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精编WORD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5035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精编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精编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精编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精编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精编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精编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精编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精编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精编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精编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精编WORD版.docx

《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精编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精编WORD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精编WORD版.docx

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精编WORD版

IBMsystemofficeroom【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精编WORD版

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静脉输液与输血:

临床上用于纠正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度平衡失调,恢复内环境稳定并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治疗措施

第一节静脉输液(intravenousinfusion)

【定义】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滴入静脉的治疗方法

【目的】1.补充液体,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

2.补充营养,供给热能。

3.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

4.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及改善微循环血量。

5.输入脱水剂,以消除脑水肿、组织水肿。

一、常用溶液和作用

1.晶体溶液

(1)葡萄糖溶液:

补充热量和水分。

如5%葡萄糖,10%葡萄糖。

(2)等渗电解质溶液:

补充水和电解质。

如0.9%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

(3)碱性溶液:

可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常用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溶液等。

(4)高渗溶液:

用于利尿脱水。

如20%甘露醇等。

2.胶体溶液

(1)右旋糖酐①中分子右旋糖酐:

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

②低分子右旋糖酐:

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

(2)代血浆:

增加胶体渗透压及微循环血量。

(3)浓缩白蛋白:

维持机体胶体渗透压,补充蛋白质,减轻组织水肿。

(4)水解蛋白:

补充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促进组织修复。

3.静脉营养液:

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等。

二、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1)溶液不滴

A针头滑出血管外-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B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调整针头位置或肢体位置

C针头阻塞-更换针头另选静脉穿刺

D压力过低-抬高输液瓶的位置

E静脉痉挛-局部热敷

(2)茂菲滴管液面过高

A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夹紧滴管上端的输液管,然后打开调节孔

B滴管侧壁没有调节孔时-可将输液瓶取下,倾斜输液瓶

(3)茂菲滴管内液面过低

A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夹紧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然后打开调节孔

B滴管侧壁无调节孔时-夹紧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用手挤压滴管

(4)输液过程中,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A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与滴管的衔接是否松动;

B检查滴管有无漏气或裂隙

C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三、常见静脉输液反应及护理:

发热、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

1.发热反应

【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到1小时,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

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重者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1℃,伴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

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又被污染,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所致。

【护理措施】

1)预防:

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等,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2)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与医生联系,注意体温变化。

3)寒战时适当增加盖被、热水袋保暖、热饮;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

4)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5)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做细菌培养,查明发热原因。

2.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

【临床表现】在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从口鼻涌出,两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原因】与输液速度过快、输入液量过多有关。

【护理措施】

1)预防:

严格控制输液滴速和输液量,对心、肺疾患病人及老年人、儿童尤为重要。

2)停止输液,联系医生,配合抢救。

3)端坐位,两腿下垂。

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的止血带。

4)高流量氧气吸入,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20%~30%乙醇湿化吸氧,因乙醇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

以此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5)选用镇静、平喘、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

3.静脉炎

【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原因】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化学性炎症);

输液导管长时间留置(机械性炎症);

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细菌性炎症);

【护理措施】

1)预防:

严格无菌操作;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2)立即停止局部输液,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行热湿敷。

3)中药治疗,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具有清热、止痛、消肿的作用。

4)超短波理疗。

5)合并感染,抗生素治疗。

4.空气栓塞

【临床表现】胸闷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濒死感觉。

伴濒死感,心前区听诊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可表现为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原因】与大量空气经静脉输液管进入血循环有关。

空气进入静脉,经右心房到右心室,空气量少,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分散进入肺小动脉,经毛细血管吸收;空气量大,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引起严重缺氧,死亡。

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置,使气泡避开肺动脉口

【护理措施】

1)预防:

输液前排尽输液管内空气;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加压输液或输血时应专人守护。

2)停止输液

3)左侧卧位并头低足高:

吸气时可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位使肺动脉的位置处于低位,利于气泡飘移至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口。

随心脏的舒缩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4)氧气吸入。

第二节静脉输血(bloodtransfusion)

【定义】将全血或成分血如血浆、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等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原则】A输血前必须检验血型及做交叉配血试验

B无论是输全血还是输成分血,均应选用同型血液输注

C患者如果需要再次输血,则必须重新做交叉配血试验

【目的】1.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2.补充血红蛋白,促进携氧功能。

  3.补充抗体,增加机体抵抗力。

  4.补充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水肿。

  5.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利于止血,预防及控制出血。

一、血液制品的种类

1.全血

(1)新鲜血:

4℃的常用抗凝保养液中,保存一周。

适应于血液病病人。

(2)库存血:

仅保留红细胞及血浆蛋白。

适用于各种原因大出血。

4℃冷藏,保存2~3周.保存时间越长,血液成分变化越大即酸性增高,钾离子浓度增高,大量输注库存血时,警惕酸中毒与高钾血症。

(3)自体输血:

不需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1)术中失血回输:

