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7178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作为香音神的乾闼婆抱起了各种乐器在空中飞翔;

作为天乐神的紧那罗亦飞翔于天空。

两位天神合为一体,成了后来的敦煌飞天,亦叫散花飞天和伎乐飞天。

一种是中原式飞天。

是东阳王元荣出任瓜州(古敦煌)刺史期间,从洛阳带来的中原艺术画风在莫高窟里新创的一种飞天。

这种飞天是中国道教飞仙和印度佛教飞天的融合:

中国的道教飞仙失去了羽翅,裸露上体,脖饰项链,腰系长裙,肩披彩带;

印度的佛教飞天失去了头上的圆光和印度宝冠,束起了发髻,戴上了道冠。

人物形象完全是中原“秀骨清像”形,身材修长,面瘦颈长,额宽颐窄,直鼻秀眼,眉细疏朗,嘴角上翘,微含笑意。

从初唐到晚唐,这是鼎盛时期。

唐朝时,敦煌飞天进入成熟时期,艺术形象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

这时期的敦煌飞天已少有印度、西域飞天的风貌,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了。

唐代前期的飞天具有奋发进取、豪迈有力、自由奔放、奇姿异态、变化无穷的飞动之美,这与唐王朝前期开明的政治、强大的国力、繁荣的经济、丰富的文化、开放的国策、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唐代后期的飞天,在动势和姿态上已没有了前期那种奋发进取的精神和自由欢乐的情绪;

在艺术造型上人体已由丰满娇美变为清瘦朴实;

衣饰上已由艳丽丰厚转为淡雅轻薄;

神态上已由激奋欢乐变为平静忧思。

从五代至元代,逐渐走向公式化,失去了原有的艺术生命。

(摘自《寻根》2007年第2期,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飞天不是一位神,它是天歌神和天乐神的合体,他们原是娱乐神和歌舞神,一对恩爱夫妻。

B.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时期的飞天,运笔豪放,着色大胆,显得粗犷朴拙。

C.成熟时期的唐代飞天,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

唐代前期的飞天具有飞动之美。

D.中原式飞天,是中原洛阳人在莫高窟里塑造的,完全是中原“秀骨清像”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按照兴起、创新、鼎盛、衰落四个时期的顺序论述了敦煌飞天的演变过程。

B.文章从所画的范围、造型、艺术特点等方面简述了北凉与北魏莫高窟飞天的差异。

C.介绍西魏时期的两种飞天主要是为了说明这时期的飞天大体上与北魏时期相同。

D.在论述敦煌飞天的演变时,时时描述不同时期的飞天形象,使文章具体可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中国道教飞仙和印度佛教飞天的融合变化,也就可能没有中原式飞天。

B.有一些飞天形象,逐步向中国化转变,所以北魏时期的飞天所画的范围扩大了。

C.唐后期的飞天在动势和姿态造型上与唐前期有很大的不同,与时代的变化有关。

D.敦煌飞天的演变是时代的演变,没有唐前期的时代精神就没有唐飞天的飞动之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彩 票

契诃夫

  伊凡•德米特里奇是个家道小康的人,向来对自己的命运十分满意。

晚饭后,他往沙发上一坐,开始读起报来。

  “今天我忘了看报,”他的妻子收拾着饭桌说,“你看看,那上面有没有开彩的号码?

  “阿,有,”伊凡•德米特里奇回答。

  “多少号?

  “9499组,26号。

  “好的,太太……让我来查一查……9499—26。

  伊凡•德米特里奇伸出食指,从上而下逐一查对彩票的组号。

在上面数起的第二行,9499号赫然跳入眼帘!

他不急着看票号,也没有再核对一遍,立即把报纸往膝头上一放。

而且,像有人往他肚子上泼了一瓢冷水,他感到心窝里有一股令人愉悦的凉意:

痒酥酥,颤悠悠,甜滋滋!

  “玛莎,有9499号!

”他闷声闷气地说。

  妻子瞧着他那张惊愕的脸,明白他不是开玩笑。

  “是9499号吗?

”她脸色发白,忙问,把叠好的桌布又放到桌上。

  “没错,没错……有的!

  “那么票号呢?

  “啊,对了!

