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6472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气体A为:

二氧化碳。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者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燃烧燃料放出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造成的。

◇在五金商店买到的铁丝,上面镀了一种“防腐”的金属,它是:

锌。

◇全钢手表是指它的表壳与表后盖全部是不锈钢制的。

不锈钢锃亮发光,不会生锈,原因是在炼钢过程中加入了:

铬、镍。

◇根据普通光照射一种金属放出电子的性质所制得的光电管,广泛用于电影机、录像机中。

用来制光电管的金属是:

铯。

◇医院放射科检查食道、胃等部位疾病时,常用“钡餐”造影法。

用作“钡餐”的物质是:

硫酸钡。

◇我国世界闻名的制碱专家侯德榜先生,在1942年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所制得的碱除用在工业上之外,日常生活中油条、馒头里也加入一定量这种碱。

这种碱的化学名称是:

碳酸钠。

◇现代建筑的门窗框架,有些是用电镀加工成古铜色的硬铝制成,该硬铝的成分是:

铝、铜、镁、锰、硅。

◇氯化钡有剧毒,致死量为0.8克。

不慎误服时,除大量吞服鸡蛋清解毒外,还应加服一定量的解毒剂.此解毒剂是:

硫酸镁。

◇印刷电路板常用化学腐蚀法来生产。

这种化学腐蚀剂是:

氯化铁。

◇液化石油气早已进入家庭。

它的主要成分是:

丙烷和丁烷。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

若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改烧液化石油气,应采用的正确措施是:

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液化气进入量。

◇装有液化气的煤气罐用完后,摇动时常听到晃动的水声,但这种有水声的液体决不能私自乱倒,最主要的原因是:

这种液体是含碳稍多的烃,和汽油一样易燃烧,乱倒易发生火灾等事故。

◇录音磁带是在醋酸纤维、聚酯纤维等纤维制成的片基上均匀涂上一层磁性材料——磁粉制成的。

制取磁粉的主要物质是:

四氧化三铁。

◇泥瓦匠用消石灰粉刷墙,常在石灰中加入少量的粗食盐,这是利用粗食盐中含有的易潮解的物质潮解,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这种易解潮的物质是:

氯化镁。

◇我国古代书法家的真迹能保存至今的原因:

使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使字迹久不褪色,这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在字画上常留下作者的印鉴,其印鉴鲜艳红润,这是因为红色印泥含有不褪色、化学性质稳定的红色物质,它是朱砂(硫化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首饰成为人们喜爱的装饰品。

黄金制品的纯度单位用K表示。

24K通常代表足金或赤金,实际含金量为99%以上。

金笔尖、金表壳均为14K,它们通常的含金量为:

不低于56%。

◇吸烟能引起支气管炎、心血管病,还能诱发肺癌、口腔癌、胃癌、膀肌癌等癌症,所以说吸烟是慢性自杀。

据分析知,烟草成分中危害性最大的物质主要是尼古丁。

◇潜水艇在深水中长期航行,供给船员呼吸所需氧气所用的最好物质是:

过氧化钠。

◇变色眼镜用的玻璃片在日光下能变深色,是因为:

在玻璃中加入了适量的卤化银晶体和氧化铜。

◇铅中毒能引起贫血、头痛、记忆减退和消化系统疾病。

急性中毒会引起慢性脑损伤并常危及生命。

城市大气铅污染主要来源是:

汽车尾气。

◇盛在汽车、柴油机水箱里的冷却水,在冬天结冰后会使水箱炸裂。

为了防冻,常加入少量的:

乙二醇。

◇医院里的灰锰氧或PP粉是:

高锰酸钾。

◇高橙饮料、罐头中的防腐剂是:

苯甲酸钠。

◇水壶、保温瓶和锅炉中水垢的主要成分是:

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不能用来酿酒的物质是:

黄豆。

能用来酿酒的物质是:

谷子、玉米、高粱、红薯等。

◇剧烈运动后,感觉全身酸痛,这是因为肌肉中增加了:

乳酸。

◇营养素中,发热量大且食后在胃肠道停留时间最长(有饱腹性)的是:

脂肪。

◇味精又叫味素,它有强烈的肉鲜味,它的化学名称是谷氨酸钠。

◇在霜降以后,青菜、萝卜等吃起来味道甜美,这是因为青菜里的淀粉在植物内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

