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6658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docx

哲学引论形考册答案小抄

一.哲学对科学和思想文化的作用有哪些?

(P33-42)

答:

哲学对科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确立科学的理论前提,二是阐明科学的基本形式,三是捍卫科学的独立性,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也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对日常意识的反思,二是对学科前提的批判,三是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P57-58)

答:

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包括:

(1)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

(2)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

三.如何理解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性活动的特点?

(P30-32)

答:

抽象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宗教活动、艺术活动、道德活动都是抽象。

哲学与哲学抽象活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基于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思维性探索活动。

哲学的思想探索特征,首先表现在它所涉及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或假定。

哲学原则或假定,既有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又有科学意义上的。

哲学的思想探索特征,还表现为哲学本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但哲学所研究的问题,却是相对不变和基本固定的。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人与世界的关系有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即常识、科学与哲学。

相对于这三个不同的领域,存在着三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即常识性问题、科学性问题和哲学性问题。

由于思想的探讨是永无止境的,因而哲学性问题也不可能有所谓一劳永逸的证明或结局。

四.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特点是什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P74-77)

答:

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对康德哲学关于“科学与价值”二元分析的继承和发展,现代西方哲学形成了两大主要思潮或理论倾向:

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

在科学主义思潮看来,现代科学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成就,是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等一切重大问题的充分而有效的工具。

不仅如此,现代科学理论更是人类知识得以真正确立的典范或摹本。

因此,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应当相应地发生根本变化。

与科学的实证性、精确性相比,传统意义上的哲学不仅在方法上“思辨、空洞”,而且妄图“凌驾于科学”之上,因而这种哲学作为“形而上学”必然遭到拒斥。

这样,哲学要想切实得到发展,就必须用实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改造哲学,也就是说,通过对科学方法的研究才能真正达到“科学的哲学”。

在这个意义上,科学主义思潮的各个主要流派的哲学,诸如逻辑实证主义、语言分析哲学、批判理性、逻辑实用主义、科学实在论等,大多倾向于把哲学归结为知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并进而把哲学归结为对语言的逻辑分析。

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坚持和维护科学的理性传统。

罗素和维特根斯坦是哲学哲学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

从总的方面看,批判、改造传统理性,树立和发扬现代理性,是科学主义思潮最重要的特征。

与科学主义思潮发展的相对集中相比,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发展更复杂。

总的来说,现代人本主义思潮主要包括现象学运动、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人格主义、生命哲学和哲学人类学等哲学流派。

这些流派在总体上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

它们都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思想,把人以及人的发展、完善、尊严、自由、创造等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放在哲学乃至整个文明的中心的地位。

它们普遍认为,无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发达,都不可能消除以反思人的存在为基本宗旨的哲学的价值。

它们强调,现代哲学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对科学或理性的反思,来探讨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性、人道主义及其“异化”等问题。

现代人本主义的哲学家大都采取“非理性”或“反理性”的哲学立场。

在上面分别对科学主义思潮及人本主义思潮的介绍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二者的区别,那就是科学主义强调应该从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中吸收经验,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注重精确性,强调理性,重视知识论的研究;而人本主义则主张超越理性,不仅要注重理性,而且更应该注重“非理性”,认为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不能涵括人生价值的研究方法,强调哲学必须超越“知识论”,注重对人类生存的状态、价值进行研究。

五.亚里士多德说过:

“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星辰的运动以及宇宙之创生,做出说明……这样,显然,我们不为任何其他利益而寻求智慧;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认取哲学为唯一的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学术。

”请结合教材的学习,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P2-3,P29-42)

答:

这段文字,说明了哲学这门知识的几个重要特点:

一是哲学是一种爱智的学问;二是哲学同其他具体科学相比,其价值是深层次的,其作用不是直接的;第三是哲学探索是人类本性的一种自然追求,它的最大特点是自由和独立。

一.哲学是一种爱智的学问。

哲学一词,从词源上考虑,本意是“爱智慧”。

因此,哲学是一种智慧之学,哲学以智慧为研究对象,而不以实际的功利或功用知识为研究对象,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为学问而学问、纯粹穷理尽兴的知识和学问。

从逻辑上说,哲学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起源于人类对宇宙或人生方面的那些根本性问题的好奇及沉思。

二.哲学不具有直接的现实功利性。

一般的具体科学都以研究某一具体领域的现象为任务,通过研究具体领域的具体问题,寻求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办法,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来说,具有明显的价值和直接的用途。

哲学则不是这样,因为哲学是研究智慧的,是为知识而知识,为学问而学问的,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要满足人们解决具体生活问题或生产问题而进行的。

另外,哲学所探讨的问题,都是具体科学的理论前提或生活信念问题,不提供具体发*作方法或技巧。

因此哲学不具有直接的现实功利性。

但是不具有直接的现实功利性并不就表明哲学毫无用处。

哲学的用处,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自然和人生问题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哲学探究有助于确立科学理论前提、阐明科学基本性质、维持科学的独立和统一,同时也有利于促使对日常意识进行反思和对学科前提进行批判,并能促进自由意识。

哲学本质上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实际的改造世界的活动。

三.哲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和独立。

从起源上看,哲学并不是因为人们为要解决某一具体实用问题而产生,它起源于人们对自然和人生的好奇。

它是人类本性的一种自然追求。

因为哲学产生的非功利性,决定了它从一开始就具有比较鲜明的自由和独立性,再加上哲学是一种思维探索性活动,它主要是一种意识的内在过程。

它通过思辨、反思、分析等各种形式的思维活动,对现实问题的基本前提和信念进行剖析和检验,它具有非常鲜明的批判性,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哲学批判分析的对象。

它作为一门爱智的学问,具有突出的自由性和独立性。

六.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检验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生活。

”你同意他的这一观点吗?

什么叫“已经检验过的生活”或“未经检验过的生活”?

请概括它们之间的区别,并举例说明之。

(第1章、第2章相关章节)

答: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他相信如果我们真地要过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对人生中的各种选择和决定进行诘问、检查和批判。

我们大部分人即使在做重大决定时,几乎很少问自己基于什么原则而如此决定,或者那些原则是否值得我们的重视与承诺。

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批判分析与质问来审视自己的生活,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活,换句话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昏昏噩噩,既没有尊严,也不光荣,只是日复一日。

苏格拉底认为,要做个真挚完整的人,每个人就应该把自己的生活与信念交付给自我检视来探测。

进一步而言,只有通过自我检视的过程,人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按照苏格拉底的想法,事情真相并不像表面所显现的,我们都知道事物表面的样子与其真实面貌可能存在差异。

比如:

一半插在水中一半露在水面的筷子看起来弯曲,但其实它是笔直的;太阳在接近地平线时,看起来远大于日正当中之时,其实它并未改变大小;魔术师似乎从你的耳朵里取出一枚硬币,其实那是从它手里拿出来的。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因此,某些在我们看来是正确的道理,可能实际上是错误的。

如果我们依据那些仅仅是看起来正确的道理安排自己的行为,那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行为。

另外,苏格拉底还认为,真理不在我们之外的某个地方,而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真正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就在我们内心深处,惟有无情而批判的自我审视才能将它揭露。

因此,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生活的幸福,就必须按照正确的行为准则或真理去行动,而这些正确的行为准则或真理,需要我们在行动中通过批判分析和审视,才能发现。

所以,只有经过检验的生活才是正确的有价值的生活。

当然,苏格拉底还采用一种发现真理的方法——俗称“苏格拉底的辩证法”,用于帮助我们从事舞的表面现象中去发现真理。

这不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此处从略。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在苏格拉底的意见中,所谓“已经检验的生活”,就是经过我们自己认真思考核分析过的生活,而“未经检验的生活”,就是未经我们自己认真思考和审视的生活。

譬如,当我们择业的时候,我们如果在做出决定之前,认真研究过诸如“我为什么应该做出这种选择?