还有票号。

不过,先别忙……先不看,怎么样?

反正我们的组号对上了!

  伊凡•德米特里奇望着妻子,咧开嘴傻笑着,像一个小孩子在看一样闪光的东西。

  “行了,你快看看票号吧!

”妻子也是笑容满面,抱着能交上好运的希望。

  “忙什么!

这号从上而下是第二行,这么说彩金有七万五呢。

这不是钱,这是实力,是资本!

  夫妇二人开始笑逐颜开。

可能交上好运的想法弄得他们晕晕糊糊。

  “要是我们真的中了彩,那会怎么样?

”伊凡•德米特里奇说,“这可是时来运转!

彩票是你的,如果是我的,那么我首先花上二万五买下一份类似庄园的不动产;

花一万用于一次性开销:

添置新家具,再外出旅游,还债等等。

余下的四万五全存进银行吃利息……”

  于是他开始浮想连翩,那画面一幅比一幅更诱人。

在所有这些画面中,他发现自己都大腹便便,心平气和,身强力壮。

瞧他,刚喝完一盘冰冷的杂拌浓汤,便挺着肚子躺在小河旁热乎乎的沙地上,或者花园里的椴树下……他舒舒服服地打着盹。

等到太阳西下,他就拿着浴巾和肥皂,慢悠悠地走进岸边的更衣房洗澡,然后跳进水里,在那些暗银色的肥皂波纹附近,有小鱼游来游去,有绿色的水草摇摇摆摆……

  “对,买上一座庄园就好,”妻子说,她也在幻想着,她想得都痴迷了。

  “我,你知道,玛莎,想出国旅行去。

”他说。

  “那我也得出国,”妻子说,“行了,你快看看票号吧!

  “别忙!

再等一等……”他在房间里踱来踱去,继续暗自思量。

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一个人出国旅游那才惬意,就是不能跟那种一路上只惦记儿女、花一个小钱也要心惊肉跳的女人一道出门。

  于是他平生第一次注意到,妻子老了,丑了,浑身上下有一股子厨房里的油烟味。

而他却还年轻、健康、精神勃勃,再结一次婚也不成问题。

  “她一拿到钱,就会加上六道锁……她会周济娘家的亲戚,对我则计较每一个小钱。

”他立即想起她的那些亲戚们,听说她中了彩,保准会上门,像叫花子样死乞白赖地缠着要钱。

  伊凡•德米特里奇又想起了自己的亲戚。

以前他见到他们还心平气和,此刻却觉得他们面目可憎,令人讨厌。

  此刻他连妻子也感到面目可憎,令人讨厌。

  这时他已没了笑容,而是怀着憎恨望着妻子。

她也抬眼看他,同样怀着憎恨和气愤。

她也有着自己的七彩梦幻,她十分清楚丈夫梦想着什么。

她知道,谁会第一个伸出爪子来夺她的彩金。

  “拿人家的钱做什么好梦!

”她的眼神分明这样说,“不,你休想!

  丈夫明白她的眼神,憎恨在他胸中翻滚。

他要气一气他的妻子,故意跟她作对,飞快瞧一眼第四版报纸,得意洋洋地大声宣告:

  “9499组,46号!

不是26号!

  希望与憎恨二者顿时消失。

伊凡•德米特里奇和他的妻子立刻感到:

他们的住房那么阴暗、窄小、低矮,他们刚吃过的晚饭没有填饱肚子,腹部很不舒服;

而秋夜漫长,令人烦闷……

  一八八七年三月九日

  (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是()(3分)

A.小说的突出特点是从最平常的生活现象中揭示出时代本质和人性弱点,短小精悍,心理描写十分传神。

B.文中反复出现“9949”这个数字就是为了制造悬念,引发读者对中彩结果的猜想,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拿人家的钱做什么好梦!

”属心理描写和神情描写结合,活画出妻子对丈夫的洞察和鄙视。

D.开头写男主人公向来对命运满意,而到最后感到痛苦烦闷,正是因为彩票的影响,人性中的自私、贪婪和不安、烦闷才凸显了出来。

5.小说中多处写到的查对数字组号的细节,对情节结构有什么作用?