葡萄糖。

◇古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因为过去的渔网是用麻纤维织的,麻纤维吸水易膨胀,潮湿时易腐烂,所以渔网用上两三天后晒两天,以延长渔网的寿命。

现在用不着这样做,这是因为现在织渔网的材料一般选用:

尼龙纤维。

◇电视中播放文艺演出时,经常看到舞台上烟气腾腾,现在普遍用的发烟剂是:

乙二醇和干冰。

◇用自来水养金鱼时,将水注入鱼缸以前需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目的是:

使水中次氯酸分解。

◇若长期存放食用油,最好的容器是:

玻璃或陶瓷容器。

◇不粘锅之所以不粘食物,是因为锅底涂上了一层特殊物质:

“特氟龙”,其化学名叫聚四氟乙烯,俗名叫“塑料王”。

(三)高新科学与技术

◇信息论◇信息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系统集成◇计算机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高性能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操作系统◇计算机病毒◇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光电子材料◇化学纤维◇生物技术◇生物工程药物◇生物芯片◇基因组学◇纳米科学◇生物工程产业◇生态科学◇现代农业◇白色农业◇生物农业◇生态农业◇海洋牧业◇农业生物工程◇有机食品◇转基因植物◇磁浮列车◇系统论◇控制论◇运筹学◇软科学◇边缘科学◇综合科学◇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地球科学◇海洋技术◇新能源技术◇激光技术◇航天站◇全球定位系统◇三网融合◇物联网(详细内容见教材)

(四)天文知识

◇恒星

恒星,就是像太阳一样,由炽热气体(主要是氢和氦)组成,能自己发光发热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其次是半人马座的比邻星。

宇宙间恒星众多,能用肉眼直接看到的恒星有6000多颗。

恒星并非静止不动的,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单凭肉眼很难发现它们的位置变化,所以古人将它们称为恒星。

一般来说,恒星是单独存在的,也有个别的恒星是成双成对的。

恒星的体积相差很大。

恒星本身也是发展变化的,也要经历一个产生、发展、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太阳目前属于壮年恒星,有一天它也会衰亡。

◇黑洞

黑洞是一种根据广义相对论预言的特殊天体。

它体积小、密度大、引力强,有一个封闭的视界(即黑洞的边界),可以吸收一切进入视界的物质和辐射。

恒星进入晚期,星体内变化日渐剧烈,出现了大爆发一一向宇宙空间抛射出大量的物质,只留下一个致密的核心天体。

如果这个天体的密度相对较小,就会形成白矮星;

如果密度较大,就会形成中子星;

如果密度特别大,就会形成黑洞。

◇星座

为了便于认识和研究星空,人们把星空分成若干个区域,这些区域就叫星座。

中国古代很早就将天空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巴比伦人也将较亮的恒星划分成许多星座。

根据较亮的恒星组成的不同图形,结合动物、希腊神话里的人物命名,如大熊座、小熊座、仙女座、猎户座等。

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星空分为88个星座并公布了星座名称。

◇河外星系

在广袤无垠的宇宙空间,有许多个由几十亿至几千亿颗恒星以及星际气体和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这就叫星系。

银河系就是一个普通的星系。

位于银河系之外的星系,一般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

每个河外星系的直径从几千光年至几十万光年不等。

它们的外形和结构多种多样。

星系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聚成大大小小的集团,有物理联系的两个星系,组成了双重星系。

像大麦哲伦星系、小麦哲伦星系等,又与银河系组成三角星系。

◇银河系

银河是由密集的恒星和其他天体组成的,这个由大约1000亿一2000亿颗恒星组成的庞大的恒星体系叫银河系。

银河系是一个透镜形的系统,中间厚、边缘薄。

从正面看,银河系像一个急流中的漩涡;

从侧面看,银河系像一块用于投掷的铁饼。

银河系的主体部分似一个银盘,它的直径约为8万光年,中央厚约1万光年,边缘厚3000-6500光年。

太阳距银河系中心(银心)约3.3万光年。

银河系也在自转,现在已经发现银河系内有4条旋臂。

离银河中心越近,自转越快,银河系边缘自转较慢。

◇太阳系

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构成。

在太阳系中,太阳是中心,吸引着其他成员环绕太阳公转。

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主要是八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此外,还发现了6000多颗小行星,以及许多卫星、彗星和流星。

