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5582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6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8页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8页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8页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8页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8页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8页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8页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8页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8页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8页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8页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8页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8页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8页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岗心理学习题讲解给学生1Word文档格式.docx

D.斯金纳

【第二章第一节意识】

1.考试时集中注意的状态是()。

A.下意识B.潜意识

C.焦点意识D.无意识

【第二章第二节注意】

1.在嘈杂的环境中,即使我们的名字被很小声地提到,我们仍然能够听到。

这体现了注意的()功能。

A.选择B.保持

C.集中D.调节和监督

2.“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体现了注意的()。

A.指向性B.集中性

C.稳定性D.范围性

3.在感觉事物时,人们即使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也会发生感觉强度忽强忽弱的周期性变化。

这一现象被称为()。

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动摇

4.学生刚开始练习写毛笔字时,既要端正坐姿、规范握笔,又要注意写字笔顺和用笔力度。

这种现象体现了()。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

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

5.人的注意较长时间的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指的是()。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稳定

6.人们在初学古典文学时,困难很大,也毫无兴趣,但为了需要不得不集中注意去学习,这时的注意是()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

7.上课时,学生被突然飞进教室的小鸟吸引。

这种心理现象是()。

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

8.熟练地骑车、打毛衣是(D)。

C.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9.王老师讲解时,迟到的钱冰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他。

学生的种种心理活动属于()C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

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

10.绿草丛中的红花比绿草丛中的青蛙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原因是()。

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C.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C.刺激物的新颖性

11.提出注意衰减理论的是( 

A.特瑞斯曼 

B.布鲁斯本特 

C.卡尼曼D.谢夫林

【第二章第三节感觉和知觉】

1.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反映是()。

A.思维B.记忆

C.感觉D.知觉

2.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是()

A.感觉阈限B.绝对感觉阈限

C.差别感觉阈限D.感受性

3.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叫 

( 

A.绝对阈限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阈限 

D.绝对感受性

4.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关系。

A.正比B.反比

C.倒U型曲线D.先正比,后反比

5.冬天走进橙色的房间里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这是()现象。

A.感觉适应B.感觉时比

C.联觉D.视觉

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是嗅觉的(  )。

A.记忆现象B.综合现象

C.适应现象D.分析现象

7.当人们从暗处来到光亮处,刚开始会觉得目眩,看不清周围的东西,过一会视觉才能恢复正常,这一过程叫做(  )

A.暗适应B.明适应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8.同一灰色放在黑色的背景上显得亮些,放在灰色的背景上显得暗些,这是()。

A.感觉对比B.感觉适应

C.联觉D.感觉补偿

9.漫画家画人物时仅勾勒数笔,别人就能看出画的是谁。

这里反映的是知觉的()。

A.选择性B.恒常性

C.理解性D.整体性

10.在知觉过程中,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象仍能保持相对不变,这种特性叫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1.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力求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定意义,即知道它“是什么”,并能用语词把它表示出来,这叫做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整体性D.知觉的恒常性

【第二章第四节记忆】

1.人们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是()。

A.感觉B.知觉

C.再认D.回忆

2.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  )。

A.1分钟以上 

B.10分钟以上

C.20分钟以上D.30分钟以上

3.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A.7±

2个组块B.8±

2组块

C.9±

2组块D.10±

2组块

4.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识记与回忆的干扰是()。

A.单一抑制B.双重抑制

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

5.学生在使用知识时能迅速地回忆起来,体现了记忆的()。

A.准备性B.稳定性

C.广泛性D.遗忘性

6.信息的保持和提取都比较容易,且不易遗忘的记忆是()。

A.情绪记忆B.情景记忆

C.动作记忆D.逻辑记忆

7.对以往愉快事情的记忆,对受过的惊吓的记忆,或曾经悔恨的记忆等都属于

A.运动记忆B.行为记忆

C.形象记忆D.情绪记忆

8.在一些国际会议上,同声翻译人员使用的记忆主要是()。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D.无意记忆

9.对无意义音节、地名、人名、历史年代等,最适宜采用的识记方式是()。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

C.机械识记D.意义识记

10.小明记住了家里沙发松软的程度,这种记忆属于()。

A.情绪记忆B.动作记忆

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

11."

