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677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Word格式.docx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

(編者:

釋圓融,2013.11)

《成佛之道》序

壹、本書的意趣

從前在香港時,就想依據虛大師的開示,參考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綜合在法藏中的管窺一斑,寫一部簡要的《成佛之道》,綜貫一切佛法,而歸於一乘。

所以略說本書的意趣──綜貫一切佛法而向於佛道,以為序。

貳、不能統貫條理佛法,會落入雜亂與偏向

一、佛法的多樣性

佛法是理智的宗教,不僅是信仰的。

所以義理的開導,或是修持的指示,……由於通過理性的隨機適應,自由抉擇,所以弘傳中的佛法,可說是多彩多姿的。

二、不能完整的把握佛法會有兩種過失

1、雜亂:

佛的教說,菩薩與祖師們的弘傳,都是適應不同的時間地區,不同的根性好樂,而給以適宜的教導。

所以方便多門,……有些是不相同的,有些還似乎是矛盾的。

……初學者不能統攝條貫,每有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覺。

2、偏向:

由於眾多的教說,有內在的關聯性,常從一端而說到其他。

……但在一般人,對一一法門的應機特性……淺深次第……相互關聯,每被忽略而籠統的覺得都是差不多的。

這種雜多而又差不多的觀感,會引起相反的同一傾向……有了這,就有了一切;

或以為有了這,就不需要別的。

三、統攝總貫才能應機說法,保持佛法的完整性

佛法的多彩多姿,適化無方,凡不能統攝總貫,不能始終條理,都會犯上偏取部分而棄全體的過失。

佛法的統貫條理……弘傳佛法的大德們,是不能不有的必要勝解。

這才能應機說法,而始終保持佛法的完整性,不致於落入雜亂與偏向的窠臼。

參、以全體佛法綜貫三階與二道

一、以五乘、三乘、大乘三階開顯由人向佛的正道

虛大師深感於中國佛教末流的空疏貧乏,所以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統攝一切佛法,開顯由人而成佛的正道。

這與西藏宗喀巴大師,宗承印度的中觀與瑜伽,以「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而綜貫成佛的菩提道次第,恰好相合。

二、直入的「正常道」與迴入的「方便道」

1、直入的正常道:

虛大師深入佛乘,獨具隻眼,揭示了如來出世的真實意趣──教導人類,由人生而直趣佛道。

所以著重熏修十善正行,不廢世間資生事業,依人乘正行而趣向佛乘,……人乘正行而趣向佛道,也就是攝得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功德而趣入佛道。

2、迴入的方便道:

由於某些眾生的根性偏狹怯弱……才對於大乘,旁立二乘究竟的方便道。

……也旁開由天乘行而入佛乘,由二乘行而入佛乘的方便道。

三、一切無非成佛的法門

從虛大師抉擇開示的全體佛教來說,一切無非成佛的法門。

這不但綜貫了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的三階,而且還綜貫了正常道與方便道的一切。

圓滿顯示了佛道次第的全貌,導歸於究竟無上的佛地。

第一章、皈敬三寶

壹、三界無依怙,三寶最吉祥

【有海無邊際,世間多憂苦,流轉起還沒,何處是依怙。

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要當離,有生無不死,

國家治還亂,器界成復毀:

世間諸可樂,無事可依怙。

鬼神好凶殺,欲天耽諸欲,獨梵依慢住,亦非歸依處。

歸依處處求,求之遍十方,究竟歸依處,三寶最吉祥。

(p.2-p.13)

一、知苦求依怙

歸依,要有求歸依的誠心。

如人落在大海中,隨波逐浪,四顧茫茫。

……求救護的心情,懇切萬分,可說唯有此求生的念頭。

……求歸依的誠懇,應該如落海者的求生一樣,這才能圓滿成就歸依的勝妙功德。

二、抉擇究竟歸依處

(一)世間可樂事不常久非歸依處

財富的積聚,崇高的(名位與)權位,親愛眷屬的合會,生存,國家的繁榮,社會進步。

總之……人世間諸般可樂事上,……一一的論究,證明了這些,無有一事是真正可依怙的。

一切都是非常非樂。

(二)神、天、梵有諸煩惱亦非依處

1、「鬼神」:

據佛經說:

鬼是餓鬼;