将腹腔内的血液经收集、抗凝、过滤、洗涤后,经静脉回输给病人。

2)术前预存自体血:

术前2~3周内,定期反复采集血液保存,待手术需要时再回输。

2.成分血

(1)红细胞1)浓缩红细胞2)洗涤红细胞3)红细胞悬液

(2)白细胞浓缩悬液:

保存于4℃环境,48小时内有效。

(3)血小板浓缩悬液:

保存于22℃环境,24小时内有效。

(4)血浆:

不含血细胞,无凝集原。

1)新鲜血浆:

包含全部凝血因子。

2)保存血浆

3)冰冻血浆:

保存在-30℃低温下,有效期1年;应用时先放在37℃温水中融化。

4)干燥血浆:

加适量0.9%氯化钠溶液或0.1%枸橼酸钠溶液进行溶解。

3.其他血液制品

1)白蛋白液:

常用5%白蛋白液。

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浆蛋白。

适用于低蛋白血症病人。

2)纤维蛋白原

3)抗血友病球蛋白浓缩剂

二、静脉血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1.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

2.贫血与低蛋白血症

3.严重感染

4.凝血功能障碍

【禁忌症】急性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栓塞,恶性高血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肾功能极度衰竭及输血变态反应者

三、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1.发热反应

【临床表现】输血中或输血后1~2h内发生。

发冷、寒战、体温升高至40℃以上,有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皮肤潮红等症状,持续1~2h。

【原因】致热源引起;多次输血后产生白细胞抗体和血小板抗体抗体有关;违反操作原则,造成污染。

【护理措施】

1)预防:

严格血液、输血用具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污染。

2)减慢输血速度或暂停输血,症状较严重的病人应立即停止输血,维持静脉通道,及时通知医生,以便处理。

3)对症处理,给予保暖或物理降温。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5)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退热剂或肾上腺皮质激素。

6)保留余血及输血器等,以便查明原因。

2.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多数病人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时。

轻者皮肤搔痒、荨麻疹、轻度血管性水肿(眼睑、口唇水肿);重者喉头水肿,呼吸困难,两肺闻及哮鸣音,过敏性休克。

【原因】1)病人为过敏体质

2)所输入的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

3)多次输血的病人,体内已产生过敏性抗体,当再次输血时,此抗体和抗原发生相互作用而导致过敏反应发生。

【护理措施】

1)预防

①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献血员在采血前4h内不宜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应少量清淡的饮食。

②对有过敏史的病人,输血前给予口服抗过敏药物。

2)轻者减慢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

3)对症处理:

呼吸困难——氧气吸入;喉头水肿——气管插管或切开术;过敏性休克——抗休克治疗

4)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1ml,或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

5)保留余血及输血器等。

3.溶血反应:

最严重的输血反应

【临床表现&发生机制】一般输血10~15ml后即可产生症状。

1)开始阶段:

由于病人血浆中的凝集素和所输血中红细胞的凝集原发生凝集反应,导致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从而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病人表现为头胀痛、四肢麻木、胸闷、腰背部剧烈疼痛等。

2)中间阶段:

由于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病人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

3)最后阶段:

由于大量的血红蛋白从血浆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而变成结晶体,阻塞肾小管;同时由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使肾小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致坏死脱落,进一步使肾小管阻塞。

病人出现急性肾衰竭症状,表现为少尿、无尿,严重者可致死亡。

【原因】1)输入异型血:

abo血型不符

2)输入变质血

3)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

rh阴性的病人首次接受rh阳性的血液不会发生溶血反应,仅在血清中产生抗体,当再次输入rh阳性的血液时,才会发生溶血反应。

一般发生在输血后几小时至几天,且反应较慢,症状较轻,也较少发生。

【护理措施】

1)预防:

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前仔细核对

2)立即停止输血,与医生联系,保留余血。

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

3)维持静脉通路以备抢救时给药。

4)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双侧腰部封闭,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解除肾小管痉挛,保护肾脏。

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对少尿、无尿者按急性肾衰处理;出现休克,立即抢救。

4.大量输血后反应

(1)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

同静脉输液反应。

(2)出血倾向

1)临床表现:

皮肤、粘膜瘀点或瘀斑,穿刺部位大块瘀血斑或伤口渗血等。

2)原因:

大量或长期反复输入库存血液。

3)护理:

密切观察病人意识、血压、脉搏等变化,注意皮肤、粘膜或伤口有无出血;根据医嘱输入血小板悬液或新鲜血。

(3)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1)临床表现:

手足抽搐、出血倾向、血压下降、心率缓慢甚至心跳骤停。

2)原因:

大量枸橼酸钠与血中游离钙结合,血钙下降,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毛细血管张力下降、血管收缩不良和心肌收缩无力等。

3)护理措施:

输入库存血1000ml以上时,须按医嘱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以补充钙离子。

5.其他反应

(1)空气栓塞

(2)输血传染的疾病(病毒性肝炎、疟疾、艾滋病及梅毒等)

(3)细菌污染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