潜移默化"

侧重学习过程中的( 

A.情绪记忆 

B.内隐记忆 

C.外显记忆 

D.逻辑记忆

12.在一场篮球赛中,知道篮球比赛的规则或在什么情况下罚球3次,涉及的是

A.情景记忆B.程序性记忆

C.行为记忆D.语义记忆

13.要扩大记忆容量,最好的方法是()。

A.反复复习B.加大输入信息

C.过度学习D.加大记忆单位

14.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

这种现象称为()。

A.高原现象B.遗忘现象

C.舌尖现象D.回忆现象

1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A.先快后慢B.前后一样

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

16.由于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所以我们要()。

A.复习方式多样化B.及时复习

C.降低干扰集中、分散D.复习相结合

17.根据再学比初学节省次数或时间来计算保持量的是( 

)。

A.再认法 

B.再学法 

C.重构法 

D.回忆法

【第二章第五节表象与想象】

1.刺激停止后,脑中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是()。

A.遗觉象B.后象

C.表象D.想象

2.表象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形象性 

B.概括性 

C.逻辑性 

D.可操作性

3.“千手观音”的形象属于想象的()加工方式。

A.粘合B.夸张

C.拟人化D.典型化

4.创作“美人鱼”,运用的是想象的()加工方式。

5.人们阅读《阿Q正传》时,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出阿Q的人物形象。

A.创造想象B.幻想

C.无意想象D.再造想象

6.根据有关资料对北极的描绘而想象出北极的冰天雪地风光,这属于

A.再造想象 B.有意想象 

C.无意想象 D.创造想象

7.小学生在写记叙文之前在头脑中构思他要描述的情景,这是()。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

【第二章第六节言语与思维】

1.报告、讲演所采用的言语类型是()。

A.独白言语B.表面言语

C.内部言语D.对话言语

2.铅笔、毛笔、钢笔、圆珠笔等各种笔的外观不一,但都可以写字,因此,可以写字就是它们的木质属性。

这一结论是通过()得出来的。

A.推理B.分析

C.抽象D.比较

3.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

A.记忆B.想象

C.思维D.注意

4.“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该诗句可以用来形容创造性思维形成中的()。

A.准备期B.豁朗期

C.酝酿期D.验证期

5.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应激性回答,并提出多种类型的答案或各种不合常规的设想,以培养其创造性。

这种方法是()。

A.发散思维训练B.头脑风暴训练

C.推测与假设训练D.自我设计训练

6.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最后得到唯一的答案。

这种思维方式是()。

A.动作思维B.聚合思维

C.直觉思维D.发散思维

7.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是

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

C.经验思维D.理论思维

8.作家、艺术家进行艺术构思、塑造典型人物或艺术形象,使用的是

A.形象思维B.创造思维

C.求异思维D.逻辑思维

9.“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属于()

A.动作思维B.抽象思维

C.经验思维D.发散思维

10.随大流,人云亦云,违背了思维的()。

A.科学性B.创造性

C.独立性D.抽象性

【第三章第一节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1.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

A.行为倾向B.心理体验

C.认知反应D.道德规范

2.具有持续、弥散和感染性的情绪体验是()

A.激情B.应激

C.抑郁D.心境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表达的情绪状态是()。

A.情调B.激情

C.心境D.应激

4.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都是

A.表情的表现B.激情的表现

C.心境的表现D.自我的表现

5.“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说明了情绪具有()功能。

A.适应B.信号

C.组织D.健康

6.学生对教师演示或描绘的现象感到惊奇与困惑,这属于社会性情感中的()。

A.责任感B.道德感

C.理智感D.美感

7.采取跑步、大声喊叫甚至痛苦一场来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属于()。

A.松弛训练B.心理置换

C.合理宣泄D.理性疗法

8.当个人行为无法达到目标,或不符合道德标准时,为自己找一个借口进行解释,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这样的行为方式称为

