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6325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DOC 43页Word文件下载.docx

开机自检→连接模拟肺→初步设定通气参数→连接人工气道→通气→观察疗效→1小时后做动脉血气分析检查→再次调节呼吸机参数

1.连接电源、空气源、氧气源。

2.连接消毒好的空气管路。

3.向湿化器罐内加注蒸馏水至标志线,调节湿化器温度,预设吸气气流温度

7.及时评估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四、保养维护

1.呼吸机的主机壳用清洁的软湿擦布轻擦净即可,隔日一次。

2.空气过滤网清洁方法:

将过滤网从机器中取出,用清水洗净表面尘埃后,再晾干,然后放回原位。

每天清洁1次。

3.定期更换空气滤片和空气过滤网。

4.定期更换和补充湿化器内的蒸馏水。

5.凡是连接于患者与呼吸机之间的各种鼻罩、鼻面罩、螺纹管、连接管、接头、湿化罐、呼气阀等使用后,均应彻底清洗后用健之素溶液(500mg/L)浸泡30分钟,晾干后包装磅环氧乙烷气体炉灭菌消毒。

6.正确引流呼吸机管道上冷凝水,操作时应严防引流液倒流至患者呼吸道或呼吸机内。

医务人员在操作呼吸机前后均应洗手,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7.记录机器维修的部位、时间、误差或损坏程度,更换零部件的名称、时间、数量等,以便查核。

每四节 生命监护仪操作规程

1.操作规程

(一)无创血压的测量

1.将充气管插入血压测量模块。

2.在病人上臂或大腿上按上血压䄂带,位置正好在适当的动脉之上,松紧适中。

3.将䄂带和充气管连接,用于测压的肢体应与病人心脏置于同一水平位置。

4.按开始键开始手动测量或设置自动测量时间进行自动测量。

(二)心电波形测量

1.选择合适的导联方式,正确贴好电极。

贴电极前做好皮肤清洁。

2.设置心率的报警范围。

3.检查接地是否良好。

(三)血氧饱和度的测量

(四)将血氧饱和度联线插入血氧饱和度模块。

(五)准备传感器,把传感器安放在病人身体的合适位部分。

二、注意事项

1.请使用带有接地线的电源插座连接。

2.监护仪备用电池每月要彻底冲放电一次,以保证待机时间延长电池寿命。

一、保养维护

(一)每天

1.擦拭监护仪表面。

2.擦拭心电导联线、NIBP(无创血压)䄂带延长管、SpO2(动脉血氧饱和度)传感器。

3.更换或消毒所有管路和有创配件。

(二)每月

1.将过滤器取出。

2.用清洁剂清洗干净。

3.晾干后装回,必要时更换。

4.连续交流电源至少10小时。

5.断开交流供电,保持监护仪开机直至自然关机。

6.备用电用尽后等待15分钟,连接交流电再充电至少10小时。

(三)每六个月

1.备份电池检查。

2.打开电源大约1小时。

3.关闭电源14分钟,重新开启电源,打印记录应开始为W,如果是C应更换电池。

第五节 简易呼吸器操作规程

检查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连接面罩→面罩紧盖在病人面部挤压气囊→通气→观察疗效→决定是否改用机械通气。

1.评估是否有使用简易呼吸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5~10L/min(供氧浓度为40%~60%)使储气袋充盈。

3.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松解病人衣领等,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托起下颌,使患者头后仰。

4.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

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气囊充气后再应用。

5.双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

两手捏住呼吸囊中间部分,两拇指相对朝内,四指并拢或略八九不分开,两手用力均匀挤压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

6.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比等。

(1)一般潮气量8~12ml/kg(通常成人400~600ml的潮气量就足以使胸壁抬起),以通气适中为好,有条件时测定二氧化碳分压以调节通气量,避免通气过度。

(2)呼吸频率成人为12~16次/分,快速挤压气囊时,应注意气囊频次和患者呼吸的协调性。

在患者呼气与气囊复位之间应有足够的时间,以防止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

(3)吸呼时间比成人一般一般为1:

(1.5~2);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呼吸频率为12~14次/分,吸呼比为1:

(2~3),潮气量略少。

7.观察及评估病人。

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的适应性,胸腹起伏、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读数。

