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721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1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二、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为四至六人一小组,每小组一个鞋盒。

将鞋盒放在课桌中央,让学生观察,并说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哪几个面?

问:

一次最多看到几个面呢?

师: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站在任一位置,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

[在操作过程中应强调被观察的物体应放在桌面上不动,是观察者的方向发生改变。

由于教学中强调不够,所以有学生回答可以看到六个面。

三、深入探讨:

如果我们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又能出现什么呢?

实践出真知,我们现在就试试吧!

1、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与小组内成员交流各个面都有什么?

注意事项:

(1)观察时,视线要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2)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观察者而言的。

2、出示例1的3张图片,让同学说一说这3个同学分别是从哪面看到的?

在书上填一填,集体订正。

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各不相同。

3、构建空间想象力

(1)师出示一个正方体要求生正面观察,并想象画出从左面,从上面,从右面观察正方体的样子。

(2)师再次出示一个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牙膏盒,给学生从不同角度先进行初步观察,再将牙膏盒横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牙膏盒的样子。

再将牙膏盒竖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牙膏盒的样子。

四、巩固练习:

1、P40第1题,连一连,巡礼指导个别学生,然后让三名学生说说答案及理由,集体订正。

2、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正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看看观察到了什么形状。

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物体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3、判断:

(1)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 

(2)观察正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可以看到4个面。

(3)从不同角度看一个球体,观察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六、兴趣探索

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教材39页例2,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

1、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组合,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能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且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学会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到的多个物体的开关和相对位置。

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新授课

1、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出示球体和圆柱体平面图,让学生辨认它们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

2、指名回答,并让学生对照实物进行观察、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三、深入思考:

1、出示正方形,这是老师看到物体的一个面,同学们猜一猜这个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2、出示正方体、特殊的长方体、圆柱体加以验证。

3、现在我们不能根据这个图片判断它是什么图形,那需要增加什么条件呢?

三、巩固练习:

1、出示P39做一做图,则才是确定一个图片的形状,如果是两个以上的组合图形呢?

能确定他们的形状吗?

师提供实物加以验证。

2、P40第3题。

先独立思考,再指定学生回答,最后提供实物加以验证。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有什么发现呢?

五、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41页例3,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1、能分辨较复杂物体不同角度所观察的情况,能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

2、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物体,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小正方体若干、小字本。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观察物体。

前面都只是让同学们观察物体,这节课同学们要动手摆出你所观察到的物体。

二、探究新知

1、以4——6人为一小组,每小组四个正方体。

面对自己横向连续摆3个正方体,接着,在左边第一个后面再摆一个。

小组成员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合作在小字本上画出平面图。

同一物体,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得到的结果是怎样的?

2、每个小组用4个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形状,摆好后每个同学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把看到形状记录下来。

指名汇报。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这些图形都是相同的吗?

小结:

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听要求用4个小正方体来摆一摆

(1)从正面看是水平方向连放的3个正方形;

(2)从上面看是水平方向没有连着放的2个正方形,即“口 

口”;

(3)从正面和侧面看都是水平方向连放的2个正方形;

学生摆完后指名展示。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例3及做一做。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九1-3题。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正方体。

(1)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2)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从左边看也是的情况。

(3)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也是

(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五、课外作业:

练习九4-6。

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教材简介: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

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些内容的编排体系如下表。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

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2.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

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用字母表示数3课时

2.解简易方程12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

第一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

(一)

教材P44-P46例1-例3 

做一做,练习十第1-3题

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

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法。

4、在学习中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准备:

投影仪

一、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

(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行图中,数的排列规律。

每行图中的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指名口答)

2、学生自己看书解答例1的

(2)、(3)小题

提问请学生思考回答:

这几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

(都是用一些符号或字母来表示的)

在生活中、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你还见过那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如:

扑克牌,行程A、B两地,C大调…….

二、新授:

1、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2:

(1)学生用文字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运算定律。

(2)如果用字母a、b或c表示几个数,请你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

(3)当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看书45页“用字母表示…….”这一段。

(4)你还能用字母表示其它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吗?

请学生在草稿本上能写几个写几个,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根据学生写的情况师逐一板书。

(学生在表示时,一定要清楚表示的是哪一个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b=b×

乘法结合律:

(a×

b)×

c=a×

(b×

c)

乘法分配律:

(a+b)×

c+b×

c

减法的性质:

a-b-c=a-(b+c) 

除法的性质:

c=a÷

2、教学字母与字母书写。

引导学生看书P45提问:

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定律、性质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

是怎样表示的?

(请一生板演)

可以写成:

a•b=b•a或ab=ba 

(a•b)•c=a•(b•c)或(ab)c=a(bc)

(a+b)•c=a•c+b•c或(a+b)c=ac+bc

其它运算符号能省略吗?

数字与数字之间的乘号能省略吗?

为什么?

(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师强调:

只有字母与字母、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才可以省略不写。

3、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3

(1):

字母不但可以表示运算定律还可以表示公式、及数量关系。

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你能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吗?

学生先自己试写,然后小组交流,看书讨论。

(1)两个相同字母之间的乘号不但可以省略,还可怎样写?

怎样读?

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2)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省略后,谁写在前面?

a2表示什么?

2a表示什么?

