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4894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宋涛版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创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5.货币流通规律:

全部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

16.通货膨胀: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金属货币量而造成的纸币贬值和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的现象

17.通货紧缩:

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物价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

18.价值规律的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19.市场经济: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或一种调节机制

20.市场机制:

市场中各市场要素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联系与作用

21.价格机制:

市场竞争中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其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之间的有机联系与运动。

22.市场格局:

市场中买卖双方在交换中处于何种地位,特别是何方在交换中处于主导地位或优势地位。

其中,买方市场是指以买方为主导,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市场格局;

卖方市场是以卖方为主导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市场格局

23.劳动力:

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体内的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总和

24.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

具有人身自由;

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其他生产资料

2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即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包括三个方面,即劳动者本身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所养育的子女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

以及劳动者的教育训练的价值。

同时,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者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种类,不仅仅指生理上的最低需要,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维持劳动者正常生活的需要,要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内容不断丰富,数量不断增多,结构不断变化,有不断优化的趋势

26.剩余价值:

是由雇佣劳动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反映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7.资本:

能够创造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

28.不变资本: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

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旧价值,不能产生价值增值,价值量没有发生改变

29.可变资本:

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

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产生了价值增值

30.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31.绝对剩余价值: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长度,从而相对地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32.相对剩余价值: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以相对地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33.超额剩余价值:

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所形成的剩余价值

34.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通过不断加重和扩大对雇佣工人的剥削以达到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目的

35.资本主义工资:

是劳动力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实际上是劳动力价值

36.社会再生产过程:

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因此也不能停止生产。

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地进行的,这种不断重复和经常更新的生产就是社会再生产

37.简单再生产:

在原有规模上的再生产

38.扩大再生产:

大于原有规模的再生产

39.资本积累:

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40.资本有机构成: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41.资本积聚:

单个资本家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来扩大自己的总额

42.资本集中:

多个较小的资本合并成较大的资本

43.相对过剩人口:

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增值对它的需要量

44.产业资本:

投在农业、工业、矿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45.资本循环:

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环节,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获取了剩余价值并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全部生产过程

46.资本周转:

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

47.固定资本:

产业资本家用于设备工具机器厂房等劳动资料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一部分一部分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逐渐收回

48.流动资本:

以原料、燃料、辅助资料等劳动对象的形式存在的资本以及用于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49.流通资本:

处于流通领域的资本,包括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

50.固定资本折旧:

为了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将固定资本因磨损而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价值,在产品出售后提取并积累起来,等到固定资本的价值全部转移完毕之后,用于固定资本的更新

51.外延的扩大再生产:

单纯地通过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或者扩大劳动场所面积以扩大原有规模的扩大再生产

52.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依靠技术进步,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善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规模的扩大再生产

5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54.利润:

当剩余价值被看做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变成利润。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55.利润率:

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56.平均利润率:

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与全社会预付资本总量的比率

57.平均利润:

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58.商业资本:

独立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的资本

59.借贷资本:

为了获取利息而暂时贷放给职能资本家的货币资本

60.利息:

职能资本家因为使用借贷资本而支付给借贷资本家的报酬。

它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体现了职能资本家与借贷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61.股份公司:

通过发行股票合资经营的资本主义企业

62.股票:

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据以获取股息收入的所有权凭证

63.资本主义地租:

农业资本家因为租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64.级差地租:

与土地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是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是生产价格的差额

65.绝对地租:

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包括劣等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66.垄断:

是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取大大高于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对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大部分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的独占或联合控制

67.金融资本:

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混合或融合生长所形成的一种新的资本

68.金融寡头:

掌握着金融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掌握国家政权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69.国际垄断联盟:

资本主义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为了瓜分世界市场,确定垄断价格,控制生产规模和原材料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通过订立协定结成国际性垄断经济联盟

7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社会领域的职能全面增强,将社会经济领域置身与自身的全面干预和控制下

7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i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3.现代企业制度

法人财产制度:

资产所有权和资产控制权分离

有限责任制度:

企业作为有独立行为能力和财产能力的法人实体,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并以出资者投资形成的所有企业资产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后果承担财产责任

 

2.简答、论述题

1.如何正确认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

答:

一方面,生产起主导作用,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性质对象水平结构以及具体形式

另一方面,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消费分为生产资料消费和消费品消费。

在消费品消费上,生产决定消费,决定消费的对象水平方式,为消费创造动力,而消费又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一方面,消费使商品实现其为商品,另一方面,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消费决定生产。

分配分为产品分配和生产资料及社会成员的分配。

在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的分配方面,分配决定生产,决定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处于何种地位;

在产品分配方面,生产决定分配,决定分配方式

交换分为产品的交换和劳动技能与生产资料的交换。

在产品的交换方面,生产决定交换,交换的深度和广度由社会分工的程度决定。

同时,交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生产。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么样的?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两者关系的根本方面。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生产关系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规律为什么具有客观性?

首先,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其次,经济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的存在。

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交换的必要性

二是商品生产者存在着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

经济利益的独立性使他们只能通过对等的商品交换来获取对方的商品。

5.商品的二因素与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一方面,是于生产其他产品完全不同的具体劳动,它生产产品的使用价值;

另一方面,是与生产其他产品相同的抽象劳动,形成产品的价值。

正是这种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即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生产产品的价值。

6.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因此价值量由劳动量决定。

劳动量由劳动时间来衡量的,劳动时间又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所以商品的价值量就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衡量的。

简单劳动就是不需经过训练和学习,任何体魄健全的人都可以从事的劳动。

而复杂劳动则是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学习,具备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量,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转化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衡量的。

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生产的效率。

它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7.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由于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生产商品的劳动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劳动成果归自己所有,经营的盈亏也由自己负责,因此商品生产具有私人的性质。

然而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用来供给社会的,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此又具有社会的性质。

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私人劳动又是社会劳动,二者存在矛盾。

8.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是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二是扩大或总和的价值形式,三是一般价值形式,四是货币形式

9.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对经济社会有什么作用?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小商品生产者向两极分化,并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0.主要市场机制包括哪些?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信贷利率机制、工资机制

11.市场格局的类型?

一是买方市场,即以买方为主导,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市场格局

二是卖方市场,即以卖方为主导,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市场格局

三是均衡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的买卖双方地位均衡的市场格局

1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什么?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货币与资本的根本区别在于,资本是可以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

剩余价值不可能在流通领域产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因此货币转化为资本是在流通过程中购买和生产劳动力实现了价值和价值增值。

而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它既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劳动力的使用能为购买者创造新价值。

1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即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包括三部分。

一是劳动者本人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二是劳动者所养育的子女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延续劳动力的供给,三是劳动者教育训练的费用,用于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对具备一定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劳动力的要求

同时,价值的决定还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即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种类不仅仅取决于最低限度的生理需要,而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维持劳动者正常生活的需要,要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内容不断丰富,数量不断增多,结构不断变化,有一个不断优化的趋势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进行劳动的能力。

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

它是价值的源泉,也是价值增值的源泉,其使用能为购买者创造新价值

14.剩余价值是怎样形成的?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资本家将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时间以上,从而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价值,超过部分就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1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为什么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消费所购买的劳动力,让它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并使预付资本发生增殖。

劳动过程是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劳动资料加工劳动对象,生产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商品的过程。

其中,具体劳动生产产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生产产品的价值。

价值增殖过程是指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点就是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16.价值增殖过程为什么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是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和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如果等于劳动力的价值,那么资本家不可能获得剩余价值,达不到价值增值的目的,这样的价值形成过程对资本家来说毫无意义。

而价值形成过程的连续延长,超过一定点就形成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将雇佣工人的工作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的价值。

因此,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17.运用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原理说明剩余价值的形成

首先劳动二重性原理是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产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和转移旧价值的过程: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首先是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生产出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产品,同时劳动者还把生产资料中的旧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抽象劳动形成新价值的过程:

在工人劳动过程中,还付出了一定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即一定的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

为了获得价值增殖,资本家将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之上,以获得剩余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

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一部分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时间

18.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

19.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为什么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为前提的。

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就要缩短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生活资料价值,提高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是个别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个别资本家首先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但这种情况是暂时的。

为了获取超额利润,全部资资本家都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先进技术逐渐被普及,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

20.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是什么?

