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辽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信息系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4967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辽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辽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辽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辽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辽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辽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辽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辽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辽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辽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辽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辽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辽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辽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辽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信息系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辽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信息系统.docx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辽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信息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辽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信息系统.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辽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信息系统.docx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辽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信息系统

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

(年度)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专业评审组:

序号:

奖励类别:

编号:

项目

名称

项目名称

公布名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推荐单位(盖章)

或推荐专家

学科分类

名称

1

代码

2

代码

3

代码

所属国民经济行业

所属国家重点发展领域

任务来源

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

已呈交的科技报告编号:

授权发明专利(项)

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

项目起止时间

起始:

年月日

完成:

年月日

二、项目简介

(限1200字)

三、主要科技创新

1.主要科技创新(限5页)

2.科技局限性(限1页)

四、第三方评价

(限2页)

 

五、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推广应用情况

2.近三年直接经济效益

单位:

万元人民币

项目总投资额

回收期(年)

年份

新增销售额

新增利润

新增税收

累计

经济效益的有关说明及各栏目的计算依据:

3.社会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

六、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奖励等级

主要获奖人

授奖单位

本表可填科技奖励包括:

1.市人民政府设立的科学技术奖;

2.原经科学技术部登记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

七、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不超过10件)

知识产权类别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国家

(地区)

授权号

授权日期

证书编号

权利人

发明人

发明专利有效状态

承诺:

上述知识产权用于报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权利人(发明专利指发明人)的同意。

第一完成人签名:

八、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姓名

性别

排名

国籍

出生年月

出生地

民族

身份证号

归国人员

归国时间

技术职称

最高学历

最高学位

毕业学校

毕业时间

所学专业

电子邮箱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工作单位

行政职务

二级单位

党派

参加本项目的起止时间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曾获国家、省科技奖励情况:

 

声明:

本人遵守《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具体要求,保证所提交材料真实有效,没有重复使用任何已获国家和省科技奖项目材料,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

该项目是本人本年度被推荐的唯一项目。

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

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本人签名:

年月日

声明:

本单位确认该完成人情况表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

如产生争议,愿意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单位(盖章)

年月日

九、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单位名称

排名

法人代表

所在地

单位性质

传真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联系人

单位电话

移动电话

电子邮箱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声明:

本单位遵守《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具体要求,保证所提交材料真实有效,没有重复使用任何已获国家和省科技奖项目材料,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

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

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法人代表签名:

单位(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十、推荐单位意见

(专家推荐的项目推荐单位也要填写此栏)

推荐单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传真

推荐意见:

 

声明:

本单位遵守《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具体要求,保证所推荐项目的全部推荐材料真实有效,没有重复使用任何已获国家和省科技奖项目材料,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

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

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推荐单位(盖章)

年月日

十、专家推荐意见

(推荐单位推荐的项目专家不填写此栏)

姓名

身份证号

院士

学部

功勋奖

年度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推荐意见:

 

声明:

本人遵守《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具体要求,保证所推荐项目的全部推荐材料真实有效,没有重复使用任何已获国家和省科技奖项目材料,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

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

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本人同意作为该项目的推荐专家向社会公布。

专家签名:

年月日

十一、附件

1.核心知识产权证明

2.评价证明及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审批的批准文件

3.应用证明

4.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5.其他证明

 

《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填写要求

《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是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评审依据,应根据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当年推荐通知,按照推荐书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的要求,如实填写。

《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包括电子版推荐书和书面推荐书两种形式。

电子版推荐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十部分)和附件(第十一部分),须按要求填写和上传。

主件第二、三、四部分的页边距左右各3.2cm,上下各2.8cm(以推荐系统提供下载的模版为准),正文文字使用宋体,不小于小四号,行距不小于18磅,标题和图表文字格式自行设置(建议以黑体、仿宋、楷体为主)。

书面推荐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十部分)和附件(第十一部分)。

主件从推荐系统中直接生成并打印,内容应与电子版推荐书相关内容完全一致。

推荐书主件和附件装订成册,(单双面不限),纸张规格A4,竖向左侧装订,不要另加封面。

《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填写具体要求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1.专业评审组、序号、编号:

按《申报指南中〈辽宁省科技奖学科评审组评审范围〉》选择相应的学科评审组。

序号和编号由系统自动生成。

2.奖励类别:

在推荐系统中选择相应类别填写。

3.项目名称:

不超过30字。

应紧紧围绕项目核心创新内容,简明、准确地反映出创新技术内容和特征,项目名称中一般不使用xx研究的表述,不得出现企业名称和具体商品品牌等字样。

4.公布名:

不超过30字。

如项目名称不可直接对外公布,应在此栏填写可公布名称,并且必须提供文字说明材料供审查。

不填写此栏时视为项目名称可直接公布。

通用项目一般不填写此栏。

5.主要完成人:

由推荐系统根据《主要完成人情况表》自动生成。

6.主要完成单位:

由推荐系统根据《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自动生成。

7.推荐单位或推荐专家:

在推荐系统中选择相应推荐单位填写。

若的专家推荐,则由系统根据《专家推荐意见表》自动生成。

8.学科分类名称:

在推荐系统中选择相应学科填写,按重要程度依次填写,最多可以填写3个学科名称。

所填学科名称次序应与项目《主要科技创新》所列科技创新点所属学科名称和顺序保持一致。

9.所属国民经济行业:

在推荐系统中选择相应门类填写。

10.所属国家重点发展领域:

在推荐系统中选择相应领域填写。

11.任务来源:

在推荐系统中选择相应类别填写。

12.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

不超过300字。

应按重要程度填写,先国家计划,后其他计划,不超过10项。

13.已呈交的科技报告编号:

填写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辽宁科技报告服务系统中呈交的科技报告编号,未呈交的可不填。

14.授权发明专利(项):

填写直接支持本项目科技创新内容成立的已授权发明专利数目。

列入计数的发明专利应为本项目独有,且未在已获国家、省科技奖励项目或本年度其他推荐项目中使用。

15.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

填写直接支持本项目科技创新内容成立的除发明专利外的其他授权知识产权数目,如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等。

列入计数的知识产权应为本项目独有,且未在已获国家、省科技奖励项目或本年度其他推荐项目中使用。

16.项目起止时间:

起始时间填写立项、任务下达、合同签署等标志项目开始研发的日期;完成时间填写项目整体通过验收、审批或正式投产日期。

二、项目简介

不超过1200字。

应包含项目主要技术内容、授权专利情况、技术经济指标、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等。

三、主要科技创新

1.主要科技创新

不超过5页。

该部分是推荐书的核心内容,也是评价项目、处理异议的重要依据。

应以支持本项目科技创新内容成立的旁证材料为依据(如:

专利、验收、论文等),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项目的立项背景和具有创造性的关键技术内容,客观、详实地对比国内外同类技术的主要参数、效益及市场竞争力等。

科技创新点按重要程度排序。

每项科技创新在阐述前应首先说明所属的学科分类名称和支持其成立的专利授权号、论文等相关旁证材料。

2.科技局限性

不超过1页。

简明、准确地阐述本项目在现阶段还存在的科技局限性及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四、第三方评价

不超过2页。

填写除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和具有直接利益相关者之外的第三方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内容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或公信力的评价,如国家相关部门的技术检测报告、鉴定结论、验收意见,或者他人在学术刊物或公开场合发表的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点的学术性评价意见等。

五、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推广应用情况

应就本项目的生产、应用、推广等情况进行概述,并以列表方式说明主要应用单位情况(列表格式如下)。

表中所列应用单位一般不超过15个。

 

主要应用单位情况表

应用单位名称

应用技术

应用的起止时间

应用单位联系人/电话

应用情况

 

同时应在附件中提供能证明本项目整体技术已正式应用二年以上(即2013年12月31日以前应用)的旁证材料。

需要行政审批的项目应在获得行政审批后应用二年以上。

2.近三年直接经济效益

按表格栏目填写。

经济效益的有关说明及各栏目的计算依据:

不超过400字。

同时应在附件中提供支持所填经济效益数据成立的旁证材料,如:

税务部门出具的税务证明、完成单位财务部门核准出具的财务证明等。

如无直接经济效益,可以不填此栏。

3.社会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

不超过600字。

应说明本项目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国防能力、保障国家和社会安全、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培养人才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项目应用推广后,本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之外产生的经济效益。

六、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按表格栏目填写。

奖励名称:

在推荐系统中选择相应奖项填写,包括:

1.市人民政府设立的科学技术奖;

2.原经科学技术部登记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

主要获奖人:

填写前5人。

其他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科技奖励(如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授予的科技奖励)可以在《第三方评价》中叙述。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和《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不能设立的部门奖励,不得填入此表。

七、主要知识产权目录(不超过10件)

应填写直接支持本项目科技创新成立的且已授权的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和植物新品种权等。

应按与主要科技创新的密切程度排序,前3项应填写核心知识产权。

核心知识产权须在附件中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对于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类别选择发明专利,然后依次填写发明名称,国家(地区),专利号,授权公告日,专利证书上的证书号,发明人,专利权人以及专利的有效状态。