神是四大王眾天所統攝的,主要是夜叉,羅剎,……等大力鬼王,是高等畜生。

在某種情形下,確能給人以多少助力,……然鬼神都充滿煩惱,他們的德性,有時還不及人類;

特別是瞋恚成性,嗜好凶殺傷害。

2、「欲天」:

欲界共有六天,……同有物質的貪欲,男女的淫欲,所以稱為欲天。

比起鬼神來,欲天當然高尚得多,毛病就出在迷戀躭著諸般欲事上。

3、「獨梵」:

梵是清淨的意思,與聖潔的含義相近。

……大梵天如獨一無二的帝王,所以稱為獨梵。

德行方面,慈悲博愛的精神,非常高尚。

……由於大梵天心依憍慢而住,不免引生狂謬的知見,以為天地由他而創造,人類由他而出生。

……梵王的淨行……原是可稱讚的。

可惜狂慢的邪說,奴視一切。

如上所說,都是不離煩惱,不出生死,都還是自救不暇的苦惱眾生,所以說:

「亦非歸依處」。

(三)三寶是究竟歸依處

一切都值不得歸依,唯有三寶才是真歸依處,這不是自讚毀他,而是從事實與理由兩方面得來的結論。

1、事實:

(1)釋迦佛成佛不久,創造神梵天王,從天上下來,懇請如來說法。

(2)還有,過去世中,與玉皇大帝神格相近的帝釋天,自己知道快死了。

不幸的是,死後要墮落豬胎中。

末了,他遇到佛陀,聽佛說法,這才救免了豬胎的厄運,還生天國。

2、理由:

下面將分別讚歎三寶功德,說明三寶功德的究竟,所以真是眾生的歸依處。

貳、三寶真實德,化世真亦俗

一、三寶內涵

(一)佛寶

【正法以為身,淨慧以為命,智月朗秋空,禮佛兩足尊。

三世佛無量,十方佛亦爾。

悲願來濁世,禮佛釋迦文。

智圓悲無極,斷障無餘習,三德等究竟,方便示差別。

(p.13-p.18)

1、法身與慧命的統一,就是佛

(1)以法為身

A、佛是梵語,意思是覺者。

B、佛所覺證的,是正法,正法也可譯為妙法。

法是可軌可則的,不變不失的,所以正法是中正而不偏邪的,微妙而非淺顯的真理;

這是有永久性,普遍性的絕對真理。

C、圓滿覺證了正法,才名為佛,所以佛是以正法為身的,名為法身,也就是絕對真理的具體顯現者。

(2)以慧為命

A、佛為什麼能圓滿覺證呢?

因為佛有無漏(離一切煩惱雜染)的清淨智慧。

B、智慧最清淨,所覺證的正法也就最清淨,所以稱為『最清淨法界』(法界即法身)。

C、有淨慧才能證覺清淨的正法,所以佛以淨慧為命,稱為慧命。

2、三德圓滿究竟

(1)智德圓滿

A、佛的智慧,究竟圓滿,不但覺了一切法的本性,也覺察一切法的特性,形態,作用,關係等;

覺了現在,也覺了過去,未來……所以佛名一切種智。

B、佛的智慧圓滿,所以不但自己解脫,也能以無量的方便善巧(智慧的妙用)來解脫眾生。

(2)恩德圓滿

佛陀救苦的大悲心……遍為一切世界,一切眾生,一切苦難而發心。

悲心的深切,徹骨徹髓,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3)斷德圓滿

A、有的智慧高而悲心薄;

有的重悲愛而不重智慧;

有的悲智並重,但由於內心的煩惱雜染,還不能徹底清淨,所以算不得究竟。

唯有如來,斷盡一切煩惱──理障,事障,甚至無有絲毫餘習。

B、什麼叫餘習?

就是無始以來,久習煩惱的慣習性。

……唯有佛,才能將煩惱與餘習完全斷盡,這才是最清淨,最聖潔!

