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5134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 代 汉 语 复 习 要 点Word格式.docx

众,这里指民心。

13、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完,修葺,指修城。

聚,指聚集百姓。

缮,修理,制造。

甲,戎衣,铠甲。

兵,武器。

具,准备。

卒,步兵。

乘,兵车。

14、公伐诸鄢。

诸,“之于”的合音字。

15、请以遗之。

遗,给,这里指留给。

16、纯孝也。

纯,笃厚。

17、施(音亿)及庄公。

施,延,扩展,等于说“扩大影响”。

三、语法

(一)注意下列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制,岩邑也。

②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③非制也。

④颖考叔,纯孝也。

2、双宾语句

①谓之京城大叔。

之(间接),京城大叔(直接)

②不如早为之所。

之(间接),所(地方直接)

③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之(间接),故,悔(直接)

3、宾语前置句(应找出前置宾语,并说明为什么前置。

如②,前置宾语是“何厌”,是宾语前置加“之”复指。

如③前置宾语是“何”,是疑问句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①(亻它)邑唯命。

唯命是听,命作宾语,构成“唯……是……”的结构。

②何厌之有?

前置宾语是“何厌”,是宾语前置加“之”复指。

③敢问何谓也?

前置宾语是“何”,是疑问句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④君何患焉?

同②。

⑤其是之谓乎?

代词作宾语前置“是”,后面用“之”复指。

(二)注意句中活用的词语(要说清本来是什么词,怎么活用的。

如12页注12)

①惊姜氏。

惊,动词,使动用法。

(使…受惊)

②今京不度。

度,名词,用如动词(合法度)。

③无生民心。

生,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使民生二心)。

④而誓之曰誓,名词用作使动(向她发誓)。

⑤隧而相见。

隧,名词,用作动词(挖隧道)。

齐晋鞍之战

1、师陳于鞍。

陳,通“阵”,摆开阵势。

2、旦辟左右。

辟,避开,后来写作“避”。

3、韩厥(亻免)定其右。

亻免,同“俯”,低下身子。

4、絓于木而止。

絓,通“挂”,后来写作“掛”,绊住。

5、奉觞加璧。

奉,通“捧”捧着。

1、余病矣。

病,等于现在说病重、病历害了。

这里指受伤很重。

2、苟有险苟,如果。

险,这里指难走的路。

3、此车一人殿之殿,镇守。

4、以病败君之大事。

以,因。

败,坏。

5、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擐,穿。

6、援桴而鼓。

援,拽过来。

7、毙于车中。

毙,扑倒。

8、再拜稽首。

再,两次。

9、加璧以进。

进,奉献。

10、无令舆师陷于君地。

舆,众多,许多。

11、属当戎行。

属,恰巧。

当,遇到。

12、敢告不敏。

敏,聪明。

13、如华泉取饮。

如,动词,往。

饮,用如名词,指水。

14、以劝事君者。

劝,鼓励。

1、判断句(射其御者,)君子也。

2、被动句

①郤克伤于矢。

②将为戮乎?

(二)注意句中活用的词语(要说清本来是什么词,怎么活用的)

①师陳于鞍。

陈,通“阵”名词用如动词,摆开阵势。

②不介马而驰之。

介,甲,名词这里用如动词。

不给马披上甲。

③从左右,皆肘之。

肘,名词用如动词,用肘制止。

④且惧奔辟而忝两君。

忝,辱。

名词用如动词,带来耻辱。

⑤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难,意动用法,把…看做难事。

免,使动用法,使〔其君〕脱身。

子产不毁乡校

1、不如小决使道。

道,疏导,后来写作“导”。

1、以议执政之善否。

善否,好和不好。

2、是吾师也。

是,指乡校。

3、忠善以损怨。

忠善,用如动词,为忠善。

损怨,减少怨恨。

4、不闻作威以防怨。

防,堵住。

5、岂不遽止?

遽,急,迅速。

6、吾不克救也。

克,能够。

7、吾子之信可事也。

信,诚然,的确。

8、仲尼闻是语也是,这。

1、判断句是吾师也。

2、宾语前置句(应找出前置宾语,并说明为什么前置)

何为?