太阳集中了太阳系99.8%的质量,成为太阳系的中心。

在八大行星中,海王星离太阳最远,木星的质量和体积最大。

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边缘附近,围绕银河系中心转一周需要2.5亿年。

◇太阳黑子

在太阳表面,有一层薄薄的、圆圆的、明亮发光的气体——“光球”。

很久以前,古人就发现光球上经常出现一些黑斑,这就是太阳黑子。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现黑子的国家。

黑子并非固态黑斑,而是太阳大气中的漩涡状气流,是太阳上物质活动最剧烈的区域。

它贴近光球表面,多数是成群出现的,被称为“黑子群”。

黑子有生有灭,形成后几天到几个月就会消失,新的黑子又会产生。

太阳黑子的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周期平均长度为11.1年。

黑子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当黑子群出现时,会扰乱地球的电离层和磁场,并在地球的两极地区引发极光。

◇色球和日珥

太阳大气的中间层是色球,它位于光球之上。

由于地球大气散射太阳光,形成了“蓝天”,所以我们平时无法用肉眼看到色球,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观测到它。

色球是光球外面2000千米厚的一层稀薄大气。

它的温度分布很反常,由下而上从4600度增加到几万度。

从色球上面不时升起巨大的红色气浪,这种现象叫日珥。

大日珥可以高达3万千米,长约20万千米。

日珥的姿态多姿多彩,有的像浮云,有的似喷泉,还有火舌、拱桥、圆环、篱笆等形状的。

日珥的结构很复杂、很精细,一般由许多条细长的气流组成。

不过,只有在日全食时或者借助于观测仪器才能观测到它们。

◇日冕和太阳风

在太阳的最外面,有一层又厚又暗的大气,被称为“日冕”。

它比色球和日珥更加引人注目。

它可以向外延伸几百万千米,亮度却只有光球的百万分之一。

日冕的密度极其稀薄,温度可以高达几百万度。

它的形状与太阳的强弱活动有关。

由于日冕离太阳较远,受到的引力较小,高温又使日冕的物质运动加快,不时有一小部分高能带电粒子飞逸到行星际空间,似乎是从太阳吹出来的一股“风”,即“太阳风”。

它的化学成分以氢原子核为主,其次是氦原子核。

太阳风吹遍了整个太阳系空间,速度高达450千米/秒。

太阳风进入地球的磁层后,使地球的磁场受到干扰,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流星

在晴朗的夜里,天空中时常能看到一道亮光划破了夜空,转瞬又消失了,这就是流星现象。

这些一闪而过的物质被称为流星体,重量一般只有几毫克或几百毫克,也有少数超过几十吨,它们也都绕着太阳公转。

当它们接近地球时,地球的引力会使这些固体物质高速落入地球的大气层,与大气发生剧烈的摩擦而发热发光,成为流星。

当地球穿过许多流星体时,流星会成群结队地闯入地球大气层,这时夜空中会出现较多的流星,犹如节日的礼花。

这种壮观的现象被称为流星雨。

◇彗星

彗星是一种在扁长轨道(极少数是近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质量较小的天体。

由于大彗星的形态像一把倒挂在天上的“扫帚”,因此又被称为“扫帚星”,被古人视为不祥之物。

一颗明亮的大彗星,是由彗核、彗发和彗尾组成的。

彗核是最明亮的部分,由冰冻的水、二氧化碳、氮和尘埃组成。

彗核周围有一层蓬松状的物质,叫彗发。

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彗发变大,太阳风将彗发的气体和微尘推开生成“彗尾”。

彗尾很长,可以达到几十万千米,甚至更长。

比较著名的大彗星有哈雷彗星、恩克彗星等。

◇天文台

天文台,就是古今中外的天文工作者进行天文观测和天文研究的基地。

大约公元前2600年,古埃及人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天文台。

在天文台中,有专门的设备和仪器来观测太阳和星星,为天体建立档案,进而揭示宇宙的奥秘。

按分工特性和设备状况,天文台可以分为光学天文台、射电天文台、空间天文台、教学天文台和大众天文台五大类。

早期的天文台多建在城市,后来则多建在高山上。

◇炎黄子孙。

炎指炎帝,上古姜姓部落首领,一说是神农氏。

黄指黄帝,上古中原部落的人文始祖,姬姓,号轩辕氏。

相传炎帝和黄帝联合起来统一了华夏,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炎帝和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西北,周围古柏参天,庄严肃穆,当地政府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公祭仪式。

