,1989年10月定稿,1990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并决定从1993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我国卫生部决定:

2002年开始在全国县及县以上医院和死因调查点正式使用ICD—10。

[2]增加:

“第22章用于特殊目的的编码(U编码)”。

U00~U49:

用于原因不明的新疾病

U50~U99:

用于临床研究

其中(U80-U89):

是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菌株观察和收集而设计的。

U80

耐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菌株

U81

耐万古霉素类抗生素的菌株

U88

耐多种抗生素的菌株

U89

耐其他和未特指抗生素的菌株

[3]增加新发现疾病编码

ICD-10第二版增加新发现疾病编码: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J09.X00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J09.X01

人感染H7N9禽流感J09.X02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J10.101

—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U04.901

[4]对死亡编码规则作了更易于执行的改进。

①强烈优先分类章:

第15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孕产妇不管同时伴随有任何其他疾病,只要是向产科求医,就要分类到本章中,如: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O26.6。

必要时,其他章的编码只能作为附加编码。

②一般优先分类章:

第1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第2章肿瘤

第5章精神和行为障碍

第16章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

第17章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

第19章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

③最后分类章:

第18章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于他处者,

第21章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

这两章当有明确疾病病因或有其他疾病情况时,他们只能作为附加编码。

④附加编码章:

第20章疾病和死亡的外因(V、W、X、Y)

本章在ICD—9中是补充分类章,在ICD—10中虽然被列为主体分类,但统计时应将其除外,否则将出现数字重复的情况,即:

出院病人数>实际人数

主导词排列例外情况

在主导词下的排列有不按汉语拼音—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的例外情况,如:

①数字顺序:

1,2,3…;Ⅰ,Ⅱ,Ⅲ…;一、二、三……,按大小排列。

②希腊字母:

按αβγ……按顺序排列

③符号顺序:

—,’(……

④表明程度或顺序:

轻、中、重;低、中、高;早期、晚期;急性、亚急性、慢性。

损伤外部原因发生场所的共用亚目分类

适用类目:

W00—Y34。

.0家,

.1居住的公共设施,

.2学校、其他机构和公共管理区域,

.3体育和运动区域,

.4街道和公路,

.5贸易和服务区域,

.6工业或建筑业区域,

.7农场、农村,

.8其他特指的场地,

.9未特指的场所。

8、双重分类:

指星号和剑号编码。

剑号☨:

表明病因,

星号*:

表明临床表现。

有剑号编码时,一定要附星号编码。

要严格的选择剑号(病因)编码为统计编码

1题上同时出现剑号和星号,说明整个类目或亚目都适用于双重分类

2题上有剑号,没有星号,说明整个标题都服从双重分类,但它们分别有不同的星号编码

3标题中没有剑号和星号,但个别亚目标有星剑号编码的,说明只有个别亚目适用于双重分类

合并编码:

是指两个诊断或一个诊断伴有相关的临床表现用一个编码表示。

如:

慢性胆囊炎伴胆石症,编码为:

K80.1,而慢性胆囊炎K81.1和胆石症K80.2只能作附加编码。

形态学编码:

是说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动态的编码,用M加五位数字表示。

没有形态学编码的新生物,将不被认为是肿瘤,不能分类到肿瘤章。

如:

前列腺纤维瘤N40。

1、方括号:

方括号中的内容为同义词、代用词、注释短语或指示短语。

2、圆括号:

圆括号中的词为辅助性的修饰词,不管它是否出现在一个诊断当中,都不影响其编码。

但是当诊断的修饰词与圆括号中的内容相反时,就不能分类于该编码。

例如:

槌状指(后天性)NECM20.4。

不管诊断是槌状指或是后天性槌状指,它的编码都是:

M20.4。

但如果指出是先天性槌状指,则要查阅该主导词下的“先天性”修饰词,而先天性槌状指的编码为:

Q66.8。

3、大括号:

只出现在第一卷中,表明括号左右两边术语的关系,一般都是一条与多条术语之间的关系,目的是减少重复。

4、冒号:

表示术语内容不完整,需要与冒号下的修饰词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诊断名称。

5、星号和剑号:

双重分类【本页顶行】

6、井号(#)和菱形号(◇):