仍然是雇佣工人的劳动。

自动化的机器只是生产资料,在生产中只能转移自身的旧价值,不能创造新价值,而且这种价值的转移也需要工人的劳动来完成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机器虽然能够替代人的部分劳动,但机器离不开人的操纵。

虽然直接调节者和体力劳动者减少了,但场外劳动者的脑力劳动增加了,在总体工人中,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复杂劳动增加了,可以产生更多的剩余价值

个别企业首先采用自动化机器可以大大降低劳动生产率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自动化程度高的企业,资本有机构成较高。

在平均利润率的作用下,其剩余价值不仅来自本部门工人的剩余劳动,还来自其他部门。

如果自动化在全世界得到普及,则资本家可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21.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必然性是什么?

实质:

资本家用他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以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必然性: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资本家对剩余价值无限贪婪的追求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资本主义的竞争是迫使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竞争规律决定了资本积累。

22.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哪些?

既然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在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不变的前提下,资本积累的绝对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

所有影响剩余价值的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积累的规模。

这些因素有

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一般来说,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越高,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资本积累的规模就越大。

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商品价值量越低,这会从几个方面增加剩余价值量,从而有利于资本积累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

他们的差额越大,暂时闲置的折旧基金就越多,资本家可以免费利用这些资本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扩大资本积累的规模

预付资本的多少。

在剥削程度一定的前提下,剩余价值取决于被剥削的工人人数。

预付资本数量越大,可变资本越多,被剥削的工人数量就越多,剩余价值量越大,越有利于资本积累

23.相对过剩人口是怎么形成的?

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具体而言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资本积累规模的扩大,资本有机构成有着不断提高的趋势,必然会引发两种相互对立的趋势,一方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却绝对增加。

因此必然导致大部分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24.相对过剩人口有哪些形式?

流动的过剩人口:

指城市中时而被解雇,时而被雇佣的那部分人口

潜在的过剩人口:

指农村的失业人口

停滞的过剩人口:

职业极不稳定,从事家内劳动和打短工的劳动者

结构性失业:

由于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而不能适应新要求的劳动者

25.实现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是什么?

全部资本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割成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使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和流通过程不中断

必须保证产业资本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在时间上相继进行,即每一种职能形式都连续不断地经过三个阶段,相继转化

26.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答;

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劳动时间指的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时间,非劳动时间则是二者不结合的时间,包括原材料储备时间、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作用的时间,以及停工时间。

劳动时间越长,非劳动时间越短,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越多。

流通时间指的是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包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时间。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越慢。

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固定资本是以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的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的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劳动力的生产资本。

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两种资本自身的周转速度,二是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例。

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越慢,流动资本所占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越快。

27.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何区别?

一,划分的根据不同。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根据他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的不同来划分的;

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则是按照他们资本价值的周转方式不同划分的

二,划分的目的不同。

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目的是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目的是考察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剩余价值生产数量的影响

三,划分的内容不同。

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力的资本;

固定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流动资本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

28.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一,加速资本周转速度可以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条件下节约预付资本特别是流动资本,产出一定,减少投入;

二,加速资本周转速度可以在预付资本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预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一定量的可变资本发挥的实际作用就越大,所剥削的工人数量越多,剩余价值量就越多

29.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第一部类供给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必须满足第二部类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对生产资料的需求;

反过来,第二部类供给第一部类的消费资料必须满足第一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对消费资料的需求。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一,如何获得追加的生产资料:

即第一部类所生产的生产资料除了满足两大部类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外,还必须有剩余供给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之用。

二,如何获得追加的消费资料:

即第二部类所生产的消费资料除了满足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对消费品的需求之外,还要有剩余供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之用。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即第一部类供给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必须满足第二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