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意象《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6055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心意象《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核心意象《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核心意象《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核心意象《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核心意象《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核心意象《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核心意象《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核心意象《玉》.docx

《核心意象《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意象《玉》.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核心意象《玉》.docx

核心意象《玉》

有关玉的诗句

美玉。

《诗·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 

02.琳美玉。

青碧色的玉。

《书·禹贡》:

“厥贡惟球、琳、琅玕。

” 

03.球美玉。

《书·顾命》:

“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 

04.瑜美玉。

《左传·宣公十五年》:

“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 

05.环圆圈形的玉器。

《左传·昭公十六年》:

“宣子有环,其一在商。

” 

06.璇美玉。

《集韵·平仙》:

“璿,《说文》:

美玉也。

引《春秋传》:

璿弁玉缨……或作琁、璇。

” 

07.璧扁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

《诗经·卫风·淇奥》: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 

08.琪美玉。

《玉篇·玉部》:

“琪,玉属。

” 

09.璞未雕琢的玉。

《非子·和氏》:

“王乃使玉工理其璞而得宝焉。

” 

10.瑶亦泛指美玉。

《书·禹贡》:

“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篠、簜。

” 

11.碧青绿色或青白色的玉。

《庄子·外物》:

“苌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 

12.瑰美玉,美石。

《诗·风·渭阳》:

“何以赠之?

琼瑰玉佩。

” 

13.翠硬玉。

宋吴自牧《梦粱录·元宵》:

“甚至饮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遗簪,难以枚举。

” 

14.瑾美玉名。

南朝宋慧琳《龙光寺竺道生法师诔》:

“如草之兰,如玉之瑾,匪曰薰雕,成此芳绚。

” 

15.瑱古人垂在冠冕两侧用以塞耳的玉坠。

《诗·鄘风·君子偕老》: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

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

” 

16.琮瑞玉。

方柱形,中有圆孔。

用为礼器、贽品、符节等。

《周礼·春官·大宗伯》: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 

17.珂白色似玉的美石。

《玉篇·玉部》:

“珂,石次玉,亦码碯白如雪者。

一云螺属。

” 

18.璎似玉的美石。

《玉篇·玉部》:

“璎,璎琅,石似玉也。

”2.即璎珞。

玉饰。

唐元稹《估客乐》诗:

“鍮石打臂钏,糯米吹项璎。

” 

19.瓒质地不纯的玉。

《周礼·考工记·玉人》:

“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

” 

20.琛指玉。

《宋史·乐志九》:

“禕衣褒崇,琛册追荣。

” 

21.珰玉制的耳饰。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 

22.璠美玉。

晋陆云《答顾秀才》诗之五:

“有斐君子,如珪如璠。

” 

23.璜状如半璧的玉。

《周礼·春官·大宗伯》:

“以玄璜礼北方。

” 

24.珑古人大旱求雨时所用的玉,上刻龙纹。

《说文·玉部》:

“珑,祷旱玉也。

” 

25.珉似玉的美石。

《荀子·法行》:

“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

” 

26.璆美玉。

可制磬。

亦借指磬。

《书·禹贡》:

“厥贡璆铁银镂砮磬。

” 

27.瑛美玉。

《书·阳尼传》:

“采钟山之玉瑛兮,收珠泽之珂珬。

” 

28.琯玉管。

《大戴礼记·少间》:

“西王母来献其白琯。

” 

29.瓘玉名。

《左传·昭公十七年》:

“若我用瓘斝玉瓒,必不火。

” 

30.珏相合之二玉。

双玉。

《说文·珏部》:

“珏,二玉相合为一珏。

” 

31.璋玉器名,状如半圭。

《书·顾命》:

“秉璋以酢。

” 

32.瑷美玉。

《玉篇·玉部》:

“瑷,美玉也。

” 

33.圭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等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

《易·益》:

“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34.琀古代放在死者口里的玉。

《说文·玉部》:

“琀,送死口中玉也。

” 

35.玦古时佩带的玉器。

环形,有缺口。

《左传·闵公二年》:

“公与石祁子玦,与甯庄子矢,使守。

” 

36.琦美玉。

晋洪《抱朴子·博喻》:

“是以蟭螟之巢,无乘风之羽;沟浍之中,无宵朗之琦。

” 

37.琬美玉。

《书·顾命》:

“弘璧、琬琰在西序。

” 

38.瑒玉名。

《广韵·平阳》:

“瑒,玉名。

” 

39.玢玉名。

《玉篇·玉部》:

“玢,玉名。

” 

40.琥瑞玉。

《周礼·春官·大宗伯》: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白琥礼西方。

” 

41.珲美玉。

《集韵·平魂》:

“珲,美玉。

” 

42.琚佩玉。

《诗·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 

43.珺美玉。

《改并四声篇海》:

“珺,美玉也。

” 

44.琨玉石。

《书·禹贡》:

“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篠簜。

” 

45.璐美玉。

《楚辞·九章·涉江》:

“被明月兮佩寳璐。

” 

46.玫美玉。

一说火齐珠。

《尸子》卷下:

“楚人卖珠於者。

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玫瑰。

” 

47.璊赤色的玉。

《诗·王风·大车》: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

” 

48.珅玉名。

《集韵》:

“珅,玉名。

” 

49.瑭玉名。

多用于人名。

五代有史建瑭、石敬瑭。

 

50.玮玉名。

《广韵·上尾》:

“玮,玉名。

” 

51.琰美玉。

南朝梁简文帝《敕赉善胜威胜刀启》:

“冰锷含彩,雕琰表饰。

” 

52.玙美玉。

《左传·定公五年》:

“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於房,阳虎将以璵璠敛。

 

与玉有关的成语故事1.冰肌玉骨:

肌指皮肤,直意是指女子的肌肤若冰雪,骨骼像玉石。

典故的含义是形容纯洁而美丽的女子,也可形容梅花的傲寒斗艳。

出自《庄子.逍遥游》

2.冰清玉润:

直意是指岳父像冰那样清洁,女婿像玉那样温润。

古文中也有将翁婿称为“冰玉”的。

出自《晋书•卫阶传》高濂《玉簪记•琴桃》

3.冰清玉洁:

直意是指像冰那样清明,像玉那样纯洁,形容操行清白、品格高洁,也可以比喻官吏办事清明公正。

即“如冰之清,如玉之洁,洁而正威,和而不亵”。

出自《书•广陵王传》

4.不吝金玉:

直意是指不吝惜金玉,成语中的“金玉”是指宝贵的意思,不吝金玉是请人指教时的客气话,是欢迎批评指正,希望不要吝惜宝贵意见。

5.堆金积玉:

金玉为细软珍贵之物,一般在匣箱中锁起,如果堆放说明金玉太多,形容占有的财富极多,也有的可能为显富而为之,即“堆金积玉夸毫毅”出自贺《昌谷集•嘲少年》诗

6.粉妆玉琢:

直意为白粉装饰的,白玉雕琢的。

多形容雪景,也可形容小孩生活的白净可爱。

出白《红楼梦》第一回

7.怀璧其罪:

直意身上藏有璧玉,因而成了罪过。

转意比喻有才能的人遭到嫉妒。

即“匹夫无罪,怀璧乓罪”。

出自《左传•桓十年》

8.怀瑾握瑜:

瑾瑜均为美玉别称,直意是指衣里怀着瑾,手里拿着瑜。

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即“怀瑾握瑜,穷不知所示”。

出自《楚辞•九章•怀沙》

9.金科玉律:

科律均指法律条文;原来是形容法律条文尽善尽美,现在多指不可改变的条规。

出自子良《平城县子干诔》

10.金口玉言:

古代称皇帝讲的话,后来有时泛指说话不能改变。

11.金石为开:

金石指最坚硬的东西(最坚硬的石乃钻石也),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能被感动,形容人的真诚所能产生的感动力,即“所至,金石为开”。