1.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解释应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义,缓解紧张情绪,使其主动配合,并边挤压呼吸囊边指导病人“吸……”“呼……”。

2.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由于活瓣漏气,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

3.挤压呼吸囊时,压力不可过大,约挤压呼吸囊的1/3~2/3为宜,亦不可时大、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织,造成呼吸中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

4.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

5.弹性呼吸囊不宜挤压变形后放置,以免影响弹性。

6.ICU每床头应放一个简易呼吸器。

四、保养维修

1.使用后,呼吸活瓣、接头、面罩拆开,用肥皂水擦洗,清水洗净。

2.再用1:

400萘普生(消毒灵)浸泡30分钟,凉水冲净、晾干。

3.仔细检查每个部件是否损坏,如损坏应及时更换。

4.装配好后应测试各个阀门情况,以保证其正常功能。

第六节  微量注射泵操作规程

开机→注射器安装固定在微量泵上→调节滴速→连接输液管路→贴上药品剂量标签→使用完毕关闭并断开输液管路→关机→清洁备用。

(一)操作步骤

1.接上电源。

2.正确安装注射器。

3.按“O/O”键开启泵。

4.显示器显示[00.0]时,设置注射速度。

5.接静脉通路。

6.按“start”键开始自动推注。

(二)更改输液、注射速度

按“STOP”停止键,按清除键“C”,显示屏显示[000.0],输入新的输液(注射)速度,按“start”键开始。

(三)快速推注

按“STOP”键暂停,同时按下“F”和“1”数字键不松手,推注所需量,按“start”键恢复原来运行的速度。

(四)停止输液、注射

按“O/O”键,2秒钟关闭注射泵,撤除注射器,安放指定的位置。

(注射泵备注:

1.必须用50ml或20ml注射器。

2.如要快速推注,同时按F键和1键。

1.整个输液环路必须密闭,以防空气进入血管。

2.经常巡视静脉注射部位,防止液体渗出。

3.正确调节输液速度,并监测实际输入量与设定的输液速度是否一致。

三、保养维修

1.每天用湿毛巾抹擦一次,每个病人用完后再抹一次并摆放好。

2.不要使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清洁泵,不要对泵进行高压灭菌。

3.定期开机检查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有故障,应及时报修。

4.每隔6个月或一年需要定期检查一次,确保泵的使用寿命。

第七节  输液泵操作规程

一、设定主要输液

1.

接上交流电源;

2.按键开机;

3.取出Gemini输液套,关上其止流夹;

4.将输液套的刺针插入已准备好的点滴瓶(袋)内,点滴瓶悬挂至少需高于PC-2TX型输液泵顶端60cm。

5.将点滴液注入输液管,滴至约2/3满;

6.打开止流夹,尽可能缓慢地排除输液管内空气;

7.关上止流夹;

8.开门安装输液管;

9.关门,打开输液管的止流夹;

10、按或    键选择适当的液路;

11、按    键,再按数字键设定输液率;

12、按    键,再按数字键设定待输液量;

13、输液管接上病患留置针等静脉穿刺接头;

14、按开始输液,该液路“INFUSION”灯闪动;

15、按住输液泵背面的音量钮约3秒直到“哔”声响起,随即显示[PANEL KEYPAD-LOCKED]3秒钟。

则面板按键仅和可作用;

16、再按住音量钮约3秒即可解除防干扰控制。

二、以输液量/时间来设定主要输液

1.同一(设定主要输液)的步骤1至10;

   2.按    键,再按数字键设定待输液量;

   3.按    或    键,再按数字键设定输液全程时间;

 

4.同一(设定主要输液)的步骤13,14。

三、调整中央显示窗明暗对比

1.按键,则显示“Systemoptions”画面;

2.按①键选“DisplayContrast”;

3.按       键即可调整明暗度;

4.按   键;

5.按键恢复原显示。

四、暂停输液

1.按    或    选择液路;

2.按键,该液路所有指示灯熄灭;

3.两液路均停止输液时,输液泵即自行关机;

4.显示计时倒数至“1”前按,即可中断关机。

五、输液中更改输液率或待输液量

2.按    键,再按数字键输入输液率;

3.按    键,再按数字键输入新待输液量;

4.按    键,继续输液。

六、微调输液率

2.按    或    键可递增或递减输液率1(微量设定时0.1)mL/h;

