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5041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讲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12讲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12讲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12讲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12讲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12讲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12讲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12讲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12讲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2讲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第12讲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第12讲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第12讲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第12讲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2讲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12讲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讲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2讲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易错易混点辨析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其他组织,但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划分标准

纳税义务

居民企业

注册地标准:

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

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纳税

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

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非居民企业

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企业

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境内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纳税

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税

易错易混点2:

企业所得来源地

【母题•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确定所得来源地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B.利息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

C.转让动产所得,按照所转让动产的所在地确定

D.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取得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E.转让不动产所得,按照转让不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

F.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G.租金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

H.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

I.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

【答案】BFGHI

所得类型

来源地的确定

销售货物所得

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提供劳务所得

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

转让财产所得

不动产转让所得

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

动产转让所得

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

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

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

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利息所得

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租金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易错易混点3:

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与应税收入

【母题•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企业取得的下列收入中,属于不征税收入范围的有(  )。

A.转让股权收入

B.接受捐赠收入

C.财政拨款

D.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E.国债利息收入

F.企业债券利息收入

G.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

H.债务重组收入

I.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J.转让国债收入

【答案】CDG

(1)不征税收入与免税收入的区别:

①不征税收入不同于免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属于非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单位、组织专门从事特定职责而取得的收入,理论上不应列为应税所得范畴;

免税收入是国家为了实现某些经济和社会目标,在特定时期对特定项目取得的经济利益给予的税收优惠。

②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但企业取得的各项免税收入所对应的各项成本费用,除另有规定外,可以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免税收入与应税收入易混点:

①国债利息收入免税,“转让”国债收入不免税。

②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居民企业之间的“利息收入”以及“转让股权收入”不免税。

易错易混点4:

不得扣除项目

【母题•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的有(  )。

A.向客户支付的合同违约金

B.向税务机关支付的税收滞纳金

C.向银行支付的逾期借款利息

D.向公安部门缴纳的交通违章罚款

E.支付给法院的诉讼费

F.被人民法院处以一定数额的罚金

G.支付给某行业协会的会员费

H.不超过年度会计利润12%部分的公益性捐赠

I.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J.赞助支出

K.未经核准的准备金支出

L.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

M.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

N.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

O.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

P.总机构分摊的合理费用

Q.企业发生的损失

【答案】BDFJKLM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但是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用,准予在税前扣除。

(5)超过规定标准的捐赠支出(不得在本年扣除)。

(6)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8)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9)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易错易混点5:

常见项目税前限额扣除标准

【母题•多选题】甲企业2018年已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全年实发的合理工资、薪金总额为40000元,销售(营业)收入120000元,实现利润总额100000元,实际拨缴的工会经费900元,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6000元,职工教育经费800元。

下列关于甲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税务处理正确的有(  )。

A.职工福利费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400元

B.职工教育经费不需要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C.工会经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0元

D.三项经费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合计为7200元

【答案】BCD

【解析】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拨缴的工会经费,分别在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8%、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40000×

14%=5600(元)<实际支出6000元,所以税前允许扣除的职工福利费为5600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00元;

(2)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扣除限额=40000×

8%=3200(元)>实际支出800元,所以税前允许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为800元,无须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3)工会经费扣除限额=40000×

2%=800(元)<实际支出900元,所以税前允许扣除的工会经费金额为800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0元。

因此,税前允许扣除的三项经费金额合计=5600+800+800=7200(元)。

项目

税前扣除限额基数

税前扣除限额

比例

超过限额部分的处理

职工福利费

工资、薪金总额

14%

不得扣除

工会经费

2%

职工教育经费

8%

当年不得扣除,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公益性捐赠

年度会计利润总额

12%

当年不得扣除,但准予在3个纳税年度内结转扣除

业务招待费

销售(营业)收入

5‰(比较:

发生额×

60%,

取较小者)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15%

(特殊企业:

30%)

五险一金

按规定标准缴纳的,准予扣除

补充养老、

医疗保险

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商业保险

①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②企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准予扣除

③企业职工因公出差乘坐交通工具发生的人身意外保险费支出,准予扣除

【提示】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对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

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但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易错易混点6:

利息支出在税前扣除规定

【母题•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利息支出在税前扣除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可据实扣除

B.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可据实扣除

C.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可据实扣除

D.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可据实扣除

E.企业投资者在规定期限内未缴足其应缴资本额的,该企业对外借款所发生的利息,相当于投资者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定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不得在税前扣除

F.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可据实扣除

【答案】ABCDE

利息支出

具体项目

扣除类型

(1)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2)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

(3)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据实扣除

(1)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限制条件:

借款利率不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

(2)向无关联关系的内部职工或其他自然人借款的利息费用

限额扣除

(1)企业投资者在规定期限内未缴足其应缴资本额的,该企业对外借款所发生的利息,相当于投资者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定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

(2)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

禁止扣除

【衍生题•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利息支出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有(  )。

A.逾期偿还贷款的银行罚息

B.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

C.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

D.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答案】ACD

【解析】选项B:

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易错易混点7:

捐赠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的税务处理

【母题•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下列各项中,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按规定限额扣除的公益性捐赠是(  )。

A.纳税人直接向某学校的捐赠

B.纳税人通过企业向自然灾害地区的捐赠

C.纳税人通过电视台向灾区的捐赠

D.纳税人通过某市民政部门向贫困地区的捐赠

【答案】D

捐赠渠道及用途

扣除限额基数的构成

企业所得税

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

“年度利润总额”×

年度利润总额:

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大于零的数额

个人所得税

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的捐赠

“应纳税所得额”×

30%(法律规定可以税前全额扣除的情形除外)

应纳税所得额:

是指计算扣除捐赠额之前的应纳税所得额

两税

直接捐赠(不符合捐赠渠道)

不得在税前扣除

————

【衍生题•单选题】中国公民李某2018年8月转让限售股取得一笔收入20万元,其中通过国家机关向贫困地区捐赠3万元。

已知限售股原值10万元,转让发生相关税费为2万元。

财产转让所得适用比例税率20%。

李某当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万元。

A.1.12

B.1

C.1.6

D.3.4

【答案】A

【解析】

(1)李某转让限售股的应纳税所得额=20-10-2=8(万元);

(2)公益性捐赠限额=8×

30%=2.4(万元)<3万元,准予扣除2.4万元;

(3)应纳税额=(8-2.4)×

20%=1.12(万元)。

易错易混点8:

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

【母题•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固定资产税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未投入使用的房屋不得计提折旧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B.未投入使用的机器设备不得计提折旧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C.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不得计提折旧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D.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得计提折旧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E.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由出租方计提折旧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F.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由承租方计提折旧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G.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不得计提折旧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H.盘盈的固定资产,以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为计税基础

I.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J.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当月起计算折旧

K.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当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答案】BCDGHI

(1)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

①“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②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③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④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⑤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⑥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⑦其他不得计提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

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外购的固定资产

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①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

②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

盘盈的固定资产

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

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

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

改建的固定资产,除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和租入的固定资产以外的其他固定资产

改建过程中发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

(3)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

①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②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提折旧;

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