真能究竟圓滿一切功德的,唯有佛,所以我們要歸依他,不歸依外道的天神。

(二)法寶

【丘井空聚落,朽故寂無人,彼岸林泉樂,禮法離欲尊。

正法妙難思,善淨常安樂,依古仙人道,能入於涅槃。

(p.18-p.22)

1、正法是一切聖者的究竟歸宿

(1)三法印,是佛法的三大真理。

而涅槃又是通過無常、無我而實現的,為一切聖者的究竟歸宿,這就是我們要歸依禮敬的法寶。

(2)世俗修習禪定的,也能出離一部分的煩惱──欲,但三乘聖者,由慧而得涅槃,才是究竟離欲,在一切離欲中,涅槃為最尊最勝,所以說「離欲尊」。

2、正法的內涵

涅槃就是正法。

正法是自證的境地,……所以說: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今依經論的方便開示,略加說明。

(1)正法是「善」:

這是勝義的絕對完善。

(2)是「淨」:

由於正法不是煩惱等雜染所能污的,也不是煩惱雜染等所能緣起的,所以名為清淨。

(3)是「常」:

正法是超越時間性的,不生不滅,本來如此。

(4)是「安樂」:

這是沒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的,是離繫的絕對樂。

總之,正法不可思議,功德也不可思議。

(三)僧寶

【依法以攝僧,和樂淨為本,事和或理和,禮僧眾中尊。

敬僧莫呵僧,亦莫衡量僧,隨佛修行者,住持正法城。

(p.22-p.26)

1、僧的語義

僧是群眾,是有組織有紀律的集團,所以古人義譯為『和合眾』。

2、僧的實質特色

和合,這又有「事和或理和」二種。

事和又分為六,名為六和。

(1)事和的本質與表現

A、見和同解:

大眾有一致的見解,這是思想的統一。

B、戒和同遵:

大眾奉行同一的戒律,這是規制的共同。

C、利和同均:

大眾過著同樣的生活受用,這是經濟的均衡。

思想,規制,經濟的和同,為佛教僧團的實質。

D、身和共住;

E、語和無諍;

F、意和同悅了。

(2)理和

理和,是佛弟子證到的真理──法或涅槃,內容是彼此完全一致,所以說:

『心心相印』;

『與諸佛一鼻孔出氣』。

這是聖者所特有的,而且是通於在家出家的。

3、僧寶的作用

(1)從自修到身心清淨來說,僧伽是使我們得安樂得清淨的殊勝因緣,是陶賢鑄聖的大冶洪爐。

(2)從利他的弘揚佛法來說,僧伽是推動佛法的集體力量。

僧伽為三寶之一,佛弟子應歸依敬禮僧伽。

二、理事三寶

【三寶真實德,無漏性清淨,化世真亦俗,佛法得長存。

(p.27-p.29)

(一)三寶的種類

1、住持三寶,是佛滅後,佛教流傳於世間時的三寶,恭敬供養,依此而歸向於真實的三寶。

2、化相三寶,是佛出人間教化時,以此三相為三寶。

恭敬供養,依此而歸向十方一切佛,正法,一切賢聖僧。

3、真實的三寶,是無漏的,是不與煩惱雜染相應的,也不為煩惱雜染緣起的。

又是性清淨的:

無漏的有為功德,稱為清淨;

無為功德,不但是離垢清淨,在雜染中,也還是本性清淨的。

無漏而性淨的三寶,才是真正的歸依處。

(二)由俗契真

但歸依世俗,自不免流於形式的崇拜;

而專重勝義(真實),也不免過於高深,不是一般所能明了。

所以必須歸依現實事相的住持三寶,依此進向真實的三寶。

……住持三寶為事象的,從此表顯真實三寶的功德,這才能淺深由之,事理無礙,佛法才能得長存世間。

參、盡形壽皈依,自力自依止

一、皈依後的修學

【自誓盡形壽,歸依佛法僧,至心修供養,時念諸勝利。

此歸依最尊,此歸依最勝,不由餘歸依,得樂得安隱。

(p.30-p.31)

歸依了三寶,應該以至誠心來修供養……最上的供養,沒有比依從如來的法教,聽從僧眾的指導而切實奉行的了!