A.合理化B.升华

C.替代D.认同

9.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常会提出可接受的辩解或理由,以达到自我安慰,减少需要不能满足的痛苦。

这被称作()。

A.修饰作用B.整饰作用

C.掩饰作用D.文饰作用

【第三章第二节意志与教育】

1.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采取决定和()。

A.确定目的B.执行计划

C.制订计划D.动机斗争

2.学生期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又不愿老师管的太死的心理冲突是()。

A.双趋冲突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3.一个病人经医生诊断必须截肢才能保住生命,病人要么失去一条腿,要么就有生命危险,这种动机冲突是

A.双趋式冲突B.趋避式冲突

C.多重趋避式冲突D.双避式冲突

4.既怕考试不及格,又怕吃苦。

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A.接近-接近型冲突B.回避-回避型冲突

C.接近-回避型冲突D.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5.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是()。

A.焦虑B.应激

C.挫折D.恐惧

6.与任性和懦弱相反的是意志品质是( 

A.自制力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觉性

【第四章第一节需要、动机与兴趣】

1.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A.维纳B.马斯洛

C.班杜拉D.阿特金森

2.国家必须作画才能获得最大的满足,诗人必须写诗才能获得最大的满足。

这类现象体现了人的()。

A.归属与爱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

3.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由低到高排列的第四层次需要为()。

A.归属与爱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

【第四章第二节能力】

1.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能力B.性格

C.气质D.动机

2.下列选项中,属于一般能力的是()。

A.记忆力B.曲调感

C.节奏感D.色彩鉴别能力

3.在学生智力的诸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构成认识能力主要内容的是

A.观察力B.注意力

C.思维力D.想象力

4.研究表明,个体的智力在13岁以前是直线上升发展的,以后缓慢发展,到()时达到最高峰。

A.25岁B.30岁

C.35岁D.30~35岁

5.晶体智力()。

A.在成年期不会增长B.在成年期开始衰退

C.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D.是对己获得的知识技能的运用

6.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

A.卡特尔B.霍华德·

加德纳

C.华生D.韦克斯勒

7.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是()。

A.比纳----西蒙智力量表B.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C.韦克斯勒智力量表D.芝加哥创造力测验

8.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论,认为智力因素总共有()种。

A.124B.130

C.150D.180

9.小丁的智力年龄为10岁,实际年龄为8岁,其比率智商是()。

A.80B.95

C.100D.125

10.选用某种测验,必须首先考虑的质量指标是(B)。

A.信度B.效度

C.难度D.区分度

11.测验能够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是测验的()。

A.难度B.信度

C.效度D.区分度

12.如果想要测学生的基础能力,却用较难的题目考学生,则这个测验的()。

A.信度低 

B.效度低

C.区分度低D.难度小

13.以高考的入学测验为例,如果一个考生在两个月时间内经过2次测验,得到的分数大致相等,那么试题的( A )

A.信度高 

B.效度高

C.区分度高D.难度小

【第四章第三节人格】

1.人格的核心成分是()。

A.气质B.能力

C.性格D.意志

2.个性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是()。

A.能力B.气质

C.性格D.意识

3.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人格特征B.人格倾向性

C.气质D.性格

4.人的个性心理品质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是()。

A.兴趣B.能力

C.气质D.性格

5.自我意识是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A.自我矛盾B.自我欣赏

C.自我调控D.自我封闭

6.生理自我的基本成熟是在()左右。

A.4岁B.3岁

C.5岁D.7岁

7.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个本性指的是

A.性格B.爱好

C.兴趣D.气质

8.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灵活的特性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

C.黏液质D.抑郁质

9.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特性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10.《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

她的气质类型是()。

11.《水浒传》中的李逵精力旺盛、鲁莽冒失、急躁、做事常常感情用事、遇事欠思量。

他的气质类型是()。

1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由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比如,12一18岁面临的危机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

13.自我遵循的原则是()