当肿瘤表中的部位标有#号时:

 1)如果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是鳞状细胞癌(皮样癌)或上皮细胞癌,就要分类到该部位的皮肤恶性肿瘤中。

 2)如果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是乳头状瘤,则分类于该部位的皮肤良性肿瘤。

鳞状细胞癌、上皮细胞癌和乳头状瘤的肿瘤在肿瘤表相应部位标有#号,则该肿瘤的部位编码要在皮肤中去查部位。

当肿瘤表中的部位标有◇号时,则表明:

任何类型的癌或腺癌,即肿瘤形态学的编码不在M9180—M9340之间(骨源性或齿源性),也不是M8812/3(骨膜纤维肉瘤),都被认为是从另外一部位转移而来,要编码于C79.5。

而形态学编码中的动态编码要相应由“/3”改为“/6”。

1、NOS(nototherwisespecified):

其它方面未特指,根据分类的轴心表示三方面中的某一种情况没有具体明,①病因未特指,②部位未特指,③临床表现未特指

2、NEC(notelsewhereclassified):

不可归类在它处者。

NEC和NOS都有提示作用,即提示资料不完整

主导词选择方法:

①疾病的主导词主要是由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表现担任,常常在诊断术语的尾部。

例如:

日光性皮炎、慢性会厌炎、胆囊扩张、子宫直肠瘘

②疾病的病因常常可以作为主导词,例如:

结核性脑膜炎、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但细菌、病毒致病还是要以临床表现为主导词,例如:

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肝炎。

③以人名或地名命名的疾病(综合征),可以直接查找。

译文以该国发音为准。

例如:

克山病、阿尔卑斯山病、马方综合征、里特病。

④“综合征”可以作为主导词,但其下的修饰词不含有人名和地名。

例如: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胫前综合征、胸出口综合征。

4寄生虫病可以查“侵染”。

⑥以“病”结尾的诊断,首先要按全名称查(除去明显的修饰词),如果查不到,可以将“病”作为主导词。

例如:

角化病、甲状旁腺病、滑膜病、结肠病、周围神经病。

心肌病要以全称查编码(I42.9)。

⑦解剖部位一般不能做主导词,但是也有例外。

例如:

鸡胸、马蹄形肾、内翻髋、游走性睾丸。

⑧表明疾病性质的形容词一般不能做主导词,但是也有例外。

例如:

低出生体重、先天性高弓腭

⑨妊娠、分娩和产褥期是对其并发症的分类,

妊娠阶段——“妊娠”为主导词,

分娩阶段——“分娩”为主导词,

产后阶段——“产褥期”为主导词。

⑩损伤如果指出了类型,如:

脱位,撕裂,就要以损伤的类型作为主导词。

如果指出的是“砍伤”、“穿刺伤”等具有开放性的损伤,要以“伤口”为主导词,没有指出任何类型的以“损伤”为主导词。

例如:

眼损伤,查:

损伤,眼;头部枪伤,查:

伤口—>头部。

疾病和损伤性质索引:

常采用医学术语、名词或形容词、疾病的临床表现词汇为主导词,如:

结核病、感染、溃疡等,

损伤和中毒的外因索引:

采用致伤原因和非医学术语、多以名词或动词担任主导词,例如:

绊倒、跌落、发射、加害等。

如:

狗咬伤,查咬伤;枪伤,查射击。

药物和化学制剂表索引:

采用药物和化学制剂的名称为主导词,如:

防冻剂、他巴唑等。

索引中查找编码

1、首字笔画查找法:

每个索引开始都有一个“主导词首字笔画检字表”,根据主导词首字的笔画,可以确定相应的页码。

2、首字拼音查找法:

每个索引表前找到一个“主导词首字汉语拼音音节索引表”,可以确定首字的位置。

3、书眉拼音查找法:

在索引上,每页都有一长线,线上列有本页出现的主导词。

4、“见”与“另见”(交叉索引)

在查找编码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见”与“另见”的指示,“见情况”:

表示应无条件地重新确定

主导词后再继续查找;。

“见xxx”/“现译名xxx”:

表示应

无条件地以主导词“xxx”继续查找。

梗塞-见梗死

癫痫-见癫癎

阿狄森-见艾迪生

美尼尔-现译名梅尼埃

何杰金-现译名霍奇金

不生育-见不育症

“另见情况”:

表示应有条件地决定是否需要重新确定主导词后再继续查找。

[由自己根据诊断及编码是否满足需要来确定]

“另见xxx”:

表示应有条件地决定是否需要以主导词“xxx”继续查找。

[由自己根据诊断及编码是否满足需要来确定]

编码人员对病案的分析

①最低限度应当分析:

首页、出院记录、手术记录、病理报告等。

②其他:

A、微生物检验报告例如鉴别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

B、X线报告、其他相关的检查报告

C、病程纪录

D、既往住院情况等等

关于诊断为“×××术后”的情况:

1、恶性肿瘤术后放疗或化疗Z51.000Z51.100

2、手术后并发症T80—T88(Y60-Y84)

3、手术后并发疾病A00-Z99

(如:

贫血、功能减退等)

4、手术后检查和治疗Z40—Z54

(如:

人工造口维护、植入装置调整等)

5、手术后内固定装置取出Z47.-

6、手术后状态(手术及操作史)Z90—Z99

…………

有:

NOS、NEC、或.9时,都是说明疾病资料不完整

基本编码规则

1、单一编码与多数编码:

统计报表只要求一个主要编码,三级医院至少采用5个疾病诊断编码和3个手术操作名称编码才可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2、编码级别:

有亚目的必须编码至亚目。

3、慢性病急性发作:

原则上按急性病编码,但对于一些在治疗中没有其他特异性治疗的,仍将按慢性病编码。

怀疑诊断:

在病人出院后仍不能做出肯定诊断时,按下列方法处理:

①只有一个怀疑诊断,要假定为实际情况编码,如可疑肝炎,按肝炎编码。

②当一个症状或体征后面跟随一个和多个怀疑诊断时,只编症状或体征码,怀疑诊断可视情况编码或不予编码。

例如:

厌食R63.0肝炎?

K73.9精神性?

F50.0

只对厌食编码,怀疑诊断可以不编码

5、晚期效应(后遗症):

①定义:

指疾病本身已不复存在,但残存着某些影响身体情况的症状、体征。

在ICD—10中,后遗症的类目都有定义性说明,归纳为:

A、医生诊断特指为后遗症、晚期效应、陈旧性、静止性、非活动性的疾病。

如:

非活动性肺结核(B90.9),肺结核A15.-。

B、某些疾病情况在发病一年以后的残留表现。

如:

脑炎后智力低下(B94.1),智力低下F79.9。

晚期效应编码原则:

在医院疾病分类中的规定

①要优先编码后遗症的临床表现。

例如:

脑梗死后语言困难:

主要编码:

语言困难R47.0

附加编码脑梗死后遗症:

I69.3

②当没有指出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又不能获得进一步的说明时,后遗症可以作为主要编码。

如: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B91(膝内翻M12.1)

注:

医院疾病分类的晚期效应编码原则不能在根本死因统计中使用。

DRGs(DiagnosisRelatedGroups)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实现“总量控制,结构调整”

传染与感染(infection)

主导词的选择:

1.不论是“传染”还是“感染”,都要以“感染”作为主导词查找。

2.“传染”一般不作主导词,但以下疾病可以直接查找:

传染性口角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软尤

3.对寄生虫病,以“侵染”为主导词查找。

例:

肺吸虫病  查“侵染”

           -吸虫

           --肺

编码规则

   除另有说明者外,没有指明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是慢性者,按活动性或急性的情况进行分类。

  例:

肺结核

  按活动性肺结核(A15)编码

(陈旧性肺结核B90.9)

重点分类的说明

(一)肠炎、腹泻的编码

1.特指的传染性病原体引起的腹泻:

A00~A08 

  例:

轮状病毒性肠炎 A08.0

2.其他传染病因和未特指病因的腹泻和胃肠炎:

A09

3.非传染性病因的腹泻和胃肠炎:

K52.9

4.新生儿腹泻

①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

P78.3

②新生儿某种病原体的感染性腹泻:

A00~B99

1.类目A15和A16

A15呼吸道结核病,经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

A16呼吸道结核病,未经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

2.粟粒性肺结核

   若没有急、慢性(亚急性)的修饰词,要利用编码原则按急性编码:

A19.0。

(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B20~B24)

 B20HIV病造成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B21HIV病造成的恶性肿瘤

  B22HIV病造成的其他特指的疾病

  B23HIV病造成的其他情况

  B24未特指的HIV病

1.“B20~B24”编码是专门分类HIV病的并发症。

不应将HIV病所引起的并发症与HIV病分别编码,应联合编码。

例:

HIV感染伴卡波西肉瘤

 主要编码:

B21.0(HIV感染造成的卡波西肉瘤)

 附加编码:

C46.9M9140/3(卡波西肉瘤)

2.在B20-B22类目中,同一类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亚目的情况时,应统一编码到该类目的-.7(HIV造成的多发…)中。

例:

HIV病伴弓形体病和隐球菌病  

主要编码:

B20.7(HIV造成的多发性感染)

 附加编码:

B20.8(HIV病造成的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B20.5(HIV病造成的其他真菌病)

3.当存在B20-B22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类目的情况时,要分类到B22.7(HIV病造成的分类于他处的多发性疾病)。

用B20-B24中的编码作为附加编码以详细说明疾病情况。

 例:

HIV病伴有卡氏肺囊虫性肺炎、伯基特淋巴瘤和口腔念珠菌病

  主要编码:

B22.7

 附加编码:

B20.6(HIV病造成的卡氏肺囊虫性肺炎)

       B21.1(HIV病造成的伯基特淋巴瘤)

       B20.4(HIV病造成的念珠菌病)

4.当HIV疾病发生之前已存在某种疾病时,这个疾病不能当作HIV病的并发症来编码,应按一般疾病作为附加编码.

 例:

某病人在查出HIV阳性之前多年来都进行肺结核的治疗,此次住院除治疗肺结核外,还治疗由HIV病引起的伯基特淋巴瘤。

    主要编码:

B21.1(HIV病造成的伯基特淋巴瘤)

    附加编码:

A16.2

B95-B97是标明分类于他处疾病的传染性病原体,B95-B97绝不能作为主要编码,只能作为附加编码,用于标明分类于他处疾病的传染性病原体。

1.肿瘤:

是指正常细胞在各种不同致病因素作用下,呈现过度不协调的增生和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2.良性肿瘤:

细胞不以浸润性方式生长且生长缓慢,肿瘤有一个完整的被膜,细胞不转移。

3.恶性肿瘤:

细胞在不同程度上类似原发组织的不成熟幼稚阶段,不完全或根本不具备细胞在正常时所具有的功能、代谢类型和解剖特点,细胞以浸润性方式生长,可通过淋巴、血液、浆膜腔转移。

4.原位癌:

局限于起源的表浅部位,细胞没有基底膜的浸润,但有恶性改变。

5.性质未特指(性质未肯定):

肿物未做病理检查,临床诊断为肿瘤。

6.动态未定:

通过病理组织学的检查,肿瘤处于良恶性之间,即瘤细胞的良、恶性转化方向不明确,如:

巨大色素痣。

7.肿瘤功能活性:

是指肿瘤具有影响内分泌功能的能力,需要采用“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的编码附加说明。

例:

垂体嗜碱性腺瘤伴库欣综合征

 肿瘤的部位编码:

D35.2

   形态学编码:

M8300/0

 功能活性编码:

E24.0

二)肿瘤的命名

1.良性肿瘤:

细胞或组织名称+瘤

  例:

上皮细胞瘤、鳞状细胞瘤;平滑肌瘤、血管瘤

2.恶性肿瘤:

癌:

发生在来源于内、外胚层组织的恶性肿瘤,命名采用细胞名称+癌,如鳞状细胞癌、腺癌。

肉瘤:

发生在来源于间胚层组织的恶性肿瘤,命名采用组织名称+肉瘤,如血管肉瘤、淋巴肉瘤、脂肪肉瘤。

例外:

--有的称“瘤”的并不是肿瘤,如:

动脉瘤、类肉瘤、胆脂瘤等;