“何”为前置宾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①其所善者,吾则行之。

善,名词意动用法。

(认为……忠善)

②我闻忠善以损怨。

忠善,名词用如动词。

(为忠善)

③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药,名词用如动词,(以……为药)。

第一单元通论知识要点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简答汉语字典辞书都有哪几种编排方式?

1、按音序排列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3、按编码排列

(二)说说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几十年内,是如何按音序排列的?

在古代呢?

1、按注音字母顺序2、在古代按平水韵106韵排列。

(三)三种排检法的利弊各是什么?

1、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查字迅速方便,但是不明字音或读音不准时,就很难找到要查的字。

2、部首排列和编码排列不存在拼音排列的缺点,可是有的字归属哪一部、多少画,却不易确定。

3、有些字角的归类要靠死记,如不常用,容易忘记。

(四)牢记下列工具书的一般情况

1、《康熙字典》

⑴介绍《康熙字典》:

该字典的两位主编是张玉书和陈廷敬,是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的基础上编成的。

用得是部首法,分为214部。

收字47035个,在清代以前收字最多。

该字典的释字体例是先音后义。

⑵说说《康熙字典》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一是收字较多;

二是它解释字音和字义,除引用古代韵书或字书的解释之外,一般黑引用古注。

这对我们查阅古音古义很有帮助。

不足,一是它对字的注音和释义主要是引用前人的意见,很少推出自己的见解,让人无所适从;

二是错误较多,特别是引文的错误;

三是注音用反切,释义用文言,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⑶还要了解清代王引之曾奉敕作《字典考证》,纠正了《康熙字典》引文上的错误2588条;

王力作《康熙字典音读订误》,纠正它在音读方面的错误5900多条。

2、《辞源》和《辞海》

⑴它们都是按部首排列法编排的,后面均有《汉语拼音索引》。

上世纪60年代,国家组织人马对它们进行了重新修订,使它们在收字上有了明确的分工。

修订后的新《辞源》专收古汉语词汇,成了一部以语文为主百科为副的帮组阅读古籍的语文工具书;

新《辞海》则更注重吸收现代科学词语,百科的内容大于《辞源》。

⑵注意73页左上“社”的注音。

She(拼音字母,其下为注音字母))常者切(反切上下字),上(中古的声调),马韵(中古的韵部),禅(中古的声母)。

3、《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

⑴两部大型语文工具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它们都采用部首排列法。

都本着“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原则。

但是,《汉语大字典》偏重收集古今的汉字,《汉语大词典》偏重收集古今的复音词。

⑵介绍《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采用部首排列法。

共收字5600个左右,是目前收集汉语单字最多的工具书。

编者的意图是历史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

因此,如果要了解汉字字形、字音的历史演变,它是最好的顾问。

4、《说文解字》

⑴介绍《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著,是中国文字学的典籍之作,也是我国第一步系统而完备的字典。

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1163个。

每个字都是先列小篆字体,然后进行解说。

其释字体例是先释字义,后说形体结构。

许慎所说的字义是他认定的本义,其说解和判定大部分是可信的,也有一些错误。

他在分析小篆的形体结构时,从中概括出540个偏旁作为部首,并把9000多个字列入这540个部首中去,这是他的一大创造,对后世的检字法有很大影响。

⑵介绍“说文四大家”:

著《说文解字注》的段玉裁,著《说文解字义疏》的桂馥,著《说文句读》的王筠,著《说文通训定声》的朱骏声。

5、《经籍纂诂》

介绍《经籍纂诂》:

《经籍纂诂》,清代阮元主编,是一部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

按平水韵106韵排列被释的字。

对阅读唐以前的古书很有帮助。

6、《经传释词》

介绍《经传释词》:

清代学者王引之著,共收虚词160个,按古声母的顺序排列。

该书对于虚词的特殊用法做出了很多精彩的结论,通常用法讲得很少。

7、《词诠》

介绍《词诠》:

近人杨树达著,也是一部虚词词典,按注音字母排列被释的字。

8、《助字辨略》

介绍《助字辨略》:

清代刘淇著,也是一部专门解释虚词的词典。

9、《诗词曲语辞汇释》

介绍《诗词曲语辞汇释》:

近人张相著,是一部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专著。

简答、解释概念

(一)简答:

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都有哪些注音法。

见81页下。

1、直音法(根,音跟)2、反切法3、注音字母(五四后)

(二)解释概念:

1、反切法:

古代常用的注音法。

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字的音。

上字去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

例如“毛”可以用“莫袍切”来注音。

2、直音法:

用同音字来注音。

例如根,音跟。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这部分只是讲解学习古代汉语字汇,重点是哪些词语的道理,没有概念、简答题。

只把在这里提到的几个词的古义记住就可以了:

搶、該、勸、給、再。

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概念题

1、偏义复词:

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

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

2、连绵字:

两个音节连绵成义,不能拆开来讲。

3、浑言:

注解术语,泛指的意思

4、析言:

注解术语,意为特指。

能力题

1、从语句中能找出偏义复词,并能准确地予以解释(如: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意为果园)。

2、古代一些注解家往往对连绵词中的两个字分开解释,能说明这么做为什么是不对的(基本格式是:

这是个连绵词,连绵词是单纯词,只有一个语素,每一个字所记录的只是一个音节,因此不能拆开来讲)。

3、能对一些典型的同义词进行辨析。

如该通论提到的“畏”与“惧”、“恭”与“敬”、“能”与“得”等。

还有,查常用词,那里面提到的一组组的同义词。

注意连绵词的两大特点:

以音达意;

词无定形。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概念:

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由于文字的假借而产生的意义,假借义与本义没有意义上的任何联系)。

1、本义:

词的本来意义。

上古文献和史料所能证明的词的最早意义,可能是原始义,也可能不是。

2、引申义:

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

(二)一定要记住这部分提到的一些字的造字方法和本义。

例如:

向、道、理、朝、长、引、发、责、习、解等。

如果有精力,也记住它们的引申义。

(三)文字学家辨别本义,主要凭字形,其次是古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二者缺一不可。

这部分的内容涉及到汉字的构造,因此,还要在接下来的文字部分涉及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等问题,且不可认为这部分的内容到此就结束了。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二

第二单元文选知识要点

冯谖客孟尝君

1、使人属孟尝君。

属,嘱托。

后来写作“嘱”。

2、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

懧,同“懦”懦弱。

3、以何市而反?

反,返回,后来写作“返”。

4、券徧合,起。

徧,同“遍”普遍的合过了。

5、孟尝君不说。

说,喜悦,高兴。

后来写作“悦”。

6、无纤介之祸。

介,通“芥”,小草。

繊介,是细小的意思。

能解释一些加黑词语的句中义)

1、贫乏不能自存。

存,存在,这里指生活。

2、食以草具。

食,给……吃。

草具,粗恶的食物。

3、比门下之客。

比,比照。

4、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过,拜访。

5、冯公有亲乎?

亲,父母双亲。

6、给其食用。

给,供应,使足。

7、约车治装。

约车,套车。

约,束。

8、以何市而反?

市,买。

9、驱而之薛。

驱,本义赶马,这里指驾车。

之,往。

10、悉来合券。

悉:

尽,都。

11、矫命以责赐诸民。

矫命,假托命令。

12、孟尝君就国于薛。

就国,前往自己的封地。

13、孟尝君顾谓冯谖顾,回头。

14、千金,重币也。

币,这里指聘币,是古代人聘请人时送的礼物。

15、被于宗庙之祟。

被,遭受。

16、三窟已就。

就,完成。

①此谁也?

②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③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④千金,重币也。

⑤百乘,显使也。

⑥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也。

①为之驾。

“之”为间接宾语“驾”为直接宾语

②给其食用。

其为间接,食、用为直接

3、宾语前置句(应找出前置宾语,并说明为什么前置)

①客何好?

②客何能?

