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7325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1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docx

《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docx

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

点法

2

横法

3

竖法

4

撇法

5

捺法

6

钩法

7

挑法

8

折法

9

连接笔法

.基本用笔(笔法)。

横:

①顺锋法(起笔),一、顺着笔的方向,找到发力点,发力,后面(收笔)慢慢出来。

告诉我们:

第一根笔毛入纸以后,行笔铺开,到最后一根笔毛缓缓走出,就是从起笔到收笔细微的动作,我们作为刚开始学“二王”行草书的开始阶段要掌握的。

二、顺切法1:

笔尖横起下切,切好→往上顶住成S形→铺毫,铺开后行笔时要提着走→收笔时,轻顿回弹。

顺切法2:

(笔尖画弧起)→顶纸推锋→铺毫…。

两种不同。

②藏锋法:

锋顶着一压(笔),把锋藏着,我们在看到一些不尖的笔画(用的藏锋法起笔);(起笔动作相同)笔锋可能露在外面,这种也叫“藏锋法”;有时候笔尖是藏在里面,前面有不规则的边缘线,也是藏锋法。

8.竖也一样。

①顺势切笔:

最尖的一根笔毛开始缓缓(入纸),顺势。

顺势也有很多种可能:

一种是从上往下;一种是横向入纸再往下。

顺势要注意:

笔不是直接顺下来,仍需要找一个发力点,再下来,如果我们把起笔位置放大一千倍,会发现会有一个斜切面,是锋入到纸里时,笔顶一下再发力往下走,一定要是这一种。

②藏锋起笔:

锋藏住,笔锋往上去再一按,很小的一按→一顶,成S形,铺开下行。

藏锋有什么好处呢?

是把“尖”隐藏起来。

时而隐藏时而露出来,这是高手,只会一种不行。

9.怎么从古帖里面看出藏锋和露锋呢?

其实很好分辨:

露锋是露在外面,露在线条上面;如果是藏锋,就是没露出来,基本是平的。

竖画也是一样,藏锋与露锋的区别一定要明白。

10.行笔,即线条中段,有几种可能:

▲切顶以后没有提按,不变方向,很常规,大大方方的普通的一种。

▲切顶以后有提按,有粗细变化。

▲没提按,粗细均匀,力量不变,方向会变化,书法里面是有的。

▲力量和方向均有变化:

提起来后方向改变-再改变。

11.把刚才讲的再捋一捋:

①不变方向,直接切顶以后走的,这种走的线分两种:

一种是常规的线条,笔压下去后就往后走,粗细比较均匀;

另一种是入笔杀纸以后锋拧开,两个的边缘线鼓起来,外拓式,写粗线条时候用的。

这两种都叫“平动”,笔法里的一种,没有提按。

②与前一种相反,有提按,边缘线是有粗细变化,内掖式的;

③在“平动”的基础之上改变方向,它粗细均匀,在看字帖的时候要观察到的;

④是力量型还要提按,提起来后方向,在行草书里很多,技法里最难的一种。

12.讲提按改变方向的位置--行笔。

提按的位置:

有时候切笔顶纸后在前面就提了,有时候提在中间,有时候在后面,我们在临帖的时候,对线条粗细的这种变化,什么地方提什么地方按,要搞清楚,提按位置的改变。

方向的改变:

在位置改变的前提下,方向的改变。

行笔中突然提起来,在“二王”笔法体系里面经常会出现,要搞清楚。

收笔:

◆如果收笔处是圆的(圆势)--是笔放上去直接抬起来离开,因为笔肚是圆的,靠笔肚直接完成,这是笔尖的位置(不在末端),看真迹时发现,笔尖处墨多墨黑,圆尾处淡一点。

◆书写上时收笔处,如果发现墨迹有很多齿,会抬笔尖再往后行笔,叫写到位,中间有一丝非常黑的线。

◆借助笔尖抬起来去收拾的,这种收拾修正形状笔法是为线条厚度服务的。

如果写笔画到收笔处要弹起来写下一笔,如果笔已经压到弹不起来,调墨再写下一笔,这是不对的,这种写法不高级,古人不可能写一笔调一次墨。

以上讲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是重中之重,是学“二王”行草书笔法的关键!

13.“翻笔(换面)”。

翻笔是行草书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什么是翻笔呢?