……修三歸依時,要憶念歸依三寶的諸般勝利──功德。

如一、成為佛弟子;

二、是受戒的基礎;

三、減輕業障;

四、能積集廣大福德;

五、不墮惡趣;

六、人與非人,都不能嬈亂;

七、一切好事,都會成功;

八、能成佛道。

如能時時憶念歸依三寶的種種功德而修習,那對於修學佛道,成就信心,獲得希有功德,是非常容易成就的。

二、皈依的真義

【所說歸依者,信願以為體,歸彼及向彼,依彼得救濟。

若人自歸命,自力自依止,是人則能契,歸依真實義。

(p.32-p.34)

(一)歸依以信為體

在梵語中,歸依是含有救濟意義的。

從能歸依者說,歸依是立定信願,懇求三寶的攝受救濟。

從所歸依的三寶說,不思議的功德威力,加持受歸依的,引攝眾生,邁向至善的境地。

(二)歸依的真實義

1、佛在涅槃會上,最後教誡弟子說:

『自依止,法依止,不餘依止』。

這是要弟子們依仗自力,要自己依著正法去修學,切莫依賴別的力量。

2、歸依的深義,是歸向自己(自心,自性):

自己有佛性,自己能成佛;

自己身心的當體,就是正法涅槃;

自己依法修持,自身與僧伽為一體。

3、從表面看來,歸依是信賴他力的攝受加持;

而從深處看,這只是增上緣,而實是激發自己身心,願其實現。

第二章、聞法趣入

壹、聞法的功德與態度

一、功德

【由聞知諸法,由聞遮眾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如器受於水,如地植於種,應離三種失,諦聽善思念。

(p.37-p.40)

(一)修學佛法的下手處

歸依以後,應該『多聞正法』,這才能趣入佛道。

『聞法』,龍樹菩薩說:

由三處聞:

一、從佛聞法;

二、從佛弟子聞法;

三、從經典聞法。

從佛及弟子聞法,是親聞語言的開示,不過釋迦如來涅槃以後,我們只能從佛弟子聞法了。

從經典聞法,就是自己『以古為師』,從閱讀經論中去了解佛法。

(二)聞法的作用

1、知法依法

什麼是諸法?

如善法惡法,有漏法無漏法等。

聽了,才知道這一切,知道應該修集,或者應該捨棄。

又,法是合法的意義──善:

聽了佛法,就知種種善法,可以依著去修學。

2、遮眾惡

聽聞了正法,知道什麼是惡的,有什麼惡果,就能將惡心息下來,遮止惡心的現起。

3、斷無義

有些外道,雖有求解脫心,卻誤入歧途,修種種苦行──不食,不臥,裸形等,以為修這些苦行,可以得道。

……苦行,佛名之為無義,就是毫無意義的,自找苦吃的愚癡事。

……聽聞了佛說的正法,自然就遠離這些苦行,正道修行,不落外道窠臼了!

4、得涅槃

由於聽聞正法,如法修行,能得涅槃解脫。

(三)聞法得利的必備條件

1、聽法而不能如法,那就不能得到聞法的功德了。

聽法時應離去的種種過失。

2、如不注意,不專心(如倒覆),那聽了等於沒有聽。

3、雖然專心聽,可是心有成見,有懷疑,有邪執(如有穢汁毒素),那對於聽受的正法,不能生起功德,反而會引發邪見毀法的罪惡。

4、心中雖沒有成見疑惑,可是內心散亂,事務怱忙,不久還是忘得一乾二淨。

5、聞法──聞熏習,就是出世心法種。

但如不注意領受;

或領受而與雜染心相雜;

或心雖清淨,而是不久又遺忘了。

如這樣的聞法,是不會有結果的。

6、所以聞法而求有利益,必須離去種種過失,好好的聽聞,思惟,憶念才得。

二、態度

【病想醫藥想,殷重療治想。

隨聞如說行,佛說法如鏡。

(p.41-p.42)

佛法是認清自己有病,而求良醫法藥的。

所以隨所聽聞的正法,應痛下決心,如所說而努力修行。

佛曾說過:

我說的法,如鏡子一樣,是要你反照自己的。

……聽聞佛法,是作為自己修持的準繩;

聽法而能見於實行,這是最重要的!

貳、趣入正法的方法與條件

一、方法

【趣入正法者,應親近善士。

證教達實性,悲愍巧為說。

觀德莫觀失,隨順莫違逆。

佛說滿梵行,學者應尊敬。

(p.42-p.45)

(一)抉擇善知識

1、佛曾以:

『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說為預入聖流所必備的四大條件,這可見親近善知識的重要了。

2、怎樣才算是善知識呢?