”、“这种选择能够使我觉得更加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

”、“这份工作有利于促进我的幸福吗?

”、“我这种选择符合我作为一个自由的人的本性吗?

”等问题,那么,我们依据思考结论所作的选择,就属于“已经检验过的生活”(之一件事);如果我们只是根据社会的风气,或者只是一具别人的建议,作出择业选择,那么,我们的选择就属于“未经检验过的生活”(之一件事)。

(说明:

建议选读相关哲学史著作。

譬如:

(1)《哲学概论》罗伯特•保罗•沃尔夫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2)《柏拉图全集》4卷本第1卷,人民出版社。

第1本书形式灵活,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同学们阅读。

作业册上的第2次练习。

一.如何区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强决定论与弱决定论这两对范畴?

(P122,P126)

答:

所谓决定论,意味着承认普遍的因果联系,承认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免予被决定的;非决定论认为并非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有所谓原因的。

所谓强决定论,就是主张自由与决定论的不相容性,认为人既不可能超脱他的环境,也不可能控制他的遗传结构,而只能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和程度来行动、来活动,因而从根本上来说,人是不自由的,或者说自由不过是一种幻觉;所谓弱决定论,则是承认自由与决定论的相容性,承认事物的因果联系,同时也承认自由的可能性。

二.什么是经验?

什么是理性?

二者在认识中各具有什么样的地位、作用?

(P146-151)

答:

所谓经验,在直观的意义上,就是借助人的感官所获得的关于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的感觉和知觉。

所谓理性,在直观的意义上,主要是指人的理智通过抽象或推理把握事物类的特性和一般性的能力。

人所知道的东西,至少就其作为常识的部分来说,绝大部分是来自感觉经验的。

经验大致可以分为感知、内省和直观等几种形式。

人的感官是人用来感知外部世界的最重要的窗口,离开了感知,我们将无法了解世界;如果说感知是对外部对象的体验,那么内省则是对内部情感、思想、信念等的体验;直觉作为一种体验性认识,既不象逻辑那样复杂,也不象累积经验那样简单,直觉能够发挥理性或感觉经验所不具备的认识作用,它能够突破感知和内省的限制形式形成对对象的直接的、即时的、敏捷的认识。

理性的作用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抽象或推理的认识活动,人们才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理性使认识活动在经验基础上形成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并且通过逻辑等思维规则构建知识体系。

理性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试比较“是”、“在”、“无”这三个概念的异同?

(P103-117)

答:

(1)“是”、“在”、“无”这三个概念,都是哲学本体论的重要概念。

西方哲学从一开始就存在优先于非存在,因此西方哲学对“是”和“在”都比较重视;而比较而言,中国哲学特别重视非存在,因而对“无”有充分的研究。

(2)“是”本是一个系词,在判断中充当逻辑连接词,通过“是”这个词的运用,人们可以在日常语言中进行顺利地表达和理解,并建立起纯形式的逻辑系统。

语言和思想之所以有逻辑,正是因为有“是”作为连接词。

也就是说,“是”是思想和语言的逻辑界限。

通过“是”,人们可以运用思维,并建立起一套知识系统。

(3)“在”强调事物的自身同一性,与人的思维判断和认知无关,不在人们的认识范围之内。

事物之在是事物本身的事情,不待人的判断,即使人类思维不对之进行思维,事物仍然在那里。

因此“在”与思维无关,与逻辑无关,不在逻辑范围之内。

虽然如此,人们仍然可以谈论事物之“在”,因为事物之“在”虽然不依赖人类的判断而本然存在,但人仍然可以对“在”有一种理解。

“在”是理解的对象。

既然有对“在”的理解,当然也可以谈论“在”,因此,“在”还没有完全脱离语言。

所以,可以说,“在”是语言的语言界限。

“在”和“是”在词源上,本来都是“being”这一个词,如果从人类对事物的判断和认识来看,那么事物的“being”就是“是”;如果从事物本然的状态来看,那么事物的“being”就是“在”。