 --有的称“瘤”的肿瘤却不是良性的,如:

淋巴瘤,浆细胞骨髓瘤都是恶性的肿瘤;

 --有的没有“瘤”、“癌”、“肉瘤”字样的反而是肿瘤,如: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顽固性贫血都是交界恶性肿瘤。

肿瘤的编码包括:

肿瘤形态学编码、肿瘤部位编码,

 有时甚至还有功能活性的编码、转移部位编码。

1.肿瘤的形态学编码

 形态学编码用来表明肿瘤细胞的结构和形态,用M+五位数字表示,前四位数标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第五位数在“/”斜线分隔符号之后,表示肿瘤的动态。

  例:

M8550/3腺泡细胞瘤

    “M8550”表示腺泡组织,“/3”表示肿瘤是恶性

肿瘤的动态分为:

恶性(原发/3、继发/6)、原位癌/2、良性/0、动态未定或性质未特指/1,在每个部位列有五种可能的编码。

2.编码步骤

1)确定形态学的主导词(癌、腺癌、肉瘤等);

2)在第三卷查找肿瘤形态学编码(组织学+动态);

3)根据指示在第三卷的(P1364-1406)肿瘤表中查找部位编码; 

 4)在第一卷中核对肿瘤的部位编码。

 

直接在形态学编码之后给出部位编码的情况:

 1.无法区分部位的肿瘤:

血液性肿瘤、淋巴瘤;

 2.不区分部位的肿瘤:

脂肪瘤、血管瘤;

 3.特殊组织或部位肿瘤:

肝细胞瘤、脑膜瘤;

 4.某些未指出部位的肿瘤:

内胚窦瘤、G细胞瘤。

举例:

查找“肺腺癌”的编码

1.首先确定主导词:

腺癌;

2.在第三卷以“腺癌”为主导词查找形态学编码:

    M8140/3—另见肿瘤,恶性 

3.在肿瘤表中按“肿瘤-肺”查部位编码:

     C34.9 

4.回到第一卷核查部位编码

 C34.9支气管或肺的恶性肿瘤,未特指

肿瘤编码规则

1.如果诊断没有指明是继发性肿瘤,按原发性编码。

2.肿瘤的交搭跨越

如果肿瘤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部位,原发部位不明确的肿瘤,称为交搭跨越。

编码的规则:

1类目相同的肿瘤,编码到该类目的.8中;

2类目不同,系统相同,编码至系统相应类目的.8中;

3跨越系统的肿瘤分类于:

C76.8

3.异位组织的恶性肿瘤按提及的部位编码

例:

异位胰腺恶性肿瘤C25.9

异位睾丸恶性肿瘤C62.0

*重点说明

1.原位癌:

子宫颈(会阴、阴道)发育不良Ⅲ级按原位癌分类,而子宫颈(会阴、阴道)发育不良Ⅰ级和Ⅱ级按身体系统疾病分类。

2.继发性肿瘤:

编码的查找方法与原发性肿瘤一样。

其形态学编码的组织类型编码不变,只是将动态编码改为“/6”,其部位编码在肿瘤表中的继发性栏内查找。

例:

肺腺癌术后肝转移

C78.7M8140/6(C34.9M8140/3)

3.复发癌:

是指经过手术治疗或其他方法治疗后再次发生的肿瘤,按原发癌编码。

 例:

肺腺癌术后复发C34.9M8140/3

4.复合癌(独立原发多个部位的恶性肿瘤)

 复合癌的综合编码是C97,具体情况作为附加编码。

 例:

多发性骨髓瘤和前列腺腺癌

    主要编码:

C97 

    附加编码:

C90.0(多发性骨髓瘤)

         C61(前列腺腺癌)

5.母细胞瘤

母细胞瘤的形态学规律:

一般母细胞瘤的主导词的首字为“成”字,并去掉“母”字:

例:

   肺母细胞瘤,主导词是“肺母细胞瘤”

6.恶性变(癌变)

1)良性肿瘤恶性变,形态学编码采用原来良性肿瘤的组织学编码,但动态编码改为/3,部位编码相应改为恶性肿瘤部位编码。

  例l:

结肠腺瘤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