◇华夏民族。

华夏,中国先民或古代中原的名称。

在中华民族形成的初期,以羌、夷、戎、狄、苗、蛮等氏族融合而成了华夏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华夏开始成为稳定的族体,为汉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经过历代的民族融合,中华民族成为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黄历。

我国古代民间对农历的称法。

相传为黄帝创制,故称为黄历;

又因为古时由钦天监计算颁订,也称皇历。

◇四时。

也称四季,是春、夏、秋、冬的总称。

我国自古以来,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第一天。

◇二十四节气。

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不同的视位置决定的。

二十四节气几千年来对中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具体是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由政府命令推行。

干支纪年法自实行以来,六十甲子周而复始,一直延续到近代,如“辛丑条约”、“辛亥革命”都是用干支纪年表示的。

◇春节。

我国传统习俗中最具文化内涵、最隆重的节日。

春节为岁首,古人因此又称之为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今天所称的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

春节从除夕开始,持续到元宵节。

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

人们为了感激过去的一年的收获,抒发对新一年的憧憬,营造了浓厚的节日喜庆气氛,举国上下充满祥瑞之气。

春节的庆祝活动多与农事有关。

◇元宵节。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元宵节始于汉代,唐代始赏花灯。

民间有吃元宵、逛灯会、猜灯谜等习俗。

汤圆也叫元宵,是用糯米粉搓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

汤圆品种丰富,以宁波汤圆最为有名。

◇社日。

古代人们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祈祷风调雨顺,庆祝五谷丰登。

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又叫春社、秋社。

◇清明节。

是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和传统节日,在公历4月5日前后。

这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转暖,柳色舒青,草木向荣,农人忙着春耕播种。

清明节气的第一天为清明节,这一天,人们倾城而出,沐着春雨,前往郊外踏青扫墓。

◇端午节。

中国古代的“卫生节”,又叫端阳,即农历五月初五。

每到这一天,家家打扫庭院,门上悬挂艾枝、菖蒲,洒雄黄酒灭菌。

同时,端午节还是我国最具爱国色彩的传统节日,相传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这天自沉汨罗江,楚国人民用竹筒装米,划船至江中投入水里,以祭奠屈原。

◇七夕节。

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情人节,又称为乞巧节。

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相传这天晚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中元节。

中国古代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盂兰盆节。

起源于佛教传说,一个叫目连的青年为了救地狱中的母亲,在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为母亲求愿。

中元节民间习俗放河灯。

◇中秋节。

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即农历八月十五日。

八月十五又在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

中秋之夜,月亮圆满,月光皎洁柔和,亲朋好友于当夜相约,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

月圆寓意团圆。

从唐代起,嫦娥奔月的传说融人中秋赏月的习俗里,使节日富于浪漫色彩。

◇重阳节。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后演化为老年节。

《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又叫重九、九日。

◇腊日。

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特别是灶王爷),庆祝丰收的节日。

人们在这一天喝腊八粥、祭拜祖先。

腊八粥源于佛教的传说。

◇除夕。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是春节的前奏曲。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是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又叫岁除、逐除。

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

◇皇帝。

帝在战国以前是神的尊号,皇是形容帝的。

到了战国时期,皇和帝成为上古君王的称号。

秦始皇统一中国,为了强调君权神授,从公元前221年起,确立皇帝为国君称号,这个称号一直被历代君王使用,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才结束这一称号。

◇爵。

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皇亲贵戚以及功臣的最高封赐。

◇三公。

古代辅助国君掌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吏,又称傅君、傅相。

◇三孤。

位置卑于公,尊于卿,为三公的副职。

◇上卿。

周代官制,最尊贵的诸侯称上卿。

周宗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

秦汉分为九卿,北魏置少卿,历代相沿,清代三品至五品卿为官僚虚衔,至清末废。

◇尚书。

起于战国。

尚即执掌的意思。

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职,汉以后地位逐渐提高。

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宋代行政全归尚书省。

明代设六部尚书,清代沿袭。

◇学士。

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纂撰述的官职。

唐置学士院,唐玄宗选有文才的朝官充任翰林学士,负责起草诏书,是皇帝的秘书,有内相之称。

北宋承唐制,相沿至明清。

◇御史。

春秋战国时各国都有御史,掌文书及记事。

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汉以后职衔有变化,官署叫御史台,是国家的监察机关,明清改称都察院。