(5分)

6.概括小说主题,联系现实,请谈谈小说给你最深刻的启示。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回答7-9题(12分)

材料一

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

“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

”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

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

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

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附图:

(选自2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G)共同发布了《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

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

《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

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

超过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47.3%和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

(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

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

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

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

亦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

“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

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实的可能;

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

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

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是因为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

(来自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有删改)

7.下列针对上诉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报道,客观地介绍了海外留学人才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积极回国创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B.第二则材料是调查报告,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为他们在国内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指明方向。

C.第三则材料是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杨振宁回归中国国籍这一事件彰显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D.三则材料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热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人才回国的后就业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分析合理的两项是()()(5分)

A.我国出国留学及留学归国人数逐年增加,出国人数和回国人数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这样的发展趋势将持续下去。

B.在吸收海归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源自我们在人才管理中“编制过死,编制偏紧”的体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

C.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成果,有助于中国科研从项目到建制与国际接轨。

D.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耄耋之龄转为中国公民,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但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做出了积极示范。

E.当前,无论是回国创业还是入职国内企业,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可以很好的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9.请综合三则材料归纳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主要原因。

(4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0-13题。

(共19分)

唐胄,字平侯,琼山人。

弘治十五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

以忧归。

刘瑾斥诸服除久不赴官者,坐夺职。

瑾诛,召用,以母老不出。

嘉靖初,起故官,请为宋死节臣赵与珞追谥立祠。

进员外郎,迁广西提学佥事。

令土官及瑶、蛮悉遣子入学。

土酋莽信虐,计擒之。

木邦、孟养构兵,胄遣使宣谕,木邦遂献地。

屡迁广西左布政使。

官军讨古田贼,久无功。

胄遣使抚之,其魁曰:

“是前唐使君令吾子入学者。

”即解甲。

十五年进左侍郎。

帝以安南久不贡将致讨郭勋复赞之诏遣锦衣官问状中外严兵待发胄上疏谏曰若谓中国近境宜乘乱取之臣考马援南征,深历浪泊,士卒死亡几半,所立铜柱为汉极界,乃近在今思明府耳。

先朝虽尝平之,然屡服屡叛,中国士马物故者以数十万计,竭二十余年之财力,仅得数十郡县之虚名而止。

况又有征之不克,如宋太宗、神宗,元宪宗、世祖朝故事乎?

此可为殷鉴。

今四川有采木之役,贵州有凯口之师,而两广积储数十万,率耗于田州岑猛之役。

兴师数十万,何以给之?

今北寇日强,据我河套。

边卒屡叛,毁我籓篱。

北顾方殷,更启南征之议,脱有不测,谁任其咎?

”章下兵部,请从其议。

得旨,待勘官还更议。

明年四月,帝决计征讨。

侍郎潘珍、两广总督潘旦、巡按御史余光相继谏,皆不纳。

后遣毛伯温往,卒抚降之。

郭勋为祖英请配享,胄疏争。

帝欲祀献皇帝明堂,配上帝,胄力言不可。

帝大怒,下诏狱拷掠,削籍归。

遇赦复冠带,卒。

隆庆初,赠右都御史。

胄耿介孝友,好学多著述,立朝有执持,为岭南人士之冠。

(选自《明史·

唐胄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帝以安南久不贡/将致讨/郭勋复赞之/诏遣锦衣官/问状中外/严兵待发/胄上疏谏曰/若谓中国/近境宜乘乱取之/

B. 

帝以安南久不贡/将致讨/郭勋复赞之/诏遣锦衣官问状/中外严兵待发/胄上疏谏曰/若谓中国/近境宜乘乱取之/

C. 

帝以安南久不贡/将致讨/郭勋复赞之/诏遣锦衣官/问状中外/严兵待发/胄上疏谏曰/若谓中国近境/宜乘乱取之/

D. 

