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各论.ppt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0626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PPTX 页数:392 大小:3.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2页
经络腧穴各论.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2页
亲,该文档总共3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络腧穴各论.pptx

《经络腧穴各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络腧穴各论.pptx(39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络腧穴各论.pptx

针灸学,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体内: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返循胃口,上膈属肺。

体表:

从胸前壁外上方,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止于拇指桡侧端。

支脉从腕后到食指桡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太阴肺经,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主要病候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症。

手太阴肺经,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主治概要肺系疾病: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咳血,胸痛。

外经病:

肩背痛,肘臂挛痛,手腕痛。

手太阴肺经,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腧穴本经共11个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经穴歌,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次则侠白下尺泽,又次孔最与列缺,经渠太渊与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手太阴肺经中府ZhongfuLu1,出处:

素问离合真邪论篇,定位:

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

锁骨下窝凹陷处(云门)下1寸。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太阴肺经中府ZhongfuLu1,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宣肺理气,和胃利水。

主治: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常用配伍:

配风门、合谷,治寒热、喉痹。

配肺俞、云门、天府、华盖,治外感咳嗽、哮喘。

配意舍,治胸满。

配复溜,治肺热咳嗽。

操作: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引起气胸。

备考:

肺募穴;手、足太阴经之交会穴。

手太阴肺经尺泽ChizeLU5,出处:

灵枢本输定位: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取法:

仰掌,微屈肘,在肘横纹中可摸到肱二头肌腱,其桡侧凹陷处为穴。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太阴肺经尺泽ChizeLU5,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清肺降气,和肠舒筋。

主治:

咳嗽,气喘,咯血,潮热,咽喉肿痛,胸部胀满,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

常用配伍:

肺系病咳嗽、气喘配肺俞。

咽喉肿痛配少商。

咯血配鱼际。

急症吐泻配委中。

(点刺放血)外经病肘臂挛痛配曲池。

操作:

直刺0.51.2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备考:

手太阴肺经合穴。

手太阴肺经列缺LiequeLU7,出处:

灵枢经脉定位: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取法:

两手虎口垂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为穴。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太阴肺经列缺LiequeLU7,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祛风宣肺,通络止痛。

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头痛,颈项强痛,牙痛。

常用配伍:

肺系病伤风咳嗽配合谷、风门、风池。

咽喉痛、咳嗽配照海。

头项疾病头痛,颈项强痛配后溪。

口眼歪斜配地仓。

操作:

向上斜刺0.51寸。

备考:

手太阴之络穴,别走手阳明大肠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

手太阴肺经太渊TaiyuanLU9,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出处:

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本输定位: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

取法:

腕横纹分为三等分,桡侧1/3中点为穴。

手太阴肺经太渊TaiyuanLU9,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清宣肺气,复脉通络。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无脉症,手腕痛。

常用配伍:

肺系病咽喉肿痛、咳嗽、气喘配列缺、合谷。

外经病手腕痛配阳溪。

无脉症配内关。

操作: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备考:

手太阴经输穴,原穴;八会穴之一,脉会穴。

手太阴肺经少商ShaoshangLU11,出处:

灵枢本输定位:

拇指桡侧甲角旁约0.1寸。

取法:

0.1寸,内经形容为:

去爪甲角如韭叶。

沿甲底部引水平线与沿指甲桡侧缘引垂线交点处。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太阴肺经少商ShaoshangLU11,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醒脑开窍,清热利咽。

主治:

咽喉肿痛,中风昏迷,中暑呕吐,小儿惊风,癫狂,咳嗽,鼻衄。

常用配伍:

急症中风昏迷配中冲、水沟、足三里。

小儿惊风配合谷、曲池。

热病咽喉肿痛配天突、合谷。

狂证配大敦。

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备考:

手太阴经井穴。

手太阴肺经小结,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属肺。

体表循行于上肢内侧手少阴和手厥阴之前,过鱼际,止于少商。

支脉从列缺分出,在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

联系脏腑有肺、大肠、胃、膈、咽喉、气道本经腧穴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共11穴,左右对称。

手太阴肺经小结,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本经主要病候以肺系疾病为主,以及上肢内侧病变。

特殊作用尺泽治胃肠病;列缺治头项病;太渊治无脉症;少商治急症、热病。

手太阴肺经小结,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取穴要点:

肘横纹肱二头肌腱桡侧取尺泽。

桡骨茎突上方取列缺。

腕横纹桡动脉搏动处取太渊。

拇指桡侧甲角旁取少商中府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肺脏,造成气胸,少商治疗实热证时,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关节部位腧穴不宜用直接灸,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体表:

从食指桡侧端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经肩颈上颜面,在人中沟交叉到对侧,在鼻翼旁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体内:

络肺,属大肠。

面部支脉进入下齿龈,绕上唇。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阳明大肠经,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主要病候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

手阳明大肠经,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疾病:

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头痛,鼻衄。

热病:

身热,热病无汗,多汗。

外经病:

瘰疬,肩臂痛,上肢不遂。

手阳明大肠经,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腧穴本经共20穴:

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经穴歌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过,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当,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是迎香。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ShangyangLI1,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出处:

素问本输定位:

食指桡侧甲角旁约0.1寸。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ShangyangLI1,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清热泻火,醒脑开窍。

主治:

咽喉肿痛,耳鸣耳聋,中风昏迷,热病无汗,下齿痛,青盲(青光眼)。

常用配伍:

感冒发热,热病无汗配合谷。

耳鸣耳聋配中渚、外关。

齿痛配厉兑、合谷。

青盲配巨髎中风昏迷、中暑配水沟、劳宫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备考:

井穴。

手阳明大肠经合谷HeguLI4,出处:

灵枢本输定位:

手背第1、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中点处。

取法:

将对侧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处为穴。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阳明大肠经合谷HeguLI4,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祛风解表,清热通络。

主治:

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失音,口眼歪斜,鼻衄,牙关紧闭,耳鸣耳聋,痄腮,疔疮,上肢瘫痪,腹痛,发热恶寒,无汗,多汗,小儿惊风,经闭,滞产。

操作:

直刺0.51寸。

孕妇慎针。

备考:

原穴。

手阳明大肠经合谷HeguLI4,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常用配伍:

头痛、齿痛配三间目赤肿痛配太阳。

口眼歪斜配颊车、下关。

鼻衄配上星。

感冒发热恶寒配大椎、风池。

小儿惊风配太冲。

热病无汗、多汗配复溜。

(大成:

少汗:

先补合谷,次泻复溜;多汗:

先泻合谷,次补复溜)滞产配三阴交(大成:

合谷补,三阴交泻,太冲)。

经闭配血海(针灸集成:

合谷、阴交、血海、气冲),手阳明大肠经阳溪YangxiLI5,出处:

灵枢本输定位:

在腕背横纹桡侧,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阳明大肠经阳溪YangxiLI5,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泻火利节。

主治:

头痛,耳聋耳鸣,咽喉肿痛,齿痛,腕臂痛。

常用配伍:

头面五官疾病耳鸣耳聋配翳风、听宫。

外经病腕臂痛配阳池、阳谷操作:

直刺0.50.8寸。

备考:

经穴。

手阳明大肠经手三里ShousanliLI10,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出处:

针灸甲乙经定位: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曲池下2寸。

手阳明大肠经手三里ShousanliLI10,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祛风通络,理气通腑。

主治:

肘臂疼痛,上肢痿痹,腹痛,腹泻,腹胀,齿痛,失音。

常用配伍:

齿痛配颊车。

失音配温溜、曲池、中渚、丰隆。

上肢痿痹配合谷、外关、肩髃。

腹痛腹泻配上巨虚、天枢。

操作:

直刺0.81.2寸。

备考:

无。

手阳明大肠经曲池QuchiLI11,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出处:

灵枢本输定位: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手阳明大肠经曲池QuchiLI11,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祛风解表,清热凉血。

主治:

热病,咽喉肿痛,目赤痛,齿痛,上肢不遂手臂肿痛,风疹,高血压,瘰疬,癫狂,腹痛吐泻常用配伍:

感冒、咽喉肿痛、目赤痛配合谷、外关。

风疹配风池、血海、足三里。

上肢瘫痪配合谷、外关、肩髃。

手臂肿痛配尺泽、天井、外关、合谷操作:

直刺11.5寸。

备考:

合穴。

手阳明大肠经臂臑BinaoLI14,出处:

针灸甲乙经定位:

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

取法:

三角肌下端肱骨桡侧为穴。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阳明大肠经臂臑BinaoLI14,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通经明目。

主治:

瘰疬,肩臂疼痛,颈项拘挛,目疾。

常用配伍:

肩臂疼痛、肩凝配肩髃。

颈项拘挛(落枕)配强间。

青盲、近视、目赤肿痛配睛明,承泣。

操作:

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治目疾向上斜刺。

备考:

手阳明、手足太阳、阳维之会。

手阳明大肠经肩髃,JianyuLI15,出处:

灵枢经脉定位:

在肩部,三角肌上,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取法:

上臂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中。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手阳明大肠经肩髃JianyuLI15,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活血通络,疏风清热。

主治:

肩臂疼痛,上肢不遂,手臂挛急,瘾疹,瘰疬。

常用配伍:

瘰疬(颈部淋巴结结核)配曲池。

风热瘾疹配阳溪。

(百症赋:

肩髃、阳溪消瘾风之热极)。

操作:

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备考:

手阳明,阳跷脉交会穴。

手阳明大肠经迎香YingxiangLI20,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出处:

针灸甲乙经定位: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约0.5寸,当鼻唇沟中。

手阳明大肠经迎香YingxiangLI20,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活血通络,通窍驱虫。

主治:

鼻塞,鼻鼽,鼻衄,鼻息肉,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

常用配伍:

鼻塞、鼻鼽、不闻香臭配合谷、印堂、上星。

口歪配颊车、四白。

面痒配合谷。

胆蛔症透四白配阳陵泉。

操作:

直刺或斜刺0.30.5寸,不宜灸。

备考:

手阳明与足阳明交会穴。

手阳明大肠经小结,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经脉走向从食指桡侧端,沿上肢外侧前缘经肩、颈上颜面,止于对侧鼻翼旁。

体内支属大肠,络肺。

联系的器官有齿(入下齿中)、口、鼻(还出夹口上夹鼻孔)。

手阳明大肠经小结,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取穴要点食指桡侧甲角旁取商阳。

第一、二掌骨间取合谷。

拇短、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取阳溪。

尺泽与肱骨外上髁之间取曲池。

曲池下两寸取手三里,上7寸取臂臑。

肩峰前下方凹陷取肩髃。

鼻唇沟中取迎香。

手阳明大肠经小结,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主治要点头面五官病:

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头痛,鼻衄。

热病:

身热,热病无汗,多汗。

外经病:

瘰疬,肩臂痛,上肢不遂。

特殊作用商阳治中风昏迷。

合谷治滞产、经闭。

曲池、肩髃治风疹、瘾疹。

臂臑治目疾。

手阳明大肠经小结,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操作要点商阳浅刺或点刺放血。

合谷孕妇慎针。

迎香向上斜刺或平刺,不宜艾炷灸。

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体表:

起于鼻翼旁,上行眼眶下缘,折回下行口角,在下颌角前分成两支,一支上额角,另一支下沿颈前外下行缺盆,循乳中,夹脐旁两寸,经下肢前缘下行,止于足次趾外侧端。

胫部支脉从膝下三寸至中趾外侧,跗部支脉从足背至大趾内侧端,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体内:

属胃,络脾。

入上齿,龈。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足阳明胃经,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主要病候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症。

足阳明胃经,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主治概要脾胃疾病:

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痢疾。

头面五官疾病:

头痛,口眼歪斜,齿痛,面痛,牙关紧闭。

外经病:

乳痈,膝痛,下肢痿痹,脚气。

足阳明胃经,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腧穴本经共45穴:

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足阳明胃经,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经穴歌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下颊车,下关头维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寻,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满出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里,水道归来达气冲,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底,下巨虚下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同,内庭厉兑阳明穴,大趾次趾之端终。

足阳明胃经承泣ChengqiST1,出处:

针灸甲乙经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足阳明胃经承泣ChengqiST1,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疏风清热,明目止痛。

主治:

眼睑跳动、目赤肿痛、夜盲、口眼喎斜、迎风流泪。

常用配伍:

配睛明治疗近视。

操作:

紧靠眶下缘直刺0.30.7寸;不宜灸。

针刺时,应缓慢进针,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眶内出血。

备考:

无。

足阳明胃经四白,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SibaiST2,出处:

针灸甲乙经定位:

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取穴:

可用指甲切按到眶下孔。

足阳明胃经四白SibaiST2,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祛风明目,通络止痛。

主治:

目赤痛痒,目翳,迎风流泪,眼睑瞤动,口眼歪斜,头面疼痛。

常用配伍:

目赤肿痛目痒配太阳、太冲、合谷。

眼睑瞤动、口眼歪斜配阳白。

头痛、目眩配涌泉、大杼。

操作:

直刺或斜刺0.20.5寸。

不宜灸。

直刺从眶下孔刺入,不可深刺,不宜提插,针宜细,出针后用干棉球揉按针孔。

铜人:

“凡用针稳审方得下针,若针深即令人目乌色”。

备考:

无。

足阳明胃经地仓,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DicangST4,出处:

针灸甲乙经定位:

口角外侧,上直瞳孔。

足阳明胃经地仓DicangST4,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祛风通络。

主治:

口眼歪斜,口角瞤动,齿痛,流涎,唇缓不收。

常用配伍:

口眼歪斜配颊车。

口角瞤动配颧髎。

唇缓不收、流涎配水沟、承浆。

操作:

向颊车方向平刺0.51.5寸。

备考:

手阳明、足阳明、阳跷脉交会穴。

足阳明胃经颊车JiacheST6,出处:

素问气府论定位:

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足阳明胃经颊车JiacheST6,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祛风清热,启利牙关。

主治:

口眼歪斜,颊肿,齿痛,牙关紧闭,口角瞤动。

常用配伍:

口眼歪斜配地仓、水沟、承浆、听会、合谷。

牙关紧闭配承浆、合谷。

齿痛配下关、合谷。

面颊肿痛配内庭。

操作:

直刺0.30.5寸,治口眼歪斜向地仓平刺11.5寸。

备考:

无。

足阳明胃经下关,XiaguanST7,出处:

灵枢本输定位:

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取法:

在耳屏前约1寸,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

合口有孔,张口即闭。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足阳明胃经下关XiaguanST7,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祛风止痛,聪耳启关。

主治:

牙关紧闭,下颌关节痛,口眼歪斜,面痛,齿痛,耳鸣耳聋,聤耳。

常用配伍:

耳鸣耳聋配阳溪、关冲、液门、阳谷。

聤耳配耳门、听宫、翳风、外关。

牙关紧闭配合谷。

下颌关节痛配翳风。

操作:

直刺0.51.2寸。

闭口针刺,针刺后不要张口。

备考:

足阳明、足少阳交会穴。

足阳明胃经梁丘liangqiuST34,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出处:

针灸甲乙经定位:

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足阳明胃经梁丘liangqiuST34,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舒筋活络,理气止痛。

主治:

急性胃病,下肢不遂,乳痈。

常用配伍:

配犊鼻、阳陵泉治疗膝关节疼痛。

操作:

直刺11.5寸。

备考:

郄穴。

足阳明胃经犊鼻DubiST35,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出处:

灵枢本输定位:

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又名外膝眼。

足阳明胃经犊鼻DubiST35,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通经活络,理气止痛。

主治:

膝痛,曲伸不利,下肢麻痹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常用配伍:

配梁丘、膝眼治疗膝关节炎。

操作:

向后斜刺0.51寸。

备考:

无。

足阳明胃经足三里,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ZusanliST36,出处:

灵枢本输定位:

髌骨下缘下3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

取法:

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外上缘,四指直下,中指尖为穴。

足阳明胃经足三里ZusanliST36,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健脾和胃,安神补虚。

主治:

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泄泻,痢疾,便秘,疳积,下肢痿痹,脚气,水肿,癫狂,虚劳羸瘦。

常用配伍:

脾胃病-胃脘痛配中脘、内关。

腹胀、吐泻配脾俞、天枢。

乳痈配梁丘、期门、内关、肩井。

下肢痿痹配髀关、解溪。

治疗各种虚证,为保健要穴。

操作:

直刺12寸。

备考:

合穴,下合穴。

足阳明胃经上巨虚ShangjuxuST37,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出处:

灵枢本输定位:

当髌骨下缘下6寸,胫骨前缘外1横指。

取法:

足三里下3寸。

足阳明胃经上巨虚ShangjuxuST37,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调理肠胃,疏经行气。

主治:

腹痛,腹胀,痢疾,泄泻,便秘,肠痈,下肢痿痹,脚气。

常用配伍:

腹痛、泄泻配天枢、大肠俞。

便秘配支沟、天枢。

肠痈配阑尾穴。

操作:

直刺12寸。

备考:

大肠下合穴。

足阳明胃经丰隆,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Fenglong,ST40,出处:

灵枢经脉定位:

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两横指。

足阳明胃经丰隆FenglongST40,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化痰宁神,健脾和胃。

主治:

痰多,咳嗽,哮喘,胸痛,头痛,咽喉肿痛,呕吐,便秘,水肿,癫狂,痫证,下肢痿痹。

常用配伍:

痰多咳喘配肺俞。

痰湿头痛配阴陵泉。

水肿配复溜。

痫证配照海、陶道。

操作:

直刺11.5寸。

备考:

络穴。

足阳明胃经解溪,Jiexi,ST41,出处:

灵枢本输定位: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足阳明胃经解溪JiexiST41,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健脾化湿,利水通络。

主治:

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下肢痿痹,目赤,胃热谵语。

常用配伍:

头痛、眩晕配承光。

腹胀配血海、商丘。

小儿麻痹后遗症(足下垂)配足三里、阳陵泉。

操作:

直刺0.51寸。

即针尖向足跟方向直刺。

备考:

经穴。

足阳明胃经内庭,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Neiting,ST44,出处:

灵枢本输定位:

第二、三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取穴:

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

足阳明胃经内庭NeitingST44,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健脾和胃,清泻胃火。

主治:

齿痛,口歪,喉痹,鼻衄,腹胀腹痛,胃痛吐酸,痢疾,泄泻,热病,足背肿痛。

常用配伍:

腹胀腹痛配委中。

痢疾、泄泻配天枢、上巨虚。

齿痛,咽喉肿痛配合谷。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

备考:

荥穴。

足阳明胃经厉兑Lidui,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ST45,出处:

灵枢本输定位:

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足阳明胃经厉兑LiduiST45,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醒脑开窍,清胃化痰。

主治:

面肿、齿痛、口喎、鼻衄、胸腹胀满、热病、多梦、癫狂。

常用配伍:

配百会、水沟、中冲治中暑晕厥不省人事。

操作:

浅刺01寸。

备考:

井穴。

足阳明胃经小结,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经脉走向起于鼻翼旁(迎香),到目眶下沿目中线下行(四白、地仓),在下颌角前分成两支,一支上额角(颊车、下关、头维),另一支下缺盆,循乳中,夹脐旁两寸(天枢),沿下肢前侧下行(伏兔、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经足背(解溪、内庭),止于足次趾外侧端。

胫部支脉从足三里到中趾外侧,跗部支脉到大趾内侧端,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体内:

属胃,络脾。

联系的脏腑包括胃、脾、膈、鼻、上齿、口唇、喉咙。

足阳明胃经小结,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取穴要点:

目中线取四白、地仓。

下颌角前上方取颊车。

下颌切迹取下关。

额角发际直上半寸取头维。

脐旁两寸取天枢。

髌底外端上方6寸取伏兔。

胫骨前缘外一横指取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两横指取丰隆。

踝横纹中央取解溪。

第二、三趾缝纹端取内庭。

足阳明胃经小结,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主治要点:

脾胃病:

腹胀,腹痛,泄泻,胃痛,便秘,呕吐。

头面五官病:

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齿痛,眼睑瞤动。

外经病:

下肢痿痹,脚气,膝痛,乳痈。

特殊作用:

天枢治大肠病,妇科病。

足三里治虚证。

上巨虚治大肠病症。

丰隆治痰湿证。

内庭治胃火证。

足阳明胃经小结,足阳明经头面部穴位主治比较,下关,口疾(齿痛、牙关紧颊车闭、口角瞤动、口角歪斜),下颌关节痛、耳疾面颊肿痛,地仓,唇缓不收、流涎,四白,目疾(目赤肿痛、流泪、眼睑瞤动)头疾(头痛),面痛,头维,目眩,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足阳明胃经小结,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操作要点:

四白、头维禁灸。

头维平刺。

天枢妊娠禁针灸、肠麻痹慎针。

足太阴脾经,经脉循行体表: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足内侧、小腿内侧胫骨后缘上行,在内踝上8寸交到足厥阴经之前,上行于小腿及大腿内侧前缘,经腹部和胸部前外侧,止于腋下第六肋间。

体内:

属脾,络胃,挟咽,连舌本,散舌下,支脉从胃上膈,注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足太阴脾经,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主要病候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等症。

足太阴脾经,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主治概要脾胃病:

腹胀,腹痛,泄泻,便秘,肠鸣,胃痛。

前阴病:

月经不调,崩漏,小便不利,遗尿,遗精。

外经病:

下肢痿痹,脚气。

足太阴脾经,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腧穴本经共21穴:

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

足太阴脾经,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经穴歌足太阴脾由足拇,隐白先从内侧起,大都太白继公孙,商丘直上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前,府舍腹结大横上,腹哀食窦天溪连,胸乡周荣大包经,二十一穴太阴经。

足太阴脾经隐白,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YinbaiSP1,出处:

灵枢本输定位:

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足太阴脾经隐白YinbaiSP1,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健脾安神,调经统血。

主治:

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晕厥,胸痛。

常用配伍:

月经过多配三阴交、血海、气海。

崩漏配大敦用直接灸。

便血配足三里。

操作:

浅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治血证多用灸法。

备考:

井穴。

足太阴脾经公孙,GongsunSP4,出处:

灵枢经脉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取法:

弓形的第一跖骨后缘下方,赤白肉际。

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足太阴脾经公孙GongsunSP4,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功效:

健脾化湿,和胃行气。

主治:

胃痛,呕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