按住该键则可快速增或减;

3.按   即改成新输液率。

七、更改输液压力模式(未锁定模式时)

1.按    或    键选择液路;

2.按    键,则显示“CHANNELOPTIONS1of2”画面;

3.按④键选“PressureLimits”;

ENTER

4.按        键选择模式:

P-泵浦,C-控制器,S选择病患端堵塞压。

若选S,先按    键,再按        键设定堵塞压上下限(25至517mmHg);

CANCEL

OFF

START

5.按    键确认;

6.按    键,若是在输液中更改模式,则按    键,继续输液。

八、注意事项

1.为保证输液速度准确,应使用与蠕动泵相配套的输液皮管。

2.输液皮管需适当地嵌入凹槽中,这样万一空气进入,泵会自动报警。

3.经常巡视静脉注射部位,防止液体渗出。

九、保养维护

1.每天用湿毛巾抹机一次,每个病人用完后再抹一次并摆放好。

第八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操作规程

一、操作规程

1.连接电源,核实主电源连接良好及电源开关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开关在ON位置。

2.打开氦气瓶阀门,核实氦气压力。

3.与病人建立ECG(心电图)和压力导线。

4.传感器调零。

步骤为:

传感器通空气(三通);

按压力“ZERO PRESSURE”键2秒钟;

关闭传感器(三通)。

5.进一步确定泵的初步设定。

6.初始设定时相选择。

7.调整主动脉泵内球囊(IAP)充气和排气滑动控制键,使球囊在动脉波形的舒张期切迹点开始充气,在下一次收缩期前排气结束。

8.固定IAP导管和延长管,并与安全盘连接。

9.导管充气和启动泵。

10.按“ASSIST/STANDY”程序完成后,泵开始工作。

11.确定良好的IAP时相,以保持球囊充气时获得充分的舒张压增压。

13.如果需要,可以通过调整“IAB INFLATION”和“IAB DEFLATION”获得最好的时相选择。

14.核实增压报警。

15.核实增压报警设置在比病人的反搏压低大约10mmHg.

16.如果需要调整,按“AUG ALARM”键,通过箭头键所示,改变屏幕上的显示数值。

1.只有经过培训的人员才能操作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2.使用IABP的病人建议使用内置换能器,有两套心电图监测导联。

3.置管过程中注意病人主诉,剧烈腰痛提示主动脉夹层损伤,胸痛注意心肌相梗死发生。

4.不要在IAB囊腔内抽血及手工冲洗,须放置另一路动脉压力监测通路,作抽血用。

1.每次使用前或使用后,需清洁机器,检查导联、自动充气导管、安全盘接头及电源线。

2.每次使用前或使用后进行安全盘测试。

3.每次使用前或使用后检查电池储备状况。

4.每月检查自动充气善及氦气供应。

5.每月检查导联线、换能器功能、低氦气、电池充电指示。

6.每六个月检查电池损伤时间,当电池操作时间到达底线应及时更换。

7.每操作2000小时或两年,更换安全盘。

8.如长期不用,则每月都需彻底放电后充电一次(10小时以上)。

第九节  超声波雾化器操作规程

 向清醒病人解释雾化吸入的重要性→选择探头→取适当体位→接通电源→调节振动波频、时间→探头贴紧病人操作→操作完毕→切断电源→整理用品→协助排痰。

1.水槽内加冷蒸馏水250ml,液面高度约3cm,要浸没雾化罐底的透声膜。

2.雾化罐内放入药液,稀释至30~50ml,将罐盖旋紧,把雾化罐放入水槽内,将水槽盖盖紧。

3.接通电源,先开电源开关,红色指示灯亮,预热3分钟,再开雾化开关,白色指示灯亮,此时药液成雾状喷出。

5.根据需要调节雾量(开关自左向右旋,分3档,大档雾量每分钟3ml,中档每分钟为2ml,小档每分钟为1ml),一般用中档。

6.病人吸气时,将面罩覆于口鼻部,呼气时启开;

或将“口含嘴”放入病人口中,嘱其紧闭唇深吸气。

7.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水槽内水温超过60℃,可调换冷蒸馏水,换水时要关闭机器。