对于其他知识产权,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应栏目,发明人一栏可不填。

本表所列知识产权用于报奖的情况,应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权利人(发明专利指发明人)的同意,并由项目第一完成人签字承诺。

八、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所列完成人应为中国公民。

主课题的验收、鉴定专家组成员不能作为完成人。

推荐一等奖的项目人数不超过11人,推荐二等奖的项目人数不超过9人,推荐三等奖的项目人数不超过7人。

重大工程类项目(包括重大综合性基本建设工程,科学技术工程、国防工程及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不填此表。

工作单位:

填写完成人报奖时所在单位。

二级单位:

填写具体部门,如大学的院系等。

曾获国家、省科技奖励情况:

填写完成人曾获国家、省科技奖励的获奖年度、奖种、等级、项目名称、排名及证书编号等内容。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不超过200字。

应写明完成人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中所列第几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以及支持本人贡献成立的旁证材料,如授权发明专利、公开发表的论文专著等。

提及的旁证材料应在附件中提供。

完成人应在本人签名处亲笔签名,字迹清晰,不得代签或利用影印等技术模仿制作签名。

如因特殊情况,本人暂时无法签名,须由推荐单位文字说明并盖章,随推荐书一并报送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

完成人的工作单位如未在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之列,则应在单位盖章处盖章,以示知晓同意该完成人报奖。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在附件中提交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详见第十一部分《附件》的具体要求。

九、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所列完成单位应为法人单位。

推荐一等奖的项目单位数不超过7个,推荐二等奖的项目单位数不得超过5个,推荐三等奖的项目单位数不得超过3个。

单位名称:

应与单位公章完全一致。

不得填写非法人单位名称或单位简称。

单位性质:

在推荐系统中选择相应类别填写。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不超过600字。

完成单位应在单位盖章处盖章。

十、推荐单位意见(专家推荐的项目推荐单位也要填写此栏)

本部分应由推荐单位填写,并在推荐单位盖章处盖章。

推荐单位应认真审阅推荐书材料,审查完成人资格。

推荐意见应包括:

确认推荐材料真实有效,确认相关栏目符合填写要求,推荐前的公示情况,并对照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写明推荐理由和建议等级。

不超过600字。

十、专家推荐意见(推荐单位推荐的项目专家不填写此栏)

本部分应由推荐专家填写,并在专家签名处签名。

推荐专家应认真审阅推荐书材料,审查完成人资格。

推荐意见应包括:

确认推荐材料真实有效,确认相关栏目符合填写要求,推荐前在完成人所在单位的公示情况,并对照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写明推荐理由和建议等级。

不超过600字。

十一、附件

1.书面版附件

按以下顺序排列,合计不超过43页。

(1)核心知识产权证明(不超过3件):

指已获授权的主要知识产权证明材料,包括发明专利的说明书首页(摘要页)、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证书、植物新品种权证书以及相关论文专著等。

提供复印件即可。

(2)评价证明及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审批的批准文件:

指验收鉴定、权威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和批准文件等。

提供复印件即可。

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审批的相关行业如:

新药、医疗器械、动植物新品种、农药、化肥、兽药、食品、通信设备、压力容器。

相关项目必须提交批准文件复印件,且审批时间应在2013年12月31日之前。

(3)应用证明:

指本项目整体技术的应用单位提供的应用证明,且能证明本项目整体技术已正式应用二年以上(即2013年12月31日以前应用)。

应用证明须加盖应用单位(法人单位)公章。

可选择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提供。

要求提供原件。

(4)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涉及不同的完成单位时,应提交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简要叙述完成人在项目中的合作经历,包括合作时间、方式、产出及佐证材料等,由第一完成人声明对上述内容真实性负责并签字。

(5)其他证明:

指支持项目科技创新和完成人贡献的其他相关证明。

应为能证明本项目科技创新内容和社会影响的、具有法律效力和公信力的证明文件,如技术产品检测报告等。

提供复印件即可。

论文须提供全文或首页,不超过10篇。

工人农民技术创新项目应提交完成人在完成本项目时的身份证明。

2.电子版附件

(1)核心发明专利的电子版附件需提交发明专利说明书全文(含摘要页、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

以PDF文件提交。

(2)电子版附件的其他内容应与书面附件一致。

以JPG文件提交。

(3)电子版附件合计不超过43个文件,其中PDF文件不超过3个,JPG文件不超过40个。

每个PDF/JPG文件只能包含一个独立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