就是用多面去写。

示范“竖提”,用(笔的)下(后)“面”写,用前“面”,即用“后面”换到“前面”,观察笔毛的转换;锋面转换的过程中,第一是利用手指手腕往下的动作,竖带弧线→到转换的位置时,笔顶一下,笔呈S形,但是换了一个面→(斜上提),这是行草书里面非常多的。

示范“横钩”,也会有这个笔法,起笔切-铺开→顶住→折过来(写钩);示范“横折”,有些折画是换面去写,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写的过程中,大拇指会微调这个笔,这是下意识的动作,不要去刻意,就是写到这个地方,锋还没调过来,需要动手指的时候再去动手指。

两处换面:

“横竖钩”,非常重要;“圆转”的两处换面,在书法里面常有,大家写一下,看如何写。

14.“使转动作”,是需要手腕的运动。

比如写横,用手腕的力量推过去;写竖也是,要写起来,不能硬(往下)拽,那不行。

写弯弧的时候有很多锋面的转换,就是使转,手腕的这种翻过来和摆动。

如《圣教序》里的“而”,横-竖,顶笔上去-使转写。

这种使转在草书里面用得特别多,行书里面相对少一些。

行书里面要学的转是“圆转”,就是“半拧转”转过来,示范:

切-顶锋→半拧状→转过来(竖下),圆圆的,圆厚的,就是毛笔在这里滚动一下。

这种转折特别重要!

行草书里“草贵使转”,尤其是转弯的地方要小心翼翼去写,手腕的摆动笔毫在这里有个原地的转毫,原地转毫的动作就是所说的“使转”。

这是大家要掌握的!

示范:

“日”,“也”。

15.如何执笔。

主要讲两个方法,“转腕法”和“转指法”,记住八个字“腕随手转,手随指转”,告诉我们写字的时候要转腕,都在腕灵活转动的四面八方以内,去写这个字,这才能写出“八面出锋”。

手指的转动,告诉我们拿笔,要写出圆转通畅的线条,拿笔要注意四个原则:

1、松。

笔拿得要掉一样的感觉,不能捏得太紧,以前我拿得特别紧,孙晓云老师的《书法有法》里面讲到了“转指法”,我们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古代高手,一些剑客,他拿剑拿得特别轻,能够使出精妙的剑法,跟写字一样的道理。

2、活。

就是指手腕和手指都能转动着去写,手指能转,手腕也能转,腕、指都能轻松灵活地转动。

3、圆。

因为写字过程中拿笔如果都是能转动的,所以写出的线条都是圆的,直接铺出去的线条是片状的,如果是转着写,笔毛在转的过程中有个半拧状,笔可能会绞起来,所以说能写出圆的线条。

4、转。

就是我们写字的时候要转手腕,手腕要转着写。

大家体会一下。

拿笔还有一点,不要太垂直,尤其是写“二王”行书,它是一个斜执笔,下笔的过程中是“即中即侧”,下笔可能是中锋,也可能是侧锋,“侧转中”行笔,这样一种状态。

16.行草笔法里非常关键的“折”。

①顶折法:

就象一根筷子被折断,或者象片状的东西被折断。

在《圣教序》里找两个字示范。

“覆”,顶-折,有两处顶-折,顶折法的具体演示,就是顶住→一折,顶着折,笔顶住→折过来,大家可以找些例子写一下。

在《圣教序》里面,有些重叠笔画用顶折法,如“序”,折断了用另外一个面,重叠,见骨头,见骨力。

②方折法:

好理解也好写。

竖折:

(引)笔下来→把笔立起来→手指转一下→一顶→一折,见到骨头;横折/横撇:

一压→一顶→一折,见到骨头,想象骨头是什么样的,(折面)有个凹进去的部分。

③园折法:

在方折法的基础上写得“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多了一个圆的动作,写到折处先圆一下,揉一下,再折,这样才线条就显得特别厚重,圆厚。

很多人写字忽略了一些小的动作,圆后的线条是绵厚的,直接写过来,这样会有很大的差别,少了圆的动作,全部是方的,会很刺眼的。

17.“反切法”。

如《二谢帖》里“女”,最后的撇+横,横的起笔就是反切法。

切→顶→推,这是一招。

与之对应的还有“顺着走”。

18.“S形用笔”。

1、在写“二王”行草书的时候,它的某些笔画,大约8~9成笔画有S形用笔。

在没入纸之前就有动作-入纸-运笔,连贯起来就是S形,每个笔画都有一个S形。

写笔画的时候要想着,一定要用S形的用笔,这是“二王”笔法里面非常重要的用笔,笔笔都要考虑把它写成S形,都是弧形的用笔。

“大”“像”“沙”,曲线用笔。

2、顶着走,特别重要!

当笔画S形入纸以后,压-顶,成S形笔毫,然后再走…,让每个线条有力度,都属于顶着走的。

“军”“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