一、「證」德,指三學修證成就。

二、「教」德:

深入經藏,成就多聞,能開示導引學眾,進修大乘正道。

三、「達實性」:

實性是正法的別名,這或者由現證慧……聞思教理得通達。

四、「悲愍」:

有慈悲心,……能清淨(為利益眾生)說法。

五、「巧為說」:

成就辯才,能善巧方便的為眾說法。

3、經上說:

如有八分之一的功德,也可以親近。

總之,末世善知識難逢,如於佛法的行解,有一分長處,勝過自己,也就不妨如法親近了。

(二)親近善士的態度

1、對於善知識,要觀察他的功德,莫觀察他的過失。

2、親近善知識,應隨時提醒自己:

來這裡做什麼?

不是為了尋求知識的過失,而是想學習師長的長處。

能這樣,就到處有師長可親近,隨處都能得益。

3、如來讚歎善知識的功德……親近善知識,可說圓滿清淨梵行,已經完成。

佛是怎樣的重視善知識!

所以學者,應該尊敬供養善知識。

二、條件

【離彼三途苦,不生長壽天,佛世生中國,根具離邪見。

生死流轉中,人身最難得。

憶梵行勤勇,三事勝諸天。

難得今已得,精勤修法行,莫使入寶山,垂手歎空歸。

(p.46-p.49)

(一)聞法要先離八難

得聞佛法,要離八難才得。

……八難,是學佛的障難。

依梵語,應譯為『八無暇』,就是八種沒有修學佛法的時機。

(二)人身的殊勝──三事勝諸天

1、憶念勝:

人能憶念過去,保存歷史的經驗,因而人類的思考力,推理力,特別發達。

2、梵行勝:

人能不計功利,克制自己,修習梵行──清淨行,使自己的身心,清淨合理,有利於人群等。

為了這,克己犧牲都願意,人類的道德精神,非常偉大。

3、勤勇勝:

人類為了達成某一目的,能忍苦忍難,精勤勇猛的做去,非達到目的不止。

參、隨機差別,歸極一乘

一、隨機有三品

【聞法而發心,隨機成差別。

下求增上生,現樂後亦樂。

中發出離心,涅槃解脫樂。

最上菩提心,悲智究竟樂。

(p.49-p.54)

(一)發心的定義

發心,就是立定志願,所作所行,以所願為目標而前進。

發心,並不是偶然的起心動念,要發起信願,達到堅定。

(二)發心的種類

發心修學……歸納起來,不外乎三類:

增上生心,出離心,菩提心。

1、增上生心:

什麼叫增上生?

就是來生所得的果報,比起今生來,要增勝一些,上進一些。

這裡面,還分為二類:

一、願生人間;

二、願生天上。

……以人天的福樂為目標,……凡發此增上生心,那縱然修持出世法,也不過人天福報。

2、出離心:

深刻理解,感覺得『三界無安,猶如火宅』,而發起出離三界生死的志願。

能這樣發心,修集出世的法行,那就能了脫生死,得涅槃的解脫樂。

……這裡面,又分二類:

一、聲聞乘,二、緣覺乘,合稱為『二乘』,發心與結果,大體相同。

發出離心的,雖修大乘勝法,而充其量也不過證得小果。

3、菩提心:

發菩提心,就是上成佛道的大志願。

不願獨善其身,不願個己解脫,而發願來自救救人,自利利他,希望能與一切眾生,同登彼岸。

……唯有佛,能完成此一大志願……這樣,就以佛為榜樣,而發成佛的大志願,這就是菩提心。

二、同歸於一乘

【依下能起上,依上能攝下;

隨機五三異,歸極唯一大。

不滯於中下,亦不棄中下,圓攝向佛乘,不謗於正法。

(p.54-p.59)

(一)佛法始終次第的關係

佛法,雖有下、中、上法的分別,但從究竟的意義──一切無非成佛之道的立場來說,這不是獨立的,不相關的,而有著相依相攝的內在關係。

1、從相依來說:

在佛法的三類中,也是依下士法能起中士法,依中士法能起上士法。

『先遮止非福,中間破除我,後斷一切見,若知為善巧』。

遮非福,是離惡行善的下士法;

破我,是無我解脫的中士法;

斷一切見,是盡一切戲論的上士法。

能知這一先後次第,才能於一切佛法而得善巧。

2、從相攝來說:

在佛法中,依上士法,能攝得中下士法;