师强调:

表示两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

口答结果:

3的平方 

5的平方 

6的平方

省略数字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4、练习:

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0.1×

0.1 

χ×

教学例3

(2):

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关练习。

两生板演。

师强调书写格式。

1、完成做一做1、2题。

要求:

第1题在书上完成。

第2题先写出字母公式,再应用公式计算。

2、练习十:

第1-3题 

先独立解答后,再集体评议。

四、总结:

今天你学到什么知识,你体会到什么?

(让学生自由畅谈)

板书设计:

S=a×

C=a×

4

S=a2 

C=4a

第二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

(二)

教材P47-P48例4 

做一做,练习十第4-6题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理解式子的含义。

3、能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理解字母所表示的含义,知道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字母的取值是有一定范围的。

一、复习。

1、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好处?

但要注意什么?

2、用字母a、b、c表示乘法分配律。

3、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b表示宽,写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4、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

能省略的就省略写出来。

14+b 

5-x 

0.6×

0.6

二、新授。

导入: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而含有字母的式子还可以表示数量。

(板书课题: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1、教学例4

(1):

(1)猜一猜老师今年多大了?

(指几名学生来猜)

老师不告诉你们实际年龄,只告诉你们我比XX同学大23,请你们算一算,XX同学在1岁、2岁、3岁……到现在11岁时,老师各是多少岁?

跟着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

XX同学的年龄(岁) 

老师的年龄(岁)

1+23=24

2+23=25

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接着写,其他同学在草稿本上写一写。

这样的式子还能写下去吗?

(师在表下补一栏,并打上省略号)

XX同学的年龄在变,老师的年龄也在变,但有没有不变的?

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

(可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小声讨论)

结合讨论情况师适时板书:

法1:

XX的年龄+23岁=老师的年龄

法2:

a+23

提问:

比一比,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

让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在式子a+23中,a表示什么?

23表示什么?

a+23表示什么?

(a表示XX的年龄,30表示老师比XX大的年龄,a+23即表示老师的年龄)

想一想:

a可以是哪些数?

a能是200吗?

(3)结合关系式解答:

当a=15时,老师的年龄是多少?

2、小结: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公式,也可以表示数量。

3、教学例4

(2):

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首次实现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

在月球上宇航员是跳着走路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这是因为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

引导学生看书讨论:

(可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1)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

表中的X表示什么?

6X呢?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出示举重记录的小资料。

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能举起的重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字母表示的数也是有限的。

(4)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6X=6×

15=90,使学生掌握求含有字母算式值的正确写法。

请小组派代表回答以上问题。

4、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1、独立完成P48做一做集体评议。

2、独立解答P49第4题做完后在投影仪上展示评议。

(问问字母、式子表示的含义)

四、作业:

1、独立完成P50第5题

2、独立完成P50第6题

解答第6题时可提问:

v= 

t= 

让学生掌握三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注意巡视指导求式子值的书写格式。

即:

S=vt=150×

30=4500 

板书设计:

例4

(1):

例4

(2):

法1:

XX的年龄+23岁=老师的年龄 

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

6a

法2:

a+23 

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

当a=11时,老师的年龄是:

6a=6×

15=90

a+23=11+23=34

第三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三)

练习课,教材P51-P52练习十第7-13题

1、能较熟练的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数量。

3、会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教学重、难点:

能熟炼地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一、基本练习:

1、填空:

(1)a+a=()a×

a=()

(2)当a=5时,2a=(),a的平方=()

2、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操,五年级站了x列,平均每列20人,六年级有a人。

说出下面各式所表示的意义:

(1)30x

(2)30x+a

(3)a—30x

3、小结;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二、综合练习:

1、独立解答P51第7题师巡视指导个别学困生。

投影展示,集体评议,注意评讲求值的书写格式。

2、讨论口答P51第8题

注意指导学生理解(3)小题,3x表示投中3分球得的总分数。

3、分小组完成P51第9题请几个小组派代表说说式子表示的含义。

4、独立完成P52第10-12题

师注意巡视指导学困生。

5、儿歌:

一只青蛙一张嘴,2只眼睛4条腿,……

让学生顺着往下念。

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首儿歌?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全课总结:

通过练习,你还有什么疑困?

你觉得你掌握得比较好的知识是什么?

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地方是什么?

四、发展练习:

1、讨论P52第13题

请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让3名学生上台来指一指,说一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在下面算式中,a、b、c、s各代表什么数?

abcs

×

9

scba

2.解简易方程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

数学书P53-54及“做一做”,练习十一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准备:

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

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

对,它是天平。

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的指针就会在标尺中间,表示天平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新知学习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在天平一边放上两个50克的砝码,一边放一个100克的砝码,问:

现在天平是什么状态?

大家能不能用式子来表示这种情况?

试试着。

[板书:

50+50=100]

50+50=100是个什么式子?

(等式)

那么这次咱们再来操作一次天平:

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

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

发现了什么?

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

杯子和水比200克重。

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

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

100+x>

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

哪边重些?

怎样用式子表示?

让学生得出:

100+x<

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

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

用式子怎样表示?

100+x=250。

比一比100+X=250和原来学习的50+50=100以及上面两个式子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

与第一个式子比含有未知数,与另两个式子比它是等式。

像100+X=250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对,叫方程。

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1、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书第54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

然后小结:

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1、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

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方程是不是等式?

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看“课外阅读”,了解有关方程产生的数学史。

四:

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