A.快乐原则B.现实原则

C.道德原则D.利我原则

14.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的编制方法是()

A.因素分析B.逻辑推理

C.经验建构D.内容效度

15.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的是( 

A.阿尔伯特 

B.卡特尔 

C.艾森克 

D.液体能力 

16.斯滕伯格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A.成分亚理论 

B.经验亚理论 

C.情境亚理论 

D.元成分理论 

二、多选题

1.()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D.人的社会性

E.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2.影响到心理学的生理学研究始自19世纪德国的几位生理学家,他们有()

A.缪勒B.赫尔姆霍兹

C.墨菲D.铁钦纳

E.韦伯

1.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有()

A.感受器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2.脑干是脑得最古老部位,为了颅腔内与脊髓连接处,包括( 

A.延脑 

B.小脑 

C.丘脑 

D.桥脑 

E.中脑 

1.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A.弗洛伊德B.荣格

C.沙利文D.霍妮

E.弗洛姆

2.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A.詹姆士 

B.考夫卡 

C.杜威D.安吉尔 

E.韦特默

【第二章第一节注意】

1.注意的品质包括()

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起伏性

C.注意的范围D.注意的分配

E.注意的转移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

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物的新异性

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D.刺激物的对比

E.刺激物的熟悉性

1.以下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A.触摸觉 

B.平衡觉 

C.运动觉 

D.机体觉 

E.深度觉

2.下列选项中,属于外部感觉的有()。

A.视觉B.听觉

C.机体觉D.嗅觉

3.知觉的基本特征有( ABDE )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主体性D.知觉的恒常性

E.知觉的理解性

4.能够为人们提供知觉物体深度与距离线索的有()

A.纹理梯度B.空气透视

C.运动速度D.相对高度

E.线条透视

1.记忆的过程包括()。

A.识记B.保持

C.再认D.回忆

E.遗忘

2.记忆的品质主要包括

A.记忆的敏捷性B.记忆的持久性

C.记忆的正确性D.记忆的概括性

E.记忆的准备性

3.影响遗忘的因素包括( 

A.材料的性质 

B.材料的数量

C.材料的位置 

D.材料的学习程度 

E.材料的提取

1.表象的特征有()。

A.矛盾性B.形象性

C.概括性D.可操作性

E.阶段性

2.想象的功能有()。

A.传递功能B.预见功能

C.补充功能D.激发功能

E.替代功能

3.想象的特点有( ABE )

A.形象性B.超前性 

C.流行性D.典型性

E.独特性

4.再造想象产生的条件有()。

A.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B.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

C.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D.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E.原型启发

5.想象的分析、综合活动形式有()

A.形象化B.概括化

C.拟人化D.夸张

E.粘合

1.思维的基本过程有

A.分析B.综合

C.比较D.抽象

E.概括

2.思维是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其最主要的特点包括()

A.逻辑性B.辩证性

C.间接性D.直觉性

E.概括性

3.下列选项中,属于创造性思维特征的有()。

A.逻辑性B.发散性

C.独特性D.变通性

4.发散思维的主要特点包括( 

A.变通性 

B.独特性 

C.流畅性 

D.集中性 

E.概括性

5.属于演绎推理形式的有()

A.三段论B.综合

C.线性系列D.抽象

E.条件推理

1.情绪的两极性主要表现有()

A.激动度B.强度

C.速度D.快感度

E.紧张度

2.情绪一般包括( 

A.道德感 

B.心境 

C.美感 

D.激情 

E.应激

3.影响压力的主要因素有()

A.经验B.准备状态

C.认知D.性格

E.环境

1.意志的品质包括()

A.果断性B.坚韧性

C.自觉性D.自制力

E.目的性

1.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哪几种功能()。

A.指向功能B.激活功能

C.选择功能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

2.动机理论有()

A认知理论B.本能理论

C.内驱力理论D.期望理论

E.强化理论

1.按照功能可把能力分为()

A.液体智力B.晶体智力

C.认知能力D.操作能力

E.社会交往能力

2.斯腾伯格认为,智力包含的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