“是”和“在”是事物的两个方面:

前者是事物作为认识对象进入人的思维逻辑系统的“being”,后者是事物作为自身本然存在的“being”。

(4)“无”强调非存在。

中国哲学对“无”有深入的研究。

特别是老子的“道”,就是“无”的一种别名。

在老子哲学里,“无(或者“道”)”是一种绝对的本体,是万物之母,既是存在的基础,也是存在的根据。

总之,“是”和“在”强调存在,“是”是存在的判断本体,“在”是存在的价值本体;“无”强调非存在,是存在的根据和基础。

(说明:

认真阅读教材“本体论”部分,那里介绍得比较详细。

四.比较分析理想语言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的异同?

(P176-178)

答:

理想语言学派强调,所谓语言分析实际上就是逻辑分析。

这不仅是因为哲学研究要自觉地以现代逻辑为基础,而且也是因为哲学只有以现代数理逻辑为工具,从形式方面分析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中的命题,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

理想语言学派哲学家普遍认为,日常语言是很不完善的,是造成哲学混乱的一个重要根源。

要彻底消除哲学研究的这个隐忧,就必须以现代逻辑为基础建立理想的人工语言,从而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如果说理想语言学派试图通过改造语言来实现其“语言批判”的任务的话,日常语言学派则是希望通过“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我们的日常语言”来达到“语言批判”的根本目的。

日常语言学派哲学家认为,语言的丰富性、深刻性是社会现实所赋予的,这表明日常生活本身就蕴含真理,日常语言应该受到重视,这是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意见的尊重。

日常语言学派哲学家普遍反对理想语言学派试图改造日常语言的做法,认为不仅是多此一举,而且由于理想语言学派制定的经验实证的意义标准过于苛刻,还造成了认识论上的诸多困难。

因此,日常语言学派哲学家强调通过对日常语言的分析建立新的意义理论。

五.我们知道,西方语言属于拼音文字,汉语属于象形文字,试从这个角度,分析一下“是论”、“在论”和“道论”的区别,以及这三种本体论对于科学、宗教和艺术的不同作用?

(P103-117)

答:

1•

(1)“Ontology”(本体论)是研究希腊文“On”的学问,作为名次的“On”是从动词“toOn”(英文tobe)而来的,西文中“tobe”主要有“系词、存在、断真”三种用法,因而名词“being”只能从“tobe”中索解,可以有“是”、“在”、“等于”以及表达真理等多种意思,其中“是”是其原始含义。

因此,所谓本体论,既可以是“是论”,也可以是“在论”。

(2)人类思想是随语言而诞生的,思想没有逻辑,就不能进行,而“是”则是语言中的连接词,为逻辑判断提供了逻辑连接中介,因而思想逻辑的发展,从一开始就离不开“是”的作用。

这可能正是西方哲学本体论从希腊哲学开始就十分重视“是论”的原因。

“是”是语言的逻辑界限。

任何事物,一旦进入人类的认识范围,成为认识的对象,就必然要通过概念得到表述,各概念之间,首先需要“是”来连接,然后才能进行判断。

因此,西方哲学在本体论研究中,不知不觉迈上这样一条道路:

即把本来是对事物本身的研究,变成了对事物概念的研究,也就是变成了思想逻辑的研究。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是论”作为逻辑判断的基本内容,成为本体论的持久话题。

而正是在“是论”的长期探讨中,西方逻辑系统得到空前发展。

逻辑系统的发展,必然导致逻辑方法和科学方法的进步,从而导致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