③以何市而反?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宾语前置。

4、被动句

文倦于事,愦于忧。

“于”表被动

①冯谖客孟尝君。

客,用如动词,这里当做客讲。

②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贱,用如动词,意动用法。

认为……贱。

③食之,比门下之客。

食,使动用法,给……吃。

④孟尝君客我。

客,用如动词,以……为客。

⑤孟尝君怪之。

怪,意动用法,以……为怪。

⑥先生不羞。

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⑦孟尝君怪其疾也怪,意动用法,以……奇怪。

⑧衣冠而见之。

衣、冠,都是名词用如动词。

⑨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子,用如动词。

以其民为子。

贾,用如动词,用商贾之道。

鲁仲连义不帝秦

一、文字(从下列语句中找出古字、异体字、通假字,写出与它们相对的今字、本体字、本字,并解释其意义)

1、争之急,辨之疾。

辨,通“辩”,辩论。

2、诸侯辟舍。

辟,避开,离开。

3、纳筦键。

筦,同“管”。

4、假涂于邹。

涂,通“塗”,途。

5、弃礼仪而上首功之国也。

上,通“尚”,崇尚。

6、主人必将倍殡柩。

倍,通“背”,指不正面对着。

1、间入邯郸。

间入,指偷偷地进入。

2、因平原君谓赵王曰因,靠,通过。

3、鲁仲连适游赵。

适,副词,正巧,恰在这时。

4、会秦围赵。

会,副词,正巧碰上。

5、诸侯莫朝。

莫,没有。

6、卒为天下笑。

卒,终于。

7、鬼侯有子而好。

好,貌美。

8、纣以为恶。

恶,丑。

9、齐闵王将之鲁。

之,到……去。

10、执策而从。

策,马鞭。

11、摄衽抱几。

摄,持,提起。

衽,衣襟。

12、引而去。

引,向后退。

①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

衍人臣也。

②(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

③彼秦者,弃礼仪而上首功之国也。

④吾乃梁人也。

⑤而母,婢也。

⑥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⑦彼吾君者,天子也。

⑧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俱据万乘之国。

⑨是商贾之人也。

2、被动句

①卒为天下笑。

“为”字表被动。

3、双宾语句

为之民。

“之”为间接宾语,“民”为直接宾语。

4、主谓倒置句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5、特殊句

鲁仲连辞让者三。

“三”表示行为数量。

数词前加“者”。

6、宾语前置句

①梁客辛垣衍安在?

②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③曷为与人俱称帝王……

④子将何以待吾君?

⑤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①方今唯秦雄天下。

雄,称雄,名词用如动词。

②辛垣衍令赵帝秦。

帝,以……为帝。

名词用如动词。

③责而归之。

归,使动用法,使……回去。

④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权,诈术,名词用作状语。

虏,这里当奴隶讲。

名词作状语。

⑤故脯鄂侯。

脯,干肉,用如动词,做成肉干。

⑥欲从而帝之。

帝,名词用如动词。

第二单元通论知识要点

五、汉字的构造

(一)概念:

六书(汉代文字学家所归纳的六种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其实,只有前四书是造字法,后二书只是用字法)

(二)清代以后,一般人于六书的名称和顺序都采用谁的?

许慎的名称,班固的顺序。

(三)有人说,六书是造字之本。

对否?

为什么?

不准确,1、六书只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实际情况,加以客观分析所得出的结论。

2、六书中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至于转注和假借,则是用字之法,不能产生新字。

(四)请你对六书予以更科学的说明。

162页

(五)许慎对于每一书的定义。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武、信是也。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江、河是也。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考、老是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令、长是也。

(六)这部分中举例说明的形声字要看明白。

记住它们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

(七)六书中,象形是基础,形声最能产。

(八)《说文》的540部首与后来的214部首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前者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是依照六书体系的;

后者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六书的体系。

(九)记住下列各字的造字法(也就是结构类型)

1、象形:

人、子、女、耳、目、自、口、手、止、元、身、要、心、爪;

鸟、乌、隹、鱼、马、象、燕、龟、它;

刀、弓、井、户、戈、木、皿、矢、禾、水、网、衣、豆、册、火、牛、羊、瓜、果、眉、血、州

2、指事:

一、二、三、四;

刃、寸、甘、牟、厷、本、末、立、旦、血、亦、朱

3、会意(对于会意字,要能说明是如何会意的,本义是什么。

如:

牧,从攴从牛,本义为放牧):

牧、寇、宿、逐、莫、鬥;

信、岩、明、尖、甦、男、眇、拿、楞、憑、企、劓、砼、友、從、轟、林、森、晶、淼、磊

4、形声:

从164页到166页提到的所有形声字,尤其是過、征、舉、叔、權。

对于形声字,要说清哪部分是声符,哪部分是形符,本义是什么。

沐,从水,木声,本义为沐浴。

過,从辵(辶),咼声,本义为走过、经过。

佂,从辵,正声,本义为旅行。

舉,从手,與声,本义为举起来。

叔,从又,尗声,本意是用手拾。

權,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一)两个概念:

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记作不同的字。

先产生的是古字;

后产生的是今字)、异体字(是一个词的不同写法,它们的读音和意义都完全相同)。

(二)要记住一批古今字(172页上大太孰熟)、异体字的例子(173页—174页凴凭棄弃)。

做到能从语句中把它们找出来,并做出正确的解释。

(三)简答:

异体字在结构上有哪几种情况?

最好能举例说明。

1、会意字与形声字之差。

如“泪”是会意字,“涙”是形声字。

2、改换意义相近的字符。

如从攴束声的“敕”,变成了从力束声的“勒”。

3、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

如“袴”从夸得声,后来该成从库得声了。

4、变换各成分位置。

如“鹅鵞(鸟我)”“花芲”。

四、把177-178页上关于繁简字的例子看懂。

能根据简化字写出繁体字。

另有补充如下(前为繁体,后为简体):

1、后後2、适適3、征徵4、余馀

1、同音替代的

(奴)僕——仆;

幾(乎)——几;

(五)穀——谷;

裏(外)——里;

(剩)餘——余;

饑(荒)——饥;

(战)鬥——斗;

醜(陋);

乾(燥)、(树)榦、(主)幹——干

2、合二为一的

鐘(鼓)鍾(一种容器)——种;

(猎)獲、(收)穫——获;

(反)復、複(杂)——复;

(经)歴、曆(法)——历;

發(射)、(頭)髮——发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三、四

第三单元通论知识要点

七、判断句,也字

1、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

(1)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来帮助判断。

制,岩邑也。

董狐,古之良史也。

而母,婢也。

(2)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字表示提顿,然后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

南冥者,天池也。

臣之所好者,道也。

2、说明与这种句式有关的两个字的词性和作用:

者(语气词,表示提顿语气)、也(语气词,表示肯定确认的语气)。

3、注意“是”字的词性和作什么成分(代词,经常做判断句的主语、谓语)。

作主语例如:

是吾师也。

是社稷之臣也。

作谓语例如: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4、注意判断句的省略(往往省略主语)。

对曰:

“翳桑之饿人也。

”子曰:

“隐者也。

5、注意否定判断句,其中的“非”字。

(作为一个否定副词来否定谓语的,不是否定性的系词,不是“不”和“是”的结合体。

)例如:

是非君子之言也。

管仲非仁者与?

6、注意“为”字的词性(是一般动词,不是判断动词)。

247页下

7、注意判断句的活用:

(1)判断形式表示压缩,(内容压缩了的判断句),如:

夫战,勇气也;

(2)表示因果关系复句的内容(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解释原因)。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3)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表示比喻,如:

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

8、两种“也”的词性和用法:

煞句的,语气词,表达肯定的语气;

句中的,也是语气词,表达停顿的语气。

煞句

(1)用在因果句的句尾。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2)说话人对所说的事情的真实性表示深信不疑,也用“也”字煞句。

客无好也。

(3)表示命令。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句中

(1)用在单句中的主语之后。

午也可。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2)用在时间副词(或词组)之后。

今也则亡。

(3)用在复句中的第一个分句(表示时间修饰)之后。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八、叙述句,矣字,焉字

(一)双宾句1、一般来说动词如果是“赐”“予”“遗”“语”“告”大致总有两个宾语;

一个指物的直接宾语,一个是指人的间接宾语。

2、“为”字作动词后面带双宾语。

不如早为之所。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二)宾语前置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