8.如发现雾化罐内液体过少,影响正常雾化时,应继续增加药量,但不必关机,只要从盖住小孔向内注入即可。

一般每次使用时间为15—30分钟,治疗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否则电子管易损坏。

整理用物,倒掉水槽内的水,擦干水槽。

1.使用前,先检查机器各部有无松动、脱落等异常情况。

机器和雾化罐编号要以致。

2.水槽底部的晶体换能器和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薄而质脆,易破碎,应轻按,不能用力过猛。

3.水槽和雾化罐切忌加温水或热水。

4.特殊情况需连续使用时,中间需间歇30分钟。

每次使用完毕,将雾化罐和“口含嘴”浸泡于消毒液内60分钟。

 

第十节血糖仪操作规程

向病人解释→安装采血笔、采血针→开机→消毒采血部位→采血→试纸插入→等待→结果显示→记录。

1.按血糖仪右上角蓝色圆形键,屏幕先显示最后一次测量的血糖结果,接着显示血糖测试纸的型号(1-21),如果更换试纸型号,按血糖仪侧面绿色键,每按一次,逐次更换一个型号。

2.取一张与血糖仪上显示型号相匹配的血糖试纸,将血滴在试纸正面粉红色方格上,等待试纸后面的圆孔颜色由白转成蓝。

3.待血糖仪屏幕上显示出一张血糖试纸下带一个箭头的图案时,将试纸正面朝上,从血糖仪右下角的黑色孔插入。

4.当听到滴的一声提示,屏幕左下角显示一个闪动着的表的图的图样,表示操作成功。

15秒后,屏幕显示血糖结果,如听到“B、B”的声音,屏幕显示闪动的箭头图案时,表示操作失败,检查是否插入试纸时机不对或者血糖仪内血垢太多,予清洁后重新操作。

1.使用前,先检查机器是否功能正常。

2.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

1.用柔软的棉布稍蘸冷水,轻轻擦拭仪器的外表。

避免任何水分流入仪器的试纸插口、密码排插槽或仪器内部。

2.存放血糖仪需注意防尘,温湿度不可过高,避免摔撞。

第十一节血液净化操作规程

为了提高血糖净化治疗操作水平,避免因次氯酸钠未清洗干净而发生的不良反应,特确定此操作规程作为操作标准执行。

一、肝素注射液的几种配置方法

(一)2mg/ml肝素生理盐水配置方法

1.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2.肝素钠12500ux2支(每支相当于10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既成。

3.用50ML注射器先抽取肝素钠1支再抽取生理盐水50ML既成。

(二)4肝素生理盐水配制方法

1.先准备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

2.在5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肝素20支既成。

二、首次常规血液透析(HD)操作程序

透析机操作按血液机操作手册进行,首次常规血液透析使用的是事先已经消毒好的透析器、动静脉导管、内瘘穿刺针等。

由于消耗材料都市出厂时用环氧乙烷气体,r射线、高温蒸汽等消毒好的,故第一次使用时,清洗用的生理盐水量不必过多。

具体步骤如下。

(一)首次开始程序

1.以无菌操作方式把透析器与动、静脉导管相连接;

2.把透析器置于透析器夹具内(动脉端在下、静脉端在下),摆放好动静脉导管,防止污染;

3.在血透机的输液支架上悬挂生理盐水500ML;

4.把输液器与生理盐水瓶相接,输液器中的空气排除后与动脉导管上的输液短管相接。

5.先从动脉导管接头处,依靠落位差排除生理盐水50~100ML;

6.钳夹动脉导管连接内瘘穿刺接头的一侧,从动脉导管上的输液短管处放开血管钳,开动血泵,每分钟流量150~200ML/min;

7.当生理盐水到达维持追加肝素管处时,钳夹动脉导管液流的前方管,把血泵流速调整到不损坏维持肝素追加管的流量,设定为50~100/min;

8.从肝素追加管处排放出生理盐水50ML左右,放开血管钳,使血泵驱动生理盐水以150~200ML/min速度向前流动,充满动脉壶;

9.从动脉壶上方的排气管,分别排出30ML生理盐水;

10.生理盐水经动脉壶继续前行到达透析器,通过透析器动脉端进入静脉导管,当生理盐水到达静脉壶后,钳夹静脉壶的下端分别放开静脉壶上方的静脉压管、排气管,使静脉导管中的空气从排气管和静脉压管中排出,使生理盐水充满静脉壶;