这是“是论”在哲学之外的重大成果。

我们知道,“being”一词除了有“是”之意外,还含有“在”的意思。

由于思想对语言的依赖,西方哲学在本体论中,对“being”的研究走上“是论”一端,而忽视了“在论”的理路。

长期以来,由于过分重视“是”的研究,而造成了“在的遗忘”。

直到20世纪前期,海德格尔写作了《存在与时间》等著作,指明本体论的“在”的方面,西方哲学才开始发生了存在论的转向。

存在论抛开“是论”的一贯观点,强调对事物本身的研究。

事物存在既可以作为认识的对象(是者),也可以作为理解的对象(在者)。

从“在者”的角度研究事物,就是“在论”。

“在论”强调把事物当作物自身来研究。

我们可以对事物的存在进行理解。

“在论”的这种研究指向,一方面可以强调了经验体验的重要,另一方面强调了事物的价值世界。

它有两个实际作用:

一是重新清理存在的地基,以“在者”超越“是者”,这对于建立更加完整的经验性知识体系具有某种间接的范导作用;二是面对当前科技异化的严酷现实,重新强调精神价值和艺术的作用,以“在者之在”超越“是者之是”,为心灵的精神家园寻找安身立命之所。

(3)“道论”从中国哲学来看,主要突出了对“非存在”的强调和重视。

“道”也叫做“无”。

老子哲学强调“无”对于“有”的本体作用,赋予“道”宇宙本体和规律两重意义,并由此衍生出人的社会生存规则和精神境界。

“道论”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推演出生态哲学,二是养成了中国人达观逍遥的心态,三是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特别是在培育中国人超越纷争和是非的达观境界方面有深远意义。

六.《中庸》说: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请你分析一下这段话的意思,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P185-189)

答:

中国哲学强调对大道的认识,认识的途径是“穷理尽性”。

穷理尽性实际上包含两种认识途径:

穷理侧重于认识大道的自然方面,而尽性侧重于认识大道的道德方面。

穷理就是“自明诚”,尽性就是“自诚明”。

“诚”是所谓尽性之学所得到的道德,“明”是穷理之学得到的知识。

按照《中庸》的说法,认识大道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道德修养“尽性”而知天(理),一是通过穷尽物理而知天(理),前者强调道德修养以获得对终极天理(道)的认识,后者强调通过知识积累达到对天理(道)的认识。

一是顿悟的途径,一是渐修的途径。

不过,路经虽然有异,而结果却是一样的。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是说,道德修为达到最高境界,就自然会获得对真理的认识(明);同样,穷尽物理最后也必然达到道德圣境(诚)。

儒家这种将道德修养和认知合二为一的主张,在西方哲学标准看来,是无法理解的。

因为西方哲学强调知识论和伦理学的区分。

但是,从中国哲学系统内部来看,实际上并不存在困难。

因为,在儒家哲学看来,“道”也好,“理”也好,作为最高的本体,既是认知对象,又是道德境界。

就是说,既是大智慧,又是至善,既是德性之天,又是自然之天,既是道德实践的准则,又是理性认知的对象,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把握了道德实践的准则,自然也就对它有了理性认识;从理智上把握了它,自然也就能够从实践上践履。

《中庸》关于“诚”和“明”的界定,为后来哲学家“知行合一”说埋下了伏笔。

(本题要求“谈谈自己的想法”,所以这里只是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简单地谈了谈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同学们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答案不必求同

“哲学引论”课程作业讲评(3)

一.如何理解“是”与“应当”二者之间的关系?

(P198-199)

答:

在伦理学涉及的各种问题中,最为复杂的一个问题,就是“是”与“应当”的关系问题。

“因为别人是这样做的,所以我也可以这样做。

”这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用来为自己行为辩解的一种常见方式。

其实,“别人是如何做的”与“我应当怎样做”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

这就是“是”与“应当”的关系问题。

“是”和“应当”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或必然的联系,从事实性的“是”中,无论如何也推不出规范性的“应当”来。

人们实际做什么和他们应当做什么这二者之间,并没有一种直接的或必然的联系。

在有关人的行为是否道德的问题的判断上,重要的不是看人们实际做了什么,而是看人们究竟应当做些什么。

二.义务论和圣谕论的共同点(P217)与不同点(P221)表现在哪里?