◇郎中。

战国时宫廷近侍,秦置为官。

隋唐以后,六部置郎中,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宋代称医生为郎中。

◇太守。

战国时郡守的尊称,汉时为州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此后州郡的建制多有变迁,从唐玄宗以后太守不再是正式的官名。

清代,太守是知州的别称。

◇知府。

即太守,又称知州。

◇司马。

周置,春秋战国时沿用,掌管军政和军赋。

汉武帝时置大司马。

后世成为兵部尚书的别称,兵部侍郎称少司马。

◇太尉。

秦置。

至汉代时为全国军政首脑,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

汉代称大司马。

后逐渐无实权。

◇科举。

隋代朝廷用公开考试的方法甄别选用大小官吏,这是国家选拔人才制度的历史性转变。

隋朝开创的科举制,经过历代不断完善,成为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制度。

从隋代至清代,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到了20世纪初,科举制走入死胡同,于清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新式学校和教育制度。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乡试之名源于西周的乡举。

因为考试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秋闱(闱,考场)。

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桂榜。

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

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礼闱、春闱。

会试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

在会试后的同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

殿试由皇帝或皇帝委派的重臣在殿上亲自主持,对会试录取者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殿试第一名称状元,也称殿元;

第二名称榜眼;

第三名称探花。

◇金榜。

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金榜。

◇儒家。

中国学术思想中尊奉孔孟的学说。

儒家注重伦理道德的修养,以立身行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提倡忠恕、中庸,宣扬德治、仁政,崇尚礼乐、仁义。

孔子被奉为儒家创始人,并被封建统治者加以神圣化。

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主流,统治中国思想界达2000年。

但在另一方面,儒家思想为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发展作出了贡献。

◇释家。

佛教在中国的别称。

约在西汉时传人中国,到隋唐时期达到鼎盛。

◇道家。

是先秦时期以尊奉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派,又称道德家、老庄之学。

道家把“道”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崇尚自然。

◇阴阳。

古代思想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

他们用阴阳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势力或物质,把阴阳交替看作宇宙的根本,同时将阴阳赋予道德属性,用阴阳来比喻社会现象。

◇五行。

古人把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看作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为多样性的统一。

后人将阴阳说与五行说合流,提出阴阳五行理论,由此推测天体运行、万物生长和历史演变,有唯心主义色彩。

◇八卦。

《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每卦又与多种事物相联系。

其六十四卦就是由八卦两两相重叠组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孟子教导弟子的名言。

儒家主张治天下应当由近及远,由己及人。

从正心修身做起,正人先正己,治国必须先治家,以平天下为最终理想。

◇天人合一。

古代哲学思想。

古人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的高度统一,表达了一种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一致、和谐地共存共生的思想境界。

◇四大名绣。

我国刺绣工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西汉时,绣品就精美绝伦。

近年来,丝绸之路不断有精美的绣品出土。

著名的织绣工艺品种有:

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四川的蜀绣。

◇京剧。

中国传统国粹之一,代表了中国戏曲中诸多剧种。

其表演的艺术形式主要是唱、念、做、打四种。

人物造型夸张,音乐节奏明快,舞台美术华丽,组成一个十分和谐的整体。

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

剧目丰富,有五千多个传统剧目。

◇南戏。

中国最早的正式戏剧。

诞生于北宋末年商业繁荣的温州地区,由街坊小唱发展而成,后流传到南方广大地区。

演唱形式有独唱、合唱等,舞台气氛活跃、热烈。

◇古器乐。

有吹、拉、弹、打四大类,分别由金、石、土、木、匏、革、丝、竹等八种材料制成,史称八音。

◇天下第一楼。

即岳阳楼,坐落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上,毗邻烟波浩渺的洞庭湖,风景如画。

◇古都。

中国历史上有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安阳。

西安古称长安,历史上秦、汉、唐等10个朝代曾在此建都,作为都城的时间达一千多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茶文化。

茶起源于中国。

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

陆羽认为,品茶应该注重茶的意趣,他被尊为茶圣。

◇五音。

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

加上变宫、变徵,共七音。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

文房,即书房。

北宋苏易简著有《文房四谱》一书,叙述了四种文具的种类及故事等。

◇国画。

中国传统国粹之一。

创作工具是毛笔、墨汁、宣纸。

◇岁寒三友。

《论语?

子罕》: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青松翠竹经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