出自汉’婴《诗外传》

12.金题玉躞:

金题是指佥字题签,玉躞系缚卷轴用带上的玉别,直意指精美的书画或书籍的装潢,也有泛指装饰精美的礼品。

出自《通雅•器用》

13.金相玉质:

比喻文章的容和形式都很完美。

14.金友玉昆:

昆:

兄弟。

比喻一门兄弟才德俱美,“昆玉”为兄弟的美称。

出自《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辛攀》

15.金玉良言:

比喻非常宝贵的劝告。

出自嘉宝《官场现形记》11回

16.金玉满堂:

原来形容占有很多财富,黄金和美玉摆满全屋。

后来比喻人很有才能,学识丰富。

出自《老子》九章

1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外表像金玉,里却是破棉絮,比喻虚有其表及外表好而实质坏的人或事。

出自基《诚意伯集•卖柑者言》

18.金枝玉叶:

指出身皇族的后代、王公子或出身高贵的公子小姐。

出自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了宗》

19.锦衣玉食:

直意华丽的衣服,精美的食品,形容奢侈豪华的生活。

出自《书•常景传》

20.昆山片玉:

昆仑山是产玉的.直意是昆仑山许多玉石中的一块,用以表示谦逊,虽然是美玉,但昆仑山玉中的一片,有沧海一粟之意,后来转用比喻众美中之杰出者。

出自《晋书•隙冼传》

21.兰摧玉折:

用兰草、美玉折断比喻贤人夭折,哀悼有才华的人早死,也有转意“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出自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22.蓝田玉生:

蓝田是古代产玉的山名,比喻贤父生贤子。

出自《三国志•吴书•诸恪传》

23.美如冠玉:

古时人们将美玉缀在帽子上,原比喻平像帽子缀玉一样外表好看里空虚,后转用以比喻男性的美貌。

出自《史记.丞相世家》

2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作玉器被打碎,不作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牺牲,不愿苟全性命。

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

25.璞玉浑金:

未经雕琢的玉为璞玉,未经冶炼的金为浑金。

指天然美质没有人的修饰。

比喻人的品质淳朴,没有受过坏的影响。

出自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26.抛砖引玉:

直意抛出砖引回玉来,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意见或文章,目的在于能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

出自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从稳禅师》

27.被褐怀玉:

直意是身穿粗劣衣服却怀抱美玉,比喻身怀绝技,不在人前显露。

出自《老子》七十章

28.完璧归:

璧是和氏璧,为战国时国所有,昭王派人去谎称以15城来换和氏璧,王不敢拒绝,但又怕受骗,只好派蔺相如携璧去见王,发现王的骗局后施巧计夺回和氏璧送回国。

成语用于比喻把原物完整归还本人。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9.亭亭玉立:

亭亭指耸起的样子,玉立比喻身长而美丽,形容女子身材硕长秀美或花木形体挺拔俊秀。

出自复《浮生六记•闰名记乐》

30.一片冰心在玉壶:

形容淡泊名利不热中于功名的品格。

出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31.化干戈为玉帛:

干戈指古兵器或打仗,玉帛指玉器和纺织品,是指会盟和好送的礼物,指冲突解决双方和好,比喻变战争为和平。

32.珠圆玉润:

像珍珠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温润,形容歌声或文字既委婉曲折,又自然流畅,即所谓“珠圆玉润,四面玲珑”。

出自周济《司辩》

33.珠联璧合:

将美玉珍珠有机的组合。

即“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比喻人才和美好的事物凝集在一起。

出自《汉书•律历志上》

34.珠围翠绕:

被珍珠和翡翠围绕着,可形容贵妇人妆饰华丽或形容贵人随侍美女很多,或人才济济。

出自《元曲选•德辉<倩女离瑰>》

35.珠玉在侧:

比容貌德才都超过自己的身边人,比较下深感惭愧,即“珠玉在侧,自惭形秽”。

出自南朝•宋•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36.玉石俱焚:

玉和石头一块被破坏,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

出白《尚书•胤征》

37.白玉微瑕:

比喻再好的人或事物都有些小缺点。

出自《渊明集序》

38.白璧无瑕:

比喻人和事物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出自《景德传灯录•延眼禅师》

39.琼楼玉字 形容月中宫殿华丽精美(美玉做楼神仙的住所)。

出自晋•王嘉《拾遗记》

40.瑕瑜互见:

比喻人有优点也有缺点。

出自《闲情偶寄•词曲部》

41.瑕不掩瑜:

形容缺点掩盖不了优点。

出自《礼记•聘义》

 

玉的历史故事

西王母献玉

  

  民间传说中的西王母子居住在远古人类的发源地喜马拉雅山肪和昆仑山肪,曾向黄帝尧舜献玉,这反映了古人类对自己故乡的怀念,对自己祖先崇拜之心的结晶。

  

  和氏之璧

  

  传说2000多年前的楚国和氏,把在山中得到的玉璞献给楚国的厉王和武王,但厉王听信玉人的谗言,两次以欺君之罪,先后砍去了和氏的左、右脚,后来文王继位,知道和氏因璞玉被诬为石头而在山中痛哭了三天三夜,便命人剖玉察看,证实那果然是一块举世无双的美玉。

于是把这块美玉琢成玉壁,为了奖励和氏献玉有功,逐以和氏之名命名此壁为“和氏璧”。

  

  完壁归

  

  和氏璧到战国后期,被楚国用作向国求婚的聘礼,赠给了国。

国也非常想得到它,就宣称愿以十五座城池交换国的“和氏璧”。

虽名曰交换,其实只想骗而取之,国也明白国的用意但因惧怕又不敢拒绝,于是便派机智勇敢,足智多谋蔺相如担任出使国,护送“和氏壁”去国交换城池的任务,在谈判过程中,蔺相如识破王的阴谋,略施小计,从王的手中夺回了“各氏壁”,并顺利地返回国。

后来,统一七国,这块“和氏壁”便被始皇琢成世代相传的“传国玉玺”,上刻“受命子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成为帝王无上权力的象征。

  

  《玉环》的典故

  

  战国晚期,王政曾遣使送一个玉连环给齐国,并对齐国说:

这连环上的两个环,没有人能分开,齐国人足智多谋,能不能把它解开呢?

想以此不可解之环试探齐国的虚实,齐国的王后听罢来使之言,拿来铁锤,把玉环打破了,并对来使说,我们已遵命打开了连环。

王政知道此事后,认为齐国有宁为玉碎的精神,所以就不敢再存伐齐之心了。

  

  弄玉吹箫

  

  弄玉是古代神化传说中的神仙佳人,据说是穆公的女儿,生时正好有人南来一块碧色美玉,一周岁生日时,宫中摆了很多珍珠宝石,其女独抓此玉,弄玩不舍,因起名为弄玉,弄玉长大后姿容光焕发绝世,聪明能干,善于吹箫,不用乐师,就能自成音调,穆公令巧匠剖此玉做成箫,弄玉吹之,声音如凤鸣。

穆公宠爱此女,特为她修筑“凤楼”,楼前建有高台,名“凤台”,随后穆公欲为其女寻求佳婿,而引出了吹箫引凤,弄玉成亲,乘龙快婿的典故。

  

  女娲补天

  

  相传远古之时,天柱倾塌,九州崩裂,大火燃烧,洪水汪洋不息,民不聊生,女娲炼以五色石补苍天,挽救了众生,又将补天石多余之石散后落在,“千样玛瑙万种玉”由此而来。

这个神化将玉说成补天之物,可见我们民族对玉有着特殊的喜好。

  

  雨花玛瑙

  

  在中华门外,有一座满是砾石小山岗,相传在1400多年的梁朝,有一位和尚云光,曾在这里讲经说法,直讲得顽石点头,落花如雨。

从此这里就有了很多花纹美丽、色泽鲜艳的小圆石子。

(雨花石)人们认为这是从天上降下的雨花,因此把这一带叫做雨花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