答:

共同点:

二者都是非结果论道德理论。

都认为一种行为的道德与否是取决于实事而非取决于结果,都把道德看作是一种先天的、绝对的东西,即一种不受任何经验性结果影响的、与人的欲望或功利无关的、预先规定者人的行为的一般规则。

不同点:

圣谕论把道德的根据移于人以外的精神存在,把道德看作是由某种超自然的至善之物决定的东西;而义务论则与此相反,它把道德内置于人的理性观念,把道德看作是由理性的意志决定的,出于人的自觉的一种善的行为,即是不计功利、不讲结果的,纯粹由一种义务感或说是动机决定的善的行为。

三.如何区分利己主义与功利主义?

(P211)功利主义是以怎样的论证最终在理论上取代了利己主义而成为广泛被接受的结果论道德哲学理论的?

(P212-213)功利主义自身又存在哪些基本的理论弱点?

(P215-216)

答:

(1)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区别在于:

前者相信,如果人们想要达到道德,他们就必须假定自己的行为结果是能够给自己带来益处的;后者则主张,如果我们想要达到道德,我们就应当假定自己的行为是能够为这种行为有关的各方带来益处的。

(2)功利主义取代利己主义,首先是因为利己主义具有三个弱点:

首先,从直接方面看,利己主义势必引起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其次,从间接方面看,利己主义容易引起道德建议方面的混乱;最后,也是利己主义的最大弱点,它会从深层侵蚀多数人认可的、生活所依赖的共同道德观。

利己主义的这三个弱点,使得它不可能成为主流道德价值观,它不得不让位于其他类型的道德论。

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具有根本优势的功利主义就取而代之。

(3)功利主义具有三个理论弱点:

一是功利主义原则在实践中难以贯彻到底;二是功利主义对幸福、快乐、愉快等功利进行量化理解难以做出准确说明;三是功利主义在逻辑上缺乏清晰性。

(说明:

本题是分析题,我这里给大家提供参考答案要点,请大家根据要点进行发挥)

四.义务论与功利主义看待行为道德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里?

你支持义务论的道德主张还是功利主义的理论观点?

试用逻辑和论据说明之。

(P210-225)

答:

义务论强调道德内在于人的理性观念之中,认为道德是由理性的意志决定的,出于人的自觉的一种善的行为,即是不记功利、不讲结果的,纯粹由一种义务感或说是动机决定的善的行为。

所谓义务论,指的就是康德的“义务伦理学”。

义务论看待行为的道德性,主要根据行为动机的善或恶来判断:

动机是善的,行为就是善的;动机是恶的,行为就是恶的。

功利主义坚持:

一种行为如果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只有当,且仅当这种行为能够为所有那些受这种行为影响的人带来最好的结果时才是可能的;而且,这种结果在任何其他以这种方式来行为的人那里表现出来也是如此。

功利主义看待行为道德性的主要依据是行为的结果,根据功利主义的标准,一种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多数人有益时,该行为才是善的,否则就是恶的。

我觉得这两种主张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弱点。

义务论的合理性在于它有助于形成一种社会正义和良心,有利于社会风俗的改善,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动机与行为的效果并不矛盾,多数情况下,善的动机会导致好的行为后果,不良动机会造成不好的后果,特别是在人们对行为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以及对事情发展趋向有较准确的估计时更是如此。

当然,义务伦也有其困难,首先是究竟哪些原则是善的,哪些原则是恶的,在不同的社群众还难以取得一致意见;其次是在不少的情况下,动机与行为结果可能发生矛盾。

功利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