11.生理盐水充满静脉壶后,血泵继续运转,生理盐水沿着静脉导管向前流动,直达静脉导管与内瘘穿刺针接头端。

12.生理盐水循环流动后,从动脉导管上的压力传感器和静脉端压力传感器空气传导管排除部分气体及生理盐水。

13.一瓶生理盐水冲洗完毕后,从静脉导管和内瘘穿刺针接头处排除生理盐水,接上4mg/ml的肝素生理盐水500ml,按照(第1~11条)过程,即:

使肝素生理盐水充满整过动脉导管、动脉压传感器管、血泵管,追加肝素维持管、动脉壶、动脉壶上方排气管、透析器、静脉壶、静脉壶上方静脉压管和排气管、知道静脉导管和内瘘穿刺针接头处;

14.当整个体外血液循环及透析器预充好4mg/ml的肝素生理盐水后,为患者准备血液循环通路(穿刺动静脉内瘘或直接穿刺动静脉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等);

15.血管通路准备好后,把体外血液循环导管动脉端与患者相接,开动血泵,血流量50~80ml/min开始,当血液流经动脉导管—透析器—静脉导管,最后到达与静脉导管接头约30~50cm处时,关血泵,把静脉导管和患者身上的内瘘穿刺针或其他穿刺导管相接,再开动血泵,血液透析治疗即正式开始;

16.血液透析治疗正式开始后,必须定时(最少每小时一次)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并做好记录;

17.遇有患者病情变化,必须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医师做适当的处理或抢救,避免因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延误诊治,导致不良后果。

(二)治疗结束程

1.调整血泵流速到80~100ml/min;

2.把透析器动脉端方向调换为动脉端在上,静脉端在下

3.拆除动脉穿刺针及针尾的胶布,拔出穿刺针;

4.当血液流至输液短管处时钳夹动脉导管接头一侧,从输液短管输入生理盐水或其他的病人可输液体冲洗动脉导管、透析器及静脉导管内壁粘附的血液;

5.当血液通过动脉端内瘘穿刺针、动脉导管、血泵管、动脉壶、透析器、静脉导管、静脉壶、空气监测器报警时,关闭空气监测器传感器,当血流到达静脉端内瘘穿刺针尾管时,关闭血泵,拔除静脉端内瘘穿刺针,结束血液透析治疗。

三、首次常规血液透析患者肝素使用方法

1.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患者,如全身状况较好,肝素可按每千克体重0.8~1.0mg使用。

例如患者体重为60kg,则首剂肝素用量可为48~60mg;

如患者全身状况不好,并有出血倾向,此时肝素用量可减少至每千克体重0.3mg;

如果用次量仍有出血倾向发生,可把肝素减少至每千克体重0.2mg;

必要时用无肝素透析法操作。

2.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首剂肝素用量根据全身状况采取每千克体重0.4~0.5mg;

例如该患者体重为60kg,首剂肝素用量可在20~30mg;

掌握的原则是:

贫血越明显,水肿越严重,尿毒症越是到终末期,肝素用量越小,反之,早期尿毒症肝素用量越大。

四、复用透析器、动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HD)操作程序

血透机操作程序按照操作手册进行。

复用透析器、动静脉导管应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消毒剂最常用的是次氯酸钠,而次氯酸钠可引起溶血反应,临床表现为畏寒、寒战、发热神志改变等,对患者可造成不利的影响,故使用前必须严格的进行冲洗。

(一)复用开始程序

1.把透析器和动脉导管放置在血透机上的专门位置,取下透析器透析液通路上的两个橡胶塞,首先排出空心纤维管外的消毒液;

2.启动血泵,排出动静脉导管及各附属管内的消毒液,排出透析器空心纤维膜管内的消毒液;

3.用生理盐水500ml,在动脉导管的输液短管处接上输液器,先依靠落位差的原理,从动脉导管与内瘘穿刺针接头处排出生理盐水约200~250ml;

4.钳夹动脉导管与内瘘穿刺针相接的一侧,仍依靠落位差,从动脉压传感器导管处,生理盐水冲洗约150ml,若一瓶生理盐水用完,在输液短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