帝以安南久不贡/将致讨/郭勋复赞之/诏遣锦衣官问状/中外严兵待发/胄上疏谏曰/若谓中国近境/宜乘乱取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祠,即祠堂。

封建制度下供奉鬼神、祖宗或先贤的房屋,相当于现在修建的纪念堂。

蛮,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古人把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称为夷、狄、蛮、戎。

故事,有多种含义。

既可指旧事,以往的事情;

也可指先例、成法,旧日的典章制度。

役,指旧时官府指派成年男子从事的义务性的劳役,包括修城、造桥、铺路、戍守边疆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唐胄孝顺友爱,侍奉双亲至孝。

唐胄在父亲去世后,按丁忧制度离职回乡守丧;

后来朝廷征召任用时,又因母亲年迈而不出任官职。

唐胄任职地方,治政颇有成绩。

当地土酋莽信暴虐,唐胄用计将他擒获;

木邦、孟养交战,唐胄派遣使者前往宣示自己意图,木邦便献地归服。

唐胄尽心国事,处事勇于求实。

唐胄既通过列举前朝事例,强调以史为鉴;

又指出国内筹集军饷困难且又有外患的实际情况,劝阻出兵安南。

唐胄耿介敢言,执政坚持原则。

郭勋请求祖父郭英入功臣庙同受祭飨,唐胄上疏反对;

皇上欲明堂祭祀天帝时附祭献皇帝,唐胄力言不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胄遣使抚之,其魁曰:

(2)帝大怒,下诏狱拷掠,削籍归。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14-15题。

(共11分)

西江月①

(宋)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②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

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

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

②障泥:

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频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

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的“可惜”是可爱的意思,一溪风月惹人爱,写出了风月之美及人的喜悦赞美之情。

C.“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

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D.“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E.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15.“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_________”。

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2).《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为切实做好2017年防汛工作,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扬州市供电公司厝火积薪,精心安排部署防洪防汛工作,为汛期到来做好准备。

②为防范政府采购资金支付风险,山东省财政厅近日发文要求各省直部门量入为出,按照收入预算执行情况控制政府采购预算执行进度。

③目前私家车越来越多,而停车位却很有限,于是很多车主停车时只得见缝插针,有时甚至占用人行道,否则很难为爱车找到一箭之地。

④当前“打虎拍蝇”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效,但腐敗和作风问題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不可能一锤定音,更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⑤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

6月15日,丰台区卢沟桥乡小屯村的抖空竹比赛热闹开场,舞龙、平轮、双轮、中长杆等表演轮番上阵,各种绝技让观众目不暇接。

A.②③⑤B.①③④C.①④⑤D.②④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16年4月4日,在第53届国际儿童书展上揭晓的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花落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

B.国庆黄金周期间,针对部分景区的乱收费乱涨价,物价管理部门不能只是走形式,而要依法处理,真正监管到位。

C.在消费有所增长的情况下,政府需要规范市场秩序,维持物价稳定,思考如何保持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利益均衡的途径,也要杜绝投机者的产生。

D.记者调查发现,“快递实名制”实施一年多来,并未严格执行。

群众对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和快递员怕麻烦、不过问的行为是“实名制”遇冷的重要因素。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听人说你的兄弟姐妹很多,内眷们聚在一起,一定很热闹吧。

B.舅舅,这是我从皖南带来的一些土特产,送给您尝尝。

不成敬意,请笑纳。

C.你的这篇文章内容尚可,但语言还有几处瑕疵,我就给你斧正了一下。

D.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就此留步,恕不远送。

你到家给我报个平安。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花草是有记忆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说花草的生命很短,从春到秋,但它们把春秋一世的记忆藏进了种子,一代又一代传下去,就这样记住了时间。

②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树是多年生的植物。

树的生命记忆不仅有春有秋,还有一年又一年的岁月。

春天发芽,秋天结果,然后脱下满树的黄叶,这记忆能让我们看到。

我们没看到的记忆是树干里的年轮,植物学家看到这一圈圈的年轮,就知道,哪年风调雨顺,哪年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亲和力指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

一个人如果没有亲和力,就一定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往。

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待人接物的方法,不管身处何位,都应该尊重别人,善待别人。

反之,如果待人不友善,就一定会失去合作的同伴。

千万不要当一个没有合作伙伴的员工,没有合作伙伴就会降低工作效率,必然导致失业。

①一个人如果没有亲和力,不一定意味着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往。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植物学家介绍:

灌木,它的种子常常会“飞”,飞向远方,到远处去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

乔木,它的种子一般落在自己的树底下,生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