依中士法,一定能攝得下士法。

……這一相攝的見地,為貫攝一切佛法,善巧一切佛法所必須的。

太虛大師稱下士法為五乘共法,中士法為三乘共法;

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稱下士法為共下士道,中士法為共中士道。

這一『共』字,就是漢藏智者不謀而合的正見,也就是相依相攝的標幟。

3、隨機方便,有五乘的不同;

或著重出世法,佛說有三乘的別異。

根機不同,法門當然也有不同了。

然從如來出世本懷來說,一切法門無非成佛之道,……唯有一乘,或大乘。

……這是說,從佛法歸於究極的立場說,一切(上中下)佛法,都是成佛的一乘──大乘法。

(二)不滯不棄圓滿貫攝佛道

發菩提心,以成佛為目標,也就不應該捨棄中士及下士法。

因為這一切都是菩薩所行道,都是成佛的法門。

……經歷菩提正道的修學者,要圓滿貫攝一切──中下法,而同向於佛乘,切不可好高騖遠,談玄說妙,在一味的無邊法門中,橫生枝節,以致謗於正法。

第三章、五乘共法

壹、正信歸依者,修正見正命

【正信歸依者,應修於正見,及修於正命,勝進不為難。

(p.63-p.66)

發增上生心,修集生人生天的正常法門,是佛法中的下士道。

這也就是出世聖法的根基,所以名為五乘共法。

修學五乘共法,要從那裏入手呢?

在學佛的理解方面,應該先修於正見。

在學佛的行為方面,先要能夠修習正命。

一、正見

(一)正見,是正確的見解,見與知識不同,見是從推論而來的堅定主張,所以正見是『擇善而固執之』的。

……正確的認識,不一定成為正見。

……要將正確的知識,時時修習,養成堅定的正見。

(二)正見,有世間正見,出世間正見。

五乘共法中,還只是世間的。

正見雖只是堅定不移的見地,但力量極強,如經上說: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二、正命

(一)什麼是正命?

命是生存,生活。

……衣食住行等一切經濟生活,合法的得來受用,就名為正命。

(二)在家眾,不但要是國法所許可的,而且還要不違於佛法的。

如以殺生,盜,淫,妄語,酒為職業的,佛法中名為『不律儀』,是邪命,障礙佛法的進修。

出家眾,凡依信眾布施而生存的,是正命。

如法的經濟來源,不奢侈不吝嗇的消費態度,是正命。

要這樣,才能與佛法相應。

貳、人生之正觀,有四種正見

一、總述

【所說正見者,人生之正觀。

(p.66-p.67)

所說的正見,到底是什麼?

依人世間的正見來說,就是人生之正確見解;

也就是正確的人生觀。

觀察人生的意義,人生應遵循的正道,從正確觀察而成為確信不移的定見,便是正見。

二、四種正見──有善有惡、有業有報、有前後生、有凡聖境

【心淨或不淨,利他或損他,善行不善行,佛子應諦察。

有報必由業,微小轉廣大,能引或能滿,決定或不定,

現生或後報,諸業不失壞。

隨業報善惡,五趣常流轉,

隨重或隨習,或復隨憶念,由業往後有,薪盡火相傳。

生死常相續,聖者得解脫,愚智縛脫異,深信勿疑惑。

(p.67-p.82)

(一)有善有惡

佛法的正見,從確見世間(出世間)有道德的定律著手。

如堅決的否定道德,那便是邪見了。

1、從自己的內心說:

心淨是善:

無貪、無瞋、無癡,慚、愧,信心,精進。

心不淨是不善:

貪、瞋、癡、無慚、無愧、不信、放逸。

2、從見於事行的對他影響來說:

有利於他的,是善:

如有利於他(損己利他)。

有損於他的,是不善:

如所作為而有害於他(損他利己)。

3、從內心與對外影響有善行與不善行的差別:

行,是動作,內心的動作名意行,身體的動作名身行,語言的動作名語行,這都是有善與不善的。

要確實信有善與不善,而且要分別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修成堅定不移的正見,作為我們起心作事的準繩。

(二)有業有報

1、業與報:

(1)業:

是事業,是動作。

我們的內心,身體與語言的動作,凡由於思力──意志力所推動的,都是業。

……從我們身口意業的或善或惡的活動,而引起的一種動力;

這是道德與不道德的價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